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语境下教学文化的话语嬗变与实践路径

2024-05-22 02:56刘炎欣王靖玉杨西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育人

刘炎欣 王靖玉 杨西军

*该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的专业责任与专业发展问题研究”(Fjjgzx20-278)、四川省2022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学文化变革研究”(SCJG22A122)、西藏自治区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新高考模式下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XZJKY41807)、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2023年度课题“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XZEDGP230031)的研究成果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学文化嬗变的价值遵循和精神主旨。学校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坚持文化育人的教学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文化的精神内蕴要回归育人原点,立足德育文化生态建设,培育生命自觉意识;重视人文情怀和价值引领,培育核心素养;以爱祖国、爱学习和爱劳动为核心,重视自我发展;教学方式要注重对话与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立德树人;教学文化;文化育人

刘炎欣,王靖玉,杨西军.立德树人语境下教学文化的话语嬗变与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4(15):5-9.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教学文化的话语嬗变,建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学文化观,以人的核心素养培育为精神内蕴,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教学文化及其精神

教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综合体现了学校文化的整体风貌和精神气质,关涉人才培养、育人成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以及服務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惯常意义而言,学校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于1986年出版的《教学研究手册》中首次专门对“教学文化”概念做了界定,认为教学文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信念”和“知识”两个维度:信念与态度有关,而知识与工作的胜任力相关[1]。显然,这里将教学文化限定在教师的教学信念和教学知识层面,缺少了对学生的关注。叶澜教授在1999年指出,教学文化是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的方式,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2]。她将教学文化的核心指向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造生成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潜能为根本指向,共同凝聚教学的文化育人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肖正德认为,教学文化就是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在教学交往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教学价值观念、教学制度规范以及教学行为习惯,是多向交流建构起来的教学生活方式[3]。他将教学文化理解为一种教学价值、观念、制度、规范以及行为习惯汇聚而成的生活方式,是渗透在师生之间的基本存在形态。

龚孟伟认为,教学文化是教学主体为了解放个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促进教学主体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持续提升教与学的品质,而以表意符号或象征符号为中介,在社会文化的规范和影响下,通过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在教学交往互动过程中多向交流建构起来的教学生活方式[4]。他将教学文化指向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人格、情操以及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由上可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文化的话语发生了变化,既关注老师,又关注学生,是在学校中由师生双方共同创造的、以思想和品德的培育为核心、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向的育人文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文化中涵泳,砥砺品性,陶冶情操,成长成才。

文化精神属于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反映了人的精神风貌,是人们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体现,是人类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气质的整体呈现。“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5]文化学认为,文化有三个核心圈层: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其中,精神圈层是文化的最内层,属于深层次的范畴,是以思想、理论、意识、心理、情感以及价值观等形态而存在的文化圈层,也是最复杂的文化层。人们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规范以及审美情趣皆可归之于此圈层,体现了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本质。“文化精神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创造,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及其规律把握的基础之上,同时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美好追求和自身发展诉求融入其中,形成人类所特有的人生智慧。”[6]人的文化精神的建构离不开其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以及社会基础,它是行为主体的内化和外显相结合的产物,综合反映了人的意识、观念、思维活动以及心理状态,等等。

教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其核心精神必然要反映教学主体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气质。课堂教学的一切要素都关涉文化精神,并以其作为内在支撑力。因此,教学文化以育人为核心,是师生精神世界的内核,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价值取向,是教师教学活动和专业发展的深层次要素,更是教师自觉践行、一以贯之的文化价值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文化知识和精神世界为追求,自觉砥砺品行,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中无论是显性的课堂教学,还是隐形的校园文化创设,都有其核心精神贯穿其中。因此,教学文化的精神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的文化品格,是师生双方共同遵循的价值信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范式。

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文化的核心精神要凸显以育人为根本指向的价值旨趣。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文化传承为根本,并不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目标,而是将知识的传授、道德品质的培养、技能的训练以及核心素养的建构融为一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一个文化赋能的过程。“文化赋能是围绕提升人的文化素养,通过价值观念、知识方法、制度安排、社会舆论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给予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能力的过程。”[7]在人的文化赋能过程中,需要以人的核心素养培育为出发点,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以及实践创新等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整体生成,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教学文化精神以一种潜在的力量作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以不断充盈的精神力量去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工作,以高质量、高标准的价值尺度自觉遵循教学规范,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打造“金课”,自觉践行文化育人的精神主旨。

教学文化精神也是涵养学生发展的原动力。学生铭记民族文化精髓,赓续文化根脉,虚心涵泳,勤勉努力,以社会进步、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为己任,立志报国,不断进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同时,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自觉建构文化品质和思想意识,成为有文化精神的时代新人。

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文化精神的话语逻辑必然要发生转型,以德为先,强化育人,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精神核心和价值理念的培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生成。同时,教学文化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使得教师在完成知识教学任务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生成的深层次逻辑结构及其价值意蕴,培养专业情怀,培育道德品质,铸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尤其能“使刻板的专业教育升华为情感和道德育人,使知识在课堂传递中跃动人文旋律,在理性推演中注入精神活力,在思想碰撞中构建价值取向,将这种奋发有为的求知态度内化为服务学科专业发展、服务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8]。

