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倒出三种不同液体你相信吗?

2024-05-27 00:00:00钟阳春
科学大观园 2024年9期

经常看古装影视剧的人,可能会对一种近乎魔术表演的酒壶有些印象。它的外形乍看之下与同类无异,却暗藏机关,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分别倒出普通酒和毒酒,按住绿珠是普通酒,按住红珠就成了毒酒,这种酒壶是许多编剧笔下毒杀情节的招牌道具。例如《甄嬛传》里皇上赐给甄嬛的毒酒,就是盛在这样的机关酒壶里,想让她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死旧情人果郡王。这种酒壶叫阴阳壶,又称九曲鸳鸯壶,是古代宫廷常用来暗杀的一种制作精密的酒壶。酒壶中间有一层隔断,将壶一分为二,一边装酒,一边装药,用于毒害他人。

在很多历史故事和传说中,都有阴阳壶的记载。战国楚怀王宠妃郑袖,屡屡设计勾搭大夫屈原不遂,因爱生恨,将原创盛药自用的鸳鸯壶装入毒酒,邀约屈原饮酒作别,却未料屈原身边女弟子婵娟,见师父神情不爽,便替代屈原饮下郑袖所斟毒酒,顿时倒地身亡。屈原为此哀诵《橘颂》痛悼婵娟,并从此一蹶不振。汉高祖刘邦死后,汉高后吕雉垂帘听政、把持朝纲,直至汉惠帝驾崩,吕雉又立年幼的刘恭为皇帝。因担心少帝刘恭生母张皇后危及自己的权势,于是取深宫秘藏的鸳鸯壶盛毒酒,在宫中大宴时拨动机关,致使张皇后毫无觉察地中毒并随后身亡。宋朝杨家将的杨大郎杨延平,在军情危急之时突出重围到潘府请求援兵,不想被潘仁美老贼一把鸳鸯壶的敬酒给当场毒死。

其实,阴阳壶最早设计来自饮酒上的克制,也就是说,古人好在餐桌上大碗喝酒,但由于不胜酒力,就像我们在宴席上劝酒饮酒偷梁换柱一样,在酒具上弄个小把戏,让清醒的更清醒、迷糊的更迷糊。只是,这原本仅仅是一个饮酒把玩酒具的小玩意儿,不想后来工艺秘传于历代宫廷,却弄得几千年来神秘莫测,成了杀害忠良制造冤案颠覆朝廷的穷凶利器。

由于阴阳壶没有实物留传于世,因此,这一具有数千年传说,谁也没有见过的历史酒具,也就显得更加神秘了。2002年10月30日,人民网刊出“一壶可倒两种酒,江苏重现鸳鸯壶”报道:同时可倒出两种酒来的阴阳壶,在江苏宿迁市终于再现了。随着阴阳壶的再现,其神秘面纱也随之揭开。外表看起来很简单的酒壶为何摇身一变成了杀人取命的工具?这其中暗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奥秘呢?接下来请跟着本文利用两个塑料水瓶,制作一把简易版的“阴阳壶”模型,借此揭开其中的科学原理。

科学原理:图乙是阴阳壶内部结构剖面图,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使用时若捂住甲孔的同时壶口向下倾斜,由于重力的作用,阴阳壶内两种液体都向下运动,但甲孔对应的液体上方空气的质量不变,其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壶口附近外界的大气压强大于壶内液体与气体压强之和,甲液体无法向壶口移动。乙孔对应的液体上方空气与大气相连,气体压强不变,壶口附近外界的大气压强小于壶内液体与气体压强之和,液体乙继续向壶口移动,倒出乙液体。同理,使用时若捂住乙孔的同时壶口向下倾斜,则倒出甲液体。

材料准备:大小不同的两个矿泉水瓶、吸管、热熔胶、开孔器(电烙铁)、红墨水、蓝墨水、美工刀、剪刀

实验操作:1.取一个小矿泉水瓶,用开孔器(电烙铁)在小瓶底部打孔。

2. 在底部开孔处插入吸管至瓶口并用热熔胶密封,用剪刀剪去多余吸管。

3. 在小瓶侧面打孔,插入吸管,并用热熔胶密封。

4. 取另一个大矿泉水瓶剪去底部,和小瓶子合成一个瓶子,并用热熔胶密封。

5. 用开孔器在大瓶瓶盖中间和瓶身侧壁打孔,在大瓶侧面打孔并插入吸管,用热熔胶密封,用胶带将两根吸管粘在一起,阴阳壶制作完成。

6. 将壶身倒置,从小瓶底部加入蓝墨水;正立壶身,打开大瓶瓶盖,往里倒入红墨水。按住瓶盖小孔,可倒出蓝墨水;按住底部小孔,可倒出红墨水;不按任何小孔直接向外倒,红蓝墨水同时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