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思想与实践研究

2024-05-22 02:56申国昌贺鹏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陶行知协同育人

申国昌 贺鹏丽

陶行知在总结自己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糅合古今中西教育思想精华,形成了一整套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思想与实践颇有独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陶行知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剖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内在逻辑关联,指出家庭是协同育人的基础,学校是协同育人的纽带,社会是协同育人的保障,三者存在于一个彼此联结的逻辑循环之中,有机联动,共同發挥作用,体现了系统思维。同时以坚持整体教育观、推行工学团组织、倡导“小先生制”等推进一体化育人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普及教育的变革,推动了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实质性发展与良性循环。

陶行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申国昌,贺鹏丽.陶行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思想与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4(15):1-4.

20世纪初,随着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中国传统教育逐渐向现代教育过渡,但因沉疴已久,读书做官、死读书等封建传统教育思想依然支配着学校教育。陶行知针砭时弊地指出:“‘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1]教育严重脱离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脱离广大群众,学校与社会脱节现象严重,而传入的西方新教育运动却缺乏对乡村和下层民众的关注。陶行知为了改变教育现状,开始办学实践,从中国具体国情实际出发,针对传统旧教育和洋化教育的弊端,特别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通过教育培养普通民众做自己和国家的主人。这样文化才能向大众解放,教育才能向大众下移。陶行知糅合古今中西教育思想精华并总结自己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思想的源流与轮廓主要受中国传统儒墨学说及西方卢梭、杜威等人思想的影响,尤以杜威关于学校和社会、教育和生活以及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更为深刻直接[2],具体主张更是在前述思想基础上继承、改造与发展,颇有独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故此,本研究在探讨陶行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剖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内在逻辑关联,阐释推进一体化育人的实施路径并总结其价值意蕴,以期为相关工作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一、循环互促:陶行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三者协同育人一体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推进保证。家庭是基石,学校是中枢,社会为一体化协同育人提供保障,通过深入剖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内在逻辑关系,明确各自功能定位,探求其耦合性,才能真正理解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真谛。

1.家庭是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基石

首先,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皆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家庭教育是家校社形成合力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家庭教育起着陶染和引导作用。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和习惯志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孩子的成长道路离不开父母的教导与指引,即使接受学校教育或步入社会,家庭教育依然重要。

其次,家庭教育要培养儿童独立人格,为社会化做准备。受欧风美雨的影响,陶行知不仅非常注重培养子女独立自主的人格,认为这是今后步入社会的基石。子女要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从“小事认真干,零用自己赚”到“全部衣食住,不靠别人助”“自活有余力,帮助人自立”[3],循序渐进地自立立人、自助助人、自达达人。而且要求家长尊重子女人格尊严,父母的教养方式要宽严相济,逐渐打破传统家长专制的家庭教育模式。他还注重引导孩子社会化,如建议儿子陶晓光要“从家庭的小世界里把自己拔出来,投入大的社会里去”[4],如此才会觉得生活更有意义。并且提倡家长带孩子进行择业参观,选择最合孩子心意的职业[5],为未来走向社会作铺垫。

最后,家庭的场所是生活的场所,也是课堂,充满了教育意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与教育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所以家庭生活也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从场所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课堂,陶行知认为出生便是破蒙,他创造出连环教学法,“用家里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6],全家一齐读书明理。通过家庭成员间双向互动、相互教育的活动,将大众平民教育推广开来。

2.学校是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中枢纽带

一是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家校社三位一体相互联结的纽带,是信息反馈的重要通道,也是处理各方复杂矛盾的交叉点,更是三者有效发挥整体效应的关键。陶行知认为学校教育作用巨大,“学校的势力不小,他能教坏的变好,也能教好的变坏”[7]。希望学校不断优化自身发展,管理透明。“做校长的做教育的都要欢迎人参观批评以补自己之不足。学校放在太阳光里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的生长。”[8]因此,办好的学校,就要经得起家庭、社会各方面的考验和监督,充分发挥社会文化教育中心的作用。

二是提倡学校教育社会化。陶行知强调学校教育要面向社会,为人民群众服务,要敞开大门办学,并主张将整个社会变成学校,把大众的生活场所当成教育的场所。学校除了要教学生读书,更要教学生做事,要和社会相联系。陶行知认为要拆除学校同社会间的藩篱和围墙,将学生从樊笼中解放出来,将学校从“鸟笼”中解放,与乡村、城市、家庭、社会、国家、宇宙相联系。学校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城门、国门,办“真正的学校”,将社会的广阔天地当作学校的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广泛依靠和运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办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改变传统办学主体,由群众办自己需要的学校。

