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职业能成为“新职业”

2024-05-29 10:54罗菁
上海工运 2024年1期
关键词:人社部技术人员职业

◎罗菁

记者专访人社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范巍

你的职业“上新”了吗?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近年来,一批工作内容新颖、工作模式多样的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势能。

那么,什么才算新职业、它们是怎么评选出来的、其存在哪些特性、又有哪些旧职业随之消亡?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企业人事管理研究室主任、人社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范巍。据了解,人社部第六批征集新职业工作已经截止,共有400 多个职业参与申报,最终评选结果不日将对外公示。可预见的是,新职业的范围又将再一次对外扩容。

400多个新职业呼之欲出

新职业,简单来说,要在“大典”之外。

所谓“大典”,指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国家首部职业分类大典是1999 年颁布的,俗称“99 版职业分类大典”,共收录了1838 个职业。“99大典”曾对各类人才的职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但实在太“老”了。

范巍表示,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大众创业创新,社会上涌现出许多新业态,亟待在国家层面上予以认可规范,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应运而生。

据了解,2010 年后,国家启动了大典修订工作。先是颁布了2015 年版大典,2019 年人社部重启新一轮新职业发布工作,2022 年时再次对外发布了新的2022 年版大典。

记者查询发现,从2019 年到2022 年之间,人社部陆续发布了五批共74 个新职业。其中,2019 年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13 个新职业;2020年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等25 个新职业;2021 年发布了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公司金融顾问、易货师、二手车经纪人等18 个新职业;2022 年则发布了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

而今年,人社部再次启动了新一轮的新职业征集工作,要求新职业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 年版)》中未收录的,或者虽已收录但职业活动内涵已发生较大变化的职业。

“从目前征集到的职业总数来看,达到了400 多个。”范巍告诉记者,当然最终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对社会公示的数量肯定不会那么多,“预计和前几批公布的差不多。”

新职业的“必要”条件

够“新”,就一定能成为新职业吗?

“随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不断深入,大量就业岗位产生了新的技术需求,进而衍生出更多新的岗位,但是新生岗位不等同于新的职业,一个新职业的产生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特征。”范巍如此表示。

在其看来,新职业至少要“五性四化三期”的要求。首先,新职业得是“职业”,需具有职业性特征,以获取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例如志愿者虽然有很多人从事,但它是公益性的,就不能成为一个职业。”

其次,新职业是从业人员需要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因此要具备社会性特征。

另外,新职业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即所谓的稳定性特征。

第四,新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第五,新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不能只有寥寥几十人几百人的规模。”范巍表示,很多看似很新的职业,其从业人员寥寥无几,那就达不到进入大典的门槛。

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在遵守以上原则和技术规范外,还要重点考虑其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专业化是指该职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独特性,社会化是指职业活动的社会通用性和国家对该职业的呼应程度,国际化是指职业定义和活动描述的国际可比性和等效性。

同时,职业的发展演进是有生命周期的。可以将职业的演进阶段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和稳定期,当一个职业业态进入“稳定期”,就初步具备了进入“职业大典”的标准。

“我们对于‘新职业’的认定是非常严谨的。”范巍指出,新职业的发布有严格的过程,未出现在大典内的只可能用“潜在新职业”等措辞表述。

新职业反映技术变革新趋势

“新职业的发布反映了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的趋势。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快速涌现,倒逼传统技术更新迭代。”范巍告诉记者,很多新职业从其专有名词的变化就可以看出,例如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等,这些都是数字职业化,体现了技术变革。

在他看来,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充分反映了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职业产生指引新方向。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正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到数字经济时代的深水区,而数字经济也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为新职业出现带来新的需求,主要包括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需求、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教育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需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等。智能制造、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变革也为新职业的涌现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和机会。

不仅如此,新职业也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孩、老龄化、旅游、消费、网购……这些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热词背后,都包含了许多新职业。”

800多个旧职业悄然退出

当然,有职业迎来新生,也有职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数据显示,2015 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与1999 版相比,新增347 个职业、取消了894 个职业。2022 版大典再次修订时,又取消或整合了部分类别和职业。

对比查询发现,这些退出的职业大多都已经“过气”了。例如,曾经的“收购员”“平炉炼钢工”“凸版和凹版制版工”等,这些岗位都随着技术或社会发展的进步,逐渐被取代或是废弃了。

同样,还有很多中老年人曾非常熟悉的“BP 机寻呼员”“电报收发员”“电话接线员”“唱片工”“修钢笔”等,一度很“吃香”,但终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一味“逐新”并不可取

新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青年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范巍指出,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和社会消费需求的提升,对新职业的需求也随之升级,而新职业又进一步促进了各类新就业的不断涌现和规模扩大,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不过,他同时提醒,新职业虽然存在人才缺口,但并不意味着求职者要一味“求新”,更不意味着有了新职业就能“闭着眼把钱挣了”。

“从短期来看,新职业的确有其风口期;但是从长远来说,任何职业都会有其固定的从业人群,本质上还是技术技能水平决定高下。”范巍指出,社会各界对于新职业的关注要理性、客观,避免盲目和追风,还是要以技术技能为导向来培养人才,从而真正发挥其“就业调节器”的作用。

他还指出,不少新职业由于太“新”,例如社保、职业培训、职业评价等领域,依然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这也需要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猜你喜欢
人社部技术人员职业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人社部六大举措推动提升全民数字技能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人社部就业扶贫专项组专职副组长、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尹建堃: 全面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职业写作
人社部印发通知贯彻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
2018,你的收入与此有关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