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刀舞的艺术传承与未来发展

2024-05-29 23:45:29吴佳美
艺术大观 2024年7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朝鲜族

吴佳美

摘 要:朝鲜族刀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演变成今天独具朝鲜族特色的舞蹈。朝鲜族刀舞在历史发展中既保留了朝鲜半岛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刀舞文化。其刚柔并济的舞式,浪漫潇洒的风格,使刀舞更具有表现朝鲜族民族气概的典型性。本文以朝鲜族刀舞为研究对象,通过探析刀舞的起源与变迁,研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专业院校刀舞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刀舞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一方面是对朝鲜族刀舞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保护;另一方面是为促进朝鲜族刀舞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对刀舞进行更深层次的论述,对于朝鲜族刀舞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

关键词:朝鲜族;刀舞;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7-00-03

一、朝鲜族刀舞的概述

(一)刀舞的起源

原始社会末期,在优胜劣汰的生存环境下,各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频发,人类所持有的锋利的劳动工具如刀、矛等不仅作为人类征战中不可或缺的武器,同时在战争开始前原始人也会手持武器激情起舞,以鼓舞和团结族人的战斗士气,这种手持武器的原始戰斗舞蹈也是刀舞的前身。

(二)刀舞的变迁及发展

1.三国时期

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间,朝鲜半岛经历了一段由三个国家共同发展的三国时期历史,在此期间各国间文化的频繁交流,也促进了政治、经济、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这三个国家分别是高句丽、百济、新罗。

相对于同一时期的新罗、百济国来说,高句丽可以说是最先崛起与壮大起来的国家。在诸多的古文献中均有记载,高句丽是一个善歌舞的民族。其中《三国志》载:“其民喜歌舞,国中邑落,幕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可以从中看出高句丽人乐于享受生活,人们热情开朗,在面对生活有着共享幸福、齐聚欢乐的文化特点。“高句丽人骁勇善战,他们从小谙熟骑马、砍刀、甩矛和射箭等武术,这种武术在民间娱乐和竞技中也经常出现。刀舞也就是从中得以发展起来的。”[1]当时的刀舞是以独舞形式进行的,在安岳古墓第三号墓室壁画中就出现了“刀舞”的场景。一男子手持长刀,做出似“蹲裆步”的动作,持刀的手臂弯曲,表现出下一秒将刺刀向前的造型,充分体现了刀舞充满力量与雄壮威武的战斗气息。

刀舞又称剑器舞,是一种由剑舞演化而来的舞蹈。在高句丽时期受欢迎的刀舞在新罗国和百济国中也广为流传。7世纪的新罗国盛行一种《黄昌舞》的刀舞,并出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黄昌郎刀舞传说故事。据《东京杂记》卷一,风俗篇《舞剑之戏》中记载:“年七入百济,市中舞剑,观者如堵,济王闻之,召见,命升堂舞剑,昌郎因刺王,国人杀之,罗人哀之……”[2]据后来的人物篇记载了解到,黄昌郎母亲在听到黄昌郎英勇牺牲的消息时,情绪极度悲伤乃至双目失明。有人为了治好她,使她重见光明就找人模仿黄昌郎的样子在院子里跳起刀舞。黄昌郎的母亲听闻后转悲为喜,得以重见光明。我们可以从这个感天动地的故事中看出,当时的刀舞是戴假面具的剑舞。同时人们赋予了刀舞更多英勇与神圣的色彩,黄昌郎刀舞的传说故事也成了世人争相模仿的舞蹈,后人广为流传的佳话。

2.高丽和朝鲜时期

高丽时期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935年合并新罗,936年灭百济,成为朝鲜半岛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在此期间,人们模仿着三国时期的刀舞并全面继承下来。从14世纪末开始,大约存在了五百多年的朝鲜王朝,在文学、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等方面盛行一时,出现了大量著名的文人墨士。同时刀舞的使用也不再是实物而是便于表演的富有生活气息的道具,刀舞在形式与艺术欣赏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19世纪,著名诗人丁若镛的一篇《舞剑篇赠美人》喻示着女子剑舞的登场。另一位著名的文人朴济家在观看刀舞演出后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并写下诗篇《剑舞技》,其中一个场景写道:“……交战中,刀光绚烂,无法看清舞姬的脸面。她们或指着自己的身体做出炫耀自己舞技的动作……刀技惊人,花样繁多。”[3]在细节上对具有王者气质,风度翩翩的女子剑舞做了十分生动形象的描述。通过画家申润福的《双剑对舞》(见图1)图中更能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由女性表演双剑对舞的事实。

