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生,以美赋能

2024-05-27 06:29黎明霞温波周腾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美育艺术

黎明霞 温波 周腾飞

一、案例概述分析

美育服务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促进美育实践的有效载体。让美育推广成果落地,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以乡村儿童美育、德育文化发展为实践服务活动导向,扎实开展美育实践,同时,采用文艺汇演、美育作品展示的形式对美育成果进行推广、宣传,让美育推广实践开花结果,让更多的村干部、驻村干部、村民和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认识到美育的意义,提升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和认同。

(一)强化价值引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立足我校岭南文化特色,传播岭南文化,将志愿服务与专业提升相结合、与美育推广相结合、与回馈社会相结合,一方面把思政课开到祖国大地上,教育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另一方面,让留守儿童接触和学习艺术,在他们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只要心怀艺术梦想,乡村田野皆是课堂,让艺术之花在田埂上绽放。

(二)搭建专业团队,保障美育实践活力

“艺起航”是我校结合学校各专业特色创建的美育实践团队,成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和学校认定的困难学生,自2020年起,利用业余时间已持续两年开展线下+线上爱心支教和美育推广活动,践行创新公益理念。团队成员以己之长,传播艺术之美,通过互助工作以实际行动传递美、触碰美、感受美,支持帮扶地区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在他们的心田种下文化艺术的种子,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不竭的动力。

(三)深入乡村实践,彰显青春使命担当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位于广东省连州市的东北部,是广东的“北大门”,四方村位于星子镇的北部,是清远市连州市相对偏僻的小乡村。截至2019年该村485户1605人中,中青年几乎全部外出打工,40岁以下劳动力不足20人,105名儿童中留守儿童超过73%,优化留守儿童的审美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工作亟待推进。该地方艺术教师资源较为缺乏,学校教师数量不够,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落后,知识与信息的传递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有限,很多兴趣科目没有专业教师进行引导与教学,学生的智能与潜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艺术素养的培育以及艺术技能的提升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后,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深入乡村实践的信心,并深感自己肩上的美育服务责任重大: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肩负起美育的重任,帮助更多的孩子接受艺术教育和熏陶,不怕艰难险阻,到广大农村去开拓更大更广的舞台,将美育推广到乡村,让乡村的每一位孩童都能接受到美育的浸润,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

二、案例解决方案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美育服务实践路径

1.以心润四方,关爱乡村留守儿童成长

前期,通过团队的实地调查以及资料查阅,发现留守儿童普遍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的问题。这深深牵动着实践队员们的心,在2020年暑假三下乡活动中,针对留守儿童生理卫生健康知识贫乏的情况,队员们根据学生性别分组,分开讲授青少年生理卫生课,主要围绕“身体的权利、生理健康、性别认同和青春期”这四个方面,引用生活中常见事物生动形象地让孩子们了解身体构造、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特征及生理卫生知识,引导他们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助力其健康成长。

2.以艺美四方,构建多元美育课程体验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美育最初的启蒙阶段,但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小学生接受美育知识的途径有限,美育素养得不到充分培养。因此,团队成员深刻挖掘岭南传统美育文化的内涵,以岭南文化美育推广为主要支教内容,传播美育知识,激发孩子们感知美、发现美、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队员们为四方村的学生精心准备了美育课堂及美育活动,传播美育文化,提高小学生美育综合素养,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2020年三下乡支教活动中,开设了粤剧、舞蹈、音樂、语言艺术、创意绘画等课程,小老师将课堂搬到了小朋友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旨在用行动告诉他们:只要心怀艺术梦想,乡村田野皆是课堂。

“双目平视、双手叉腰、丁足站立、抬头挺胸。”粤剧课由粤剧专业队员在荷花池旁,手把手地教小朋友们粤剧的站立姿势。“一二三……起!”当《彩云追月》的旋律响起,小朋友们便跟随着老师学习摊掌、兰花指、顺风旗等动作,让村里留守儿童近距离学习岭南文化;动感的音乐声响起,小朋友们在广场上整齐地排列成行,在舞蹈小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兴致高昂地上着律动课。他们活力满满地随着音乐起舞,灼灼夏日,也无法阻挡他们对舞蹈的热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朗朗的读书声在榕树下响起,由语言艺术队员主讲的语言艺术课堂开始了。当小朋友们用清亮而又稚嫩的嗓音朗读《少年中国说》时,少年的朝气与振奋人心的句子相互碰撞,未来栋梁的坚韧与担当皆在此间涌现。伴着山风,听着蝉鸣,实践队英语老师将课堂“藏”在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自然里。小朋友们坐在石头上,学习着音标,唱着英文歌,英文字母在他们口中变得别具趣味。创意绘画课从生活、自然的角度出发,让小朋友利用水彩、马克笔、橡皮泥等材料开发无限想象力,用色彩展现他们多彩的内心世界。揉纸画线、手掌作画、捏橡皮泥等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得小朋友们更加喜爱课堂,在绘画中更大胆地表达自我。“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记起……”动听的旋律伴随着潺潺流水声响起,小朋友们站在小溪边愉快地上着音乐课,歌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如小溪般细水长流。

