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4-05-24 23:46姜雪鸣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纲要场馆文物

武 洋,白 路,姜雪鸣

(1.长春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2.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1]。革命文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奋斗历程与革命精神的重要实物载体,其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开展“纲要课”教学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因此,挖掘革命文物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内在逻辑,探索将革命文物融入“纲要课”的实践路径,是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实效的必然需求。

一、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内在逻辑

(一)历史传承性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物资源的重视由来已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文物资源的保护与运用工作与革命斗争的发展相伴随。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规定“死亡战士的遗物应由红军机关或政府收集,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中陈列以表纪念”[2],正式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文物资源的保护与运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革命文物资源的保护与运用工作步入正轨。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收集革命文物的通知》。1950年6月,政务院发布《征集革命文物令》,加大革命文物资源的征集力度,并指导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地方革命博物馆[3]。同年,延安革命纪念馆建成开馆。其后,先后筹建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南昌起义纪念馆等。到195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相继建成,以革命场馆为立足点的全国性革命文物资源保护与运用体系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革命文物资源的保护与运用工作得以迅猛发展,且更为突出其教育作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4]。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的革命文化和精神资源正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的。为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的教育功能,革命场馆迎来了大规模建设期。1984年,邓小平亲自为中国革命博物馆题写馆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革命纪念馆和烈士纪念馆到2001年已有670余家[5]。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6]。革命文物资源正是学习、重温革命历史的必然依凭。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便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场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考,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7]。实践证明,不管是党史学习教育还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文物资源皆已成为其言之有物的有力注脚和毋庸置疑的史实载体,更成为中国共产党重温初心使命的重要路径。2021年7月27日,教育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保障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到新的阶段。“纲要课”作为一门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成为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

(二)内容契合性

革命文物资源是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不可或缺的物化载体,其承载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及其中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与“纲要课”教学的主题和主线是基本吻合的。因此,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中,具有相当程度的内容契合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历史知识教育的契合。“纲要课”在时段上主要讲述1840年至今的百余年历史,在内容上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奋斗历程为主线。革命文物资源是革命历史的具象化表现,能够生动、忠实地记录了近代以来百余年的壮阔历史。2018年国家文物局将革命文物定义为“见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和争取人民自由的英勇斗争,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荣历史,并经认定登记的实物遗存。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彰显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的实物遗存,纳入革命文物范畴”[8]。可见,革命文物资源涵盖的历史阶段与“纲要课”教学内容涵盖的历史阶段高度重合。因此,将革命文物资源应用于“纲要课”教学中,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对党史、国史、国情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爱国情怀培养的契合。革命文物资源不仅能够简单印证历史,还能够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感染人、感动人,有效地昭示革命历史中蕴藏的伟大精神力量。“纲要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便是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思考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展现的价值内涵,继承革命先辈们的初心与使命,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革命文物资源类型多样,其中的战斗遗迹、红色家书等都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怀,都与“纲要课”的这一教学目标相吻合。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四个选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使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

第三,理想信念导向的契合。增强思政课理想信念导向功能是思政育人的重要指标之一。“纲要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思政育人,即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革命文物资源正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实物遗存,生动地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和信仰,向今人昭示理想信念的重要价值,这与“纲要课”的德育目标相吻合。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中,能够使抽象的理想信念通过具象的实物表现出来,使大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里形成的奋斗精神,让大学生深刻感受理想信念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为其成长注入动力,使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攻坚克难、永不言弃,进而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需求迫切性

在多元价值观并立、泛娱乐主义盛行、知识碎片化传播等背景下,“纲要课”教学面临错误历史观的冲击。革命文物资源因其与“纲要课”教学的内容契合性以及对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的独有呈现,必然成为“纲要课”教学的重要助力。因此,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具有现实需求的迫切性。

一方面,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弥补教学存在的不足。受篇幅所限,“纲要课”教材偏重于宏大叙事而轻于细节刻画,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叙述往往较为空洞。这限制了“纲要课”教学的生动性,虽无碍于教师完成教学,但不利于大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形成直观、具象的认知,使教学内容极易停留在知识灌输和简单说教上,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另外,部分“纲要课”教师对革命文物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系统挖掘革命文物资源的内涵意蕴,对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场馆等也极少进行实地调查,更没有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过必要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尝试,严重限制了“纲要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另一方面,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应对错误历史观的冲击。网络时代,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尚不成熟的历史观造成不良影响,形成对“纲要课”教学的严峻挑战。第一,严肃的历史素材被随意改编、拼凑成影视剧,如有的宫廷剧、抗日剧将历史的发展、人物的选择归结到主角之间的情感纠葛,通过戏谑历史事件、丑化历史人物等方式营造所谓的戏剧冲突和观剧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大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知。第二,短视频平台和自媒体的兴起加剧了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对历史的敬畏,篡改了大学生对真实历史的记忆。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纲要课”教学亟需通过革命文物资源发挥以物证史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二、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实践进路

革命文物资源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的实证材料,也是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物化载体。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能够有效弥补“纲要课”教学的不足,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的德育作用,而且能够以物见史,通过直观生动的历史细节还原历史原貌,有力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根据革命文物资源、“纲要课”的特征与思政课教学的客观规律,笔者从平台建设、内容优化、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实践进路进行探索。