3.二十世纪以后

1909年,在废除了宫妓制度后,1914年建立券番制度,此时的官妓制度被教坊取代。宫廷舞蹈开始走向民间,曾经充满战斗性和自卫性的刀舞性质在逐渐被淡化,人们更加注重它的表演性和娱乐性,使刀舞成为百姓生活中的民俗舞蹈。人们通过在券番及图片上的形态模仿学习刀舞,并对音乐曲调的风格稍做修改,独特的表演形式及演绎风格受到众人的追捧并分别在晋州、京畿等地区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可以说20世纪初是女性刀舞流传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道具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出现了刀把与刀连接处折断能够转动的短刀舞。但是为什么出现了折断的刀舞历史文献并没有详细解释与记载。但是在向延吉崔美善老师学习刀舞时,崔老师曾向笔者提及刀舞在宫中表演,为了防止发生行刺事件,将刀柄连接处折断并以铁环相连,目的也是削弱其武器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朝鲜族刀舞在朝鲜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意义,更是成为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刀舞经过不断的编排和改进,在传统刀舞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新时代元素和内容,经典作品如北京市第十届舞蹈比赛中群舞《炫光》、第十一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上的独舞《刀舞寒梅》等。这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和突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所吸引。朝鲜族刀舞作为众多传统道具舞蹈表演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依然延续发展着,成为舞台上璀璨夺目的一大亮点。

二、朝鲜族刀舞的传承与发展

(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刀舞的发展现状

笔者走访图们市向上街道文化站,通过文化站站长了解到朝鲜族刀舞于2007年6月被正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向上街道办事处领导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人才培养方面,为“刀舞”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当地文化站会每年举办刀舞学习班,培养了一大批刀舞骨干,已形成了一定的刀舞队伍规模。2007年,刀舞演出队在首届图们江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中,荣获最佳表演奖。原创作品《欢喜》《民族的气概》等舞蹈节目,参加州、市文艺汇演获得了百姓的赞誉。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弘扬了中国朝鲜族的先进民族文化,也为非物质文化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专业院校刀舞的发展现状

学院派的“民间舞”是通过从民间素材中不断地吸收、借鉴、发展之后用来针对不同的风格动作进行更加系统专业化训练的舞蹈组合。在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刀舞课程中,刀舞以不同节奏的组合形式进行教授。但是刀舞组合相比其他道具舞蹈练习的时间较少,因此刀舞的组合数量并不多。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不同的民族舞蹈,在学校的教学上也有着不同的需求目标。中央民族大学、沈阳音乐学院在朝鲜族刀舞的编创方面,都已分别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特色的综合技法组合。在因课时分布及学生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刀舞组合并非每年都会出现在朝鲜族单元课中,因此学生所能学习刀舞组合的频率较低,对刀舞知识的了解较为薄弱。

三、对朝鲜族刀舞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将技术技巧更加巧妙地运用到刀舞中

在民族民间舞中技术技巧的运用多姿多彩,每个民族都有代表其民族特色的技术技巧动作,每个特色技巧动作巧妙地保留技巧中的基础性部分,再加入不同风格韵律成为极具个性化的动作融入不同风格的民族舞蹈作品中,成为不同民族民间舞蹈中别具一格的风景线。大部分传统的刀舞在技术技巧动作上的开发较薄弱,未达到更进一步的具体应用。在赴延吉学习刀舞的过程中,对此深有感触,能够作为成熟的技巧展示性动作并不多见,其中多次接触到的最能代表技巧性展示动作的名称为“燕风台”。作为具有战斗气息的舞蹈,在传统的刀舞技法动作中融入一些技术技巧动作是应时对景的特色。笔者曾尝试在剧目作品中将“转”的技法加入跑跳、点翻动作与打刀动作相结合,使技术技巧与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浑然一体。将技术技巧更加巧妙地运用于刀舞中,不仅增加了动作的难度,也能够突出一个充满战斗性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二)加强仪式感在刀舞中的作用

朝鲜民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影响,在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注重礼仪。到了正月十五,朝鲜族无论男女老少都吃五谷饭,饮“开而酒”,寓意新的一年能够听到更多的喜讯。在这些有“讲究”的举手投足间,朝鲜族对舞蹈艺术的要求更是十分严谨。无论是从服饰到动作都有特定的要求及规范。查阅历史资料,刀舞在古代时期是盛行于宫廷中的舞蹈,能够为王室等贵族表演的舞蹈技艺上一定是极具高水平的,仪式上也是十分讲究的。“舞蹈中无论是用‘面具还是道具,其实功能都是通过符号产生的象征意义及舞蹈‘动态符号塑造后意义的深化而获得仪式感体验。”[5]

