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金
《白色陷阱》以“隐喻”告诉我们,科学是在人们不断的探索和痛苦的追求中产生,是在“陷阱”中挣扎与获得,甚至是要以生命为代价。人类不应一味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科学探索的得失,更应该看到科学进步背后的艰辛。作者把一个追求理想、勤于探索、不达目的不休的科学工作者血泪交织的悲剧展示给人们看,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们看,就是要给人们以告诫、以警醒。
她,无疑是一匹黑马,一匹颜值高而实力强的黑马。当她以接二连三的作品一跃进入文坛,就以踏惊飞燕的英姿引人瞩目。这匹黑马,她的名字叫“贾煜”。
贾煜先是以科幻系列小说亮相《中国校园文学》《科幻世界》等知名刊物,随后,长篇科幻小说《时空迷阵》《幻海》等相继出版,她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把粉丝们带进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梦幻世界,多篇作品相继获得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100年后的成都”全球科幻作品征集二等奖等。当这位30多岁的才女以新的题材华丽转身之际,她聚焦现实的《温暖的凉山》 《暗疾》等佳作又被 《青年作家》 《四川文学》等刊发。不同凡响的创作力成就她成长为巴金文学院2021年度最年轻的签约作家。2023年12月,把梦幻与现实巧妙结合的中篇小说《白色陷阱》更上层楼,被《中国作家》隆重推出。笔者想要重点评说的,正是这一部2万多字的非常之作。
独特的题材,“秘境”的探究
病毒,是永远缠绕人类的梦魇,是不断以恶毒因子危害人类并与人类斗智、斗狠的怪物。我们的医学专家刚刚要降服它,它却以另一种面目和更加凶悍的姿态和诡异陷阱侵害着我们。而贾煜在《白色陷阱》,正是把笔触伸向了这一片“秘境”:作为研究病毒的专家“我”,穷尽精力研究对付病毒的疫苗,三个学生也各怀心思地跟随进修与研究。两年后,赶在其他机构前面把“伊卡埃疫苗”研制成功。但在第二年,疫苗出现了状况,接种的儿童因严重感染伊卡埃被收治入院的概率比未接种疫苗的儿童高了五倍,“我”和主研的高足弟子桂素月只得立即叫停疫苗接种项目。当桂素月和“我”的团队分道扬镳后,不甘失败的她进入了新一轮研发。此后,作者的笔下出现的病毒隐蔽运行、自我复制、独立生存、恶意设计等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陷阱和桂素月等提出的解决病毒脱靶问题的“基因编辑”“共生疫苗”“四维支架”“终极疫苗”等的一系列只有医学专家能够明白理解的专业术语,对于常人来说,则是极其陌生、晦涩的世界,而作者把这一切写得如此行云流水。我想,这或许就是这位青年作家头脑中的科幻因子产生的效应,抑或是她善于学习、善于研究的成果!而这个题材,又是在这个时代人们极想知晓的、极想破解的密码。面对疫情,选择“秘境”题材,本身就是小说吸引读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小说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我们不少作家在写这类题材时,往往只看到医务工作不能尽快破解的表象,却未能探究深层的原因。常以指责现实为操守,以批判现实为快事,见不得疫情害人而生出悲悯情怀,在笔端怨天尤人,殊不知埋没了多少人的艰辛与努力,从而陷入主观与偏激。还有许多作家对某一些病毒是“文盲”,当然对这类题材就不敢涉及。而賈煜敢于选择别人不敢写或不能写的“秘境”题材,足以证明作者具有独具的智慧与思维,善于独辟蹊径,敢于闯入题材的“禁区”,而且能把许多不为大众知晓的东西展示得那么清晰可见,那么引人入胜,足以证明作者驾驭“生猛”题材的非凡能力。究其原因,正是源于作者对科幻的兴趣与探究,独具的想象力、思维发散力于此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其小说创作特有的优势和不同寻常的风格。
交织的矛盾,惊心的布局
