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读
演讲词往往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教育等作用。此类阅读大多具有强烈的议论性质,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提炼论点、划分结构的能力,并能准确概括演讲词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观点。中考题中常见的考点有: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梳理文章思路;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要为自由而战斗
◎卓别林
我们都要互相帮助,做人就是应当如此。我们要把幸福建筑在别人的幸福上,而不是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我们不要互相仇恨,互相鄙视。这个世界上有足够的地方让人生活,大地是富饶的,是可以使每一个人都丰衣足食的。
生活的道路可以是自由的、美丽的,只可惜我们迷失了方向。贪婪毒化了人的灵魂,在全世界筑起仇恨的壁垒,强迫我们踏着正步走向苦难。我们发展了速度,但是我们隔离了自己。机器应当是创造财富的,但它们反而给我们带来了穷困。我们有了知识,反而看破了一切;我们学得聪明乖巧了,反而变得冷酷无情。我们头脑用得太多了,感情用得太少了。我们更需要的不是机器,而是人性;我们更需要的不是聪明乖巧,而是仁慈、温情。缺少了这些东西,人就会变得凶暴,一切也都完了。
飞机和无线电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些东西的性质,本身就是为了发挥人类的优良品质,要求全世界的人彼此相爱,要求我们大家互相团结。现在世界上就有千百万人听到我的声音——千百万失望的男人、女人、小孩——他们都是一个制度下的受害者,这个制度使人受尽折磨,把无辜者投进监狱。我要向那些听得见我谈话的人说:“不要绝望啊!”我们现在受到苦难,这只是因为那些害怕人类进步的人在即将消逝之前发泄他们的怨毒,满足他们的贪婪。这些人的仇恨会消失的,独裁者会死亡的,他们从人民那里夺去的权力会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的。
战士们,你们别去为那些野兽们卖命啊——他们鄙视你们,奴役你们,统治你们,吩咐你们应当做什么,应当想什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感情!他们强迫你们去操练,限定你们的伙食,把你们当炮灰。你们别去受这些丧失了理性的人摆布了。他们都是一伙机器人,长的是机器人的脑袋,有的是机器人的心肝!可是你们不是机器!你们是人!你们心里有着人的爱!不要仇恨哪!只有那些得不到爱的人才仇恨别人——只有那些丧失了理性的人才仇恨别人!
战士们!不要为奴役而战斗!要为自由而战斗!《路加福音》第十七章里写着:“神的国就在人的心里。”——不是在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心里,而是在所有人的心里!人民有力量——有创造机器的力量,有创造幸福的力量!人民有力量建立起自由美好的生活——使生活更有意义。那么,为了民主,就让我们使出力量来吧,就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吧!就让我们进行战斗,建设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美好的世界。它将使每一个人都有工作的机会,它将使青年人都有光明的前途,老年人都有安定的生活。
那些野兽用这些诺言窃取了权力,但他们在说谎!他们从来不去履行他们的诺言。独裁者自己享有自由,但是他们使人民沦为奴隶。现在就让我们进行斗争,为了消除贪婪、仇恨、顽固;让我们进行斗争,为了建立一个理智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上,科学与进步将使我们所有的人获得幸福。战士们,为了民主,让我们团结在一起!
哈娜,你听见我在说什么吗?不管你在哪里,你抬起头来看哪!抬起头来看哪,哈娜,乌云正在消散,阳光照射进来!我们正在离开黑暗,进入光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世界——一个更可爱的世界。那里的人将克服他们的贪婪、他们的仇恨、他们的残忍。抬起头来看哪,哈娜,人的灵魂已长了翅膀,他们终于要振翅飞翔了。他们飞到霓虹里——飞到了希望的光影里。抬起头来看呀,哈娜!抬起头来看呀!
(选自《艺术家演说词》,有刪改)
●思考练习
1.第2段中的画线句子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答:
2.请你参照文章尾段内容,将第3段画线句子用形象化的说法表述出来,语言力求简洁。
答:
3.第4段中“野兽们”和“机器人”实际上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答:
4.有人认为,本文中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彼此关爱,互相团结,因此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是一首爱的颂歌。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一个人的定力,决定他最终能走多远
◎董宇辉
很多同学可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后来终于得到了一次机会,被认可。接下来,如果你依然默默无闻,但你还一直持续专注,请你要不断地暗示自己,你做的是对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的定力。
一个人的定力最终决定他能走多远,它跟聪明没有太大关系。而且特别聪明的人,总是计算投入和产出比,一旦发现效率很低,立马就撤了。在一家公司或者一个组织里,但凡遇到困难,跑得最早的都是聪明的。所以,往往坚持到最后的,并不是聪明人。聪明,很多时候是智慧的天敌。记住这句话,定力很重要,不要想太多。
我当时苦练很长时间的英语之后,有一次上口语课,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回答完,老师说,没想到你的口语还挺好的。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付出被看见了,虽然它小到不值一提。
请你记住,很多小的变化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就是在人生的曲线里,你也不知道是哪个点起了转折作用。但是当你重重摁下那个点的时候,日后的经历会告诉你,你当时的判断是对的。
下课之后老师说:“我有个同学从国外来西安旅游,你能帮我当个导游,给他介绍一下西安的美景吗?”我说:“当然可以。”那天,我带着这位外国朋友去西安的各处景点打卡。当时我很兴奋,我把他带到了大雁塔下,看唐僧那个铜像。唐僧当年不是被皇帝送出去的,他是带着一种巨大的使命和宗教的热情偷偷跑出去的,很有可能回不来。我想象他在回来的那一刻,遥望长安城时,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我想象他晚年坐在慈恩寺,银杏树叶落下,晨钟暮鼓,他在那里给徒子徒孙们讲经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一种豪迈?
我记得那天晚上,看着唐僧铜像的时候,我跟那个外国朋友讲,“你想理解这样一种使命感吗?”然后我就想到了罗素,我说:“Three passions,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the longing for love,the search for knowledge,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这是来自于罗素的一个演讲,叫做《我为什么而活着》,意思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对人类苦难难以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激情,苦苦支配我的一生。
我们为什么读书?其实先贤给出了非常准确的答案,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非常激动,甚至手舞足蹈、语无伦次。然后我回头发现那个外国朋友,他的脸上也流出了泪水,很激动。
那是一个农村出身、一直很自卑、尝试在大学里寻找自我、探清人生未来方向的年轻人第一次用自己的表现获得了外部的认可。那是一个turning point(转折点),因为从那次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那个外国朋友专门给我们学校老师发了一个短信,表扬我具有诗一般的语言和非常饱满的激情。
后来,老师的朋友来西安都联系我。那一年,我去了兵马俑17次。
(选自“光明网”2024年1月10日,有删改)
●思考练习
1.阅读文章第2—9段,分析“定力”和哪几个要素有关。
答:
2.作者在演讲中引入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请你谈一谈这样做的好处。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