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卢 玫 王 玲 吴亦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测绘作为承载各类专题信息的基础,发挥着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而测绘科普作为测绘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对测绘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日渐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生态文明的创新发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以下简称“测绘博物馆”)为例,着重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测绘科普传播工作进行分析与探索。
地图是一项测绘重要成果,是国家版图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加强国家版图教育日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宣传中国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推动中国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提高公众对自然资源工作的认知度尤为重要。而测绘数据,为自然资源核心业务提供着全面支撑,在重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测绘关键技术如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也在自然资源工作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的普及离不开测绘科普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对测绘行业而言,推动测绘文化发展,加强测绘科普传播,增强测绘文化软实力,提升测绘行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测绘科普传播,是促进测绘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增强测绘从业人员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当下,测绘科普传播推广主要仰仗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推动以及部分测绘单位的协助,传播体系相对单一,一直以来的测绘科普传播工作缺少系统性、体系化的策划及管理。同时,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传播体系下,测绘科普传播的重点主要围绕几个相关纪念日展开,这样的传播体系导致测绘科普传播缺乏创新,且宣传的时间不够延续,无法维持全社会长期学习测绘知识的热度。
测绘科普传播流程过程简单。一方面,在教育内容的设计过程中缺少思考和挖掘,往往是传播主体有什么就制作什么,而不是社会公众需要什么我们就传播什么,无法有效抓住社会公众感兴趣的点进行深入提炼,导致生产的教育内容常常晦涩难懂、脱离群众。另一方面,在内容宣传上口径较少,大多数教育项目成果仅仅是通过行业内部的传播手段进行宣发,活动结束后缺少反馈和总结环节,对于成果的再利用不够,丧失自我完善的机会。
测绘科普传播内容题材单一,缺少多样性,不能覆盖测绘全部内容。目前,测绘科普传播的载体主要是地图,但过度依赖地图进行测绘科普传播会让社会大众陷入误区,即测绘等于地图,测绘文化等于地图文化。
测绘的科普受众群体是社会大众,不同的社会群体,知识水平不同、社会认知不同,对测绘科普的需求也不同。然而,目前测绘科普的传播在内容上同质化严重,一方面是不同传播主体传播内容的同质化,难觅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创新性和原创性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是针对不同受众传播内容的同质化,一套传播内容并不适用于全部的传播对象,缺少针对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科普传播的形式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创新。然而测绘科普的传播形式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在科普传播纷纷走向数字化,通过虚拟展厅、全景漫游等技术,强化与观众互动的大环境下,测绘科普的展示形式仍多以实物展示、文字展板等线下静态呈现方式为主,交互性不强,场地所带来的时空上的局限性也在客观上减少了科普传播的受众。
依托图文展板、展品展项,借助多媒体触屏、幻影成像、红外感应、影视实拍、球形影幕以及机械、模型复原等技术,建造测绘科普场馆,直观形象地呈现实物的标识属性,关联科技特征,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精品展项,继而连接人和物,传播测绘文化,发挥测绘科普场馆社会服务功能。
已建成的测绘博物馆包含测绘历史陈列、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与应用、测绘科技陈列、地图文化陈列以及地理信息演绎厅等5 个常设展厅,展有测绘文物及复制品、古今测量工具模型等,设计地图拓印、答题闯关、电子书阅读等互动展项以及水利测量、天文观测、工程建设等测绘场景,展示古今中外舆图、现代裸眼3D 地图等,全馆共计400余个展项,34 个多媒体、14 项机械互动、130 项场景模型等,其中记里鼓车、指南车、海岛算经、地图拓印、中国地理知识、魔沙互动、海洋测深、航空摄影测量等为精品展项,让测绘文化通过各类载体全面而丰富地呈现给科普受众,实现测绘科普形象化、直观化,传播内容多样化、特色化,极大程度上增强科普交互性。
