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拜年

2024-05-27 22:50陈运新
青年文学家 2024年13期
关键词:胡子外婆家小孩子

陈运新

那时拜年,远不像现在这么简单、随意。

年前要准备拜年物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什么东西都要亲自动手制作。糍粑、炒米糕、炒红薯片、炒玉米等都可以当家,腊肉、干鱼、方糖、白糖是高配,如果还能给老人数目不等的拜年红包,那简直是顶配。

拜年时间也是很有讲究的。“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姨娘。”给自己父母拜年,必须初一;给岳父母拜年,只能初二。如果弄差了,就会招来大是非,唾沫星子能够把人淹死。

拜年过程和仪式也有讲究。未进门就先喊:“拜年了!”见到迎客的人,先礼貌称呼,专门喊“给您拜年”,進门后嘴里一一拜年,主人回敬后,要双手胸前抱拳,热情道谢,遇到至亲老人,还要跪在蒲垫上拜年,老人则乐呵呵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一一递到晚辈手上,大家一脸笑容,皆大欢喜。

除了给身边的父母拜年,其他拜年一般都要留吃留宿。

留吃就是留下来吃饭。主人会把年前就准备好的特色佳肴贡献出来,一点儿也不能马虎,这是展示实力的机会,也是待客所需。那时,客人来了,吃好比什么都看重,尤其是第一顿饭,更是见证主人实力和对客人看重的程度,主人和客人都不会马虎的。

留宿就是留下来住宿。根据拜年路程的远近和双方的情义,一般是留宿一至三个晚上。客人滞留的这段时间,主人除了变着花样准备吃的外,陪玩字牌、扑克、骨牌都有。在我们那个地方,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种“五十老”牌,非常盛行。这是一种简单有趣的牌,如果感兴趣,欢迎来我的家乡做客,具体玩法,包你三分钟就熟。

大人打牌,不用担心小孩子玩不好,到哪里都可以很快粘在一起的。那时候小孩子的游戏活动几乎是全国统一培训的:四角板、滚铁环、抓特务……游戏中,主人家的孩子一不小心冒犯了小客人,无论对错,毫无例外都会遭到大人的训斥。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山里外婆家拜年。路程比较远,一般是父母带队,更多的是父亲带队,母亲在家,父亲以下就是大哥姐姐,可是他们与我从来不在一个思维维度。尤其是大哥,大了我十多岁,见面就是告诉这个,提醒那个,烦死了,一点儿都不好玩儿,姐姐也差不多。比较好玩儿的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弟弟。大家都穿着最得体的衣服,我和弟弟有新衣服穿。一路上,父亲或哥哥挑着拜年物资,姐姐总要提点儿东西。山路崎岖,行走艰难,我和弟弟则是一路欢奔,上蹿下跳,父亲一路呵斥。好不容易到了外婆家,有外婆和几个舅舅、阿姨呵护着,便再不受父亲的约束。这时,想吃什么玩儿什么都可以,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撒娇,都会被笑呵呵的外婆包容和满足,暴躁的父亲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威胁说下次再不带我们来。印象中就这句话稍稍管用,但过不了多久,又恢复顽皮劲儿了。

大人打牌一般都是娱乐,粘胡子就是惩罚。我们小孩子有时也参与这样的活动,小孩子拿着牌,大人在旁边指点把关,输了就是大人粘胡子。那时候我打牌很认真,经常上身趴到桌子中间去了,每打对方一个牌,鼻腔里总要控一下,发出“拱”的声音,一旁的小姨观察仔细,绘声绘色地模仿着我的样子和声音,满屋子人见了都是大笑。

时光荏苒,转眼几十年过去,外婆早已不在人间,山里的拜年活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终止了。

现在我的孩子也大了,我一直带他拜年,经常呵斥他这个呵斥他那个,就像父亲小时候呵斥我一样。我把自己对儿时拜年活动的情感试图转移到他身上,不过收获的总是透骨的失望和伤心。他们没有拜年的憧憬,没有一路上的欢奔,一般都是坐车直达,不讲究拜年仪式,见了同龄小朋友三分钟热度,然后就是待在一起各玩各的手机,也不吵闹,无须撒娇,更没有那种小孩持牌,大人指点把关,输了后大人粘胡子的打牌活动和哄堂大笑……

他们只是换个地方玩手机,只关心红包数目大小,大人说多了,他都不会跟你去拜年,儿时父亲威胁我的话在他们眼里简直是个笑话。

如今,对拜年怅然若失的,恐怕不止我吧!

猜你喜欢
胡子外婆家小孩子
我在外婆家
回外婆家过年
去外婆家
胡子
在梦里,我们都是小孩子
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
飞起来的翘胡子
鲃鱼阿胡子
胡子不见了
外婆家趣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