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耦合机制

2024-05-29 02:11焉祯喻伟
人民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文明

焉祯 喻伟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和当代民族文明构建不可或缺的两大要件,厘清二者从碰撞到结合的耦合机制,对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镜鉴意义。概括而言,这一机制的时间轴始于20世纪上半叶,包括三个子机制,即嬗变—嵌入机制、生产—转换机制、认知—互释机制。

嬗变—嵌入机制:中国传统文化嬗变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嵌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当代的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文化、落后文化等糟粕相对。但在近代开展各类文化运动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未被独立定义和区分,仍然统一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之下。传统文化是国人安身立命的集体无意识,是未经过资本冲击的封建文化,是属于前资本主义时期诞生的安身立命的哲学思考。但在列强瓜分中国的压力下,西方的外力侵逼产生救亡图存的时代醒觉,传统文化也在现代化的轨道上与外来文化碰撞博弈。此时,器物和制度的学习效仿,在“中体西用”的政治逻辑主导下逐一走向失败;在文化领域,为寻求抵御帝国主义的有力思想武器,各种西方学说被引入国内迎合新的文化需求。绵延稳定的传统文化,在侵袭中国的资本狂潮中,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比较中,在救亡图存的文明反思中发生嬗变。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面临着传统文化嬗变的时空场域:一方面是救亡图存主题下的急迫现实;另一方面是各类学说涌入中国造成的激烈思想竞争,如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等学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在俄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学说,最初是与各种外来学说并行,被嵌入中国紧张的政治局势和救亡斗争中,对传统文化进行补充更替。马克思主义更新了传统的价值体系,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等革命文化概念引入中国,营造出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语境,创设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集体意识,为中国文化的接续和重塑,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价值导向。

生产—转换机制: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生产主体与革命转换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赋予了新文化建构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首先经历“介绍”的初始阶段,其推动力量主要来自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进程和革命实践的深化开展,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初期马克思主义翻译介绍的基础上,以发行书报、工人夜校、专著译制等形式开展系统性的宣传介绍,将马克思主义在日本和俄国的成功实践进行模式化解读,这些能动应用、实践、加工马克思主义的行动,使马克思主义从一种理论思潮的自然传播走向文化整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新的文化生产主体的身份获得。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开展,又促进了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改造,生产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容。

图为马克思。

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渐纠正了五四运动时期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态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开展极具主体能动性的理论生产和文化转换工作。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初步的、模糊的、不自觉的尝试,发展为深度的、清晰的理论结合,这极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传统文化动员的形式下,被用于社会动员和革命深化,实现了从革命文化到革命实践的应用转化,源源不断的文化实践又反哺了文化生产和发展进程,推动文化创新的深化。

认知—互释机制:文化心理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释融合

中国文化心理的认知特征,构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傳统文化结合的社会心理基础。如果将排外强硬的“刚性”和包容变通的“弹性”作为文化的评判标准,那么中华文明显然具有弹性特征,这也是中华文化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原因。就世界文明的发源而言,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都在各种变迁和外族入侵中中绝,但中华文明在应对外来文化(如游牧文化、印度佛教)的同化与吸收中,历经数千年未曾中断,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中华文化自古对外来文化和异族文化采取包容态度,这种极具包容性的弹性文化心理结构,成为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内在基础。

这种弹性文化心理在理论的选择与应用上,表现为传统的务实性特征,务实性心态驱使下的实用主义诉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随着革命的演化,被实用性遮蔽的道德主义再度浮现。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型哲学,其概念范畴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目的,体现出鲜明的实践导向而非伦理导向,但传统心态所具有的道德主义,则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型的文化特征。

在文化心理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相互诠释。值得注意的是,在互释的过程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性的部分得到充分论述,但文化交汇讲究“和而不同”,在融合交汇的文化释意中,如何基于“契合之点”对待“异质之处”?关键在于理解二者“根魂”之辨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建构的“老根”,为文明形态的塑造提供内核与动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挖掘和梳理反思,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内涵的阐释和推广。马克思主义则是为中华民族文明增添前所未有内容的“新魂”,为文明建设注入科学基因和时代因素。这一根一魂寓于同一文化有机体中,生长于中国的实践沃土上,彼此汲取养分结出文明硕果。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两种文化观念的相遇,这种相遇必然伴随着碰撞。如何平衡和协调这种碰撞?对这一命题的回应正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过程。在复杂的历史演绎中,国人对待文化变革既有过极端的全盘西化论和保守文化论,也有过折中调和的文化取向。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些态度都是狭隘文化视野下的抉择。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世纪的中国场域中激荡,构筑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蕴蓄开辟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中国历史演变的必然结论,也是文明发展的未来指向。而在方法论层面,“第二个结合”耦合机制的启迪在于,应当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以创造和创新为手段,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优势引领效能,将传统文化的内涵意蕴和表达方式不断融入现代社会形态,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促进中华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和繁荣。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文明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