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氢能以其清洁、高效和可再生的特性,日益成为能源发展的关键方向。今年两会上,氢能产业的发展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其在未来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氢国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领先者,拥有发展清洁低碳氢能的广阔潜力。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有望实现约7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氢能在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氢能的发展将为我国的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国际市场对碳排放的严格要求和光伏发电领域存在的储能与传输损耗问题,氢能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在这一背景下,双良作为国内外知名节能节水装备制造商和数字化驱动的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解决方案服务商,积极布局氢能产业,站在能源变革的前沿。
以科技创新为基,双良成功研发出能够实现高达2,000Nm3/h产氢量的碱性水电解槽,为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双良凭借其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深厚积累,以绿电智能制氢系统为新兴战略增长点,为煤化、石化、冶金等工业领域以及民用加氢站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通过其氢能技术研发中心、绿电智能制氢系统全性能测试中心,以及超过万平方米的氢能装备制造专业车间等,为氢能产品的持续创新、安全性和高性能保障以及市场空间拓展提供了关键支持。
中国工业大奖,作为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荣誉,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是对企业在推动工业化进程、展现工业发展的最高成就,以及对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最高认可。
在众多明星企业中,曾将中国工业大奖企业奖与项目奖双双收入囊中的双良,成为历届中国工业大奖获奖企业中首位兼得企业奖与项目奖的民营企业,无疑是不折不扣的“硬实力派”,连续多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
双良自1982年创业,以溴化锂制冷机组起家,曾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溴冷机,参与制定溴冷机国家及行业标准。40余年来,双良一直围绕节能环保打造绿色智慧能源装备产业生态链,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在新能源领域,双良的“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在65%以上,打破了行业核心设备国外垄断的格局,实现100%国产化,为光伏产业贡献出双良智慧。双良的“换热器”产品已成为西门子、曼透平、林德、法液空、美国空气产品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长期供应商,高端市场占有率显著领先。双良锅炉荣获“中国绿色环保锅炉第一品牌”“中国工业锅炉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等项荣誉。
2013年,双良被《大国重器》纪录片报道,充分展示了其在装备制造业的“硬实力”和在节能减排领域的显著贡献。2016年,双良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成为行业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巩固了公司在中国溴冷机行业的领导地位。2020年,双良“智能化全钢结构间接空冷系统”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并荣获中国工业大奖项目奖。
历经40余年的创新和发展,双良已经成为“节能、节水、环保、清洁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企业。
2022年,基于多年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领域的优势和对未来终极绿色能源绿氢的洞察,双良决定将电解水制氢作为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方向。
双良采用“节能高效、无人值守”的设计理念,针对当前制氢过程存在的成本高、安全低、寿命短、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自主研发出新一代碱性水绿电智能制氢系统,产品具有低耗、长寿、安全、智能等显著优势。
双良的绿电智能制氢系统是其技术创新的延伸和大国重器装备制造的延续,充分发挥了双良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通过氢能产业,双良不仅能够巩固其在新能源装备领域的地位,也为其在装备制造业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奠定了基础。
2023年,中国制氢电解槽全年需求量约为1.42GW,较2022年度增长约128%。“爆发式”增长标志着电解槽行业正逐步迈向产业化和商业化。电解槽参与者也从少数几家企业迅速扩展到数百家,竞争日趋激烈。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洞察力和战略执行力至关重要,拥有强大装备制造能力和经过市场长期验证的企业更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018年,双良启动了绿电智能制氢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并成功下线首套1,000Nm3/h电解槽产品。2023年,双良建成国内首家全性能测试台并投入使用,同时一期绿电制氢装备生产车间竣工投产,首套2,000Nm3/h产品顺利下线。同年10月31日,JSDJS1新品发布,经过专家鉴定及德凯/PCCC三方认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4年1月17日,双良节能成功中标UnitedSolarPolysilicon(FZC)SPC的年产10万吨高纯硅基材料项目,产品涵盖多对棒还原炉、尾气夹套管装置、绿电智能制氢装备以及溴化锂机组装置。此次中标不仅是对双良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认可,也标志着公司在國际市场上的进一步扩张。特别是绿电智能制氢装备的中标,代表了公司在氢能领域的首次海外突破,展现出双良在新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
2024年3月25日,在德凯DEKRA等权威机构见证下,双良全新一代高性能碱性水电解槽系统通过实证测试,2,000Nm3/h产氢量、6,000A/㎡电流密度、最低200Nm3/h低负荷稳定运行、调节速率>10%/s、氧中氢含量<1.3%等核心性能指标再次刷新行业记录,展现了双良在氢能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挑战极限的能力。
氢能产业迎来蓬勃发展的同时,制氢相关的用水问题也被越来越多地讨论和关注,尤其是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其对水的消耗量将会激增。去年12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和未澜咨询共同撰写的《全球制氢用水报告》指出,绿氢生产每千克氢气平均消耗17.5升水(合每吨氢耗水17.5吨),目前还不算“用水大户”,但可能显著增加局部地区用水压力。《报告》发现,目前全球绿氢和蓝氢(正在运营和已在规划中)产能中逾35%位于高水压力的地区。中国、欧盟、美国和其他G20国家也都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水压力。
双良在氢能领域的深耕与发展,不仅展现了其作为设备制造商的实力,更凸显了双良已是节能节水等清洁装备生态产业链的整合者和引领者。
一方面,双良深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40余年,溴冷机、空冷器和换热器等节能节水设备与电解槽在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共通性和协同性,能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产品解决方案。通过优化装备设计,减少能源在转换过程中的损失,从整体上帮助用户降低制氢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双良绿电智能制氢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核心零部件和优化设计,将节水节能技术集成到氢能设备中,优化系统代替常规循环水冷却系统,实现了生产1吨氢低于9.45吨水耗的低能耗目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在不同的电流密度条件下,双良实现了电解槽不同的直流能耗(直流能耗≤3.992kwh/Nm3H2@2500A/㎡、直流能耗≤4.036kwh/Nm3H2@3,000A/㎡、直流能耗≤4.434kwh/Nm3H2@6,000A/㎡),帮助用户实现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从2020年起,双良就全面启动数字化战略,以数字化来赋能产业升级,为传统装备制造插上了“云”上翅膀。
在低能高效之外,针对绿电波动这一行业核心痛点,双良的WonderCloud/OS系统结合AI算法和AIoT终端技术,实现了对电解槽负荷的预调节,实时监控全系统运行,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控制,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系统能够快速响应新能源应用场景的需求,具备永不漏碱液、无人值守、冷热开机一键启动、全程挂表不需排空,最低运行负荷10%、负荷调节速率5%~10%/s、热启动时间小于20s等优势,代表双良碱性水电解槽在绿电应用场景下具有极强的适配性。
此外,双良还在行业中首家建设具备2,000Nm3/h测试能力的全性能测试中心,可实现从风光发电装置-电源-电解槽本体-气液分离装置-纯化装置为一体的绿氢综合运行测试评价系统并即将升级到25MW测试能力。这一国内外领先的试验验证平台,既体现了双良为用户负责的服务理念,也进一步加速双良氢能装备的研发和迭代进程。
随着氢能的商业化进程加快,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资源优势,未来双良氢能装备的技术领先与产业链生态优势将不断放大,成为双良的独家利器,并有望成为双良的新增长极,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助力双良朝着“世界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