陈志林 杨华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实现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给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了社会工作新的使命任务,这要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兼顾本土化、理论化、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工作大众化是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基础。作者通过对CNKI数据库检索发现,研究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学者屈指可数。所谓社会工作大众化,即“推动社会工作由少部分人群知晓转变为人民大众知道;由少部分学者推动转变为人民大众行动;由少部分人群局部被动进行转变为人民大众主动广泛认可的过程”。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实践活动,其发展要来自实际,也要贴近实际;要依靠人民,也要为了人民;要走向人民,也要服务人民。
一、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历史与现实
(一)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历史:教育与实践共进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是分时期、有线索的。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新中国初期的社会工作;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工作;新世纪的社会工作。其线索来是教育与实践两条线并进,实践线索贯穿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各个阶段;教育线索因历史原因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有中断。在社会工作大众化的进程中,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起到了共同的推动作用。
教育引导社会工作大众化。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教育长足发展并产出一系列学术成果,其中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一书是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集大成者,言心哲不仅系统的论述了社会工作的方法、地位、功能,同时还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社会工作教育分设方向的思考和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推动了社会工作教育大众化的初步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增加,社会工作的介入显得尤为必要,1987年召开的马甸会议促成了社会工作教育的重建,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促进了社会工作研究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工作研究大众化的发展。新世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會《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决定》促进了社会工作的新发展,推动了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工作七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不仅表明社会工作对于社会建设有重要作用,也推动了新时代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的发展。
实践促进社会工作大众化。自1912年步济时成立北京学生团社会实进会开始,社会工作实践就在中国的大地上逐步开展。20世纪20年代末,晏阳初、梁漱溟等人倡导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开端,是平民教育的起点,也是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典型。新中国成立后,行政性社会工作取代了专业性社会工作,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发展体系。改革开放后,社会工作实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实务群体和领域逐渐拓展,社会工作大众化被提上议程。新世纪,社会工作实务在特殊领域探索并实践,扩大了社会工作的社会参与,推动了社会工作大众化和广泛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工作实务快速发展,在助力脱贫攻坚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上发挥了强有力的专业作用。
(二)社会工作大众化的现实: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在其价值体系,实践模式上的外来性与我国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及冲突。“舶来品”的社会工作应在本土化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工作大众化。要实现社会工作大众化,首先要解决本土化问题。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换言之就是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来解决我国本土社会问题的过程。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在我国面临困境,从政策层面看,完全为社会工作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数量少且缺乏体系化;从教育方面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学科体系建设和社会工作理论建构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土化的不足致使大众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例如:社会工作教育中在中国社会工作史方面的课程和研究不足,社会工作教学基本引用西方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社会工作手法与模式在我国实际运用中专业性难以凸显;社会工作实务成果展示宣传不足致使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贡献参与存在误解。从实务层面看,我国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绝大部分是被动受助而不是主动求助,社会工作的服务更多停留在“助人”层面,而较少上升到“自助和发展”层面。从宣传方面看,虽然目前社会工作知识的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但仍然存在一些传播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例如,一些传播渠道存在信息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等问题,影响到社会工作知识传播效果。从社会工作研究层面来看,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回应社会发展能力依然落后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实践和需求发展,专业任务与专业能力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社会工作研究难以提供更多、更好、更贴切、更实用的专业理论、模式、方法和技术,导致“实务倒逼教育和研究”的状况出现。
新征程新任务赋予社会工作新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了社会工作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这涉及到起点和落脚点的问题,社会工作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社会工作要来自人民,要服务人民,同时要掌握于人民。要更好的服务人民就需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不仅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还要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上发挥作用和实践。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上社会工作需要通过大众化的方式将社会工作的知识理念和价值观传递出去,宣传和弘扬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对于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有促进作用。新时代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的发展成就及科技创新可为社会工作的传播和发展提供载体和途径。
二、社会工作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社会工作知识理念的普及
社会工作大众化促进社会工作知识理念的普及,可以理解为社会工作知识大众化,社会工作知识大众化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增长,社会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工作知识大众化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社会工作涉及面广泛,需要与社会各个层面进行沟通和合作。通过将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到更广泛的群体中,公众可以更好地快速的了解社会工作,从而提高行动效率和获取支持,带动更多群体参与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制度的效率和质量。
