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莹
多年前,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读硕士的黄彬凌和袁振宇拿起锄头和铲子,在未名湖畔荒芜的空地上改造了一座小园子,自此走上公共空间营造之路。2020年,他们带着亲手创办的草图营造团队来到深圳,走进城中村和各大社区,与当地居民共同建造了80多个花园。
“弯弯的扁豆、绿油油的麦菜、红彤彤的小番茄……”今年植树节,位于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社区的老友农场二期,迎来了一群“小友”。有的挥锹铲土,有的扶苗培土,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这里种下一棵棵小树苗。一陇之隔的老友农场一期,当季各类蔬菜长势正好。
这里过去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夏季蚊虫孳生,给周边居民造成不小的困扰。得知居民们想有一块地可以种菜时,黄彬凌冒出了一个“共享农场”的主意。
不同于在自家阳台种菜,也不同于那些“托管式”的城市顶楼种植空间,黄彬凌希望打造的是一个真正能够让居民参与的公益农场。
开发农场,首先要解决土壤的问题。黄彬凌、袁振宇和团队成员带着居民开始施工,扛着锄头开荒改造,短短几十天,500余人次参与改造,老友农场也从一片荒草地,变成了一个众人共同耕耘的社区农场。
“从播种到采收,吃上自己种的蔬菜,感觉自己真正融入这个城市了。”对于老友农场的副团长闻雅来说,诗意般的生活就是从这一亩三分田开始的。方寸之间的农场,给她带来了精神滋养。
“看,这是我种的菜,最近豌豆长得不错,过两天就能摘了,还有油麦菜、莴笋,这是别人种的西红柿和茄子……”在位于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的爱心农场,廖阿姨正在打视频电话,兴奋地和老家的姐妹分享她的丰收之喜。
这是黄彬凌跟踪最久的一块地。过去几年时间里,居民共同参与维护,一起种菜、一起采摘,社区共同体意识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生发。
在距离爱心农场5公里左右的地方,一个名叫“幸福”的共享农场也正在培育新苗。春节后,农场迎来了第一场邻里议事会,18名种植户相约农场,共谋春耕“大计”。
田间,社工围绕农场“春耕春种”行动,罗列出各类蔬果,与种植户们商量要怎么种。邻里议事机制作为解决农场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收集相关反馈。种植户们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对爱心义卖、结对帮扶、值日安排等活动进行总结。
随着农场的建成,居民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3月中旬,老友农场迎来了一波丰收,“农场主们”主动将菜地的成果送到社区弱势群体和高龄老人的家中。居民们共享农场的喜悦,农场主们也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场生活中体会到共同收获的幸福。
在家门口耕地种菜,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黄彬凌带领居民建起一个又一个共享农场,让一块块城市“边角料”变身成共享菜园,让居民吃上自己种的菜,同时也探索出一条调动居民全周期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营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