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24)摘要

2024-05-26 17:10:22
金融发展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

摘   要:2023年,山东省金融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区域金融运行整体平稳,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但在我国发展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的大背景下,山东省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实体经济领域风险持续向金融行业传导,金融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

关键词: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24)04-0003-05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4.04.001

一、宏觀经济与金融稳定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23年,山东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2068.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06.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5987.9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49574.6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为7.1∶39.1∶5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餐饮收入额4345.5亿元,增长19.9%;商品零售额31796.3亿元,增长7.4%。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362.0亿元,增长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79.9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占比为22.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5268.5亿元,增长5.4%。电子商务交易额33290.3亿元,增长6.8%。财政收支运行平稳,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64.7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税收收入5229.6亿元,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82.7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3%,卫生健康、教育、住房保障、就业社保等支出保持增长。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4392.6亿元、39433.2亿元和18242.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0%、5.9%和6.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3%、41.4%和21.3%。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90%以上由企业牵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10家,居全国首位。全省安排省级以上乡村振兴战略资金763亿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增长5.1%。2023年累计获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率先突破1万家。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走势分化,主要经济体利率持续攀升,地缘政治博弈显著加剧,导致利用外资规模加速下滑,外资项目规模明显缩减,第二、三产业利用外资普遍下降,中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全省各行业税收累计同比增速逐步放慢,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全省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税收增速分别较上半年回落,反映当前房地产市场复苏势头依然偏弱;受经济投资形势不佳影响,金融业税收增速自2023年10月开始由正转负;在需求端市场减弱影响下,采矿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税收持续下降;批发零售业再次进入负增长区间。

二、金融稳健性评估

(一)银行业

1. 总体运行状况。一是全省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社会融资规模等主要金融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23年末,全省政策性、国有、股份制银行共有支行以上机构数量5499家,法人银行业机构281家,银行业从业人员24.94万人。全省银行业机构总资产20.3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47%;总负债19.5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42%。从资产端看,贷款占比小幅提升,各项贷款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8.31%,较年初上升0.71个百分点。从负债端看,存款占比略有下降,存款余额占总负债的比例为79.91%,较年初下降0.47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余额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0%;人民币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增速延续了快于全国的态势,分别比全国增速高2.5个和2.1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2023年全省共有244.1万户市场主体得到贷款支持,比年初增加30万户。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8%,比2022年提高2.4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7048亿元,同比增长45.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56.1亿元,同比增长27%;制造业贷款余额17712亿元,同比增长12.2%,近十年来首次超过全部贷款增速;涉农贷款余额41532.43亿元,同比增长13.4%;全年新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1584亿元,同比多发放47.8亿元。

三是全省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效果显著。截至2023年末,全省251家中小法人银行资产总额7.8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82%;负债总额7.2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03%;各项存款余额5.8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17%;各项贷款余额4.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87%。2022年第四季度全省高风险银行清零后,2023年全年无新增高风险银行。截至2023年末,4家中小法人银行退出问题投保机构名单,全省实现问题投保机构清零。

2. 需关注的问题。一是部分区域信用风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2023年末,全省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601.78亿元,较年初增加20.47亿元;不良贷款率1.16%,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全省16个市中不良贷款余额超过100亿元的有5个,有5个市不良贷款较年初“双升”。二是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较同期继续下降。2023年,全省银行业机构共处置不良贷款1528.23亿元,同比减少6.44%。从处置方式看,核销及现金清收仍为处置的主要方式,合计占清收处置总额的比例为83.52%。三是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数量多、规模小、盈利水平分化等特点突出。截至2023年末,全省共有251家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其中,126家村镇银行总资产仅占全省法人银行的2.74%。全省14家城市商业银行平均单家机构资产规模2507.35亿元,其中资产规模最大的为5926.91亿元,规模最小的仅为464.84亿元。2023年,资产规模前6位的城市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同期全省城市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67.41%,净利润合计占同期全省城市商业银行净利润的76.29%。

