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陶瓷茶器设计

2024-05-29 23:45:29曹鸿安
艺术大观 2024年7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造型色彩

曹鸿安

摘 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的历程当中,人们总结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文化已经深入大众,成为人们民俗当中的一部分,而且它还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充斥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在陶瓷茶器当中融入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可以更好地发挥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价值,让节气文化与现代化的生活得到更为融洽的结合,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也为陶器的设计注入更多的灵感。更为重要的是,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当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陶瓷茶器;色彩;造型;审美内涵

中图分类号:J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7-0-03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已经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在种茶、制茶、泡茶、品茶的过程当中,中国的茶文化已经打上了深深的传统烙印。作为饮茶的器具,陶瓷茶器也已经成为茶文化发展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当下的陶瓷茶器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成为趋势。本文将探讨二十四节气在陶瓷茶器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一、中国茶文化与陶瓷茶器解析

在人们的日常饮茶当中,陶瓷茶器是重要的器具。作为盛放茶饮料的器物,陶瓷茶器也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中国人有着上千年的饮茶历史,陶瓷茶器也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可以说,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陶瓷茶器的发展是相伴而生的。人们在饮茶、品茶的过程当中,会对使用的器具进行调整、更新,以使其更好地与茶更相匹配。同时,也将饮茶背后的文化与茶器融合在一起,体现在茶器上,就是造型、色彩、设计等各个方面,可以说,陶瓷茶器是中国茶文化的外在表现。陶瓷茶器包括陶器茶器和瓷器茶器。茶器最初是陶制的,随着制瓷技术的成熟,瓷器成为茶器的主流[1]。随着陶瓷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茶器当中,又可以根据其制作特点、技术分为白瓷、黑瓷、彩瓷等。虽然瓷器更受到人们的欢迎,但陶器在茶器当中依然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紫砂茶具,这种陶器茶具因其在造型、色彩、技术上的独特性也非常受人们的喜爱。根据陶瓷茶器的特性,其主要负载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其功能的实用性,茶器要用于人们煮茶、制茶、饮茶,要适应现代的饮茶习惯,要能更好地表现出茶的味道的特点。二是其文化功能,在设计中,体现出更具有文化色彩的内容。当前,人们对茶器的需求,已经不再只是关注其实用功能,在茶器的造型、纹理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创新设计的时候,要烘托茶的质量,营造更富有文化气息的饮茶氛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二十四节气文化元素在陶瓷茶器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二十四节气当中每一个节气都拥有自己的文化特点,综合而言又是传统文化当中非常有特色的节气文化。因此,在陶瓷茶器的设计中,融入节气文化,能让设计形式和内容都更加丰富,也会赋予茶器更多的文化内涵。在具体设计当中,可以将二十四节气应用在陶瓷茶器形态中,应用在陶瓷茶器色彩中,应用在陶瓷茶器深层美学文化内涵中,并应用到陶瓷茶器工艺技法与功能中。下面,笔者结合一些案例,对二十四节气文化元素在陶瓷茶器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2]。

(一)二十四节气在陶瓷茶器形态中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气候对一年的节令划分,表达气候变化、物象差异等。设计者可以将这些抽象化的内容提取出来,应用于陶瓷茶器的造型设计。对于茶器而言,人们在对其进行感知的时候,首先运用的就是视觉。作为接收信息的重要媒介,视觉是最为灵敏的,人的眼睛会对所看到的物象元素进行整合,传递给大脑。设计者要尽可能地通过设计去刺激人的视觉,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去完成和受众的交流。具体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合理地运用图案。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是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时节,在各个时节都会有其代表的物象,比如春分,是百花盛开,春风送暖。夏至时节,骄阳如火,莲花盛开。小寒则是冰雪满地。设计者可以在陶瓷茶器上用鲜明而具体的图案形状来融入不同节气的意象。比如,可以用春季里开放的杏花、桃花装饰茶器,给人以温暖的春意的感觉,还可以通过在茶器上装饰莲花图案,以传达清凉的意象。第二,合理地运用形状。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时节,各有特征。设计者可以通过对茶器的形状的设计,以展示不同节气的文化特点。比如,提到芒种,人们会想到麦收的情景,设计者可以将茶具的形状设计成麦穗。再如,小雪时节冰雪初至,雪花形状的茶杯也很能体现节气文化的特色。第三,用好系列设计。二十四节气本身是一个整体,带有强烈的关联性。设计者可以运用这些内在的关联,做各种的系列设计。比如,可以把二十四节气做成系列成套茶具,也可以把二十四节气拆分为四季,分别做系列设计。系列设计的优势在于文化意义彰显得更加明显,可以有效地提升茶器的价值[3]。