三是强调学校以生活为中心。陶行知主张学校各种事务都要含有教育的意义,只有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9]才算是活学校。要办“活学校”而非“死学校”,如此才有价值。学校还要含有社会的意味[10],了解社会的需求。作为社会化的第一步,学校要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11],学校要为社会改造和发展服务,不变成孤岛。学校在确定培养目标时需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与家庭的愿望,不与社会脱节,要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如此才能办成真的教育、好的教育。

3.社会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提供保障

一方面,社会为学校提供发展条件和价值基础。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互为条件和手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12],在陶行知看来,教育能够解放人类,改造社会,把握国家命运。而社会拥有各种教育资源和实践基地,为家庭和学校教育提供条件,促进教育发展。陶行知非常注重社会的教育价值,他认为社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来影响人,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和广泛的途径渠道充分弥补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不足,有助于实现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贯穿于人生[13]。陶行知还曾发起“社会大学运动”,为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大教育体系作出新的探索。他认为大学有有形和无形之分,无形的社会大学应被承认和重视,因为无形大学是整个社会生活实践,是最自由、最伟大、最符合民众需要的。社会大学之道,是要为人民造幸福,一切的学问,都要努力向着人民的幸福瞄准。

另一方面,社会是一所无形的学校。陶行知强调“社会即学校”,要拆去学校与社会中间的围墙,“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14],运用社会的力量,扩大教育的环境资源,丰富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尽快普及教育,使人民大众都能有机会接受教育,陶行知提出要“把整个的社会或整个的乡村当作学校”[15],使学校教育在空间上得到极大扩展。“社会是大众惟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惟一的教育”[16],整个社会是学校,学校仅仅是一个课堂,强调教育场所的开放性。陶行知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办学形式,主张积极在社会上举办各种便于普通人民大众及其子女学习的场所,如民众茶园、自然学园、通讯学校、业余学校、社会大学等,体现了“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17],促进了社会教育化,把社会办成一所全民的大学校,充分挖掘社会文化每个细胞的教育要素,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共同承担教育重任。

从“空间”关系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同处于教育事业“多维立体空间”的不同极点,构成了比较典型的空间立体协调关系;从“作用”关系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各有侧重,但彼此相互促进和互为支撑,存在明显的“循环互促”逻辑关系。而且“每一個主体对另外两个主体的发展都同步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18]。因此,三者融合成为一体联动和一体推进的综合体,构成了三位一体的三角协调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协同关系,三者良性互动且一体衔接,是更好推进三者实践的逻辑根由。

二、多维助推:陶行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实施路径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学校同家庭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局面。”[19]陶行知将学校与家庭、社会构成一个整体,创造了四通八达的教育网络,把家庭、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使三者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创造性地对家庭、学校和社会进行“三位一体”的统筹部署,彰显了家校社三者之间的有机辩证联系,主张协同配合、系统集成,这是对生活教育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拓展。具体实施路径有如下几个方面。

1.坚持整体教育观

陶行知构建了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整体教育体系,建立了“大教育”的宏大格局。他认为“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既然真正的教育来源于人们生活间的接触,任何有人居住或聚集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一所大众学校。于是,我们的学校是在庭院、走廊、街道、商店、乡村的寺庙及兵营中举办的。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20]。整个的社会活动,都是教育的范围,社会真正成为一所学校。陶行知坚持整体的大教育观,将教育深深根植于整个人类生活之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教育等同于学校的“小教育观”[2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贯穿为一个整体,强调系统化整体推进,如此才是“活”的教育。这种教育观促使教育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使得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让教育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

2.推行工学团组织

工学团集生产、教育、自卫等功能于一体,是满足群众需要的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更是陶行知理想的社会基层单位[22],“在这里面是包含着生产的意义,长进的意义,平等互助自卫卫人的意义。它是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产生一个富有生活力的新细胞”[23],这些新型“文化细胞”构成一个巨大的、辐射范围广的社会文化网络,从而构成一个大社会、大学校,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陶行知设想将全国的家庭、商店、工厂、学校、军队、乡村、农场等都变成工学团,通过“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等基本主张改造旧教育和探求新教育出路,从根本上改造学校教育,为普及教育提供崭新路径,实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功效,更体现其民族救亡的强烈愿望。

3.倡导“小先生制”

