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能工人首获“何奖”释放时代变革信号

2024-05-29 10:54李蓓
上海工运 2024年1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高技能工人

◎李蓓

“上海工人”再次“出圈”。

2023 年12 月19 日,2023 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揭晓。自1994 年成立以来,这个奖项总计奖励过1582 名科学家,他们都是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卓越科学家。而这一次,是“何奖”首次“破圈”颁发给一位上海工人,“大国工匠”王曙群。

“何奖”的“破圈”和“上海工人”的“出圈”并非偶然,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一线技能人才已有两项技术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九项获全国总工会创新成果奖,还有十多项成果获得上海科技进步奖。

一线技能工人能够与卓越科学家同台“秀技”,是党和国家历年来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党的二十大首次把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与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等一起纳入了人才强国战略目标。

通过理念树立、政策配套,我国自上而下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共识: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上海工人”在重量级科技奖项上的频频亮相,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现实选择。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中国正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极为迫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懂技术、敢创新的产业工人。

以上海为例,产业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大量传统制造业正在被战略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业取代。要问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现在最缺什么人,答案是:大量能堪重用的技能人才、骨干团队。来自一线的王曙群对此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顶尖科学家可能更关注原始创新、基础性创新,实现从0 到1 的突破;而产业工人是在生产一线基于产业实践的创新,是从1 到2、从2 到3 的创新。”如果把当下上海的产业布局看做是一片立意高远的版图,那么我们当然需要顶尖科学家来描绘蓝图,但也需要大量具有卓越工程师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将蓝图实景化。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 “摇篮”,是1200 万产业工人奋斗的热土。想当年,“上海师傅”就是“高标准技术”“高水平技能”的代名词,是那个时代“中国制造”的骄傲。无论是当年的杨怀远、马桂宁,还是今天的王曙群,他们的代表性和创新性都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王曙群摘得“何奖”,是实至名归,是新时代高技能产业工人实力的体现。

王曙群荣获“何奖”后,引发众多网民“围观”,“上海工人”借此机会“实力圈粉”,这或许也能成为化解“年轻人不愿当工人”这个老大难问题的突破口。

一边是毕业生找工作难,另一边则是企业技术人才“用工荒”。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不想当工人,因为“当工人收入差、地位低,没有职业前景”。为了破解年轻人的这个“心结”,多年来,政府部门疾呼“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劳模、尊重劳动的风尚”。然而在舆论场上,“送外卖”可以屡屡登上热搜,而工人的故事却缺少有热度的“炒作”。说到底,要让年轻人从心底里放下成见、穿上工装,只有“真金白银”的干货才有说服力。王曙群的故事也许就是这样的突破口,讲好“王曙群们”的故事,把他们“顶”上热搜,帮他们冲上“10 万+”,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当今社会当工人一样劳有所获、劳有所值,当工人就是能受人尊重。如此,技能工人还怕没人做吗?

“何奖”为什么要颁奖给一名工人?这是一位网民的提问。我想这也许就是在释放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时代真的变了。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高技能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产业工人新时代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