(一)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是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前提,能够有效增强高校与革命场馆合力育人的协调性,拓展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一方面,建立革命文物资源协同研究平台(以下简称“协同研究平台”),有效整合区域内的革命文物资源。革命文物资源的分布具有分散性。革命文物资源分为可移动文物资源与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以革命遗址遗迹为代表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分散性分布是由革命活动的客观历史决定的。可移动文物由不同的革命场馆就近馆藏,同样具有分散性。以东北抗联的革命文物资源为例,东北抗联的遗址遗迹广泛散布在东北各地,东北抗联的可移动文物资源也分散收藏在东北各省市的博物馆、纪念馆之中。革命文物资源分布的分散性是普遍存在的,显著地增加了开展集中研究和综合利用的难度。因此,必须建立革命文物资源的协同研究平台。平台的建设应符合以下原则:第一是明确的方向性,即协同研究平台的工作内容不求广而求精,以明确的方向性凝聚研究力量,开展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相关研究;第二是充分的应用性,即协同研究平台以服务教学实践为导向,着重解决教学环节中的重、难点问题,尤其是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实践路径问题;第三是高度的协同性,即协同研究平台应协调区域内的革命场馆,通过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研究,提升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另一方面,深化建设馆校革命文物资源“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为“教学基地”),实现革命场馆和高校的优势互补。主导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主体是革命场馆和高校,两者独立分布又缺少协作。革命场馆具备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但缺乏高等教育功能;高校主要承担高等教育职能,但缺乏必要的革命文物资源。因此,革命场馆和高校共建革命文物资源“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势在必行。第一,教学基地应注重资源共享。革命场馆应利用自身的革命文物资源和实践优势为“纲要课”教师提供交流、培训机会,高校则应利用自身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反哺革命场馆的研究工作。此外,革命场馆可通过革命文物出借、复制与革命文物资源数字化等多种方式,为“纲要课”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第二,教学基地应致力于实现全时域育人。要整合高校的教学优势与革命场馆的革命文物资源优势,有序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使“纲要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形成有效补充。

(二)内容优化

内容优化是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核心,能够有效增强“纲要课”教学的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

第一,以革命文物资源补充“纲要课”教学内容。由于中国近现代史较长的时间跨度和纷繁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纲要课”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偏重于较为宏大的历史叙事,虽有利于呈现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但也因缺少必要的历史细节而较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革命文物资源作为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最为直接、具体的物化载体,具备十分突出的历史真实性、直观生动性等特征。因此,以革命文物资源补充“纲要课”教学内容,能够增加“纲要课”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革命文物资源的内容补充要坚持问题导向,着重发挥其对重、难点问题的实证和补充作用。例如,在讲授抗日战争时,可通过展示东北抗联遗址遗迹的图像材料和东北抗联革命文物的复制品来直观、生动地呈现东北抗战的重要战役、战斗方式等,以真实、具体的历史细节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适当设置独立的革命文物教学专题。按照以物见史的原则,革命文物资源凭借其承载的丰富革命历史与厚重革命精神,完全能够支撑起独立的革命文物教学专题,以实物的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不断前行的历史。作为“纲要课”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物教学专题独立于“纲要课”原有的章节体系,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种另类呈现。革命文物教学专题不仅可以聚焦微观问题,诠释某一阶段的革命历史或革命精神,也可以尝试解答宏观问题,通过革命文物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注意的是,革命文物教学专题的设置必须经过反复论证,对革命文物的筛选、诠释应充分体现代表性和科学性。除此以外,还可以有意识地将革命场馆的优秀社会教育课程引入“纲要课”教学。革命场馆的社会教育课程内容往往得到较长时间的锤炼和检验,可以很好地成为 “纲要课”教学内容的补充。

(三)师资培育

师资培育是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关键,能够有效增强教师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动力,显著提升“纲要课”育人实效。

一方面,加快组建熟练运用革命文物资源的“纲要课”教师队伍。过去“纲要课”教学对革命文物的重视不足,造成能够熟练运用革命文物资源的“纲要课”教师普遍欠缺的现状。因此,加快组建熟练运用革命文物资源的“纲要课”师资队伍势在必行。第一,开展相关学术训练与教学培训。革命文物资源的梳理和运用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既要遵循博物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又要符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客观规律。必须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对“纲要课”教师队伍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术训练与教学培训。第二,鼓励并支持高校和革命场馆人才队伍的互鉴互学。高校和革命场馆的人才队伍在革命文物资源的运用方面各有专长。除通过共建平台进行优势互补外,双方的人才队伍还应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通过互鉴互学提升整体的研究能力和运用水平。第三,打通高校和革命场馆人才队伍的界限。应积极推动革命文物系统专家学者以进校园、上课堂、做宣讲等多种形式,直接服务于“纲要课”教学,以其熟练运用革命文物资源的优势形成对“纲要课”教师队伍的有效补充。

另一方面,优化“纲要课”教学的考评体系。考评的核心在于科学引导,合理的考评体系能够有效引导人才并激发其工作热情。教育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到:“教育部对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成果的高校专职人员,择优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支持计划”[9]。优化“纲要课”教学的考评体系对激发“纲要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十分必要。第一,应在考核指标上有所侧重,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比重作为考核“纲要课”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师资队伍形成“硬性约束”。第二,应设立动态的内部排名榜,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评价结果纳入动态评比,对师资队伍形成“软性督促”。

三、结语

革命文物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具有历史、内容、现实三方面的逻辑助力。根据革命文物资源、“纲要课”的特征与思政课教学的客观规律,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主要依靠平台建设、内容优化、师资培育来实现。推进革命文物资源协同研究平台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助于增强高校与革命场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协调与互动,拓展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运用革命文物资源补充“纲要课”教学内容及设置独立的教学专题,有助于增强“纲要课”教学的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显著提升“纲要课”育人实效。加快组建熟练运用革命文物资源的“纲要课”教师队伍及优化“纲要课”教学的考评体系,有助于增强教师运用革命文物资源优化“纲要课”教学的动力,不断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与“纲要课”教学的融合发展。总的来说,革命文物资源因其对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的独有呈现而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将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是时代所需。

猜你喜欢
纲要场馆文物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文物的栖息之地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场馆风采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