二、立德树人语境下的教学文化的精神内蕴

教学文化是教学的深层次结构,一旦在教学主体中凝聚并沉淀下来,就会形成师生双方自然而然的文化惯习,其文化育人的氛围就会发挥“润物无声”的功效;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学文化的浸润,进而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生态,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因此,基于立德树人的话语逻辑,教学文化的意义需要进一步阐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充分表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文化需要凸显“育人先育德,树人先树魂”价值旨趣,这也是教学文化嬗变的基本逻辑。因此,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学文化嬗变的价值遵循。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是长期凝结而成的人类社会的样态和生存方式。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习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的整体。”[9]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中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在不断发展中发挥其“规范”作用和“型塑”功能去造就一代又一代适应本民族文化的社会人和文化人,从而使得文化之根赓续。人类学家蓝德曼认为:“文化创造了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的。”[10]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历史中创造、传承、创新文化,不断创生的文化和不断湮灭的文化构成了人类文化形态的基本图谱,这是一种生生不息、新陈代谢的历程,只有民族的、经典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化基因才会最终沉淀下来,形成世界文化的恒久元素。

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从文化根基而言,无疑具有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根本特征。一种稳定的、成熟的文化形态必然要形成具有核心内蕴的文化精神。立德树人的文化价值观蕴含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思想精髓,是新时期课堂教学必然要秉持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不是具体的或者惯常意义上所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精神文化,而是凝结在文化中的内在的规定性和外显的生命力。斯宾格勒认为:“这里是丰富多彩,闪耀着光辉,充盈着运动的、但理智的眼睛至今尚未发现过它们。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从发生到成熟,再到衰落,永不复返。……我把世界历史看成一幅有机形式惊人的盈亏相继的图景。”[11]文化的生命力体现了文化精神的核心內涵,反映了文化在生灭沉浮中积淀而成的坚韧的品格和活力内蕴。一方面,只有有生命力的文化才能成为文化的真正基因,才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另一方面,文化的生命力指向文化的创造性活力,形成文化精神的核心。立德树人作为新时期教学文化的核心精神,对教学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指向性。

1.立德树人的教学精神需要凸显道德品质培养的优先性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德”始终处于第一位,“德”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根基。学校教育的主体是适龄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当今时代,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对学生的思想冲击和观念变革具有较大影响,“德育为先”更凸显其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教育如何有效融入学生思想成长的全过程,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道德品质和思想成长为核心的文化精神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合为一体,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健康成长。

2.   立德树人的文化精神需要凸显人类发展的方向性

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在于揭示人的文化创造性禀赋,这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超越自我,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进而向精神人进化的关键。从本质特性而言,文化是属人的,或者说是人为的,即只有人类才能在其繁衍生息中创造文化,形成文明。从文化意义上讲,人类的行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开拓疆域,超越低层次的生存需要,这既是人类的本性,也是文化创造生活的动因。但是,在人发展的所有要素中,思想信念是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2]人的发展,并不是一个适应性的生存过程,而是一个超越性的文化创造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铸就了人类的文化创造品性,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文化范式,并将其纳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结构。

正如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程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3]人类以创造性去改造对象的存在物,让它更加符合人类的生存需要,按照人类本身的意思和想象力去改造、建设、美化对象性的客体,人类不断超越自然,超越自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人类发展的文化史告诉我们,从茹毛饮血的史前社会、到宗教蒙昧的中世纪以及封建社会、到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再到启蒙运动的宗教伦理精神的确立,直到信息社会的高度发达的文明成果,人类文化的创造特性以道德品质为其核心,因而铸就了人类文化精神的赓续与绵延的生命力。教学中注重塑造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这不仅是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和素质规格,更是关涉人的发展的方向性的大问题。

3.   立德树人的文化思想需要突出人成长的精神性

精神性是人类生存境界的重要体现,追求精神世界的不断充盈,从而使人类走向了完满的文化生活。精神世界是人类特有的世界,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的精神性,人具有精神世界的支撑力量和文化的范畴,决定了人是世界的主导性力量。从本质特性而言,如果说创造性是外显的文化精神,那么,精神性则是文化的内在规定性。正是精神性,人类才形成了自觉的价值体系,以一种缄默的、甚至内敛的方式彰显着人的独特性。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文化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14]一方面,文化建构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人类从蒙昧状态向文明形态不断超越;另一方面,精神世界的不断需求又驱使人类去创造更多的文明成果,这正是人类生活世界不断丰富多彩的缘由,也是文化的生命力和精神活力的内在规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一方面是“受动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也是“能动的”存在物,“能动”与“受动”集于人一身。显然,马克思透过“能动”来分析了“受动”:尽管人是自然存在物,来自自然界,生存于自然界,但人具有天赋的“能动”力量,为“创造自然界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内在动力”[15]。同时,人的活动具有客观尺度,即人的内在尺度与外部世界的尺度共同作用于人的活动,这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限定阈”。