结合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人口状况、环境条件,对公众教育进行认真研究,根据领导干部、从业人员、社会大众和青少年学生等群体的特点,以需求为导向,依托测绘科普博物馆,提供差异化、针对性的分众服务。
测绘博物馆面对不同的科普受众,设计不同的参观路线及讲解重点,实现科普效果最大化。针对领导干部,积极开展“科普+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视频观看、案例分析提醒领导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讲解重点偏向加深红色教育、体现地方特色、解读政策法规等。针对从业人员,积极开展“科普+专业技能提升”,通过提问、互动、交谈等方式增强讲解的趣味性,侧重普及测绘仪器、解读测绘政策、体现测绘精神。针对社会大众,积极开展“科普+国家安全教育”,通过公益讲解、科普视频、互动小程序等手段普及测绘知识、国家安全知识,提升公民国家大局意识。针对青少年学生,积极开展“科普+版图意识宣传教育”,通过主题展览、流动展览、知识读本等,普及国家版图知识、地图管理条例,宣传自然资源国情现状,呼吁资源保护。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教育这两个科普传播的重要途径,开发测绘科普专题课程,开展线上线下多样化宣传。一是通过互联网搭建测绘科普传播平台:建立测绘科普传播主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认证号等;投稿多方媒体,形成测绘科普传播的多元平台,包括大众化媒体和专业化媒体,如学习强国、i 自然全媒体、潮新闻等。二是通过研究开发专题课程,串联测绘科普知识,确定同类知识点形成实训课程、研学课程。三是借助数字技术和新兴媒介,制作测绘科普宣传片,拍摄测绘珍贵文物,将测绘科普的具象实体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呈现给社会大众。
测绘博物馆设有微信公众号,制作科普专栏,不定时投稿外部媒体,结合展览内容开发专题课程,携手高校开展实训课程,拍摄科普宣传视频。据不完全统计,测绘博物馆每年科普受众达10 几万人次,其中线上逾10 万人次,包括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科普直播等的观看量,线下则包括馆内参观、教育活动及实训课程受众,实现测绘科普范围扩大至全国乃至全世界。
加强与市县、社区、院校、机关、旅行社等相关机构的沟通合作,形成协调机制,搭建共享平台,组建区域教育联盟,最大化发挥科普教育功能。根据每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对测绘知识进行针对性包装,通过市县合作,融合当地文化,联系百姓生活,实现测绘科普传播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如测绘知识方言化、讲故事、顺口溜、编儿歌等。主动联系周边社区,对社区居民科普需求进行专业调研,针对性地组织符合民众需求的测绘科普交流,推动社区测绘科普建设,如策划“家门口”的展览、基层宣讲等。通过馆校特长优势互补,达到“1+1 >2”的教育效果,通过巡展、讲座、课堂等方式进行知识讲解,通过亲子游学、一日研学、暑期实践的方式助力双减政策。
测绘博物馆携手全省设区市,结合当地文化,联合开展主题展览、知识问答等科普活动,将国家版图知识寓教于乐,传播于众,线下科普受众逾万人。积极联系周边社区,不定期组织送展进社区,开展有奖问答活动,潜移默化传播测绘文化,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获评云创社区文化家园、五常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称号。主动加强与大中小学的沟通合作,策划展览进校园、博物馆研学等活动,走进校园的同时吸引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博物馆,拓展实践学习的途径,获评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建与实践教育基地、杭师大天空之城小学课程基地等称号。
围绕时代主题,结合重大主题宣传日,借助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宣传教育,构建测绘文化传播体系。测绘博物馆通过成立不同类型的讲解团队,如志愿讲解员服务队、小小测绘志愿者,不定时开展志愿讲解服务、主题宣讲服务。通过多样化的测绘科普传播形式,如专家授课、云端课堂、手工制作、智跑闯关、科普讲座、知识竞答、手绘大赛、答疑解惑等,普及测绘知识,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弘扬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搭建线上“科普园地”,开设以“地图趣谈”“经度之战”“测绘点兵”“科普旅行”等为主题的科普专栏,推出系列科普文章,广泛传播测绘专业知识。通过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送科技下乡”公益服务,打通科技下乡通道,引导当地群众学习科学技术,最终形成共享科技资源的良好氛围。
本文通过对测绘科普传播的需求及现状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为例,对测绘科普传播方式进行思考和研究。测绘作为一个基础性行业,与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而测绘科普却缺乏广泛的传播,现代社会公众仍存在一知半解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科普载体、科普手段、传播主体等方面出发,分析科普受众,建立科教体系,联合市县多元发力,携手社区互帮共建,深耕馆校教育融合,从横向和纵向扩展科普受众,开展线上线下多样化、精准化宣传,从而形成较为完善、全面的测绘科普传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