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以小见大,字面理解就是从小的地方可以看出大的问题或道理。这里的“小”指文章中具体典型的事例,“大”则指文章的主题。换句话说,就是从小的形象和故事中挖掘出深刻隽永的主题。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琐碎小事皆可成为写作素材。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丁立梅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是有一件红格子风衣。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地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花。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我笑了。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了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后來,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偿,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
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
(选自《有美一朵,向晚生香》,有删改)
◆赏读
都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作者丁立梅便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素材——老师的一句话“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看似平淡,却体现了蕴含深刻意义的主题(包括师生之间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等),这种方法就是以小见大法。
选文在内容上进行了层层铺垫,在学生的“提醒”“继续提醒”下,“我”才终于想起他的详细信息: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了抽烟。这个时候,“我”出现了,一句略带温情的话语“你并不是个坏学生哦”仿佛一缕阳光照进了学生的心里,温暖了学生的一生。
更难能可贵的是,选文还写出了爱意的传承——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后来也做了老师,也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文章选材虽平淡,感情却十分真挚,对话中透露出人性的温暖,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关注与对生命的热爱。
◆借鉴
小处落笔,大处着眼;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小现象,阐发的却是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以小见大法。
运用以小见大法行文,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同学们注意:
1.要将小事情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中去写。作文立意深刻与否,与材料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有关,应审时度势,使立意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2.挖掘小事情中的内涵,揭示深刻的主题。有些小事情表面上看平淡似水,但如果能鞭辟入里,挖掘其中的内涵,就能体会出深刻的道理。
3.可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材料聚集在一起,以反映一个大的主题。如关于雷锋的报告文学、通讯报道之类的文章,写的都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若将这些小事集中在一起,便可体现出雷锋的伟大精神。
同学们在运用以小见大法行文时,要努力挖掘典型材料的典型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但不能脱离材料的实际情况为“大”而“大”,随意拔高主题。
一块钱
◎杨越琪
趁着假期,我和妈妈乘坐公交车去超市购物。
才上车,一股闷热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还夹杂着淡淡的汗腥味儿,每个人都皱紧了眉头,却不得不挤在一起。车上的乘客们小声交谈着,似乎跟往常没什么区别。
我们上车没多久,车子就驶进了站台,又有三四个乘客挤了上来。车上的乘客很不满,纷纷抱怨道:“不能再上人了,要挤爆了!”车厢里充满了浓重的火药味儿,司机却毫不理睬,准备关上车门。
“哎,师傅,等等我。”门缝里挤进来一个扎着花头巾、穿着朴素的妇女。
“能不能不要再上人了,快挤死了!”人门纷纷议论着。
“师傅,能找钱不?”那个妇女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10块纸币,满脸堆笑道。
“不找!”司机瞥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
她窘迫地缩在车门口,一遍又一遍地在自己明明已经空了的包里翻找,却连一角钱都没有翻出来。
“那……师傅,你看我实在没零钱,能不能……”她有些尴尬地说。
“砰!”车门粗暴地打开了。
“没零钱就下去!”司机很不耐烦道。
“就是就是,别在这儿耽误我们的时间。”又有人在小声嘀咕。
不堪入耳的语言传入我的耳朵,同时也刺进了妇女的心里,她布满皱纹的脸好似孩童般涨得通红,用沙哑又磕巴的声音道:“我记得……我好像有一块钱……”似乎又没有底气,声音到最后,和蚊子一样细,几乎听不见了。
那位妇女欲言又止,无奈转身准备下车。
“等一下,不要这样嘛!不就一块钱的事儿,大家不要弄得这么不愉快。”人群中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
“咣当”一声,硬币掉进了钱箱。
“谢谢,谢谢。你看这多不好意思。”妇女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不用客气,一块钱没什么的。谁都有遇着难处的时候。”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这样落幕了。
天气寒冷,但挡不住人心暖。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让我们伸出手,去温暖那些寒风中的人们!
◆点评
习作在选材上做到了以小见大,以“一块钱”为小,见“人心暖”之大。这“一块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形形色色的模样。习作情节引人入胜,画面感强,足见小作者笔力过硬,能够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拨动读者的心弦,从而唤醒每个人内心对人间温暖的渴望,读后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