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星星做普查

2024-05-20 09:58:32张君波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5期
关键词:郭守敬巡天铝板

张君波

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天文领域的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项目,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星星进行“星口”普查。

郭守敬望远镜建在了哪里?长什么样子?又为什么叫“郭守敬望远镜”?它的“普查”成果有哪些?让我们一起走进郭守敬望远镜。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全景图(摄影/陈颖为)

引颈凝视天空的“白天鹅”

从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总部出发,驱车大约2小时即可抵达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的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这里群山环绕,环境优美,郭守敬望远镜就静静地矗立于此,犹如美丽的白天鹅引颈凝望天空。所有初次见到郭守敬望远镜真容的朋友,都会为它高大的外表所震撼,纷纷感叹从未见过造型如此独特的光学望远镜。

寓意深远的命名

1276年,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奉命修订历法,发明简仪、高表等12种观天仪器,其制定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在古代通行360多年,在我国天文史上镌刻下了璀璨的一笔。

郭守敬望远镜“工作时间表”

2010年4月17日,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正式被冠名為“郭守敬望远镜”。用“郭守敬”来命名LAMOST望远镜意义深远,不仅可以使后人铭记我国古代天文研究史上的辉煌成绩,更可以激励当代人勇攀世界天文研究的高峰。

郭守敬望远镜(摄影/陈颖为)

奇特的光路

郭守敬望远镜造型独特,主要由3根柱形建筑由北向南依次从低到高排列。3根柱形建筑的顶部分别放置着郭守敬望远镜的3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主镜Ma,焦面和主镜Mb。

晴朗的夜晚,当夜幕降临时,Ma的天文圆顶会被打开,将Ma主镜完全暴露在星空之下,焦面附近的焦面大门也会徐徐放倒,使

Ma->Mb->焦面之间的光路贯通起来。

本领不凡 多个世界之最

郭守敬望远镜独特的外表似乎也预示着它不凡的本领。确实,郭守敬望远镜自2008年建成后便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首次在一个光路里,采用两面大主镜(Ma和Mb);首次在一块主镜(Ma)上,同时应用了薄镜面主动光学和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成为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的世界之最;焦面上密布4000根光纤,理论上一次曝光即可获得4000颗天体的光谱;率先在国际上采用并行可控的光纤定位技术,成为当时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并领跑达10年之久。

不断创新的建设之路

郭守敬望远镜的建设之路,也是一条不断创新之路。

“取经”之路

在郭守敬望远镜之前,国际上最成功的光谱巡天项目之一是美国的斯隆数字巡天项目,该项目是基于一台2.5米口径望远镜开展的,焦面处原本设置640根光纤,后来升级成1000根光纤。采用焦面板替换的方法切换不同天区,即根据当晚的观测计划,提前在不同的铝板上进行打孔,每块铝板代表望远镜一次可观测的天区,每个小孔对应该天区的一颗星星。白天,工作人员对这些铝板进行插光纤操作。

推陈出新

当郭守敬望远镜进行焦面设计时,曾经也考虑参考斯隆数字巡天项目的经验,每天制作不同的天区铝板,人工手动插光纤。但该方案很快便被否决掉,代之以更加高效、环保的并行可控光纤定位技术。

郭守敬望远镜光路图(绘图/张玲)

郭守敬望远镜在观测前,4000根光纤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受控精准地“走”到预设的位置。值得骄傲的是,在郭守敬望远镜建成之前,我国技术人员常到国外“取经”;郭守敬望远镜建成后,国外研究人员纷纷来我国学习望远镜建造技术。

技能值拉满的观天利器

天文学是一门基于观测发展起来的学科,从郭守敬望远镜技能值拉满这一点不难看出,它一定是一柄“观天利器”——基于它的观测数据,已经在很多方面刷新了人们对银河系的认知。

银河系直径新解

郭守敬望远镜建成之前,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可是,科研人员基于郭守敬望远镜的巡天数据发现,真实的银河系要比我们之前认识的大一倍,也就是银河系的直径至少有20万光年。

2015年,本文作者访问时,了解斯隆数字巡天项目如何插光纤

还原银河系的成长史

我们并不知道银河系早期形成历史是怎样的一幅场景,但是科研人员利用郭守敬望远镜观测的光谱数据,结合欧洲航天局盖亚卫星发布的天体观测信息,即恒星位置、距离和运动信息,获得了25万颗恒星精确的年龄,从时间轴上真实地还原出银河系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史。

“打捞”银河系里的璀璨珠宝

银河系就像个大宝藏,郭守敬望远镜通过巡天的方式“打捞”里面璀璨的珠宝,发现的奇珍异宝还真不少。例如:它发现了迄今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其发现过程表明,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寻找黑洞大有可为;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第二代恒星,推断其第一代恒星是约260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恒星,刷新了人们对第一代恒星质量分布的认知;发现了新的系外行星族群——热海星;发现了人类已知锂元素丰度最高的恒星,被誉为“宇宙最大充电宝”……

郭守敬望远镜焦面的光纤定位单元

斯隆数字巡天项目所用的打好孔的铝板

不凡的国际影响力

据统计,有来自全球近200所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上千名用户,正在利用郭守敬望远镜产出的数据开展各项研究,他们的科研产出呈井喷式增长。目前,郭守敬望远镜年均产出科研论文超过200篇,其中国外天文学家发表的成果占比超过40%,这也反映出郭守敬望远镜不凡的国際影响力。

为宇宙天体留下宝贵档案

弹指一挥间,郭守敬望远镜自2012年正式开启巡天之旅至今,已稳定运行十余载。2019年,它成为全球首个发布光谱总数超千万的巡天项目,4年后其获取的光谱数量再翻一倍,2023年3月它成为国际上率先发布2000万量级光谱数据的巡天项目。

郭守敬望远镜发布的恒星参数星表数量,已连续10年稳居世界第一,为人类留下了关于银河系,甚至遥远宇宙天体的宝贵档案,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不竭宝藏。

在郭守敬望远镜的帮助下,全球天文学家在银河系结构与形成演化、恒星物理的探究、特殊天体和致密天体的搜寻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郭守敬望远镜产出更多瞩目的成绩吧!

(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郭守敬巡天铝板
郭守敬
突破20000000!郭守敬望远镜带来好消息
军事文摘(2023年14期)2023-08-06 15:39:52
中国的巡天利器有多强
崔向群:巡天望远追星人
科学大众(2022年17期)2022-09-22 01:37:50
大型铝板拉伸机液压底座的设计计算
一重技术(2021年5期)2022-01-18 05:41:54
学究天人的大科学家——郭守敬
双曲弧形纯铝板内幕墙的施工探讨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24
“巡天·观地·测月”梦想实现——“嫦娥三号”最新科研成果扫描
嫦娥三号进入第33月夜“测月、巡天、观地”成果丰硕
太空探索(2016年9期)2016-07-12 10:00:00
长脉冲激光与连续激光对铝板热破坏仿真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