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荫翳,鸣声上下”,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灵魂与山川的低语共鸣。人与万物共生共长,我们都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当今,我国正处于历史的交汇点上,要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态建设,实现文明的永续发展。
近些年,中国绿色生态实践取得骄人的成就。随着“河长制”“林长制”的实施为生态保护筑起坚实堡垒,“水更清了,天更蓝了”成为我们举目间可以看到的环境变化。绿色环保更成为一种前途无量的新兴职业。浙江省长兴县画溪村走出的大学生王云峰,为了找回记忆中那个水清河澈、美景如画的美丽家乡,毅然决然离开繁华的都市,积极投身画溪村的治水工作。在绿色职业领域的广阔天地中,青年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在绿色发展中寻找创新和机遇,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双赢。
“中国绿”闪耀全球的背后,是一代代人投身生态实践的接力赛跑。我们新时代青年不仅要做坚决的行动派,更要做坚定的引领者。一直行走在拯救长江珍稀动物征途上的江阴女孩郑冰清,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带着先进养殖技术回到家乡创业,继承爷爷的生态事业,为修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维护长江生物多样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站在人类社会历史的角度,一个人的努力或许微不足道,一代人的坚守也许平平无奇,但把所有人的奋斗汇聚起来,就是足以改变一切的力量。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与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有人觉得,生态实践、美丽中国建设这些词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可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上,每个人都可以少用一次性用品,厉行“光盘行动”,多乘坐公交车、地铁出行,生活用品选择二手平台购买流转,落实生活垃圾分类……选择“碳中和”生活方式,在诸多的生活细节中贯彻低碳、环保、绿色、节俭的理念,人人都做到如此,绿色中国才可以持续。在华夏播撒绿色种子,不能仅靠千千万万的“他们”,还要靠千千万万的“我们”,即便不是投身生态环境类行业,我们也能在平常一点一滴中,树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每一株绿色的生态价值都不可或缺,每一个人的奋斗力量都不容忽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建设“绿色中国”,吾辈青年大有可为,也一定有所作为!吾辈踔厉奋发,“中国式现代化”定能在世人面前展现更美、更蓝的天空!
借鉴角度
本文的可取之处在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所选事例先由典型个体出发,进而由小我到群体,由彼岸的旁观者转向了走向实践的践行者,语言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具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