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王郁超
在全团基层组织改革和高校共青团改革之前,很多基层团干部总在反映“人不够”“太忙”,而高校团干部也往往为第二课堂育人“菜单”的丰富性和育人效果苦恼,亟需让学生“锻炼锻炼”的平台。久而久之一些基层团组织在社会上缺少存在感,在青年中缺少影响力,在大局中缺少贡献度,共青团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基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现象。而我们的做法正是直击在推进“全团抓基层”工作中面临的两个痛点问题:一是“基层组织怎么夯实、基层力量怎么充实?”二是“大学生团员先进性如何体现、大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如何提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推进“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和团江苏省委“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行动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南京工业大学团委统筹谋划,主动破题,聚焦主责主业、机制建设、成长建功、成果转化,系统构建常态化的组织动员体系、精品化的实践项目体系、实效化的评价转化体系,进一步助力拓宽地方基层工作力量来源,促进基层团组织增强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组织引导大学生团员青年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等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增强时代责任、服务基层群众、提高社会化能力。
强化党委领导,积极融入“大思政”体系。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即第一课堂的3个必修课程学分转化为第二课堂的150个实践学时,贯穿整个本科学习全周期,形成包括学生个人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和团支部工作成绩单的“两张成绩单”,为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有效载体。
强化校地共建,有效参与社会基层治理。2023年,学校召开南京工业大学与江北新区、浦口区校地共建工作推进会暨“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行动校地双选会,江北新区、浦口区各街镇、园区、村社区团组织负责同志,各学院团委负责人、团支书和学生组织负责人等230人参加了会议。截至目前,已覆盖全校27个学院、388个团支部和江北新区、浦口区124个镇街、村社区,共有7046人前往基层团组织报到。
强化资源整合,主动破解共青团改革难题。江北新区团工委、浦口团区委集中整合资源,将有需求的县域共青团改革、城市基层共青团改革试点镇街、乡村社区和优势专业学院、学生组织结对共建,實现资源、经费的有效倾斜与精准覆盖,切实解决基层团组织“四缺”问题。
体系化共建,畅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校地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会议,确定年度学院—镇街、团支部—村社区结对名单,共商共建重大事项,根据区县发展定位确定并发布年度服务基层项目,交流经验做法。
组织化派遣,构建基层组织共建共享新路径。完善学院—镇街、团支部—村社区结对机制,实现供需适配、双向奔赴。探索具有专业背景、趣缘背景的学院和规上园区(特色街道)、课题组(学生组织)和企业(特情社区)以“科技”“社工”小组形式结对。
数字化纪实,形成可视化的记录评价体系。依托“两张成绩单”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夯实集项目发布、实践记录、考核评价、志愿服务时长认定于一体的实践全过程信息平台。
助力基层治理,组织派遣共青团实践岗位。校团委根据各学院实际情况和地方需求,明确参与支部数量要求,将共建表现纳入基层团组织考核指标。388个团支部服务的社区均设“共青团实践岗”,服务内容覆盖基层治理全领域。
发挥专业实力,供需匹配打造精品项目体系。校地精准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需求与高校智力有效对接,创新形成一批“青民生+青专业+青实践”服务项目,构建并升级包括理论宣讲、社区治理、课后服务、体育文艺、城乡规划、乡村振兴、法律服务、实习实践等在内的82个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传统项目的服务力。
截至目前,一批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得以孵化并实际落地服务基层治理,获得国家级、省级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荣誉。
形成“多维度”成果分享机制。打造校、院、团支部三级社区实践梦想公开课,本学期面向新生的26场梦想公开课均邀请优秀代表展现向社区报到的实践成果,吸引更多同学积极投身社区治理。
完善“多元化”表彰激励机制。积极挖掘选树在实践中表现优秀的青年榜样,在团员发展、推优入党、青马工程培养、两红两优等各类表彰举荐中优先体现。目前各学院已推荐30名优秀师生担任江北新区、浦口区、栖霞区镇街、村社区兼职团干部、基层治理网格员,形成长效示范和引领效应。
拓展“深层次”成果孵化机制。将向社区报到实践与“挑战杯”系列赛事、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有效衔接,切实将向社区报到实践成果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创业型大学”建设背景下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立项批准号:2019SJB054)、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思政专项)《从行政管控到协同治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转型》(立项批准号:2020030)、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二类资助课题《从行政管控到协同治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转型》(立项批准号:SZ2020021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