(二)证券期货业

1. 总体发展状况。一是企业上市数量保持较高水平。截至2023年末,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08家,较去年增加17家。其中,发行A股公司307家,发行B股公司4家,A、B股均发行公司3家,境内外均发行公司13家。截至2023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2994.07亿股,同比增长5.5%,其中,A股流通股本2507.95亿股,B股流通股本13.49亿股,境内上市公司境外股157.93亿股。上市公司总市值33028.75亿元,其中,流通市值28615.1亿元。308家境内上市公司中,有ST/*ST公司6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家。

二是债券市场融资作用明显。2023年,省内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含ABS)4691.02亿元,同比增长57.42%。全省境内上市公司本年股票市场累计筹资477.02亿元,同比下降21.77%。其中,首发筹资金额144.88亿元,再筹资金额332.14亿元。分板块看,在主板市场筹资219.49亿元,在创业板市场筹资86.76亿元,在科创板市场筹资25.89亿元。

三是法人证券公司经营企稳。2023年,全省3家法人证券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7.97亿元,同比增长15%。累计实现净利润14.02亿元,同比增长15.33%。截至2023年末,全省法人证券公司资产总额2130.21亿元,同比下降1.5%,负债总额1584.75亿元,同比下降2.79%。截至2023年末,3家法人证券公司风险覆盖率均高于100%,资本杠杆率均高于8%,流动性覆盖率均高于100%,净稳定资金率均高于100%。

四是法人期货公司经营稳步增长。2023年,全省4家法人期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75.34万元,同比增长11.33%,其中手续费收入6466.01万元,同比增长26.28%。全年营业利润1549.14万元,同比增长65.66%,实现净利润1509.03万元,同比增长89%。截至2023年末,全省法人期货公司资产总额391.13亿元,同比增长2%,净资产额43.74亿元,同比增长14.83%,净资本28.84亿元,同比增长24.78%。

2. 需关注的问题。一是城投债到期及回售规模较大,其中评级相对较低的区县级城投公司到期规模较大,部分地区还款能力面临较大考验。二是部分存量风险化解难度大。受公司治理和生产经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省内仍有风险类上市公司,其中6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部分公司违规风险、经营风险交织,化解难度大。三是信用债融资额偏低。2023年末,全省累计发行信用债1341只,同比增加359只,融资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30.02%,融资额占全国信用债融资额(18.96万亿)的5.51%,仅相当于广东的49.10%,江苏的49.38%,浙江的75.09%。

(三)保險业

1. 总体发展状况。一是保险业总体稳健运行,资产规模平稳增长。截至2023年末,山东省内有法人保险公司5家、省级分公司162家,较上年增加1家人身险省级分公司。其中,法人财险公司3家、省级分公司76家,法人人身险公司2家、省级分公司86家。保险业资产总额1.05万亿元,同比增长8.97%。

二是保费收入稳健增长,保险深度和密度仍待提升。2023年,全省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3641亿元,同比增长6.77%。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3.68%;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734亿元,同比增长7.83%。保险深度为3.95%,较2022年下降0.4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15个百分点;保险密度3596.8元/人,比2022年增加243.8元/人。

三是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回归保障本源的趋势更加明显。财险业务中,车险规模同比增长5.96%,占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59.5%,仍为第一大险种。家庭财产保险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速为59.07%;其他保险次之,增速为22.74%;船舶保险排名第三,同比增长16.38%。人身险公司寿险业务中,普通寿险业务同比增长31.04%,投连险业务同比增长3.97%,健康险业务同比下降0.99%。高投资属性的分红险、万能险业务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2.43%、1.92%,人身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的趋势更加明显。

四是保险服务扩围下沉,“助推器、稳定器、减震器”功能持续提升。2023年,山东保险业赔付支出1311亿元,同比增长12.24%。农业保险等涉及社会民生的保险业务较快发展,农业保费收入达79.72亿元,同比增长14.69%。持续推动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业务和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业务自2022年3月试点以来累计保费收入2.15亿元,2023年末商业护理保险保费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76.9%。

