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天空,方可见云霞

2024-05-30 02:45:22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4年17期
关键词:史玉柱业务员论据

目光是否远大常常决定着事情的成败。现实生活中,鼠目寸光的人难成大器,而有远见卓识的人则往往能获得成功。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遥望天空方可见到璀璨的云霞。(“目光远大”是“追求高远”的基础,但是“目光”并不等于“追求”。所以,这一段的表述需要修改,使表达精当、切题。)

华夏五千年,能以长远目光创造出辉煌人生的英雄数不胜数,太史公司马迁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司马迁因替李陵辩解而触怒了汉武帝,被施以宫刑,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可他并没有被眼前的挫折击倒,而是放眼远观,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传之其人,通邑大都”的远大目标的引领下,忍辱负重,最终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名垂青史。正是有了长远目光的引领,司马迁才走向了成功的殿堂。(司马迁的事例作为论据是切题的,但分析时还应当点出“追求高远”的意义,而不能仅仅归结为“目光长远”。)

长远的目光会指引人们克服重重困难,追求远大理想,最终走向成功。细究中外成功人士之成功秘诀,几乎无不具有远大的目光。(议论执意于“目光长远”,没有贴合文题,表达也不够妥帖,需要修改。)

20世纪80年代末,全英文的电脑开始从香港进入内地,带动了中国“汉卡”市场的升温。史玉柱敏锐地发现了“汉卡”的巨大商机之后,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了。从那一天开始,他就在这长远目光的引领下一步步走向了成功。假如史玉柱当初鼠目寸光,他怎能掘得第一桶金?假如他从巅峰跌入低谷后不将远大的目光瞄准新领域,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功?如果离开了远大目光的引领,他还会有新的成功吗?可见,是远大的目光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位商界奇才。(史玉柱的一连串事例都可以证明他的商业头脑和眼光,但与“追求高远”不是一回事。所以这个论据不合适,需要更换。)

国外一家鞋厂的两名业务员到非洲考察市场。一名业务员考察完后对老板汇报说,这里没有市场,这个岛上的土著们都不穿鞋;另一名业务员考察完后对老板汇报说,这里可是个大市场,他们都没有鞋穿。面对同一个市场,为什么考察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关键就在目光。第一名业务员只将目光放在当下——人们不穿鞋,自然无市场;第二名业务员將目光放在未来——人们没鞋穿,对鞋的需求将会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因为目光远大,所以第二名业务员能发现没有鞋子的地方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同时也注定了他成功的必然。远大的目光引领我们走好成功路上的每一步。(这个事例与上一段史玉柱的例子具有同质化现象,原文依然将论述的重点放在“目光远大”上,与“追求高远”无关,所以不切题,需要更换。)

相比之下,今天有一些把牟取利益放在首位的人,做事就缺少长远眼光。有的地方为了多赚钱,就违背蕨菜的正常加工程序,而将蕨菜放在火炕上烘干,结果遭到退货。这种急功近利的经营理念所带来的后果警醒我们:风物长宜放眼量。(文末的总结依然锁定在“目光远大”上,需要修改。此外,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作文对命题材料中大仲马的名言完全没有涉及,这也使得原文主旨不够全面、辩证,需要适当补充,使立意更加全面。)

◆升格建议

这篇考场作文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1.审题不够全面。作文只涉及高尔基的名言,而对起着补充作用的大仲马的名句没有提及,立意不准确。升格时要基于材料中的追求高远和不空想全面立意。

2.表达不够精准。全文一直在讨论“目光远大”,对“追求高远”很少涉及,这使得论述有隔靴搔痒之嫌。

3.论据不够精当。正因为审题和表达方面的问题,影响到了论据的选择;尤其是后半部分的论据都是围绕“目光远大”去选,与主题关联不紧,同时事例选用陈旧,体现不出时代色彩。

猜你喜欢
史玉柱业务员论据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当代水产(2021年6期)2021-08-13 08:17:10
再见,业务员!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农资业务员的市场初体验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13
史玉柱:只用部下 从不在外面选
中国商人(2014年7期)2014-08-01 21:47:01
说到做到
文苑(2013年1期)2013-08-15 00:52:04
虽然我是史玉柱的朋友
37°女人(2012年4期)2012-10-21 13:43:38
史玉柱:我的成功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