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四维探析

2024-05-25 10:09陈晓晖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理论

陈晓晖,连 森

(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机、不同场合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作出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概括,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党史等重大问题,擘画了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格局,展示出深刻的历史思维、深邃的历史自觉、深厚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精辟深邃、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为新时代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从价值、理论、目标和实践四个维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从百余年党史中汲取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维度

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所在,是深入探究理论内涵、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以史鉴今三个方面对党史学习教育价值意蕴作出阐释。

(一)以史资政,在党史学习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力量

历史充满无穷智慧,提供重要启迪。百余年党史正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懈奋斗史;正是一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不断推进 “两个结合”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理论创新史;正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真抓实效,始终保持斗争精神并永葆生机活力的自我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自身历史的总结学习和宣传运用,每逢重要历史关头和重大事件节点,党都会组织开展集中性的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党在党史学习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汇集力量,助力党和国家事业向前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党史学习视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他明确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2]新时代,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在深刻洞悉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历史大势,科学总结历史经验,透彻分析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不断升华提炼出来的。立足新征程新起点,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3],而是旨在理顺历史发展脉络,洞悉历史发展规律和掌握历史发展主动权,在历史发展关键节点和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认清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有力应对新的赶考之路上层出不穷的风险挑战。

(二)以史育人,在党史学习中理清历史脉络知史爱党

以史为鉴,不仅可以资政,而且可以育人,使人获得精神滋养,接受思想洗礼,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4]伟大事业与伟大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伟大事业必然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也必然助推伟大事业。回望党的百余年奋斗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自己开辟的伟大道路上,为实现伟大梦想而艰辛探索不断前行,用鲜血和汗水、勇气和智慧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一幅幅壮丽篇章,不仅创造了欣欣向荣的伟大事业,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也培育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系列伟大精神,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和灵魂。百余年党史鲜明昭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在挫折之后依然奋起,在失误之后拨乱反正,在磨难面前百折不挠,“就是凭借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5]19。

回看波澜壮阔的党的非凡奋斗史,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艰险挑战,付出的巨大牺牲为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无论是在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战争年代,还是在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建设岁月,或是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亦是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新时代,先后“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5]19,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以忠诚、无畏和担当书写着英雄故事,开拓着历史进程,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和道德风范,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都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6]重温党的光荣历史,旨在传承弘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全党全社会理清历史脉络知史爱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

(三)以史鉴今,在党史学习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前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7]历史,既包括成功经验的总结,也包括失败教训的鉴戒。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东方大国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8]693,再加上主观认知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难免会出现各种失误。“一个成熟的政党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9]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光荣、正确,并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正视和直面问题,切实从中汲取教训,同党的成功经验共同构成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重在总结党的历史教训和分清历史是非,秉持从团结出发,又复归团结的原则,全面客观地梳理党在个别历史时期所犯错误,既充分分析所犯错误内容及危害,也全面分析错误的历史和思想根源及改进方法,树立了正确处理历史问题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光辉典范。

需要注意的是,失误和挫折在党的历史上只是支流、局部和暂时,并不是主流、主题和主线,在党史学习中绝不能以现象替代本质,以支流取代主流,以局部代替全局,以臆想代替史实,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披着 “学术研究” “解放思想” “价值中立”的外衣,打着 “范式转换”“还原真相”“重新认识”的旗号,采用编造历史谎言和歪曲历史真相的方法,脱离特定历史条件片面将党的失误或领袖人物的错误扩大或抽象化,以达到乱史灭国、搞乱人心、混淆思想的政治图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勇于正视党的错误和领袖人物的失误,“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10]12,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自身病症,使“前车之覆”变为 “后车之鉴”,以达到牢记历史教训、更好前进的目的。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维度

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维度,就是要求全党要做到学史明理,在学习党的理论探索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学史增信,在学习党的不懈奋斗史中坚定四个自信;学史崇德,在学习党的精神谱系中赓续精神血脉;学史力行,在学习党的建设史中勇于自我革命。

(一)学史明理,在学习党的理论探索史中坚定理想信念

理,即真理、理论、理想、原理。明理,即把握真理、领会理论、坚定理想、领悟原理。 “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11]理不明,则信不增、德不崇、力不行。学史明理,就是通过党史学习“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11]。纵观百余年党史,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翻天覆地,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相继完成救国、兴国、富国大业,如今正为实现强国大业而奋进,贯穿其中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科学理论指引的政党,才能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引的事业,才能拥有光明的未来。只有深刻学习党的理论探索史,才能在追本溯源中领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归根到底是因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这正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2],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协同推进,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只有深刻学习党的理论探索史,才能在寻根究底中体悟 “马克思之所以行”,归根到底是因为其巨大的真理威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推进“两个结合”正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新境界的强大动力。只有深刻学习党的理论探索史,才能在穷本极源中领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8]118。