(二)二十四节气在陶瓷茶器色彩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色彩的审美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特理念。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五色观”。五色,指的是红色、白色、青色、蓝色、黑色这五种基本颜色,这是结合了传统文化当中的阴阳五行说,將金木水火土五行与色彩相对应。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当中,色彩与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传统色彩既展现了社会地位的不同,也表达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色彩在大自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很多事物特点的视觉呈现,而且,对于人而言,不同的色彩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这种体验随同色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们也会使用色彩来表达心境的变化、对事物的感受、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乃至对某种心理特征进行特指。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通过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从而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搭配形式。比如,传统木版年画,就采用了“五色观”,年画在色彩选用上就是以红色、白色、青色、蓝色、黑色为主,而且在搭配上也采用了原色配间色的对比强烈的搭配方式,有时候也会使用互补色混搭的形式,从而形成了大红大绿、鲜艳明朗的特点。而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也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搭配方法,如红色忌讳紫色,热衷于黄绿、红绿搭配等。正是这种色彩搭配形成了木版年画的特点,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传统陶瓷茶器的色彩搭配同样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理念。陶瓷器具本身带有很强的质感,尤其是瓷器,由于胎釉中所含的矿物质的不同,造就了瓷器不同的色彩表现。古人在对瓷器进行分类的时候,也会根据色彩不同,将其划分为白瓷、青瓷、彩瓷、青花、釉里红等。因此,陶瓷茶器在设计当中,运用合适的色彩,会让茶器的品质得到提升,也给人们饮茶、享受茶营造更好的意境,从文化层面上去提高茶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运用合理的色彩,也会丰富和充盈使用者的内心世界,让其更好地体验到这种流传了千年的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完成和先祖与古人的心灵上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色彩的具体应用上,可以依照以下的几种方法对陶瓷茶器进行设计[4]。

1.根据四季的特点设计陶瓷茶器的色彩

在陶瓷茶器的设计中,为了使茶器更具辨识度,可以根据四季的特点,为每个季节选择一到两种主色调。例如,春天可以使用明亮的粉色、绿色和黄色;夏天使用清新的蓝色和绿色;秋天使用温暖的橙色、红色和棕色;冬天使用冷色调的蓝色、紫色和灰色。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色彩,顺时施宜,更具特色。

2.根据节气的特点设计陶瓷茶器色彩

在具体的二十四节气元素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为每个节气选择一种代表颜色,在陶瓷茶器设计中运用这些颜色来表现节气文化。例如,二十四節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象征着春天的开始。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为此,我们设计陶瓷茶器时,立春节气元素可以使用生机勃勃的绿色来代表。

又如,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我国古代在春分节气中的民俗活动之一便是簪花,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5]。为此,在春分茶器上,设计师也可以采用“簪花”这一灵感,如可以使用粉色的樱花图案。

3.根据节气的过渡设计陶瓷茶器渐变色彩

在茶器设计过程中,除了应用每个节气对应的色彩,还可以使用颜色的渐变来表现节气的过渡。例如,从立春的浅绿色逐渐过渡到春分的深绿色,或者从大暑的鲜红色逐渐转变为立秋的橙色。

4.通过对比色彩来突出节气的特点

在具体的陶瓷茶器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对比强烈的颜色来突出节气的特点。例如,在小寒茶具上使用冷暖对比的红色和蓝色,以表现寒冷与温暖的对比。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能够使茶器在色彩上更有张力[6]。

此外,还可以根据节气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例如,清明可以使用淡绿色和白色的搭配,表现清新、明朗的气氛;秋分使用橙色和黄色的搭配,营造出丰收、温暖的感觉。