人类通过文化的精神性建构了特有的价值体系,规约着人类行为的文化趋同。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行为同样也是趋于整合的。一种文化就如同一个人,是一种或多或少一贯的思想和行动的模式。”[16]因此,立德树人的文化价值观注重对人的精神成人和思想发展的文化融入,精神性的文化心理更需要沉淀,进而形成一个民族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所共有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知识技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道德,等等,这是超越了物质形态而产生的内隐的规定性,也是立德树人的文化精神的内在规定性和凝聚力。

4.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需要形成教学文化的人文性

一般而言,一旦形成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就会以规则性的约束机制去规范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特性,从而形成文化精神的规范性特征。立德树人的文化精神具有规范特性,一旦形成教学的思想底蕴,就会凝结在教学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相对稳定的育人范式,表现出一种规范性的既定力量。梁启超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辟出来之由价值的共业也。”[17]文化学家张岱年进一步将梁启超的“共业”分为“认识的”“规范的”“艺术的”“器用的”“社会的”五个层面,其中规范性的主要包括“道德、法律、信仰”等几个方面[18]。这是规范性的文化精神,既有显在性的如法律、语言、宗教、仪式等,也有缄默的(隐含性)如道德、信仰、习俗、意识等,是文化聚合力作用的结果——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集聚了各种文化特质,根据本民族生活的需要凝结而成为一种具有规范性和约束力的体系,一种成文的规定或者不约而同的认知去规范人的行为与思维。菲利普·巴格比认为:“文化,就是社会成员的内在的和外在的行为规则,但是剔除了那些在起始时已明显地属于遗传的行为规则。”[19]这种规则具有聚合性和约束力的双重特性——既聚合了历史的文化特质,又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成为嵌入人们生活的约束机制,进而形成了人的类本质。立德树人的教学文化所确立的教学思想要以育人文化为其内在规定性,将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与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综上所论,立德树人的文化精神对教学文化和教学思想的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为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教学文化变革的时代方向。因此,充分发挥教学文化的精神活力和育人机制,秉持文化育人的根本使命,坚持思想品德优先发展的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文化实践路径

立德树人背景下,坚持文化育人,突出道德发展和思想培育,是教学文化走向实践的新路径。

1.加强德育文化生态建设,培育生命自觉

道德教育是一种有温度的教育,只有主体的主观认同与自我建构成为一种自觉意识,道德教育的成效才会显现。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文化的精神主旨,亟需构建全面育人的德育文化生态,打破以往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思维,在教学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确立以社会人格为本位的德育目标,强化国家担当、社会责任与民族复兴的重任;以主体的生活世界为根基,实行鲜活的、有温度的和有生命力的教学,反对说教式的、高高在上的甚至虚大空无的德育,真正培养主体的生命自觉意识,唤醒生命的文化自觉意识。

2.重视人文情怀和价值引领,培养文化精神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学校教学需要确立文化唤醒意识,即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意识和自主建构意识。文化唤醒是一种促进学生生命主体意识的觉醒基础上的自觉的文化追求——自觉自为、自我建构。教学的本质也恰恰在于此:唤醒学生主体的文化追求和文化育人意识,自觉体验价值感、生命感、文化使命感,形成人的创造性活力和文化育人精神。

3.以“三爱”教育为核心,实现自我发展

从根本而言,人的自我发展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三爱”教育(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属于道德实践的范畴,更需要学生主体的自我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创设情境,挖掘育人元素,积极融入道德教育的成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自我奋斗和自我完善的热情和欲望,唤醒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主体意识。

4.注重对话与交流,加强正确引导

有效的教学需要平等的对话,学生思想的发展更需要师者的引导与交流。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型,更需要关心、呵护和引导。因此,从教学方式上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因材施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正的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的碰撞,实现理解、共情、阐释和合作,最终走向视域融合,达到“大手拉小手”的引导效果。

参考文献

[1] MerlincWittrock.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6:508.

[2] 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C].“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94-195.

[3] 肖正德.教学文化变革与重构:教师发展的“灵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

[4] 龚孟伟.教学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6.

[5] 邓和平.现代大学之文化精神[J].交通高教研究,2003(06):8-16.

[6] 吴璇,曹劲松.新时代文化精神的主体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21(03):164-172.

[7] 陈乙华,曹劲松.文化赋能城市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0(08):129-137.

[8] 张旭,李合亮.廓清与重塑:回归课程思政的本质意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05):116-121.

[9]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7.

[10] 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61.

[11]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9.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7.

[14] 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

[15] 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4.

[16]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45.

[17]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J].学灯,1922(12):9.

[18]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19] 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00.

[作者:刘炎欣(1970-),男,甘肃平凉人,三明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王靖玉(1988-),女,河南南阳人,拉萨市城关区实验幼儿园城南分园,一级教师;杨西军(1971-),女,陕西咸阳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 王秀紅】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