小说要吸引读者,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小说中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激烈。在《白色陷阱》中,作者对故事情节的布局可谓匠心独运,布局巧妙。使矛盾冲突错综交织,把故事逐步带入悲剧氛围,从而使作品渐入佳境,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作者首先描写了自己走进一座废品堆积、房屋破败、被杂物掩盖、四周没有任何活物迹象的村庄。听到这个“垃圾村”里的哭声,看到感染病毒的男孩奄奄一息,见到了一个叫做“桂素月”的女孩,然而这个女孩“扭头就跑。我快步追上去,但在越来越浓的雨雾中,我渐渐失去了方向”,作者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给我们如坠五里雾中的感觉。读了小说开头,我们就产生了好奇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村”?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作者设计这个情节是为了什么?直到读到小说最后一部分,读者才明白,原来小说开头这一段中的“我”,是进入了一个刚死去不久的女人的记忆看到的碎片,而这个女人,就是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桂素月”。这种情景代入避免了常见的平铺直叙,避免了陷入常规式倒叙的“脱臼”。这正是作者情节布局的精心和高明之处。
随后,故事一下子跳到二十年前,写到了“我”和三个学生之间的故事。学生桂素月读博,是“为了救人”,想从源头上就去抑制疾病的发生;余凝读博,目标是“继承家族企业”,因为她的家族是疫苗制造商;而学霸小柒压根就没目标,拼命读书只因惧怕涉入社会,便要继续留在“象牙塔”。“我”询问学生学习目的这个情节的设计,暴露了三个学生不同的求学观,由此为后文“我”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对于三个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作者并没有立即花费笔墨正面去写,而是一下子跳到“我”被调到南方某研究所研究疫苗,及两年后接到博士毕业的桂素月想来研究所工作的电话后的系列情节。此时,通过“我”的片段性回忆,表述出桂素月与余凝之间的矛盾——她和余凝对一篇论文的观点发生过争执,此后好几次两人都因观点不合而争吵,相互耿耿于怀。而这些小小的矛盾,却成为后文矛盾高潮的诱因之一。余凝对于“我”带桂素月出入各种研讨会显然嫉妒,作者写道,会中,“有几次她专程来给我打招呼,完全无视站在一旁的桂素月,两人的那种暗潮涌动,让所有熟悉她俩的人都能感到空气中的紧张。”这种暗中的较劲,终于在桂素月在得知伊卡埃疫苗被余凝的公司承接生产后爆发:“那天,她(桂素月)气势汹汹地闯进我的办公室,质问我:‘为什么把我们的疫苗交给她!”当“我”解释:“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桂素月毫不让步,“但你至少有建议权吧!”随后愤愤离开。桂素月在老师面前出现如此没有控制的状态,足见她与余凝的矛盾加剧的程度。之后,作者又把故事情节的矛盾推向另一高潮——疫苗生产出来后,效果非常显著,但在第二年,伊卡埃疫苗出现了状况:“从接种的儿童来看,接种后因严重感染伊卡埃被收治入院的概率,比未接种疫苗的儿童高了五倍,我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立即叫停了疫苗接种项目。然而媒体已经发酵,舆论瞬间就把我们和康龙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我”终于认可了桂素月的“病毒陷阱”理论的正确。“但桂素月早已辞职去了国外公司。‘我把疫苗问题找到了,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加班,就在快出成果的时候,一款进口疫苗却抢先占领了市场。”可以说,“我”的团队和科研成果掉入了“病毒陷阱”,已经被自己学生“置于死地”。“我”只好回高校教书,而桂素月却在后来继续与人合作,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成立了公司,以一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心态继续从“白色陷阱”中挣扎而出研制疫苗。然而最终,桂素月将疫苗用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再次掉入“陷阱”而不能自拔,再也没有醒来。读到这里,故事强烈的悲剧色彩让人惊心而感叹不已。
