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依
我在一所职业高中当老师。职高接收的都是没考上普通高中、成绩与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因此老师大都不愿意当班主任。他们常说:“发的那点班主任费,还不够被学生气病了买药的钱。”
2008年,我30岁,被学校安排做了新生班电子商务专业的班主任。
新生入学那天,家长们陆续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报到了。收费、安排寝室、与家长寒暄,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突然,我眼前出现了一个“金毛狮王”。
“哎,交钱!”那男生率先开了口,一脸不屑的样子。男生旁边还站着一个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脸黝黑、手粗糙,一看就是体力劳动者。
我推断这是一对父子,儿子素质不高,而且父亲应该早就管不住他了。
“名字?”我问道。
“王斌。”
我马上想起一个老教师给我的经验之谈:在我们学校做班主任,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们的后娘,尤其是开学初期,规矩要多立,要严格要求,这样班级才不会乱套。而眼前這个王斌,显然正是我立规矩的理想对象。
我不动声色:“你的头发不符合报名要求,必须是黑色才能报名。”
“不行,这头发我花了好几百弄的,让我染黑,我就不读了。”王斌的口气倒是挺冲。
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爸抢着说:“不读书,不行,不行!”
“读书可以,但要遵守校规。我们学校的规矩是‘留发不留人,你想留这头发,那只有不读这个书了。”我口气强硬。
“这书,我本来就……”王斌急了。
“少讲!不读书,不行,不行!”他爸估计嘴巴也笨,颠来倒去就这几个字。
“把头发弄正常,再回来报名。”我坚决不让步。
“去弄头发。”他爸拽了下王斌的衣角。
“你少碰我,小心老子揍你!”王斌双眼怒瞪,高声狂叫。原本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这一老一小成了众人的焦点。
只听“啪”的一声,王斌他爸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儿子脸上。我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王斌也挥拳打在自己老爸的脸上。瞬间,两人扭打在一起,吓得我呆立一旁。
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以为王斌不会回来读书了。没想到,开学第三天,父子二人又来报名了。这时王斌已经变成了黑色寸头。
我有充分的理由将王斌拒于校门外,但看到他爸那近乎哀求的眼神,心顿时软了。我给王斌报了名,但要求签一个协议:若他再发生打架行为,立马退学。
他爸同意了。
意料之中的,开学不到一个星期,王斌又出事了。
学校举行“迎新杯”篮球比赛,王斌第一个报了名。一问才知道,他初中篮球就打得很好,差点进校队。我赶忙鼓励他:“既然你这么厉害,有空就带其他参赛同学去篮球场练练。”他爽快地答应了。
可第一天去球场,他就跟二年级学生发生了口角,很快就又发展到了用拳头说话的地步。等我赶到现场,局面已经被其他老师控制住了,王斌脸上挂了彩,另一个二年级学生鼻孔塞着卫生纸。
想到他爸那老实又可怜的眼神,我在心里愤愤地骂着:“一个老实巴交的人怎么养出这么个浑蛋儿子!”我带着王斌到了学生处,跟负责老师说:“开学前,这个学生是跟我签了协议的,如果再打一次架,就直接退学回家。”
老师看了眼王斌,说:“原来打老爸的学生就是你啊!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按照你班主任说的办吧。”
然后我又带着王斌回自己办公室。没想到我们班几个篮球队的男生排成一排,正在办公室门口等我。“张老师,你不能开除王斌。”“张老师,他是为了我们。”他们七嘴八舌地为王斌辩解着。
原来,刚才他们在球场练球,几个二年级学生看他们是新生,非要他们把场地让出来。他们不想惹事,就让出了场地,临走时一个男生气不过,吼了句:“欺负新生,还真以为自己是老大了呢!”
没想到,话音刚落,二年级学生就把一个篮球砸了过来。王斌就跟他们动了手,其他人赶紧回来找了老师。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对王斌的处理好像有些简单粗暴了,便说:“你们先陪王斌去下医务室,剩下的事情等下再说。”
我思考再三,决定再给王斌一次机会。王斌确实有错,但他在转变、在进步,我应该给他一些时间。
太阳西下,我在篮球场边找到了王斌。我告诉他,这次事出有因,我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但不管什么原因,打架肯定有错。
“我觉得你改变了。”
“哪儿?”他问我。
“眼睛,里面的戾气少了,多了平和和诚恳。”
“哈哈,张老师,你说得太高深了。”王斌笑了,还有些刻意的夸张。
我知道其实他明白我的意思,又开玩笑地问:“你最后为什么又来了?难道你跟你爸在家里又单挑了,他打赢了你?”
他摇摇头:“我奶奶。”王斌说自己的奶奶七十多岁了,知道他不想读书了,急得直哭,不小心摔倒在地,王斌去拉她,她也不起来,就是一个劲地哭着说:“斌斌,去上学啊,一定要上学!”
“我是奶奶带大的,我答应奶奶回来上学,就要做到。奶奶还说,如果不读书,就这样在社会上瞎混,总有一天要坐监狱、吃牢饭……”王斌说完,又对我笑了笑。
我也笑了。轻风徐徐,晚霞漫天,有一股暖意涌上心来。
几天后,篮球比赛开始了,王斌因为出色的表现被体育老师“发现”,正式加入了校篮球队。
一天下午,体育课上课前,三个女生来办公室找我,一个胖墩墩的叫于玲的女生说:“张老师,体育课我们想请假。”
“为什么?”我问道。
“来例假了,上不了体育课。”
正准备让她们写个请假条,我再签字同意时,对桌李老师故意咳嗽了几声,对我使了个眼色。我立马会意,让女学生先出去等会儿。
我问李老师:“怎么了,不能给她们请假吗?”
