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东
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是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省,素有“江南煤海”之称,全省煤炭保有资源量约800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贵州省煤炭资源储量大、煤种齐全、分布较广、开采条件总体较好,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40%以上,主要为无烟煤、贫煤、焦煤,分布在全省9个市(州)74个县(市、区、特区),目前全省49个县(市、区、特区)有煤矿。
为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贵州省能源局坚持“精开”战略,全力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
深化精确探矿,全面摸清资源家底。加强煤炭资源规划管控,留足找矿和开发空间,确保各类规划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相协调。强化基础地质勘探,加大地质勘查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和示范引领,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地质找矿,重点在“毕水兴”地区实施一批煤炭找矿重点项目。督促和支持采矿权人进一步开展生产勘探,提高地质勘查程度,实现生产矿井探采平衡。
强化精准配矿,提高资源有效供给。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引导资源聚集,实行“价+率”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方式。加强矿业权储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要素保障水平。科学合理配置零星资源,支持不同主体之间整合为同一主体、支持优化调整矿界划分。强化矿业权出让合同刚性约束,增强政府对资源的管控力度。
推进精细开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矿区总体规划修编,按照贵州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完成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职能的承接工作,建立完善总体规划审批制度,督促指导地方加快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编制,统筹井工煤矿规模化发展和露天煤矿有序开发,结合实际于2023年11月20日研究印发《贵州省能源局关于做好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黔能源煤炭〔2023〕83号),为便于地方政府部门理解和实施,专门绘制申报审批流程图,并于12月5日召开政策解读会,就煤炭矿区总体规划有关政策进行解读和下步工作进行部署推进。有序推进露天煤矿开发建设,促进煤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金沙县渝南煤矿(90万吨/年)、鑫达煤矿(100万吨/年)建成投产,硫磺坡煤矿、红寨煤矿、杨山煤矿、大湾煤矿、黄家山煤礦开工备案;四海煤矿取得矿区总体规划批复,正在办理开工前有关手续。通过项目化、清单化实施煤矿新建、技改、提升、整合、盘活、淘汰等“六个一批”分类处置,全力提升煤矿单矿规模。2023年,通过新建、技改、整合,推动煤矿新开工备案56处、产能3565万吨/年,进入联合试运转28处、产能1630万吨/年,建成投产42处、产能2345万吨/年,17处煤矿启动规模提升至90万吨/年及以上相关工作、提升后产能2190万吨/年;通过淘汰一批,推动10处煤矿关闭退出(黔东南州退出煤炭产业)。优化煤矿采掘布局,提升综合机械化、智能化采掘作业水平,不断提高煤炭产能产量利用效率,自2017年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以来,贵州省累计建设300余处煤矿完成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目前实现了正常生产煤矿辅助系统智能化率动态保持100%。截至2024年2月底,全省已累计建成投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78个,其中智能化综采工作面45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33个,加快智能煤矿建设进程。贵州省共计4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已建成并通过验收2处,在建2处,到2025年计划建成50处省级智能煤矿,目前已开工建设65处。同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之以恒夯实煤矿安全基础,不断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做强精深用矿,培育集聚高端产业。支持发展煤焦化一体化产业,做大做优冶金焦及焦化副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建设煤焦化一体化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煤焦化一体化产业。强力推进煤矿洗选能力建设,加速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及超低排放改造,建设清洁高效煤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