就这样,《白色陷阱》把故事置于不同的矛盾冲突中,这些矛盾交错演绎,层层推进,在一个又一个旋涡中酿成高潮,酿出“桂素月成为疫苗研发的牺牲品”这个悲剧性结局!把美丽与勤奋撕成破布,让理想破灭而魂归“陷阱”,达到了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作者在小说情节布局上的非凡功力。
细腻的描写,人性的解构
小说中的细腻描写,或许是女性作家的天生本能。作品中,桂素月是一个有追求、质朴、勤奋、执着、好强、激进的人,是作者重点塑造的人物。
对人物的动态细节描写,是作者用功较深、着力较多刻画人物的方法之一。“我”初见桂素月时,“她一只手捏着衣角,一只手背在身后……我注意到她左手腕上,有一块烧伤的疤痕。”一个“捏”字,一个“背”字,把桂素月这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的那种质朴、腼腆刻画得活灵活现,而写到她手上的伤疤,隐示着桂素月一定有着不凡的经历,为后文写她做事不怕困难、敢闯敢干和不服输的性格留下伏笔。“只要穿上工作服,进入实验室,整个状态就是一种痴迷。她可以为了等待一个实验结果,守在那里不吃不喝,通宵达旦地连续工作七八十个小时,专注到不知疲倦。”人物置身事件的精短描述把桂素月的勤奋、做事专注、不怕吃苦的特征表现了出来。又如,“我”再次见到桂素月时,“与三年前相比,她从外貌到气质都发生了变化,手腕上的疤痕,也用一个动物文身遮掩了。这晚,我请她吃饭,暖色调的灯光下,略施粉黛的她有种娇媚般的青涩,令我不免走神。”“疤痕被动物文身遮掩”,这一个小小的变化,显示出女孩子心理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单纯,她已经爱美和希望掩饰自己的缺点了;而“略施粉黛”与“娇羞般的青涩”,则进一步地证实其性情的变化。这一切,很符合女孩子的成长规律,很符合人性的变化逻辑。再如,写桂素月科研成果未能获奖后的失落神态:“我去房间找她,推开门,看见一地狼藉,她仰面坐在沙发上,蓬头垢面,闭着眼睛”,那种渴望成功、难以接受失败的打击、面对失败的痛苦,都从这细致的描述中得以展露。疫苗出现问题,她竟然在遭受多次挫折、失败,甚至被人们打断了胳臂的情况下,仍然痴心不改,执着于“终极疫苗”的研发。通过多种细节描写,作者把一个有激情、有追求、勤于工作、不達目的誓不休的人物活脱脱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描写人物典型语言方面,贾煜也善于抓住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话语:“余凝能做的,我也能做,而且会比她做得更好!”桂素月在与“我”谈到余凝时,语调变得尖锐,“是的,她的目标不是我的目标,却是我目标的动力之一。”话语间明显透出桂素月倔强、自信的性格,透出女性与女性之间不服气和明显较劲的心理。再看,当她研发的疫苗不被世人认可,老师劝给其改换一个名字时,她忽而提高声音,赌气地回应,“我不换!”“这是我的心血。它没有错,我也没有错,凭什么我要给它换名,像它见不得人似的?”坚定的语言,把那种倔强、坚持的性格展露无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既是小说刻画人物的需要,更是深化人性解构的方法。
在解构“我”这样一名男性博导的人性时,作者也写得很到位,很真实可信。“说实话,在她与余凝之间,假如我有私心,那一定是偏向于她,可能因为我们曾经共事,也可能因为她曾经的拥抱,让我持有了男人对女人的那种幻想。我不是伪君子,也算不了真君子。”又如,当桂素月希望“我”能帮助她研究新的疫苗时——“贾老师,别犹豫。”她伏在我肩头,一副深不可测的神情,“她的唇离我的耳垂很近,她的呼吸让我产生了某种错觉。如此氛围里,我几乎丧失了方向感,任由自己被温情、欢愉和强烈的情欲所俘虏。”这一段描写,把师生两人在长期的学习、共事、生活中的友情、亲情甚至是暧昧之情生动展示了出来,把“我”面对一位美丽的学生差点意志崩溃写得非常形象生动。这样写来,就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接地气,同时为后文叙述桂素月安装仿生手臂住院那段时间的表现作了铺垫,“我给她喂食,她就伸长脖子,喂什么吃什么,像只小狗,有时还把勺子舔净;我训练她的假肢,向她投球,她接住了就得意地大笑,没接住就噘着嘴发怒;她做身体检查,我帮她揭衣,她就笑盈盈看着我,任由我辅助医生检查,丝毫没有不适表情。”这样的情节,则顺理成章,人性的光辉也彰显得更加自然而无可挑剔。从这一点来看,贾煜构思小说情节的细心、精心、用心,可谓达到较高境界。
