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琳
“青铜器也能“绣”出来?!”每位在付健刺绣作品前驻足的看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叹。“巧夺天工,绣出了岁月的斑驳感”“这是顶级的中国奢侈品”大家毫不吝啬地赞美这位“绣娘”的杰作,却不知“绣娘”竟是男儿——一名“85后”苏州小伙。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扬州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将苏绣从平面图转向三维动态图,为传统刺绣注入了新活力。
最初,家人并不赞同您从事刺绣工作,您却坚持做己所爱,这段经历是怎样的?
付健:虽然我的父母从事刺绣工作,并且做得非常好,但他们觉得针线功夫太辛苦了,希望我能考大学,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但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在我看来,大学毕业以后总是要找工作的,不如就选择我熟悉的领域。因此,在选专业时,我的目标很明确,一定和刺绣相辅相成,就选择了平面设计,设计对于成就一幅优秀的刺绣作品至关重要。
身边人反对和不理解也没关系,只要自己真心喜欢,就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努力做出成绩证明自己。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更擅长刺绣。作为一名优秀的绣郎,您是怎样和刺绣结缘的?男性从事刺绣工作面临哪些挑战?
付健:我出生在刺绣世家,从记事起,我就开始接触刺绣,在兴趣的指引下,有更多体验机会。父母并没有在这方面给我启蒙,他们更希望我将来能好好学习。
刺绣其实并不是女性的专长,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有男性从事刺绣工作,“绣郎”并不稀奇。在蜀绣、粤绣中,很多技艺高超的手艺人都是男性。或许以前人们还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男性从事刺绣工作,但现在的社会环境更加开明,性别跟职业并不挂钩,没有哪一种职业是专属于男性或女性的,主要看个人兴趣以及职业选择是否和性格相匹配。我从小就不好动、坐得住,这样的性格使我能静下心来研究刺绣。毕竟,任何一门手艺都无法速成,需要基本功,如果没有时间的积累,又心浮气躁,技艺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一幅青铜器刺绣作品是怎样完成的?它的关键点和难点是什么?
付健:传统苏绣题材多以名人书画为主,以青铜器为题材较为少见,用丝线在绸缎上呈现青铜器,是“柔”与“刚”的碰撞。想在绸布上展现青铜器的历史沧桑感和立体感,要精挑细选丝线的颜色。为了还原青铜器的粗犷风格,针法也要改良。在绣制过程中,每处图案和纹理都要从千百种颜色的丝线中精心挑选,单单背景就会有数十种颜色的变换,才能打造出光影效果。一整幅作品所需的丝线色彩高达五六百种甚至上千种。
中国有句古话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对画面的理解、对色彩的感觉不一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不同,没有特定的标准来评判一幅作品是否足够优秀,但是一幅好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时间的积累,也要对绘画和刺绣技艺有一定理解。
您刺绣的青铜器立体逼真,十分精美,这一系列作品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付健:青铜器通常都在博物馆里展示,我就很好奇,用苏绣呈现青铜器会是什么效果,便和团队着手探索。实际上,绣品和实物还是不一样的,我们没办法1:1还原。青铜器本身的颜色没有那么丰富,刺绣时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用丰富的色彩还原青铜器的肌理感。文物照片仅作参考,要合理发挥想象让画面逼真。
从四五岁开始接触刺绣,入行二十余年来,您对刺绣的认知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在您看来,刺绣的魅力是什么?
付健:小时候接触刺绣没有太多想法,就是顺其自然,喜欢就动手操作。现在它是我毕生的事业,为了在未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我需要持续学习,比如参考国外的刺绣针法。任何行业都一样,活到老学到老。刺绣是一门时间的艺术,技艺和灵感都离不开时间的积累。
對我来说,刺绣的魅力就是感受和见证“从无到有”和“锦上添花”的过程,从一张白布到一幅作品,看着自己的灵感逐渐成形,达到理想效果,内心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苏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您也一直在寻找创新的契机,为传统刺绣注入新的生命力。您如何看待非遗的创新?
付健:首先要尊重和传承传统内容。刺绣经历千年传承至今,它的内核,也就是传统的技法针法,其实并没有变化,需要我们继承,并且花时间、下功夫练习。这好比十年前盛行的装修风格和现在人们喜欢的装修风格肯定不同,但装修流程没变。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可以从表现手法、表现题材等方面着手创新,结合新时代的审美、大众的喜好,绣制大家喜欢的、个性化的题材,比如动漫等。
对于让非遗走进年轻人的视野,让他们更加喜欢非遗,您有怎样的思考?
付健:十年前跟大家提“非遗”,很多人都不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自信的提升,大家有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现在人们对我国的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这也是非遗传承的前提。人们先要知道它、了解它,才有可能产生兴趣,非遗的关注度才会越来越高。
作为非遗传承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必须的,手艺人最终还是要靠作品打动别人,带给观者美好的视觉体验和享受。如果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我们也会竭尽所能培养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