(二)学史增信,在学习党的不懈奋斗史中坚定四个自信

信,即信仰、信念、信心。增信,即坚定信仰、增强信念、提振信心。学史增信,就是要在党史学习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并将其转化为“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13]。立足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自建党起就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等多层面的历史使命。从历史长河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3,志在成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脊梁。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守,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15]。正确认识并坚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增进历史认同和历史共识,正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旨归所在。因此,要在党史学习中明晰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在不同道路的比较中讲清中国道路的开创与拓展、成就和贡献,坚定道路自信;明晰党史映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深刻认识党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之间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坚定理论自信;明晰党史蕴含丰富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演进逻辑,既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又具有中国特色,坚定制度自信;明晰熔铸于百余年党史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和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

(三)学史崇德,在学习党的精神谱系中赓续精神血脉

德,即道德、品德、修养、情操。崇德,即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品德,培养健康情操,涵养高尚情怀。学史崇德,就是要在党史学习中做到对党忠诚明大德,为民造福守公德,严于律己树私德,永葆共产党人的风骨和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16]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连续性,是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基本内容的中国精神的升华,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勇争先的精神纽带,为走好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提供坚实精神支撑。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阶段性,不同时期的精神与时代主题紧密结合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以建党精神为源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构筑起了以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和抗战精神等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精神谱系,以革命救国为主题,着重彰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构筑起了以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谱系,以创业兴国为主题,着重彰显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构筑起了以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和抗洪精神等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精神谱系,以创新富国为主题,着重彰显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构筑起了以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谱系,以实干强国为主题,着重彰显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跨越时空且历久弥新,正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密码所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个红色基因库中赓续精神血脉,汲取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丰厚滋养。

(四)学史力行,在学习党的建设史中勇于自我革命

行,即行动、践行、执行、履行。力行,即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学史力行,就是要将党史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和推进现实工作结合起来,避免学用脱节。百余年党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4]11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清除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 “毒瘤”,使党永葆青春活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百余年党史积淀的十条历史经验,“坚持自我革命”与“坚持党的领导”首尾呼应,突出坚持自我革命对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社会革命的极端重要性。自我革命,就是党秉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敢于正视和直面党内存在的问题,革除自身的顽瘴痼疾,达到去腐生肌的效果。中国共产党自建党起就具有自我革命精神,在刀刃向外同各种反对势力作坚决斗争以夺取社会革命胜利的同时,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以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百余年历史亦即一部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相交织的历史,两者紧密联系且相辅相成,党的自我革命为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提供动力,伟大社会革命为党的自我革命指引方向,两者统一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最终指向实现伟大梦想。 “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17],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底气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这一问题,在总结中外政治史的经验教训并深刻剖析自我革命同执政党建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继毛泽东同志给出的 “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第一个答案之后,又给出了“自我革命”第二个答案。两者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替代,前者侧重他律,聚焦外在约束,后者侧重自律,聚焦内在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统一,他律以自律为前提,唯有以自律为主,才能自觉接受他律。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论述的目标维度

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维度,要求学党史,在学史知史中增强历史自觉;悟思想,在学思践悟中感悟思想伟力;办实事,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开新局,在历史新起点矢志拼搏奋斗。

(一)学党史,在学史知史中增强历史自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百余年党史真实记录党和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党的经验教训的真实记录,蕴含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政治智慧。就党史学习教育而言,学党史是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基础和前提,重点在于“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18]7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9]学党史,必须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要深刻认识到党史学习是有特定的范畴和指向。具体而言,就是要准确把握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脉络,明晰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准确把握党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协同推进的壮阔历程,明晰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干的;准确把握党的百余年奋斗创造的 “四个伟大成就”,实现的“三个伟大飞跃”,对国家、人民、民族和世界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明晰中国共产党干成了什么。

(二)悟思想,在学思践悟中感悟思想伟力

历史反复证明:科学理论和实践探索交相辉映,先进思想和伟大事业相辅相成。拥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探索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拥有先进思想的指引,伟大事业才能拥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自建党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这一精神旗帜,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坚持 “两个结合”,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坚持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相同步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5]1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将 “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十大宝贵历史经验之一,重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作了新的概括,明确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18]26,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标明这一创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时代价值。悟思想,就是要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用理论观照历史和用历史审思理论,深刻体悟“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20],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何以改变中国并绽放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尤其是要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学思践悟中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办实事,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21],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兴党的根本所在。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什么时候党和人民群众联系密切,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脱离人民群众,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党和国家事业便会受挫,党的执政根基也会随之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0]19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确定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其作为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明确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在人民,唯有人民才是党不断战胜艰难险阻并夺取新胜利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致力于谋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办实事,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和为民谋利的工作动力,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和立场坚定,将人民群众所急所需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将人民群众所厌所恶作为工作的改进方向,将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在为民办实事的实践中汲取人民群众智慧力量。

