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正常膳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根据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辨证施膳,分季择膳。本文笔者执笔起草了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的72天食谱,并介绍四种不同证型的经验食养茶饮、食养方。本指南食谱参考“辨证辨体,因人施膳”原则,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分为4种中医证型,制定对应食谱示例。食谱制作食谱制作坚持食物多样、能量适宜、主食定量、蛋白适量、蔬菜丰富的原则。食谱根据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与痛风间歇期的轻体力活动人群,一天食谱的能量范围在1600-1800kcal;正常体重的成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人群,一天食谱的能量在1400-1600kcal范围,可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调整能量。使用者可基于不同证型选择相应的食药物质和食养方,参考指南提出的食养原则和建议,结合食物互换法,根据自身情况对食谱进行调理搭配。
1.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食养原则和建议
食物多样,限制嘌呤;蔬奶充足,限制果糖;足量饮水,限制饮酒;科学烹饪,少食生冷;吃动平衡,健康体重;辨证辨体,因人施膳;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2.从食物类别的角度进行72天食谱分析
食物多样,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充足。在控制总能量及脂肪的基础上,选择食物多样的平衡膳食模式,食物每天至少15种,每周至少30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的50%-60%,以成年人每日能量摄入1600-1800kcal 为例,相当于全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200-215g之间。主食减少白米面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如全谷物、杂豆类、蔬果等。新鲜蔬果含丰富植物化学物,如生物碱类、黄酮类等,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高尿酸血症,降低痛风发作。建议每日食新鲜蔬果的摄入量为500-800g,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蛋白质10%-20%,乳蛋白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尿酸排泄,每日摄入300mL以上的奶(含奶制品),奶类选低脂或脱脂牛奶、羊奶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与痛风间歇期摄入的脂肪占比20%-30%,可选猪瘦肉、牛瘦肉、去皮鸡肉、牦牛瘦肉、去皮鳕鱼等脂肪含量较低食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因关节炎发作期间,体力活动受限,以猪血为主。需限制果糖的摄入,果糖诱发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影响尿酸水平升高,减少如鲜榨果汁、含糖饮料、果脯蜜饯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提倡肉类汆煮后食用,尽量不喝汤。少盐少油、减少调味品、清淡膳食有助于控制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g。本指南食谱遵循高尿酸血症期与痛风不同时期的食养特点,合理搭配内陆、沿海、高原三个不同地区的四季应季特色食材,尊重各地区传统膳食文化、保留特色膳食(如表1、表2和表3)。
3.72天食谱进行食药物质、药膳、茶饮方归类分析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人群的前期状态。“痛风”相当于中医的“痹证”“历节”等范畴,病机为浊、瘀、虚,由于先天禀赋虚弱,阴阳失调,加上后天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或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失司,酿生湿浊,则出现高尿酸血症期。若高尿酸血症期未及时治疗,湿浊流注经络,沉积关节,郁而化热;或受外感风寒湿邪等引动,则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根据不同的症候采用个体化的食养茶饮方和药膳方选用的食药物质,在能促进尿酸降低的同时,还体现春季养肝、夏季祛暑、秋季养阴润肺、冬季温补的特点(如表4)。
小结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膳食调理以辨证辨体,因人施膳;因地因时,择膳相宜为原则,根据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年龄、体质、生活地区、饮食习惯、职业等特点,辨别不同证型,结合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给出72天个性化食谱示例,以达到精准施膳的目的;中医分为湿浊证、湿热证、痰瘀证、脾肾亏虚证四大证型。其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多见于湿热证,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痛风间歇期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分别多见于湿浊证、痰瘀证、脾肾亏虚证。切合高脂血症与痛风人群不同体质和对应症型的个性化药膳食谱值得临床和基层推广。《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面向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以及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辅助预防与改善提供了食养指导。
基金项目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科普项目:国家卫健委《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科普》(2022KP05);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基于广东中医药膳食疗特色优势,开展“成人高脂血症粤式食养指引”研究(项目编号20241219)。
第一作者
杨雅琴(1987-),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医养生保健药膳食疗研究。
*通讯作者
范文昌(1984-),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膳与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