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倾尽千万家财,让自家苗圃成为候鸟家园

2024-05-23 00:00:00东亮
妇女生活 2024年4期
关键词:铁丝网鸟群小楼

2023年11月2日,82岁的闵浩焕荣登当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自从一群白鹭栖息在他家的苗圃里以后,他就开始“不务正业”:为鸟打造生态家园,提供保护,购买食物……

候鸟飞来,“花木大王”甘愿让出“领地”给它们繁衍生息

闵浩焕是江苏省常州市嘉泽镇观庄村人,年轻时当过民办教师。20世纪70年代,当地有人尝试种植花卉苗木,闵浩焕是首批种植户之一。当时他家只有七八亩责任田,为了让种植上规模,他又租赁了村民们的地,渐渐将苗圃扩大到40余亩。

闵浩焕种的雪松、香樟、广玉兰等长势喜人,销路特别好。他还兼做花木经纪人,向全国10多个省份的客户供应苗木,成了当地知名的“花木大王”。自己致富后,他带领乡亲共同富裕,渐渐让嘉泽镇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木之乡”。

在花木事业如日中天时,闵浩焕家的苗圃里忽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那是1988年春,一群白鹭飞进林子里,在树上搭起了窝。闵浩焕挺高兴,对妻子说:“白鹭是国家保护动物,它们能栖息在咱家的苗圃里,是吉祥的象征!”

不久,又有几十只白鹳、黑鹳飞临闵浩焕家的苗圃,在苗木上筑巢栖息。再后来,各种鸟似乎把那里当成了风水宝地,越聚越多。

这引起了闵浩焕妻子羌赛娥和儿子的不满,他们跟随老闵种植苗木多年,知道鸟群在树上做窝会把苗木的枝杈压弯,导致苗木观赏性降低,卖不上价。羌赛娥抱怨丈夫:“你就不该惯着最早来筑巢的鸟。这下好了,它们呼朋引伴越聚越多,把苗木都压坏了。”

闵浩焕也知道,一般的种植户都讨厌鸟来搞破坏,一看到鸟在自家苗木上做窝就会把鸟窝捣坏,鸟也就飞走了。但他不忍心那样做,对妻子说:“既然来了就是和咱家有缘。如果大家都赶它们走,它们到哪儿安家呢?”羌赛娥无言以对。

就这样,闵家人最终决定,让鸟在他们家的苗圃繁衍生息,快乐生活。

当年夏天,闵家的苗圃里诞生了60多只幼鸟,加上成鸟,总共有100多只。

11月,白鹭、白鹳、黑鹳等候鸟飞往南方越冬了。闵浩焕心里突然有点儿空:它们还会回来吗?

令他惊喜的是,次年春,这些鸟不但回来了,而且数量更多。有的邻居劝闵浩焕:“这些可不是什么吉祥物,而是挡你财路的坏鸟啊!”但闵浩焕坚持认为,鸟是人类的朋友,不仅能带来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能通过吃害虫保护农田,为粮食增产保驾护航。

这份善心,彻底改变了闵浩焕的人生走向。

到闵浩焕家苗圃栖息的鸟逐年增加,到2008年已达上万只。一棵20多米高的水杉树上居然有20多个鸟窝,层层叠叠,十分壮观

此后年复一年,闵浩焕家苗圃里的鸟越聚越多,到1995年已达三四千只。苗圃里的每一棵树上都有鸟巢,鸟群以此为家,自由自在地在附近飞翔、觅食,每天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按说嘉泽镇的花木苗圃很多,为何鸟群偏爱闵家的苗圃呢?原来,闵浩焕是当地第一批种植苗木的,苗圃内的树木高大茂密,而且苗圃三面环水,对那些喜欢捕食鱼虾的鸟来说是最理想的栖息地。

因为鸟越聚越多,有些苗木该出售了,可树上有鸟巢,有的巢中还有嗷嗷待哺的幼鸟,闵浩焕若卖掉苗木,就会让鸟无家可归,甚至让幼鸟失去生存机会,他实在不忍心。

经过反复考虑,闵浩焕不顾家人反对做出一个决定:放弃苗木生意,任由鸟在自家苗圃里快乐成长,并尽力保护鸟的安全。

这样一来,到闵浩焕家苗圃栖息的鸟更是逐年增加,到2008年已达上万只。一棵20多米高的水杉树上居然有20多个鸟窝,层层叠叠,十分壮观。

鸟的种类也不断丰富,除了最初的白鹭、白鹳、黑鹳,又增加了池鹭、夜鹭以及白头鹎、猫头鹰等中小型林鸟。它们都认定了这里,纷纷选择合适的树木筑巢、产卵、孵化。

闵浩焕没有再卖过一棵树。因此,现在他家苗圃里随便一棵雪松,价值都高达七八千元。对此,妻子和孩子难免有怨言:“鸟越来越多,个个反客为主,如今苗圃都成它们的了!”闵浩焕只能含笑宽慰家人。