(二)彰显社会工作人文关怀的价值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这就使得社会工作在服务中需要体现高度的人文关怀,通过社会工作大众化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到社会工作的独特价值和专业魅力,让“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更好的体现和传播,特别是社会工作所秉持的利他的价值观通过大众化的方式带动更多的人践行,对于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具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新征程上无论是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需要高度的人文关怀。社会工作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其价值理念中,也体现在社工服务实践上,社工服务的高度人文关怀彰显并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社会工作“用生命影响生命,用行动感染行动”的实践追求不应只停留在社工层面,通过大众化的方式将这种理念和追求辐射到更多的人群才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推动社会工作中国特色的建构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开拓创新的社会工作,是聚焦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就需要构建中国特色,从社会工作本土化到社会工作新本土化,是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和面对新的发展问题而进行的本土化。它是在初步本土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是由于其应对新问题的不足而演进发展的。社会工作大众化在社会工作新本土化的基础上进行和开展,有利于使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理解、认同、践行,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践行了,那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也就被践行和构建了。
三、中國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大众化路径构想
(一)以教育推进社会工作知识大众化
加大对社会工作知识理念的普及力度可以提高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促进社会工作大众化,对知识理念进行普及可以通过建构完整全面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来实现,我国社会工作教育自1988年以来,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打下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形成了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培养体系,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学科建设越来越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推进社会工作知识大众化,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教育的能动性,在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下带动和促进社会工作大众化。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上面应系统化和专业化,通过系统的社会工作课程设置来培养专业的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有所侧重的进行分方向培养。例如,对于未来要走向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岗位的,用通才的培养思路进行培养;对于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应用专才的思路进行培养;对于未来走向社会工作教育或研究领域的,要有严格的理论培养和学术训练。二是在社会工作普及方面,社会工作教育界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通过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普及让社会工作知识理念走进千家万户。例如,开展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工程,社工知识进万家;组建社会工作实践团和宣讲团,通过社会实践和宣讲的方式将社工的服务和理念送到人民群众中;编写社会工作基础知识手册和开展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培训;创办社会工作专业报刊;推动社会工作基础课程公共性开设,推动社会工作专业跨学科融合发展等。
(二)以实务促进社会工作服务大众化
以实务促进社会工作服务大众化,将社工服务体现在人民群众中,一是要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即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实务,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服务的专业性,将社工服务与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和其他服务明确区分;二是拓展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新征程上,社会工作要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领域下功夫,在坚持本土自觉的基础上,共同富裕议题包含缩减区域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等多维度内容,社会工作服务需要进行多领域、多面向的实践拓展。三是扩大服务对象,将传统意义上“助人解困”层面的社会工作向着现代意义上“自助促发”层面推进,用发展性的视角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来设计服务方案和提供服务。可以通过开展社工实务技能大赛的方式以赛促进,推动社工服务高质量发展,以“青蓝结对”的师徒制方式避免“青黄不接”的现象;通过集中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方式逐渐提升持证社工的专业性;通过对服务对象的反馈整理研究总结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并推广运用,从而促进社会工作服务大众化。服务大众化对于我国社会工作服务现阶段服务对象被动受助的局面的改善有促进作用,可促使潜在服务对象形成遇事找社工的主动求助意识。
(三)以传播增进社会工作理念大众化
新时代,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社会工作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赋能社会工作理念大众化。一是要打造融媒宣传矩阵平台,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自媒体等形式进行社会工作理念传播。例如,拍摄和上映社工题材纪录片、电影或电视剧;通过乡村大喇叭和电视杂志专栏等形式传播社会工作理念,通过自媒体等网络传播平台将社工的故事展现出来。二是要打造特色的社会工作宣传体系,形成官方的和民间的相结合,专业的和非专业的相结合,理论的和实务的相结合的局面。例如,在社会工作理念宣传上,官方专业组织媒体要进行宣传引导,也要允许民间的非专业自媒体进行普及;在每年的社工宣传周和社工节期间,应利用好时机将社工风采更好的展示在人民群众眼前,可以通过小品,话剧,演讲等形式开展;要注重服务成效的宣传,可将服务对象的改变或成长进行宣传或现身说法,增加社工影响力。三是要打造社会工作理念分享交流平台,通过分享交流平台将社会工作知识和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平台应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交流工具。例如,通过建立社会工作知识库的形式将社会工作培训课程、知识问答、案例分析等进行展示,以便广大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建设官方的和民间的社会工作学术交流机制,组建交流社群或“社工茶座”,不仅社会工作教育科研人员能够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一线社工实务组织或个人也能进行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社会工作大众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推进社会工作大众化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多元的思维和方式来推进,也要体现中国特色,充分发掘社会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不仅要将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故事讲好,也要将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故事讲好,推动社会工作“大众化”到“大众话”。只有将社会工作的根扎深,扎入到中国本土中,扎入到人民群众中,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斷推进社会工作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实务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实务体系等,才能构建起具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实践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学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柳拯,刘东升,黄胜伟.关于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04):2-8.
[3]言心哲.《现代社会事业》[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8.(12-17).
[4]仲祖文.努力建设宏达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三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N].人民日报.2006.12.8.
[5]邓欣欣.社会工作的大众化研究[J].山西青年,2018,(21):108-109.
[6]马凤芝.以学科标准化建设推进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05):1-5.
[7]潘泽泉,罗宇翔,曾木等.经由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社会工作发展[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3,23(03):5-14.
[8]王思斌.新发展阶段社会工作的“新本土化”[J].中国社会工作,2023,(07):6.
[9]李迎生.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社会工作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3,(01):12-19.
[10]童敏,周晓彤.场景化问题解决: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道路选择与理论建构[J].河北学刊,2023,43(03):162-171.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家庭教养观演变对四川婚育现状影响及对策研究(SCJJ23ND224)。
(作者:陈志林,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杨华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