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具象主义绘画中的“主观真实”

2024-05-25 04:13张廷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4期

摘 要:从研究西方具象主义画家的绘画手法与理念出发,以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具象主义画家对真实空间的观念为线索,研究西方画家在表现画面时对“真实”的不同理解,并阐述艺术家在表现个人观念下的真实性时的绘画手法。

关键词:具象绘画;具象主义;“主观真实”

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具象主义画家之一伦勃朗曾说:“当我年轻时,我认为作画只是一种视觉、感觉及意识的表现,把事物或意念以线条及颜色表现出来而已。”具象绘画中看似在表现真实空间,实际上其表现出的“真实”不同于肉眼的判断,也并非相机所能及的,背后有比现实更深刻的内涵与意义。真正伟大的艺术,绝不是在单纯再现或描摹一种空间中的物体,而是艺术家不同观念、情感的形式表达。

油画在西方经历了数百年发展历程,产生了各种流派与绘画理念。其中,有一批画家崇尚尊重自然,真实地再现自然,他们被称为具象主义画家。最早对现实进行真实描绘的画家出现在文艺复兴早期,这个时期的绘画正从黑暗的中世纪绘画中苏醒过来,绘画的重心不再是凸显绘画客体的虚拟实体,而是着眼于世间真实存在的事物。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家乔托初步探索了运用透视及明暗手法来表现宗教人物的真实状态,随后各个时代都相继出现了具象绘画的大师。纵观整个西方绘画发展历史,文艺复兴已然将油画材料与技法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这足以使画家充分地描绘真实,但在具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又看到了不同面貌的“主观真实”。针对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本文以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居斯塔夫·库尔贝(Jean Desire Gustave Courbet)、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四位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具象主义画家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理念为例进行说明。

一、理性的“真实”

14—16世纪,人文主义者复兴了古代希腊的艺术模仿自然的学说,师法自然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大师们的行动纲领。为达到真实反映现实的目的,他们并不满足于依靠感官去认识世界,要求用理性去理解世界,于是,他们用实验和数学方法武装自己,去观察自然界和人。艺术和科学结合,是这个时代一个突出的特征。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是写实油画发展的巅峰,材料与技法的成熟使画家能更好地描绘出更加真实的世界,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意大利画家莱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年)。

达·芬奇被公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他在《论绘画》中不断强调画家应再现自然、依靠自然,但从其諸多绘画中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并非完全与“真实”相符。事实上,他是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真实”做了理性的提炼。他指出,“不运用理智,而单靠眼睛的判断和实践绘图的画者如同一面镜子,映出置于前方的一切,对这些事物却一无所知”。他要求画家不仅依靠感官去认识世界,更要运用理性去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在描绘物质世界时,达·芬奇将绘画视作一门科学,它带来了“哲理和精妙的猜想,反映各种形式的本质”,以这番话断言,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应该表现物质形态,也应该将世界的外在形式和本质联系起来。在描绘人物时,他认为“出色的画师主要描绘两者,人物及其灵魂,绘人易,绘魂难”。我们不难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一种稳定、和谐的视觉效果,事物会有一种普遍的共性存在,将人引向绘画以外的哲学、美学内涵中。他最终所呈现的“真实”,是通过理性地总结客观世界,突出描绘对象的精神与本质来展现的。

以《圣母玛利亚像》为例(图1),达·芬奇没有刻意强调人物的体积感,他的素描较为线性,“空气透视法”的运用使具体的形状处在一种朦胧的灰色调子中,这种绘画方法更接近我们肉眼的观察习惯。因为达·芬奇更加着重于彰显事物理想的形象,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总结事物的典型后所归纳出的更为和谐理性的一面,所以其所绘制的人物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和谐与统一。事实上,世间万物没有所谓的完美,和谐统一只是处于理想与精神世界之中,而这种与客观现实有所区别的形象又给予了人物一种不够真实的陌生感。

二、空间的“真实”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06—1669年)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认为:“每种光线每一刻都在变。当然,我所说的光线,就是空气,即充满了我们房间及整个世界的空间。这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意念,即这个空间或空气,是否真有我们所谓的颜色?而这颜色是否可用颜料表达出来?”他的绘画重点在于传达非视觉的深度空间,所谓深度空间,并不在于空间所承载的个别物体中,而是在于空间的存在本身。对伦勃朗来说,真正的空间、空气或光,并不是人所看到的样子,他宁愿将其描绘为可能具有着隐含与暗示性的更深刻的存在。光一直以来都是表达精神的一种元素,在画面中将光表现好,精神内涵也会随之产生。

从技法上讲,伦勃朗的写实技法并不只是简单地在平面上复制事物的形色,他尝试运用极为厚重的笔触如雕塑一般刻画出事物体积感,多次的色层罩染与提白使得颜色更加有层次感,形象也更逼近现实。比如从伦勃朗的《自画像》(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直接利用了笔触本身的体积和笔刷的肌理感塑造出布满皱纹的皮肤,在想要凸显的高光部分进行罩染,使重色嵌入凹陷,肌理更加突出。以这样的技法呈现出的真实感超越了颜料平面堆砌的二维图像,并以一种雕塑感冲击着观者的视觉感官。

伦勃朗的作品大多都非常注重明暗对比而没有展示过多的色彩,这与中国绘画常用黑白墨色作画有共同的特点。色彩实际上是一种变化,减弱这种变化,用戏剧性的对比手段使得画面更加单纯,所表达的情感与精神内涵能更直接地传递出来。

