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烨烨
作為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植物学课经过三代人的传承、积淀和发展,已经走过了近百个春夏秋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938年,著名的植物学家、杂草学家、农业教育家李扬汉教授开始教植物学课。从金陵大学到南京农学院,再到南京农业大学,李先生在教育界耕耘了半个世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引,以志向为标,以奋发为桨,青年要在兴趣中寻找自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李先生一生的教育理念。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教具匮乏,李先生亲手制作各式显微照片、石膏模型。他备课认真,授课深入浅出,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他的课不仅学生爱听,很多中青年教师也喜欢旁听。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强胜,就曾在李先生课堂上旁听。后来,在给李先生做助教的近20年中,强胜将植物学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倒背如流。
21世纪初,强胜从李扬汉先生手中接过植物学课的教鞭。植物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面向全校涉农专业大一学生开设,支撑着学校6大国家级一流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大一学生刚从基础教育进入大学校园,学习方式需要转变,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尤为关键。”强胜希望学生以“主角”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则作为“导演”退居幕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传统的植物学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强胜教授大胆地把教学时间予以“整合”,把传统课堂“灌输”式的理论课全部交给学生课余线上自学。老师则退居幕后,为学生理论知识的自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为学生的动手实操营造更加完备的学习氛围。
21世纪初,互联网刚刚发展起来,强胜教授敏锐地发现这一新兴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琢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变革教学模式,帮学生去探索更大的植物世界。他不断丰富线上资源,为学生营造自学理论的良好条件。同学们在网上吃饱理论知识后去上课,发现植物学课堂已变身沉浸式实验互动教室。师生一起在培养皿中观察植物,在显微镜下分析组织切片,在体视镜下解剖花朵。同学们通过全课程27次当场实验报告的反复“锤炼”,全面系统地夯实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大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成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阵地。教师需要以高超的教学设计统揽教学内容,精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强胜教授带领团队花更多的精力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考核方式、教学资源的改革和建设,为学生营造更加充分的自主学习环境。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
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有一间杂草标本室,这是李扬汉先生1980年代创立的,为学校植物学、杂草学的教学、科研,以及科普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强胜教授接手管理杂草标本室后,经20余年持续采集收藏,标本室植物样本达到10万份,涵盖全国各地200科、1000属、5000多个种类,跃升为中级植物标本室规模,是国内收藏杂草数量最多、种类最完备的杂草标本室。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几十年前,李先生就经常带领青年教师到野外认识植物,让他们迅速掌握数百种植物的形态特征,锻炼野外教学的能力。如今,强胜教授是师生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植物“活字典”。
“地球上的被子植物约20多万种,我国有3万多种,加上栽培植物大约有4万多种。作为一门描述性的课程,百闻不如一见是植物学课最大的特点。”因此,除了带学生到野外认植物之外,强教授恨不得把大自然全部“搬”到线上,把网络课程做得丰富一点、再丰富一点,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进行网上课程建设,需要大量图片资源,因涉及知识产权,强教授决定带领团队尽可能多地收集一手资料。2020年暑假,强胜教授团队自驾大西北长途跋涉20多天拍摄植物图片。“希望能到更多地方,收集更多图片,边走边找,边找边拍。”20多年来,由团队收集的图片已有15万张,强胜个人拍摄的就有10万余张。这些积淀成为南京农业大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学课程线上教学平台的坚实基础。
开什么花就上什么课
“垂柳的繁殖需要借助风的力量,但风是个不靠谱的‘红娘,垂柳便用数量庞大的微小花朵取代艳丽的花朵,雄花密集生长形成?荑花序,轻盈的花粉可随风飘散”
阳春三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课教学团队刘宇婧副教授正在校园里,向同学们介绍垂柳的“生存智慧”。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南宋诗人王淇笔下的七言绝句《春暮游小园》也被刘宇婧带进课堂,诗人通过描写梅花、海棠、荼蘼等的花期,表现暮春到初夏的更迭。“诗中依次记录了蔷薇科4个亚科的开花时间,你们可以跟着诗歌去观察校园里的蔷薇科植物。”在刘老师看来,这就是她要传递给学生的“植物之美”“植物之迷”“植物之力”。
“‘给比‘拿快乐”是刘宇婧分享给学生最多的学习理念。组团队、查文献、访专家、作报告、拍视频同学们常常在课余忙得不亦乐乎。在同学们眼中,刘老师的植物学课不仅仅是课堂上的90分钟,更是课内课外的无限延展。
“大自然开什么花,我们就上什么课。”实验员刘琳莉老师是教学团队的“植物猎人”,帮助团队收集花卉标本。“我们会根据刘老师的花期情报,灵活调整教学日历,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实验观察的材料之需。”刘宇婧说。在学校教学科研基地看梨树传粉,在校园里观察蔷薇科的花开花落,在紫金山感受生物多样性,在显微镜下理解植物的自交不亲和,利用大自然的素材创作植物拼贴画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把植物学课“搬”进大自然,又把大自然“请”回实验室。
植物学课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在新农科建设的挑战下,刘宇婧副教授发现,历经百年的植物学课的教学目标正在悄然变化。
“如今国家亟须一批引领农业科技变革、推动强农兴国的专业人才。从前的教学目标就是认识植物,了解国家植物资源的形态特征。在新时代的召唤下,我们需要着手培养农科学生‘植物为本的理念,利用植物表型的研究成果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在教学团队的耳濡目染下,劉宇婧对于重焕生机的植物学课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实验课上,刘宇婧开始着重培养同学们的植物思维。为什么袁隆平教授要进行杂交水稻研究?梨院士张绍铃教授团队是如何解决梨树自交不亲和的难题?“能否利用植物表型服务农业需求是植物学思维的最好体现。”刘宇婧希望在学生内心深处埋下“创新思维,服务家国”的种子。
2023年8月,刘宇婧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上从465个教师(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比赛中,刘宇婧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三代人在植物学课教学过程中如何从心出发,构建“生临其境、植入人心、物我相融,知行合一”的沉浸式高效课堂
“获奖完全是植物学课程团队这么多年课程建设营养的释放,是南农精神的传承。”刘宇婧感慨。如今的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在强胜教授的带领下,改革“满堂灌”的传统理论教学,开发以实验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把数字课程资源、数字教材建设,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线上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教学成果奖、首批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国家级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一一收入囊中。
“教学必须是大学教师的头等大事,这是李先生一生坚守的理念。我们教学团队早已将‘对教学认真、对课程负责的态度和共识融入血液,为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源源不断输送优秀人才。”强胜说。
责任编辑:朴添勤
Tips:与时俱进的植物学教材
1943年,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李扬汉先生曾翻译出版《普通植物学》教材,极大地满足了抗战大后方高校师生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李先生凭借多年的植物学研究和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编写了农业院校统编《植物学》教材,成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农业院校最具影响力的首选教材。
80年后的今天,强胜教授不仅先后主编出版植物学国家“十五”“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课程更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探索出数字化时代教材建设的新范式、新路径,由强胜教授主编的《植物学》数字教材获得首批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成为高教社出版的获奖教材的唯一案例。
强胜教授说:“植物学课程教学涉及植物种类繁多、植物特征纷繁复杂,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材是基础是关键,更需要不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