(三)二十四节气在陶瓷茶器深层美学文化内涵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迁,文化审美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时尚的转换,让现代人对器物的审美已经变得和古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对陶瓷茶器而言,古人所留下的很多传统的茶器,对现代人而言,可能所用的造型太过繁复,在图案选用上也太过琐碎,色彩上也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追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人的审美与现代人的审美已经完全没有了共通之处,从心理层次而言,人们依然延续了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从对事物的文化内涵的角度,古今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在表层的展示上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因此,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陶瓷茶器的设计当中,应当从深层美学的角度去吸取节气文化的内涵,在设计上通过提炼、加工,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象的审美,找到最核心的形态自然元素,使其既带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7]。例如,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分为三个阶段,一为玄鸟至,二为雷发声,三为始电。设计者可以提炼这“三候”当中的核心点,将玄鸟、雷电等融入设计当中,让使用者能意会到其中蕴含着的春分之意,含蓄低调但不简单。再如,古诗中有一句“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描述的是雨水时节人们在春雨滋润的大地上耕作的情景,设计者可以化用这幅图景,将其设计到茶器上,以暗合雨水节气。

(四)二十四节气在陶瓷茶器工艺技法与功能中的应用

设计师应该有效运用工艺技法与功能,让节气文化融入陶瓷茶器设计中。

第一,在工艺技法上融合二十四节气的特点。陶瓷茶器在制作当中,可以通过技法的使用做出所需的造型和图案。设计者可以利用这一点,比如运用镂空工艺,设计出秋收的图案,融入秋日风情。春日是色彩缤纷的时节,设计者可以运用釉下彩的技法让茶器的色彩层次更为丰富,以打造春日的意境[8]。第二,在茶器功能上融合节气文化特点。比如,带有大暑时节特色的茶器,就可以在设计时增加冷却装置,随时地给茶降温,当人们在使用的时候,恰到好处地迎合自然环境,也让品茶这一日常生活带有更丰富的趣味。

三、结束语

陶瓷茶具随着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伴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而变化,随社会生活的进步而发展,这是一个几千年陶瓷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目前市场上有些陶瓷茶具设计观念因循守旧、样式陈腐老套,不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与审美趣味。为此,在研习陶瓷茶具的历史、微观现实、宏观未来之后,陶瓷茶具设计者需要预想未来的陶瓷茶具的发展方向。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民俗,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陶瓷茶器当中,也有很多节气文化的内容。当前的设计者,要注重将节气文化融入陶瓷茶器的设计当中,将传统文化当中的不同体系进行有效的嫁接和融合,让已经深入现代化设计领域的传统理念,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其能够在现代化的生活当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升现代陶瓷茶器的设计水准,增加其文化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玲芝,王兴虎,李文涛等.非遗视角下陶瓷产品的研发——以二十四节气与传统插花文化背景下的花器开发为例[J].陶瓷研究,2022,37(05):56-58.

[2]郝梦雅,方如意.基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陶瓷茶器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2(08):128-130.

[3]白冰.“二十四节气”中的中国传统色彩研究[D].重庆大学,2015.

[4]张剑南,徐帆.传统陶瓷茶器造型设计语言与艺术性特征分析[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22):98-100.

[5]马驷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茶器设计创新研究——以陶瓷茶器例[J].陶瓷研究,2020,35(04):45-48.

[6]李晶.当代茶文化视阈下的手工陶瓷茶器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20.

[7]李小默.我国古代陶瓷茶器的审美与文化[J].福建茶叶,2018,40(10):162.

[8]方利民.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陶瓷茶器用品中的视觉设计应用与推广[J].福建茶叶,2018,40(08):302.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造型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荣誉杂志(2016年8期)2017-01-05 12:11:21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环球时报(2016-12-01)2016-12-01 08:16:10
“二十四节气”都包括什么?
紫砂壶造型设计的传统与创新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画龙点睛——紫砂壶壶钮的造型及变化
常人的视线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02:52
春天的色彩
环球人物(2016年9期)2016-04-20 03:03:30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