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馨瑢,滕彩杉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宜宾 644000)
2023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提出适度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这一意见的发布,有助于加强金融体系对“三农”领域支持力度,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风险防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截至2023 年三季度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达55.8 万亿元,同比增长15.1%。与此同时,各地区涉农贷款不良率也在不同程度增长。农商行作为银行业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在完成扶农、支农使命任务的同时要实现自身经营效益的提升,对其涉农贷款风险防控能力带来了更多考验。
2003 年6 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农信社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2004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强调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2010 年11 月,原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增资扩股时,要重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企业倾斜。
在农信社向农商行改革的历程中,国务院和相关部门从职责定位、扶持力度、增资扩股方向、政策自主性等多个维度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理念贯穿始终,说明农商行在扶农、支农方面有着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的使命和担当。
由于涉农产业的特殊性,不同的涉农产业对资金量、贷款周期有着不同需求。农商行必须在涉农贷款政策上拥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开发多样化的信贷产品以满足不同信贷需求,才能将扶农、支农政策灵活落地、精准施行,真正达到服务“三农”的目的。
政策上,2003 年6 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强调适当增加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业务品种;2019年1 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提出农村商业银行应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匹配能力,重点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需求;2023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开发专属贷款产品。由此可见,农商行在涉农贷款政策上的自主空间主要体现在涉农贷款产品的开发上。
实践中,农商行抓住当地特色农产业,量身开发了多种涉农贷款产品。根据农商行所处地理位置、涉农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的不同,涉农信贷产品也因地、因产制宜,各有特色。以四川省为例:雅安农商银行根据养殖业的产业周期和生产特点,在养殖产业方面创新推出的“支小惠商贷”,实行周期内循环贷;隆昌农商银行为有效解决生猪活体抵押品管理复杂和风险控制难等问题,创新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诸如此类的涉农贷款产品还有很多,各地农商行从涉农贷款的贷款对象、贷款额度、贷款周期等方面入手,在贷款政策上不断创新,进一步贴近当地涉农产业特点,满足涉农产业资金需求。
通过对国家政策性文件研读和对实际涉农信贷产品的调研,可以确定农商行在创新开发涉农信贷产品上具备一定自主空间和成功的参考案例。
影响农产品产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生产计划、政府政策等产前调整因素,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然气候、生产技术和疫病。
近年来各种气象灾害日益增加,例如霜冻、冰雹、洪水、干旱等都会减少农作物的产量。根据《2022 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2 年我国旱涝灾害突出,早稻生育期内部分产区遭受到强降水影响,灌浆成熟期局地出现“高温逼热”等,这些都造成了农产品产量的不稳定性。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颇大,其中东西部地区技术发展差异、生产技术更迭、生产技术地区适应性等均可导致不同的生产效果,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文化程度也是影响生产技术的重大因素,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疫病是导致畜牧产业的产品产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根据202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受非洲猪瘟影响,全国大部分省市受灾,致使2019 年全国肉猪出栏头数从2018 年的近7 亿头降至5.4 亿头。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反映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根据202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农产品价格处在不断波动状态中,并呈现一定周期性,其中渔业产品、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波动明显(见图1)。
图1 2005-2021 年价格指数变化
造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是多样的,除了供求关系的波动还包括商贸流通程度、通货膨胀率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等。如2010年的“蒜你狠”事件,大蒜价格上涨40 倍的背后是通货膨胀向普通商品蔓延、天气异常导致农产品减产、汽油涨价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炒蒜团”的人为干扰、流感盛行夸大了大蒜预防疾病的功效等诸多因素。
除了个体农户零散售卖外,其余销售模式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回款不及时的情况。如部分从事蔬菜种植的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贫困户参与企业蔬菜种植。但蔬菜销售主要通过大型超市和电商平台等渠道,超市或电商平台完成对外销售后才会进行货款结算。完成对外销售的时间虽有一定的规律和经验把控,但始终会因为实际销售进度和销售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等问题造成回款周期的不稳定性。
销售模式对于销量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电商经济和电商平台的发展,涉农产业的销售模式变得多元化。借助直播平台可以帮助销量增长,网络直销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中间渠道费用,因此部分涉农企业偏向依赖互联网销售。在电商模式下,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供给源头不太关注,更多的是基于对销售平台的信赖、平台促销活动及售后服务等决定其消费选择。同时,农产品有着生产周期较长,产品保质期短的特点,当销售平台因资本运作或内部管理发生暴雷、声誉风险或决策性业务调整,农产品将损失销售渠道,形成大量的滞销和货损。在电商经济和新冠疫情的双重作用下,2020-2022年大量生鲜电商品牌涌现。随着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和国家监管政策的出台,也有不少电商平台被淘汰。如2020 年孵化的盒马集市在2021 年9 月与淘宝买菜合并为“淘菜菜”,在同年年底由于业务调整关闭了贵州区域的业务;2020 年滴滴成立的“橙心优选”,曾对接全国贫困县200 多种助农产品,涉及地区包括云南、凉山、新疆、福建、广西等地,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在2022 年关停。规模越大的销售平台一旦关停,造成滞销的农产品量越大、涉及地区越广。