为了更好普及教育、推行生活教育,陶行知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在开展工学团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小先生制”,这是他独创的一种普及教育的方式和形式。“小先生”的职务是教人去教人,把从大人或其他孩子那里所学知识教给其他人,其他人再去教不识字的人。小学生变成小先生,用小孩的力量,来普及生活教育,每个小先生犹如桥梁纽带,连通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一张巨大的生活教育网,向各个角落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与力量。推行小先生制不仅有利于尽快普及教育,使知识公有,实现“教育为公”“文化为公”的远大抱负,还可以促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实现流通,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建立紧密的联系。小先生制深入社会各层级,通过即知即传、开门教人等方法,不仅教人,更注重教人去教人,将知识和技能从学校传递到家庭和社会,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普及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原则和新方法,也将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联系在一起,充分揭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底色。

三、余音绕梁:陶行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价值意蕴

陶行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打通,注重三者的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回归育人理念目标,主体指涉迈向多元,实施策略趋于完善。

1.深化中国普及教育的变革

陶行知“把学校的范畴扩大到社会,以汲取更多的教学素材,使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开发更宽广的教育环境,邀请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教育”[24],促使人们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思考教育问题。在教育思想层面,这是近代以来对以学校教育为正统观念的冲击与突破,丰富了教育内涵,扩大了教育的对象,深化了对教育的认识,拓宽了教育的范围,增强了教育的效果,带动了学校课程、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将整个社会当作学校,从本质上“提出了社会(形式化的人)与学校(形式化的教育)的关系”[25],促进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进程,根本改变了教育观和学校观,使得学校与普通大众、与家庭、与社会真正联结;在教育制度层面,突破了传统观念对教育制度的认识,为后期国民教育制度法颁布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在教育实践与事业层面,深化了对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等实践活动的认识,有效地整合了“包罗万象”的社会教育事业[26]。

2.推动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陶行知的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思想与实践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理论基础,以平民大众教育为推手,与基层民众生活需求相结合,“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文化视野下移和扎根基层的教育实践创新”[27]。陶行知极力主张要重视乡村教育,强调要改造传统的乡村学校,以教育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改造乡村社会。于是发起了乡村教育运动,“创造了乡村学校网,将成百个家庭联系起来。这些学校不仅为儿童提供基本的教育,而且也为成人提供識字教育”[28]。陶行知坚持治愚与治穷相结合的“全民教育”理论,坚持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教育共同体,有助于扫除文盲,普及文化教育,提高民族素质[29],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深化乡村教育改革,为教育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3.促进教育实质性发展与良性循环

陶行知在坚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打通家庭、学校和社会彼此间的隔断,构成了相互协调的复合型组织系统,从而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合力,发挥整体效应,使文化充分传达和发展,成为大众的文化、民众的文化。陶行知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主体同在,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家庭教育作为支撑地,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社会教育作为辅助地,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全面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志同道合、达成共识,相互扶持、相互监督、相互评价,同质、同向、同步进行教育,促进教育实质性发展与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华中师范学院教科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76.

[2] 储朝晖.杜威与陶行知:走出“投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02):76-90+189.

[3] 陶行知.儿子教学做之一课(下)[N].申报,1932-01-24(017).

[4]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五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308.

[5] 陶行知.佛兰克林(上)——小徒弟列传之一[N].申报,1931-11-14(001).

[6] 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6.

[7][8][9][11] 陶行知.我之学校观[J].徽音,1926(29-30):12-14.

[10][17] 陶行知.创造的教育[J].教育建设,1933(05):146-151.

[12] 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J].战时教育,1945(02):9-12.

[13] 虞伟庚.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24.

[14] 陶行知.教育的新生[J].新生周刊,1934(36):32-33.

[15]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11.

[16] 陶知行.生活教育[J].生活教育,1934(01):1-2.

[18] 段从宇,胡礼群,张逸闲.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的科学识辨与正确处理[J].教育科学,2023,39(02):48-55.

[19] 王清,顾庆龙.陶行知和谐家庭教育观特色考[J].教育评论,2011(02):144-146.

[20]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378.

[21] 周洪宇.陶行知大传 一位文化巨人的四个世界(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67.

[22]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九五”教育规划课题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173.

[23] 陶行知.普及什么教育[J].生活教育,1934(01):2-3.

[24][28] 苏智欣.陶行知的创新实践:杜威理论在中国师范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J].教育学术月刊. 2018(07):3-21.

[25] 唐迅.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命题新探[J].教育研究,1999,20(11):58-62.

[26] 王晓璇.社会教育:中国近代教育探索的本土之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8:227.

[27] 黄书光.陶行知的学校变革探索与“生活教育”理论建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9(03):106-113.

[29] 周洪宇,余子侠,熊贤君.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前言.

[作者:申国昌(1967-),男,山西山阴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鹏丽(1987-),女,山西朔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陶行知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