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运才
今日爱辉
爱辉区位于中俄界江黑龙江的南岸,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隔江相望,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唯一的市辖区。
爱辉之名,沿袭自历史上的瑷珲古城。“瑷珲”亦作“艾浒”“艾浑”“爱珲”等,皆为满语的不同汉语音译,一说为“貂皮”、一说为“可畏”之意。清代瑷珲城,汉语称“黑龙江城”,满语称“萨哈连乌拉霍通”。
历史上的瑷珲区域是黑龙江流域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1683 年,为了抗击沙俄侵略者,清政府在黑龙江左岸的瑷珲旧城(遗址在今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附近维笑勒伊村一带)设置黑龙江将军。1685 年,黑龙江将军由黑龙江左岸迁至右岸,重新建城,仍称瑷珲城(遗址在今瑷珲镇)。瑷珲城是雅克萨之战的重要后方基地,是清代黑龙江流域中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战胜侵略者的历史见证。
1690 年,黑龙江将军移驻墨尔根(今嫩江县城),保留瑷珲副都统1 员留守瑷珲城。1858 年5月28 日,沙皇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在瑷珲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1900 年,沙俄侵略军从三面围攻瑷珲城,瑷珲军民在瑷珲副都统北路翼长凤翔的率领下,不惧牺牲、英勇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武器落后而失败。沙俄侵略军被瑷珲军民的英勇反抗激怒,火烧瑷珲,将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名城付之一炬。瑷珲城虽被烧毁,但瑷珲军民不惧强暴、勇赴国难的精神却永远烙印在这块英雄土地上。
冬季黑龙江冰面上对俄贸易运输车队
1908 年,清政府裁撤瑷珲副都统,改设瑷珲兵备道,在瑷珲设置瑷珲直隶厅。1913年3月,北洋政府改瑷珲直隶厅为瑷珲县公署。1933 年春,日伪军队进驻瑷珲,在瑷珲成立伪瑷珲县公署。9月1日,伪瑷珲县公署由瑷珲迁往黑河。
1945 年11 月初,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驻北安)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派干部团队进驻黑河,于11 月19 日成立了黑河地区首个地方人民民主政权——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1946 年7 月24 日,瑷珲县政府归并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1956 年,因“瑷珲”两字生僻难认,瑷珲县改称为“爱辉县”。
改革开放后,1980年12月,原爱辉县黑河镇、幸福公社、西岗子煤矿、东方红煤矿分出组建黑河市。1983 年6 月,爱辉县并入黑河市。1993 年3 月,以原黑河地区组建黑河市(地级),以原黑河市组建黑河市爱辉区(县级)。
近年来,爱辉区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群众,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难题,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长足进展。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9%,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3%。当年的英雄喋血之地,今朝已是平安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