现实的反照,科幻的隐喻
一部小说究竟想要表达什么,究竟要让人们明白什么?这是一个长期被争论的问题,“虚无主义”“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等各执一词。但笔者以为,不告诉读者什么、不让读者明白什么,作品还有什么意义?对于这一点,作家们常常在小说中以“隐喻”的方式来体现,村上春树如此,莫言如此,贾煜也如此。《白色陷阱》以“隐喻”告诉我们,科学是在人们不断的探索和痛苦的追求中产生,是在“陷阱”中挣扎与获得,甚至是要以生命为代价。人类不应一味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科学探索的得失,更应该看到科学进步背后的艰辛。作者把一个追求理想、勤于探索、不达目的不休的科学工作者血泪交织的悲剧展示给人们看,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们看,就是要给人们以告诫、以警醒。《白色陷阱》愤懑地揭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人们往往看到利于自己的一面而忽视其他存在,当疫苗有效时,人们则奉之为神明,“一夜之间,桂素月似乎也成了英雄,关于她研发疫苗的成功事迹,被媒体反复渲染,变得神乎其神。如此看来,不需要我的指引或帮助,她就已经成为生物医学领域最闪亮的那颗星。”而当病毒变异,药物不能控制时,必然成为攻击和泄愤的对象,研究疫苗的桂素月只得离乡背井另求出路。人性之功利、之凶恶何其厉害,而舆论之利刃更是无可抵御。不仅如此,故事还揭露了资本竞争的残酷,以及道德、权利、资本绑架科学工作者的现实。在这个物欲横流、功利遍地的世界,别人不仅可以“把你的基因疫苗悄悄换了名,交给了其他人负责”,在资本运作上,作为同学的余凝以公益事业的幌子把桂素月的疫苗踢出局后,再重新开启商业模式,从而垄断市场。在这个功利的世界,一个科学工作者也会因此如浮萍不能自主,“我”的学生可以通过运作调动“我”违背意愿地去为他们服务,这一段描写生动呈现掌握资本者的任性与嚣张:余凝“轻笑两声,眼睛再次逼视过来:‘今天,我来找你,只是出于尊重,事先告知一声,让你有个心理准备而已。”掌握资本者是何其嚣张,随后还居高临下地说,“贾老师,现在不是我们需要你,而是更多的人需要你。这种时候,我觉得你应该站在更高的道德层面考虑一下问题。”余凝丢下这话,就踩着高跟鞋,以傲视群雄的姿态走了——请看,凭借经济实力,学生竟然反过来威逼老师,还以道德绑架老师,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及至后来,桂素月在为某国际医药集团研发“终极疫苗”中因主动感染几种病毒不治身亡,一个美丽的灵魂最终被“白色陷阱”无情吞没,而该集团没有放过她和她的科研成果,竟然利用“我”,违背伦理道德进入死去了的人的意识,去窥取他们想要的疫苗成果信息。这虽然是作者在结尾构想的一种科幻式结局,但正是作者对于资本残忍程度的悲愤控诉。面对这个让人窒息的现实,作者却没有幻灭,她在小说的结尾写道,桂素月在传给“我”的意识里说:“帮助我,不要把它(疫苗)变成敛财的工具。”“在她这即将幻灭的意识世界里,风的呼啸、海的怒吼、沙的狂嗥,仿佛都是她的呢喃私语。她似乎在告诉我——生命一如既往地,在踽踽独行……”哎!这“白色陷阱”是何其深邃,又何其令人执迷啊!《白色陷阱》给我们揭露的现实,又是多么的令人震惊和令人叹息!但作者最终仍把警醒、良善的期冀留给了世界。
当然,笔者在这里还想就作品的某些方面与作者商榷。作品中三处提到桂素月“左手腕上有一块烧伤的疤痕”,这或许也是她人生注定遭受挫折的某种隐喻,但作者没有在伤疤上更多发挥。比如,能够在桂素月试用疫苗而变得面目全非无可辨别后,“我”进入她的意识,凭借那只左手腕被人打断的断肢上有一块熟悉的伤疤,一眼就认出了这名死者正是桂素月,再书写她生前带着的皮肤上的伤疤和心灵上的“伤疤”,从而使那块伤疤愈加明显、愈加让人心痛,则小说的悲剧色彩会渲染得更加强烈,隐喻的效果会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对于余凝一味追求利益,其人其公司的结局,未有叙写或暗示,对于部分追求“完美”的读者来说,有些许遗憾。然而这一切,对于贾煜的这部作品来说,可谓瑕不掩瑜。
行走在科幻与现实之间,是贾煜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小说未来的星光和宇宙。我们希望看到贾煜在属于她的那片星空,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