文化素质不高、抗风险能力差、收入水平偏低、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造成了涉农从业者还款的不稳定性。根据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截至2016 年,小学文化程度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占比3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比48.4%,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贷意识不强;全国农业经营户20 743 万户,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398 万户,仅占农业经营户总数的1.9%,具有较大经营规模的经营户少,而小规模经营户和个体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差,当农产品出现减产或滞销,将进一步加重涉农从业者经济问题,造成还款困难。2021 年中国农业农村统计摘要显示,2020 年农村居民人均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为3 978.1 元/人,较低的收入水平导致还款能力较弱。
当农产品减产、滞销、市场价格下跌,销售收入随之减少,资金需求上升。除了结算产前、产中、产后投入成本以外,还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满足下一周期的生产投入。由于销售渠道或网络销售平台的断裂,还需要重新投入资金快速建立新的销售渠道或其他宣传方式,尽可能地在发生货损前将农产品销售出去,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在资金使用方面,销售回款周期的不稳定性,对于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资金管理要求更高。当回款周期过长,将损失货币资金时间价值,严重时会导致资金链断裂。在管理上,需要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销售情况对回款日期和回款金额进行科学预测,同时合理安排企业内部资金调拨,规划各类支出结算时点,保障企业正常运营。部分涉农从业者信贷意识薄弱,存在将涉农贷款资金挪作购房、生活消费等用途,或者管理能力水平较差,不能合理规划生产投入等现象,从而影响涉农资金使用效率。
由于造成产量不稳定的因素多为气候、疫病等客观因素,为避免减产造成的还贷困难,农商行可采用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进行涉农贷款风险防控。
建立农产品受灾信息库,对近年来农产品受灾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在专业农业知识指导下,筛选出受灾概率大或受灾损失率较高的农产品类别,为制定信贷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一方面,根据不同农产品的受灾数据,控制单个项目的贷款额度。对于受灾概率较大或受灾损失率较高的信贷对象设定较低的贷款额度,减少贷款资金投入,避免过度授信后因受灾形成大额不良贷款。另一方面,建立“资金+技术”的助农模式,利用政府扶农政策和高校资源,在对贷款进行管理的同时配套农业生产技术帮扶,避免因生产技术不科学导致的减产,为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提供一定保障,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涉农贷款风险。
与保险公司合作,在审核发放涉农贷款时配套涉农保险。当农产品遭受灾害减产时,由保险公司承担部分损失,保险赔款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既帮助贷款人承担部分损失又转移了农商行的涉农贷款风险。
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除了严格执行对贷款农户或涉农经营主体的基础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以外,建议额外增加“三查”内容以达到提升涉农贷款风险防控能力的作用。
积极对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摸排本地区农业发展概况、政府政策导向、市场空间、农产品价格、涉农主体等信息,建立本地区涉农产业信息数据库。在贷前调查阶段,将申请涉农贷款的项目内容与数据库内信息进行适配分析,将当地特色产业或有市场潜力的产业评为优质项目,实行贷款倾斜,同时避开市场前景不乐观或不适合本地发展的涉农项目。在贷时审查阶段,根据信息库内涉贷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空间,合理设定贷款额度和利率,避免给市场低迷的涉农产品过度授信或设定较高利率,导致不良贷款率进一步提高;在贷后检查阶段,定期监测涉贷产品的市场价格及贷款人的生产销售情况,掌握贷款人预计收入和资金流向,为预测回款风险或贷款收益等提供信息支撑。
回款周期的不稳定性,导致了涉农产业对资金需求的时间和还款时间的不确定性。农商行可根据涉贷产业生产经营特点,灵活定制贷款周期,规定在有效周期内资金可循环使用,有效解决贷款周期与涉农产业经营周期不匹配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涉贷方的资金需求。如兰州银行的“百合惠农贷”实行“总额控制、逐笔申请、循环使用”原则,规定贷款人可以在总额度有效期内随时自主申请提款,随借随还,循环使用额度,给予了贷款人在资金申请和归还的自主空间,更好地达到惠农助农效果。
涉农产业的销量不稳定直接影响销售收入,收入减少导致贷款人资金需求增加、还款能力受挫。目前大部分银行以手机银行APP 为载体,拓展了商品营销业务,农商行可以在其销售平台上架涉贷产品,为贷款对象提供销售渠道,在增强贷款对象还款能力的同时,掌握贷款对象资金回款情况和资金流向,改善涉农产业因销量不理想形成的不良贷款。
积极利用政府构建的“三农”主体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与当地村政府、村委会联合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实地探访和第三方数据收集,掌握农户或涉农经营主体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并定期更新农产品种类、生产规模、收入水平、财务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等信息,增强数据库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同时建立多维度的评分机制,以“财务状况、农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历史信贷情况”为主要衡量指标,“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等为次要衡量指标,对农户信用和还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贷前审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与村政府、村委会合作,打造“信用村”概念。在普及金融知识、增强信贷意识的同时推动形成“整村授信”的集体信用制,根据实际贷款使用和还贷情况计算信用分值。信用分高的“信用村”,给予其成员低利率或信贷额度提升等优惠政策。针对改变资金用途或恶意不还贷款的情况,相应提高其所属“信用村”成员的贷款门槛,借用村社力量对贷款人实行集体监督,进一步增强涉农从业者的信贷意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稳定、持续的金融资源。随着全国涉农贷款规模的逐年递增,涉农产业的不稳定性对农商行带来的贷款风险也在逐步增加。通过分析涉农产业在生产产量、市场价格、回款周期、销量、从业者等方面的不稳定,针对性地探索风险防控措施,同时借鉴优秀的涉农贷款产品,对于农商行降低涉农贷款不良率,提高涉农贷款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农商行经营效益有着一定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