五是法人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涨跌互现,偿付能力整体充足。2023年,泰山财险、华海财险、中路财险、德华安顾人寿、和泰人寿等5家法人保险公司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7.72亿元、20.95亿元、18.2亿元、19.8亿元、2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3%、-1.26%、21.7%、24.53%、30.39%。5家法人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高于监管标准。

2. 需关注的问题。一是保险业务增长持续性或将承压,区域保险市场的发展动能有待进一步发掘。2023年,全省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6.77%,居全国第19位,分别低于江苏、浙江、广东、全国保险业增速4.18、6.81、4.46、2.36个百分点。二是人身险退保金额增长较快,退保产品集中于年金保险。2023年,全省人身险公司退保金额达到310.4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高于上年21.18个百分点。退保主要集中于年金保险产品,退保金额168.9亿元,占比约为55%。从退保原因看,主要是宏观经济下行,部分保单持有人面临现金流压力,通过退保变现用于生活开支或流动资金周转。三是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将面临压力。人口负增长、地方债务与财政压力、房地产尾部风险等使得2024年投资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同时,随着利率下行以及合意资产稀缺,保险资金整体收益率面临下行压力。山东省5家法人保险公司规模小、投资能力较弱,合意资产的获取更加困难。

(四)地方金融组织

1. 总体发展状况。地方金融组织整体运行平稳。截至2023年末,全省在营小贷公司共有272家,总资产535.85亿元,总负债71.56亿元,注册资本443.48亿元,贷款余额493.99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8.34亿元。全省共有融资担保机构231家,实收资本总额753.62亿元,户均注册资本3.26亿元。2023年,全省新增担保金额3000.82亿元,同比上升2.78%;在保业务余额3641.18亿元,同比上升6.05%,担保放大倍数为4.47倍,较上年末增长8.23%。全省共有3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总额1348.57亿元,负债总额611.94亿元。全年3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累计收购不良资产投资58.35亿元,收购不良资产账面值317.40亿元,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账面值668.83亿元,处置回收资金223.62亿元。2023年,全省21家交易场所(权益类交易场所12家,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9家)实现交易额14892.61亿元,帮助企业融资456.11亿元。2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新增挂牌企业446家,帮助企业实现各类融资376.64亿元。

2. 需关注的问题。一是民营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持续萎缩。截至2023年末,全省民营融资担保机构78家,实收资本总额83.2亿元,分别占全省融资担保机构总量和实收资本总额的33.77%和11.04%。期末直接融资担保金额159.99亿元,同比下降3.65%。二是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融资渠道狭窄,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授信和发行债券等传统路径,尚不能进入银行间市场通过同业拆借等形式获得成本相对低廉的资金。作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融资主渠道的银行贷款期限一般为3年以下,與3~5年的不良资产处置周期存在较为明显的期限错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其流动性压力。

(五)金融市场

1. 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规模平稳增长。2023年,全省共有488家市场成员和非法人投资主体参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比去年同期增加11家。全省市场参与主体总成交量为92.15万亿元,同比增加4.6万亿元,增幅5.25%。全年净融入资金15.56万亿元,同比增加2.93万亿元,增幅23.20%,272家市场主体实现资金净融入,同比增加24家。全省市场主体实现现券成交43.62万笔、金额20.26万亿元,同比增加1.76万亿元,成交量平稳增长。

2. 票据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票据贴现利率在合理区间波动。2023年,山东省票据贴现发生额21141.8亿元,同比增加6420.8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发生额19539亿元,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发生额1431.8亿元,财务公司承兑汇票贴现发生额189亿元。全年票据平均贴现利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全省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平均贴现利率分别为1.3%、3.5%和2.1%,较年初分别下降0.9、0.8和1.1个百分点。