鸟多了,就有人开始打它们的主意,夜里偷偷摸摸来掏鸟蛋、打鸟。有段时间,市场上一个鸟蛋能卖十几元钱。为了保护这些鸟,闵浩焕夫妇想了不少办法,先是买来铁丝网,把苗圃围起来。仅此一项,就花费近3万元,用掉铁丝网七八吨。夫妻俩还养了40多条狗,把它们分派到苗圃的各个角落“站岗放哨”。此外,他们还在苗圃四周安装了监控设备。

2013年一天的深夜,闵浩焕夫妇遇到几个凶神恶煞的打鸟人。他们隔着铁丝网骂骂咧咧:“鸟又不是你们两个老东西的,捉几只关你们什么事?!”有个家伙还凶狠地叫嚣:“小心把你捆起来扔到水库里!”闵浩焕毫不畏惧:“年轻人不要乱来,不然我报警,对你们不客气!”那几个人这才叫骂着走了。

但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那几个人又来了,还带着火药枪。闵浩焕通过监控发现后,立即报警。民警赶来,收缴了那伙人的火药枪,并把他们带到了派出所。

怕有人再来滋事,闵浩焕发动家人连夜绕苗圃开挖防护沟。令他感动的是,村里一些热心人得知后,也扛着工具来帮忙,一直干到次日早上5点多才完工。

但就在他们准备收工时,苗圃附近响起一连串的鞭炮声,很多鸟受惊飞走了,一连几天都没再出现。

闵浩焕和老伴儿为飞走的鸟担心,开车到周边四处寻找。一看到有白鹭从头顶飞过,羌赛娥就拖着哭腔喊:“别跑了,跟我们回家吧……”

直到八九天后,飞散的鸟才陆陆续续飞回来。

损失千万元,也要为鸟提供栖息家园

闵浩焕夫妇在林间建有一座简易的三层小楼,一开始并不在小楼居住,自打有人放鞭炮恶意驱鸟后,夫妻俩搬进了小楼,日夜与鸟群为伴。不管白天黑夜,只要听到狗叫声异常,夫妻俩就会前去查看情况,哪怕凌晨时分睡得正香,被惊醒后也会披衣起床去查看,确保鸟的安全。

鸟粪有强腐蚀性,会导致树木枯萎、死亡。仅此一项,每年就给闵家带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闵浩焕夫妇每年还要补种300~500棵树木供鸟安家,这又是一项不小的开支。当“生态乐园”里的鸟达到2万只后,它们在附近自主觅食已填不饱肚子,闵浩焕只好买来小鱼小虾喂它们,一年又要花十几万元。

到了2010年,闵浩焕早期积累的几百万元财富,已被鸟群掏空。无奈之下,他和老伴儿又开始进城打工、做小生意挣钱,给鸟群买吃的。

每年入春,各类候鸟就会飞回来,在闵浩焕的苗圃生活几个月后,又飞往南方越冬。所以,每年临近清明时,闵浩焕就特别激动,晚上睡在床上还跟老伴儿念叨:“鸟该来了吧?”羌赛娥说:“如果哪一年鸟来得晚几天,他就会心慌,整天站在楼顶眺望。”

鸟飞回来后,闵浩焕一般4点多起床,先上到楼顶看看鸟有没有异常,然后花1个多小时为几十条狗做吃的、喂食,再跟羌赛娥一起驾车到农贸市场购买喂鸟用的鱼虾。忙完这些,夫妻俩才到城里打工挣钱。

晚上下班回来后,夫妻俩要查看铁丝网是否有破损,有的话就连夜修补。夏天蚊虫多,两位老人经常戴着头灯、忍着蚊虫叮咬修补铁丝网到深夜。

30多年来,闵浩焕为护鸟倾尽积蓄,还承担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但他的苗圃也变成了候鸟天堂,如今栖息着50多种、10多万只鸟,被国家列为二级鸟类保护区,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前来观鸟。闵浩焕将这个保护区命名为“候鸟王国”,每年国庆假期一天要接待七八千名游客。这些游客除了当地人,还有来自浙江、上海、广东、北京等地的,其中不少是鸟类摄影师。

走进“候鸟王国”,沿着一条林荫小道前行,途经观鸟园,小道尽头是闵浩焕住的三层小楼。爬上楼顶,极目远眺,能看到无数只鸟振翅飞翔。人与鸟亲如一家、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让闵浩焕觉得之前的所有付出与牺牲都是值得的。

闵浩焕还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建了一座鹭鸟展示馆,供青少年及爱鸟人士参观、学习。

2023年11月2日,82岁的闵浩焕老人荣登当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他随即在自己的小楼墙壁上写下这样一行字: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他说,他要将爱鸟护鸟这件事,坚持一辈子。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铁丝网鸟群小楼
隔热的铁丝网
飞翔的鸟群
铁丝网育苹果大苗一法
铁丝网育苹果大苗一法
丰收
金秋(2019年16期)2019-11-15 02:41:18
为什么鸟要成群飞翔?
为什么鸟群飞行时不会彼此冲撞?
点点破案记(三)
——铁丝网丢失记
只要童年的小楼还在
学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39
难忘那幢小楼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