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促进餐饮行业的蓬勃上升,对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自然也日益增长,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建设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但不限于设施设备陈旧、课程设置单一等。因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探讨如何在1+X证书制度下,优化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且有望培养更多优秀的烹饪专业人才。
1.高职院校烹饪实训教学特点
高职院校烹饪实训教学具有多重特点,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职业发展。首先,相较于理论课程,烹饪实训更加注重学生亲身参与,通过操作厨房设备、制作菜品等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其次,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对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烹饪实训紧密结合行业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此外,在餐饮快速更新迭代环境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共同合作,分工协作完成菜品制作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技巧。再者,要注重食品安全卫生与职业素养培养。烹饪实训过程中,学校应强调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
2.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建设需求
首先,硬件设施方面,需要配备先进的厨房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燃气灶具、蒸烤设备、切菜器具等,以满足不同菜品的制作需求,且要确保厨房空间布局合理、通风良好,以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其次,实训基地需要具备多功能的教学场地,包括教室、实验室和实习餐厅等,以模拟真实的餐饮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并掌握相关技能。再者,安全设施是保障,包括设置消防设备、急救箱等,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此外,针对现代化烹饪技术的发展,还需考虑软件环境,尤其是数字化技术、虚拟软件等,都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实践操作。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和评估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3.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建设原则
1+X证书制度是指在学生完成高职院校的学业后,除了获得学位证书外,还可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职业技能证书的教育体制,其中“1”代表高职院校的毕业证书,而“X”则代表可以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的数量,通常是一个或多个。在1+X证书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和市场需求,在完成学位课程的同时,选择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由上可知,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建设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首先,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训建设应根据当地和行业的实际需求,调查分析就业市场的需求趋势,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其次,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训建设应突出实践教学,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烹饪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再者,要强调多样化的学习路径。1+X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证书课程。因此,实训建设应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此外,要重视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实训建设应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提供持续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最后,要强化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实训建设应建立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4.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4.1灵活设置多元课程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建设的首要策略是设置多元课程内容,灵活性包括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证书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中式烹饪、西式烹饪、甜点制作等,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提供灵活的学习选择。例如,我国正处于高速经济发展阶段,餐饮市场也迎来了挑战,其中就包括不断增长的西餐消费需求,因此,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西式烹饪课程,包括各种主流西餐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比如,意大利披萨、法式浓汤、美式汉堡等,这样的课程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西式烹饪技能的需求,也顺应了市场对于专业西厨的迫切需求。另外,针对热爱烘焙的学生,学校也可以开设专门的甜点制作课程,有效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课程可以涵盖各种蛋糕、饼干、布丁等甜点的制作工艺以及甜点装饰的技巧和创意,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烘焙的基本技能,还能够培养出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灵活设置多元课程,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烹饪人才。
4.2配置先进教学设备
实训基地另一个建设策略是配备先进的烹饪设备和技术设施,以提升教学水平。建议引进最新的厨房设备、智能化菜谱系统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譬如,选择引进一系列先进的厨房设备,包括智能电磁灶、蒸烤一体机、真空包装机等,这些设备具有高效、智能的特点,能够提高菜品制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学生的操作难度,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另外,也可以配置智能化菜谱系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菜品制作指导和技术支持。智能化系统可以包含各种菜品的制作方法、配料比例、烹饪步骤等详细信息,学生通过系统随时查询和学习,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校引进“智慧厨房”类的智能菜谱系统,系统集成大量的菜谱资源和视频教程,以此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学习,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推荐适合的菜品和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烹饪技能。因此,通过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能够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3采用产学融合模式
推进产学融合模式是大多数应用课程教学的必经之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因此,建议院校与餐饮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实习、双向培训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操作,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实践中应该采用就近原则,与当地的餐饮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与知名酒店、餐厅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学生进行实习或双向培训,这样学生就能在合作企业的厨房中参与菜品制作,学习到专业的烹饪技能和实践经验。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餐饮企业的专业厨师或管理人员来校进行技术交流和举办讲座,分享行业经验和技术诀窍,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例如,某高职院校与当地知名酒店连锁集团合作,开展了一项名为“厨艺挑战赛”的活动,该活动邀请酒店集团的专业厨师来校担任评委,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烹饪技能。经历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技能,还能够与企业进行深入的交流,拓展就业渠道。通过采用产学融合模式,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丰富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4.4注重课程质量效果
建立严格的课程质量把关机制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策略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长期职业发展。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估,定期组织教学评审和教师培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标和持续改进。为了保证课程质量,实训基地应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设立课程质量评估委员会,由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组成,负责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与此同时,还应定期组织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感受和建议,为课程改进提供重要参考。另外,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教学评审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对教学过程进行评审和指导。采用评审会议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教学质量,而且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保证教学过程的高效进行。例如,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可以定期组织“课程质量月”活动,针对不同课程开展教学评审和学生满意度调查,收集反馈意见,并根据调查结果和专家建议进行课程调整和优化;同时开设针对教师的教学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教师进行授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注重课程质量效果,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4.5探索技术创新理念
纵观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实训基地建设策略应注重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积极探索新的烹饪技术和工艺,包括引进国际先进的烹饪理念和技术。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实训基地可以与国内外知名的烹饪机构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烹饪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合作研究前期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烹饪技术和工艺,为学生提供更加前沿和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与国外著名的烹饪学院合作,共同开发新的菜品制作方法或烹饪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此外,实训基地还可以开设专门的技术创新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烹饪技术的创新和改进。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积极探索新的菜品组合、调味方法、烹饪工艺等,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烹饪比赛和展览,展示其创新成果,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例如,某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与国内著名的烹饪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一项名为“创新菜品设计”的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开发出新颖、美味的菜品,并探索适合现代餐饮市场的烹饪技术和工艺。在项目中,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菜品方案,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动力。通过探索技术创新理念,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烹饪专业人才。本文分析了烹饪实训的特点和建设需求,提出了灵活设置多元课程、配置先进教学设备、采用产学融合模式、注重课程质量效果和探索技术创新理念等建设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够为高职院校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烹饪行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陆文楚(1996.07-),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工学学士,助教;研究方向: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