(四)开新局,在历史新起点矢志拼搏奋斗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22]党史学习教育既不是单纯留存历史记忆,也不是沉溺过去的辉煌成就,更不是逃避现实的风险挑战,而是最终落脚在筑牢历史记忆、掌握历史主动、抓住历史机遇、推进历史进程。学习的目的全在运用,“党史学习教育,既是一种思维性、理论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23]。在党史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局限就知识而知识,就理论而理论,历史规律和历史认知唯有在观照当下服务现实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并深化认识。因此,党史学习教育绝不能只停留在认识规律和总结经验上,而是要在契合时代主题和现实发展的基础上开拓未来,注重挖掘党史中蕴含的现实意蕴和未来启示,提高干事创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力争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自中国共产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结合,百余年党史既是一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亦即一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如今,立足“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面临的“赶考”仍未结束,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即旨在看清过去怎样取得的成功,进而弄明白未来怎样继续成功,努力向时代和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论述的实践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从三方面明确了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维度,即树立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流和主线本质;与时俱进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树立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大历史观

“史学的核心问题是历史观。”[24]党史观,是人们对党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看法,核心在于如何看待党史和怎样对待党史。能否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不仅是关系能否正确记述、总结、学习和运用党史的态度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政治问题。如果党史观不正确,肆意抹黑、歪曲和虚无党的历史,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不仅达不到凝聚人心和统一思想的学习效果,反而会存在混乱人心和亡党亡国的风险,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就是最好的警戒。那么何为正确的党史观? 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要坚持以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为指引,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将过去、现实、未来相贯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论述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都是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将论述对象置于纵深历史长河和广阔空间背景中,基于历史的总体性和整体性回顾过去,把握当下,展望未来,为全党全社会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提供了科学指引。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提出党史研究的 “古今中外法”,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大历史观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古今”就是历史长时段, “中外”就是世界大视野,主张将百余年党史置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从纵横两方面加以学习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自觉胸怀 “两个大局”,将党史置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成长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探索史、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史来认识和把握,“不断汲取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化为推进理论创新、提高科学思维、强化理论武装的能力”[25]。

(二)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流和主线本质

历史细节浩如烟海,历史脉络盘根错节。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并非线性的,而是纷繁复杂、扑朔迷离,存在着起伏和曲折,必须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分析,才能实现拨云见雾、去伪存真,廓清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主线,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探寻规律。否则,就会身处历史迷雾之中尚不自知,陷入历史细节之中无法自拔,将自身置于见孤木以为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境地,陷入解构历史的误区。回首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人民面临着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此英勇奋斗、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同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最终成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一切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构成百余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正是百余年党史的主流和本质。历史既有主流、主线,与之相对应必然会有支流、支线,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既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把握党史的主流、主线,还要善于抓住矛盾的次要方面,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党史的支流、支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呈现螺旋式或波浪式前进的趋势,前进性是绝对的、必然的、不可逆的,而曲折性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党的百余年奋斗经历过磨难,犯过错误,甚至是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但对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得到中国人民充分肯定和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历史性和世界性成就及贡献来说,这些只是支流。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自觉坚持以党中央相关文件和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和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5]24-25。

(三)与时俱进创新党史学习的方式方法

新时代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确的党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要继承和借鉴以往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又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力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5]26一方面,要抓好重点对象,善用分众教育,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党史学习教育应根据领导干部、青少年的特点和可获取资源,采取分级分类的教育方式。针对领导干部,要采用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增加学习教育成效在领导干部激励考核中所占比重。针对青少年,要坚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协同发力,着力打造诸如文艺展演、红色歌曲、影视作品、书籍著作、诗词字画等多形式的党史题材作品,并将党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相结合,既要善于激发学习热情,又要确保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要活用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育,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26],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正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史的见证,也是最为鲜活的教育素材。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用活用好诸如历史遗迹、革命旧址、专题陈列馆、党史馆、博物馆等红色资源,将开发、保护与运用结合起来,要讲实、讲好、讲活蕴含其中的党史故事,通过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一个政党“回头看”的程度,决定了这个政党 “向前看”的力度,“回头看”越扎实,“向前看”越有力。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获得启迪,汲取智慧,认识规律,把握方向,正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党史学习教育发表重要讲话,形成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地回答了 “为何学” “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新征程新使命,全党全社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坚持以《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从中汲取迈进新征程和建功新时代的智慧力量。

猜你喜欢
党史中国共产党理论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坚持理论创新
第一次学党史
神秘的混沌理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