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发病原因、流行特点及科学防控对策探究

2024-05-19 23:46龙家林
种子世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赤霉病小麦防控

龙家林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农业领域越发呈现出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人民群众对于粮食安全越发重视,很多农作物常见病虫害问题已经可以通过切实有效的防治手段、优选品种、提高栽培与管理水平進行专项防控。以小麦为例,小麦赤霉病为真菌感染类病害,大多发生于气候条件相对湿润的小麦产区,尤其在江淮、江南等地区更为常见,在感染赤霉病后,小麦产量和质量会严重降低。基于此,文章结合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进行专题探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各地区小麦赤霉病的专项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防控

我国南北方地区均种植小麦,小麦不仅是重要粮食作物,也可以将其作为原材料,加工成面包、面条等产品,对小麦进行发酵可生成酒精以及其他生物燃料,小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也可作为饲料用于畜牧养殖之中。在小麦植株的正常生长进程中,一旦感染赤霉病,其发病迅速,造成小麦根、茎、叶、穗的腐烂干枯,如果人食用感染赤霉病的小麦作物也会受到病菌影响而造成身体健康水平下降等多方面问题。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要从该病害的流行特点和发病症状入手,提出专项防控对策,全面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水平。

1 小麦赤霉病发病原因

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因为真菌感染,最主要影响因素为空气湿度。如果小麦正常生长环境中湿度过高,甚至出现持续阴雨天气,空气湿度长期处于50%以上,那么小麦感染赤霉病的概率也会达到50%以上,如果该地区持续阴雨天气延长,那么小麦赤霉病也会逐渐发展为大规模流行和暴发趋势。小麦逐渐进入扬花期后,空气湿度也会对小麦植株造成影响,如果阴雨和大雾天气持续3天以上,且本地区平均气温大于15℃,那么小麦感染赤霉病的概率也会随之增长。另外,小麦在扬花灌浆期,如果天气持续阴雨、气候炎热,那么小麦也会极易感染赤霉病并形成大规模流行趋势。当前我国南方如淮北、四川以及安徽等地区是小麦赤霉病的高发频发区域,此类地区受到自然天气和气候变化、秸秆还田等诸多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多发频发,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降低作物品质,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1]。

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是我国主要的小麦种植省份之一,该地区气候复杂多变,位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域,小麦赤霉病发病概率较高,从2011年至2020年,安徽省全境感染小麦赤霉病程度较重并形成大规模蔓延趋势的年份有5年,发生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顷以上。如安徽省阜南县位于我国黄淮海平原南部,处于黄河与淮河冲击平原地带,该县域气候温暖湿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存在相对明显的过渡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5.4℃, 年平均降水量为985.2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03天,最多可达128天,且降水时间集中于每年的5月至9月。该地区的降雨情况容易受到气团影响,出现集中降雨灾害问题,这也导致安徽省阜南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概率相对较高,并且容易造成相对严重的影响。

2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特点

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为镰孢属真菌,例如黄色镰孢、燕麦镰孢等,此类病菌分生孢子为镰刀型,并存在多层隔膜,顶端表现为钝圆状态。一般情况下单独的孢子并不存在颜色,聚集后会表现为粉红黏稠状。小麦赤霉病的危害部位包括麦穗、幼苗、茎基、茎秆等。

2.1 麦穗腐败

处于扬花期的小麦感染赤霉病后,容易出现麦穗腐败问题。小麦在生长周期内会出现较多褐色斑点,集中于小穗颖片处。随着赤霉病病情的深入,小麦的小穗会逐渐被此类褐色斑点所覆盖,进而导致小穗干枯腐败。感染后期,如果小麦仍旧处于相对潮湿、通风不佳、温热的生长环境之下,那么小麦赤霉病会引发为砖红色胶质霉层,集中于小穗基部和颖壳缝隙位置,最终会导致小麦颗粒生长相对瘦小、干瘪,甚至可能出现皱缩问题,其表面也会存在诸多霉层,如白色或粉红色霉菌等[2]。

2.2 幼苗干枯

如果正处于幼苗阶段的小麦受到赤霉病影响,那么小麦幼苗会逐渐干枯、腐烂。处于染病初期阶段,幼苗芽鞘位置会率先出现腐烂迹象,逐渐腐烂为褐色,并达到幼苗根冠位置,随着小麦赤霉病病情的加剧,幼苗会枯黄、瘦弱,生长发育受限,最终死亡。如果幼苗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那么其在感染赤霉病后仍旧会存在较多粉红色霉层,并集聚于其他幼苗的根部位置。