“明暗法”是伦勃朗主要的艺术成就,即瞬间黑暗与瞬间明亮法。为了表现出空间的存在,伦勃朗运用“瞬间明暗”的方法,将现实的三维空间予以压力般无休止地倒退——削弱了视觉中物体边缘线,这样一来,形式层面的空间减弱了,同时那个利用光表现出的精神性的深度空间也就出现了。从伦勃朗对“真实”的看法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精神性的理想空间,绝不是一种情感的想象物,而是建立在人对现实极致的追求上。

三、再现生活的“真实”

19世纪30—40年代,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资产阶级逐渐偏离了最初“自由、平等、博爱”的宣言,人们越来越要求深刻地认识真实的社会现实,这就促使法国艺术形成了一个新的现实主义倾向,即以库尔贝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反对脱离学院派和古典主义,把对纯形式化的崇拜与艺术的思想性和社会内容对立起来,反对将追求抽象化与绝对化的美作为艺术的唯一使命,主张描写当代真实生活。

居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年)主张只画“可视的、可捉摸”的对象,绝不凭空想象或创造对象。他认为美的东西就在自然之中,艺术家应去发现它而无权增改它。

库尔贝作品中的“真实”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客观的“真实”,体现在其绘画中所表现出的“外在的、瞬间的以及实际的”自然中,从他对事物色彩与形态的准确捕捉中又可以看出他过人的观察能力;第二个层面的“真实”是他对绘画主体内容的选择,他忠于他所生活的时代,所反映的均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或事件,同时也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本质;第三个层面是主观的“真实”,不论表现社会问题、模特还是自然风光,库尔贝总是在画面中流露出个人强烈的主观情感,这种极具故事性、抒情意味的画面也是观者能够被其绘画“真实性”所感动的原因。

库尔贝的真实之感既引起争议,也得到人們的崇拜,在那个标榜美的时代中,他“丑陋、卑贱”的作品独树一帜。其实,所有主张写实的画家,如当时的法国画家奥诺雷·杜米埃,或者后来被认为对写实主义产生重要影响的意大利16世纪画家卡拉瓦乔也都有着一样的经历。因为对照了传统学院派画作后,写实很容易被认为是不美观的。事实上,这也是在视觉习惯被打破时的一种必然结果。

四、从本质中体现的“真实”

保罗·塞尚(1839—1906年)是19世纪法国的后印象派画家,因其艺术影响了20世纪许多现代艺术家,所以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事实上,现代艺术只是从塞尚绘画理念中抽取了“让绘画回归到绘画本身”这一体现绘画主观性的观点,而这并不是其理念的全貌。塞尚对客观自然抱以绝对的尊重,他谈到:“我们所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会散灭或消失,但自然却始终如一……自然乃一永恒之物。”他也曾多次提醒我们,在艺术创造中,必须“使一切成见沉默下来,不要把卑微的小我带进来,不要逼迫自然去表现,扭曲着树木,使山崖作怪相”。

塞尚认为,“自然的深度,远比它外在所呈现的要深刻得多”。他想要表现的自然,不是一种现象的自然,而是一种本质的自然,是一种“在大自然面前的感觉”,这种感觉绝非任何变幻的主观情感,也不属于对客观自然的完全写实,它是高度的主观与自然本质的统合。这就是为何当我们欣赏塞尚的风景画时,明明画面并非与自然完全一致,但却好似比肉眼看到的还要真实。塞尚摒弃一切绘画中主题性的表达,为了体现“真实”,甚至不惜放弃了绘画形式、外光法、远近透视法与绘画中表现物体的轮廓线,他认为这些只是属于自然的表象,而非本质。塞尚用其一生去消化自然的表象,在他六十岁时,结构更已完全被感觉所吸收,在其晚期的表现圣维克多山的作品(图3)中,不再有具有装饰性的垂直线,此时塞尚已寻得了绘画中“纯粹”的深度与绝对“真实”的自然。

在学者金观涛写给艺术家司徒立的书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写实与空间感的获得有着本质的不同。所谓写实本是画的像某物,人是通过线条之间的关系来识别形象的,写实只需做到线条之间几何关系与对象相似。而立体感的获得,是人想象参与画中去时的空间感,我们可称之为‘空间建构。”而塞尚作品中的真实感就是由此形成的。

五、结语

现实乃何物、如何去表达现实,是许多艺术家穷尽一生所探寻的课题。作为人类,我们无法摒除一切干扰因素去观察现实,所处的时代、地域文化、成长环境等因素使得人类无法把握“绝对真实”成为必然,但我们可以从这些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中看到,在明白了这一不争的事实后,他们依然以无休止的追求去逼近其理想观念的决心。正因他们不断呈现不可呈现之物,才使得其绘画作品愈发崇高。

参考文献:

[1]史作柽.伦勃朗艺术的美学内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芬奇.达·芬奇论绘画[M].戴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巴伯.达·芬奇看到了什么[M].苏木,译.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8.

[4]芬奇.达·芬奇笔记[M].周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5]史作柽.寻找山中的塞尚[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

[6]王福生.黑格尔论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

[7]俞永康.库尔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

[8]何政广.库尔贝:写实主义大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9]司徒立,金观涛.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张廷玉,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