队员们通过课上的教学、课下的活动,传播美育文化,让小学生学习美和感受美,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创造力,陶冶情操,充实人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以脚量四方,调研美丽乡村建设评价

为了解疫情下的经济对村民意识形态的影响,“艺起航”实践队调研组就“美丽乡村”政策实施前后村民生活、思想、环境的变化以及疫情下的心理等方面制作了调查问卷,在四方村挨家挨户地进行了调研访问。由于四方村的村民多为中老年人和小孩,调研组的成员便贴心地为他们口述问卷内容,以聊家常的形式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

4.以爱暖四方,走访乡村党员先锋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红色基因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能量。为贫困户送温暖,采访老党员,学习先进事迹,实践队带着文具、生活必需品等来到四方村贫困户的家中进行探望慰问,认真细致地询问贫困户的生活状况、身体情况、收入来源等,为他们送去关怀。此次走访,实践队还专门慰问了一些老党员,与他们的交流学习,让队员们看到老党员扎根基层、扎根农村,不畏艰苦、服务人民,贡献全部力量到祖国的建设中。榜样的感召增强了学生党性修养,进一步引导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5.以爱连四方,云端美育服务持续进行

2020年9月后,与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四方村村委沟通,达成合作,进一步发挥本校艺术特色及优势,通过线上支教的方式为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四方村的留守儿童艺术素养的提升提供帮助,并长期持续地开展声乐、舞蹈、粤剧、美术、语言艺术、英语等艺术素养普及科目课程,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美育服务实践成效

1.推动美育进乡村,点亮艺术梦想

“艺起航”美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四方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当地孩子的综合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认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四方村精神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让美和爱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对四方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将材料整合形成调研报告,进一步引起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获得当地政府对四方村的大力支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连州市广播电视台的采访和报道进一步提升人们对留守儿童艺术素养的关注。

2.授人以渔,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本次活动由老师指导,学生全程主动参与,立足美育支教,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促进专业提升,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及民情,培养家国情怀,增强了步入社会准备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增强社会责任感,以深厚的感情向人民学习,以谦虚的态度向实践学习,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在火热的实践中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3.村民满意度高,美育服务实现“双赢”

四方村村民积极参与“艺起航”美育实践服务活动,村民感受到了学校和国家对乡村的支持和帮扶。农村是学生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和良好基地,学生的实践和服务,也展现了乡村的新面貌。

三、经验与启示

(一)“美育+思政”融合育人新模式

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与大学生美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是立德树人的实践呈现,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美育实践活动的教育目标都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而开展,思政课与美育的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国情、民情和社情,将理论与现实和专业相结合,将理论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美育+基地”协同育人新传承

美育实践借助基地的作用,多方合作拓宽实践渠道,实现实践活动常态化。将校内的美育资源,通过基地的桥梁作用,整合当地政府、企业、村居和中小学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形成长期稳定的實践基地,将美育艺术浸润到祖国大地,打造全链条循环性的美育社会实践体系,让实践文化不断积淀与传承。

(三)“美育+云端”创新育人新篇章

把线下活动阵地转移到线上,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上的障碍,加强美育“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教育资源多元化的可能性。提升偏远地区教育水平以及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弘扬岭南文化,解决传统支教不可持续性的问题,带动学校和乡村的美育交流。

参考文献:

[1]焦满金.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2]蒲丹,罗雯霞,尚凡,付迁,尹文,颜习香.浅谈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与意义——以绵竹市孝德镇三下乡服务队为例[J].养生保健指南,2017(24).

[3]钱映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系统融合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11).

[项目来源:1.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专项”2023年度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岭南文化赋能高校美育服务社会实践路径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3GZYXO19;2.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等教育专项)习近平总书记“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指示精神引领下青年大学生“以粤剧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GXJK809;3.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岭南特色梨园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育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GXSZ163;4.2023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岭南粤剧‘订单模式培养世界非遗人才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3WQNCX168。]

责任编辑魏家坚

猜你喜欢
美育艺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