这种通过严谨的服饰道具的审美仪式感能够给人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而仪式感更为重要的体现是舞者的内在情感,要将这种蕴含着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的仪式感沉淀在心中,通过刀光剑影挥洒出英雄主义情怀,使得凡过目者必有肃然起敬的凛然之感。舞蹈向来是陶冶人们情操的最佳选择之一。一段舞蹈,能够给人带来美感的同时还会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启迪与灵魂上的洗涤。而英雄精神就是刀舞的灵魂,通过内外统一的仪式感展现带有英雄精神的刀舞文化,这样的作品才能更加地深入人心,使观者有着身临其境之感。即使无法人人都有英雄义举,但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英雄精神是人人都应具备的。

(三)专业院校刀舞的发展前景

“学院派民间舞好比是一座‘桥,既是沟通上下、古今、未来的枢纽,又是承前启后的转折,也是整个民间舞蹈文化历史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环节。”[6]在学院派刀舞课堂学习中我们应该利用科学的训练,以及学生扎实的基本功,通过具有创新的思想将原汁原味民间的风格、动态提炼加工,创作出满足当下社会审美需求,更具专业水准、形式更加完整、主题内容更加丰富鲜明的刀舞作品。从而将更多刀舞作品呈现在专业的舞蹈比賽展演上,在朝鲜族单元课中开设刀舞技法课程,学习刀舞的精髓,加强技法上的训练。其中,对于课时分配紧张的学校,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采取大师班或是民舞课专项拓展的形式来号召学校师生学习交流刀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学习刀舞,不仅为演绎精彩的作品做充分准备还大幅加深了对朝鲜族舞蹈文化的认知。同时教师应时刻保持探索与创新思维,定期到当地采风学习,开拓教学思路,与各院校的教师做交流对比。做好学院派刀舞传播的主要力量,将更加科学规范的技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刀舞。

(四)在民间推广刀舞艺术的具体措施

对民间舞蹈的挖掘整理,继承发展,都离不开民间艺人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朝鲜族刀舞文化的保护,制定方案。发动更多懂得朝鲜族刀舞的艺人在民间开设刀舞学习班,鼓励更多年轻人学习刀舞,并培养更多传承新力量积极投入学习朝鲜族民俗舞蹈文化的氛围中。鼓励艺人间相互交流合作,为号召学习与编创精品刀舞作品,政府予以相应的奖励。

朝鲜族刀舞作为朝鲜族极具特色的代表性舞蹈,不仅要融入专业院校的民间舞课堂,也要从小学开始传播,特别是在各地的朝鲜族学校中普及。孩子是祖国生生不息的花朵,笔者建议学校定期开设朝鲜族文化知识的讲座,用理论与历史事迹提高学生学习刀舞的积极性。在传统的庆祝节日里,编排一些刀舞的群舞,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这样可以使孩子们对朝鲜族刀舞文化有情感,从小培养热爱朝鲜族刀舞文化的兴趣,使朝鲜族刀舞得到延续发展。同样,刀舞也可以出现在近些年广泛流行的广场健身舞中,这种独特的风格与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也是传播发展朝鲜族刀舞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四、结束语

近年来,对于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精髓,保护和寻求“根”性艺术和文化的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热议。传承保护是为了拥有更好的发展,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不断的沉淀与积累。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因此,传承民族民间舞文化不仅属于从事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同样是新时代下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话题。希望朝鲜族刀舞在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民间舞蹈的时代能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定会繁荣发展,我们伟大的“民族风”将永远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1]崔月梅.朝鲜刀舞的历史考察[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2):67-70.

[2]朴忠诚.朝鲜民俗舞蹈[M].平壤:朝鲜文艺出版社,1991.

[3]高艺华.朝鲜舞蹈史[M].平壤:朝鲜艺术教育出版社,1976.

[4]程溪玉,车玉淑.晋州剑舞[M].首尔:韩国火山文化出版社,2002.

[5]张薇.舞蹈“动态”塑造与仪式感体现[J].舞蹈,2017(12):28-30.

[6]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朝鲜族
“非遗”传统舞蹈的当代构建与审美表达——以朝鲜族农乐舞为例
乐府新声(2022年4期)2022-02-28 06:28:50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传统的重建:现行朝鲜族婚礼的人类学解读
KORE A TOWN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青年时代(2016年31期)2017-01-20 23:48:36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东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 00:09:37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体育时空(2016年11期)2017-01-06 12:02:17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08:54:52
大理白族霸王鞭传承与发展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