3. 黄金市场宽幅震荡,多重因素扰动下黄金价格震荡上行。2023年,受地缘政治风险、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全球中央银行增持黄金等因素影响,全年金价震荡上行。进入2023年以后,美联储延续加息走势,国际金价在年初走势一度低迷。3月份起,金价走势反弹,5月金价升至2081.82美元/盎司。美联储7月再次加息,黄金持续回调整理,10月巴以冲突爆发,避险情绪升温,叠加通胀回落好于预期,市场预期不再加息,美元指数回落,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达到2146.79美元/盎司。截至2023年末,全省共有14家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企业,其中综合类会员10家,以产金冶金企业为主,金融类会员4家。2023年,全部会员总成交量924.6吨,同比减少36.95吨。

(六)跨境资金流动

1.全省涉外经济活跃度小幅下降。2023年全省涉外收入2788.0亿美元,同比下降2.0%;支出2444.2亿美元,同比下降0.8%。其中,跨境人民币收支占比分别达30.9%和40.4%,占比分别扩大11.9个百分点和16.9个百分点,跨境人民币逆差折合124.8亿美元,增长2.2倍。

2.人民币跨境收付额和本外币收支占比均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省实现跨境人民币收付额1.36万亿元,同比增长78.2%,高于全国54.4个百分点,在本外币跨境收支中占36.6%,同比提高15.1个百分点。

三、金融改革与创新

(一)稳步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扎实稳妥推进全省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工作。2023年12月,山东省成功发行地方政府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专项债券250亿元,并对省内44家中小银行进行了注资,以转股协议存款方式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注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明显改善,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发展

开展山东省科技型企业融资专项行动,创新打造“鲁科贷”系列产品,设立再贷款、再贴现科创引导专项额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2023年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0153.3亿元,同比增长14%,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3个百分点,全省共计956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获得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全面推进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印发《济南市金融支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出台《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现代金融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提出以“六专机制”为核心的科创金融机构具体认定标准,认定10家“科技支行”、3家“科技金融事业部(专营部门)”和9家“科技金融特色机构”。

(三)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

组织开展金融支持专项行动,推动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扩面、增量、提质。2023年末,全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8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860亿元,同比多增561亿元。印发多项政策文件,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深入推进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临沂市金融参与村庄规划实施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探索深化金融参与村庄规划实施试点,依托山东省金融学会组织开展“金融智库专家行”活动,强化智力支撑。

(四)绿色金融深入推进

推动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开展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等五大补短板行动。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能源和产业转型的若干措施》,引导金融资源支持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指导恒丰银行探索贷款利率与企业减污降碳、单位耗能、ESG评级等指标挂钩,发放全省首笔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5亿元。持续推动威海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攻坚,按照“边申请、边实践”的要求,指导威海市在绿色企业和项目库建设、法人机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绿色直接融资发展、海洋碳汇和蓝碳金融等方面先行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四、总结与展望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金融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金融管理服务各项要求,为全省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但新的一年全省金融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面对新形势,全省金融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主动对接服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打好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和防范化解风险组合拳,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中贡献金融力量。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要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信贷结构稳步优化。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厲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综合运用金融稳定工具箱,持续拓宽金融风险监测的广度和深度,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压实各方责任,督促各方把握好风险处置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持续加大风险处置力度。

三是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坚持以金融改革开放为动力,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快中小银行机构改革,深化金融伙伴机制,不断激发金融发展活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围绕碳减排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养老金融新模式,深化数字金融应用。在全省推动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生态。

四是不断完善地方金融生态。强化信用激励约束,倡导负责任金融理念,严厉打击失信行为,重拳治理金融乱象,强化银企互信,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生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完善地方金融管理规则,加大金融执法力度,深化金融司法合作,以法治形成刚性约束。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严肃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12期)2022-12-30 12:09:24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00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3期)2022-04-19 13:01:28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大社会(2020年3期)2020-07-14 08:44:16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8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辽宁经济(2017年12期)2018-01-19 02:34:01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3:54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
学习月刊(2015年15期)2015-07-09 05: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