她笑了笑:“假可以请,但你最好拿个小本子,把她们请假的日子记录下来,原因写好,最重要的是,要让她们签上自己的大名。”
我不明白,还想问个究竟,另一位王姓老师紧接着说道:“你别管为什么,以后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我照做了。这两位老师真是料事如神,没几天,于玲又和另一女生一脸痛苦地来请假了:“张老师,我来例假了,疼得难受,上不了体育课。”
“不对吧,几天前,体育课因为来例假请假的,不就有你吗?这半个月还没到……”李老师抢先说。
“没有,那次不是我,老师你搞错了。”于玲嘴巴依旧强硬,但神色有些慌张。
“搞没搞错,看记录啊。”
李老师一语提醒了我,我赶紧拿出小本子,一翻开,于玲不吭声了。“回去上課吧,把心思放学习上,少来花花肠子。”我故意声音严厉。
没想到,于玲还继续嘴硬:“我就是来例假了,我就是要请假。”
一时间,我又被她唬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李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好啊,老师愿意相信你,但是你也要让同学们信服——你是女的,你们班主任也是女的,你们一起去卫生间,让老师做个证人。”虽然我心里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也只能说:“对,就这么办。”
于玲顿时没招了,气哼哼地嚷了一句:“不请就不请!”转身出了办公室。
我决定去找体育老师了解一下情况。到了操场,在人群中扫视两圈,愣是没找到于玲。“于玲呢?”我大声问着学生。
“于玲?哦!‘肉球啊,体育课就没见到她。”
“都‘肉球了,体育课当然不敢上喽,跑步都是滚的。”
几个好事的男生乱嚷着,大家也都跟着笑。我终于明白于玲不愿上体育课的原因了。
“张老师,于玲好像在班里。”一位女生悄悄跟我说,“现在班里喊于玲‘肉球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前只是体育课叫叫,现在平时也有人叫了,寝室里有几个女生也故意叫她‘肉球,真的很过分……于玲偷偷哭了好多次,她还说过想退学,在学校待着没意思之类的话……”
我生怕于玲会出什么事,三步并作两步往教室跑去。还好,一到教室,就看见于玲正趴在桌子上。
我悬着的心这才落下来:“老师知道你为什么不去上体育课了,相信老师,我来帮你解决,好吗?”她抬起头看着我,眼眶红了。
我马上把班里三个喊于玲外号最凶的男生叫到了办公室,厉声责问:“校纪校规里是不是有一条,‘不能欺负同学?”
“我们没有。”男生于勐叫着。
“没有?那给于玲起外号呢?害得她都不敢上体育课,这事不是你们干的?”
“张老师,这也太上纲上线了吧,我们也就是开开玩笑,活跃下班级气氛。”男生张立辩解着。
“玩笑?那我也给你们起个外号。你!”我手指张立,“听说寝室里你的脚最臭,要不以后就让同学叫你‘臭脚张?还有你,于勐,写作业潦草得像鬼画符一样,以后叫你‘鬼画符于,还四个字,够赶潮流吧?李军,你动不动就出口成脏,干脆叫你‘李大便,怎么样?”
“不要啊,张老师,你也太狠了吧!”他们仨叫道。
“开玩笑要有分寸,如果玩笑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面,那就叫校园欺凌——电影你们不是也看过吗,很多遭受欺凌的学生,最后杀人的也有,自杀的也有。我告诉你们,于玲因为你们所谓的玩笑,都打算退学了!”
三个男生不吭声了。
接下来,就该处理寝室女生了。李老师提醒我:“有些女生心眼小,你把她们单独叫过来批评,说不定个别女生会更加迁怒于于玲。还是把寝室所有女生一起集中,不指名道姓地教育一下,这样目的达到了,也不会有人记恨于玲。”
我按李老师嘱咐的办了,但总感觉这套方法治标不治本。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于玲画画不错,便让她负责班级黑板报的工作。果然,她不负众望,学校黑板报评比,我们班拿了一等奖。
班会课,我嗓门极大:“全班同学都要感谢我们的美编于玲同学,是她,让我们班有了第一张奖状,而且还是一等奖!”我故意把“美编”两个字拉长、加重。此后,只要我一提于玲,便会在她名字前加上“美编”二字,慢慢地,同学们都忘了“肉球”这个名字,而跟我一样喊于玲“美编”了。
每次大家这么叫,于玲都会微微扬起头来。
2011年6月,我带了三年的2008级电子商务班终于毕业了。
学生们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工作基本都已落实,女生大多去了比较有规模的超市做收银员,男生有几个去了网络公司,还有些去淘宝做客服。
这些年,虽然我和学生们生活在同一座小城市,但鲜有见面。
王斌毕业后跟一个亲戚去做工程,还来学校看过我一次,买了很多水果。我觉得好有面子,一边给其他老师分着水果,一边不停地说:“我毕业学生给买的,多吃点,多吃点。”
那年,同事的妻子生小孩,我去医院看望。一进病房,隔壁床的产妇就叫我:“张老师!”我一看,竟然是于玲——她刚生了个女儿。
这些年,一直当着职校的班主任,到底带过多少学生,还真没有细细算过。我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教出上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可我的学生们,在自己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也会认真工作,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善待妻儿,努力地活着。
(丹舟摘自网易微信公众号“人间工作室theliv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