2.3 茎基和茎秆腐烂

感染小麦赤霉病后,小麦植株的茎基和茎秆位置会先后出现褐色腐烂情况,最终小麦植株枯死。其中,茎秆位置的腐烂问题大多集中于麦穗1、2节位置,早期发病时,小麦叶鞘会出现水渍状褪绿斑,此类斑点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褐色斑,并逐渐向小麦根茎蔓延,当到达赤霉病感染高峰期时,小麦茎秆逐渐枯黄、腐烂,最终影响小麦植株的正常生长。

3 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发病影响因素

3.1 霉菌菌源基数偏高

我国很多地区均有感染小麦赤霉病的情况,尤其是南方地区夏季时节高温多雨,可能出现长期阴雨天,容易引发小麦赤霉病害。此类赤霉病的危害程度一般在4级以上,不同地区农田一般均有相对较高的菌源基数,例如当前我国广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一部分农村地区应用免耕、旋耕等手段,但是在具体落实时处理不到位,很多农作物秸秆和杂草长期滞留田间,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而导致小麦生长的土壤中存在较多微生物和病原菌,长期种植后,小麦种植土壤中越夏越冬原有微生物菌原料会进一步增长。一些地区应用小麦和玉米进行轮作,但是在越冬之后,小麦生长环境中的病菌会大量滋生繁殖,再加上路边零星杂草也有可能隐匿赤霉病致病菌,随着越夏越冬造成更严重的赤霉病危害[3]。

3.2 栽培品种抗病性相对较差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广泛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大多以高产为主,并没有过多强调小麦赤霉病的抗性。例如一部分迟老熟、不耐肥的小麦品种在感染赤霉病之后发病现象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在小麦植株生长过程中,如果栽培与种植手段不合理,那么小麦的患病概率也会增加。例如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针对小麦直接以撒播或直播方式为主,播种密度较大,影响小麦田间的通风性和透光性,造成病虫害的过度繁殖。同时,小麦田如排水不畅,周边高中间洼、土壤黏性较大等情况也会影响土壤排水,造成赤霉病的大规模传播;过度施加高氮肥料,既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也会增大感染赤霉病的概率。

3.3 不良气候条件影响

前文中强调,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小麦感染赤霉病的最主要因素在于气候因素,长期处于阴雨天,尤其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阴雨天气过多,会大幅度增加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概率,甚至有可能造成赤霉病反复浸染。很多农户在小麦最初感染赤霉病之后,受到自身认知偏差和防治能力等多方因素限制,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期,甚至一部分农户盲目打药,发现小麦赤霉病的源头后才进行用药防治,难以更为直观有效地落实赤霉病防控手段。另外,在进行喷药时,很多农户应用大孔径喷头进行集中喷药,此类器具老化程度高,容易造成雾滴过大而导致药液分布不均,无法提高赤霉病干预及治疗效果[4]。

4 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对策

4.1 强化小麦优质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力度

对于不同类型农作物而言,优质选种始终是关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核心要素。为不断强化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水平,需要从源头出发,优先选择抗病虫害效果更好的小麦品种,切实做到源头防治,例如可以对小麦育种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和资金扶持力度,优选新型抗病良种,将其作为小麦赤霉病干预防治的关键手段。对于很多长期爆发赤霉病的地区,可以进行抗病种子的审慎选择,必须达到中轻度抗病水平。例如,安徽省作为我国小麦重要产区,进行小麦选种时可以侧重于基因和环境要素,综合考量不同因素对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除此之外,需要结合不同地区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品种,如绵麦905、徐麦36、济麦44等。

4.2 小麦赤霉病农业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的农业防治技术主要涉及结合不同地区小麦生长情况进行田间管理,落实施肥、播种等诸多管理要素。

首先,可以针对本地区小麦特点,坚持应用深耕掩埋手段。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广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但是此种手段增加了赤霉病的感染概率和发生概率。农户可以在小麦收获之后及时清除前茬作物的茎秆和根茬,尽可能减少地层表面由前茬作物引发的病原菌,进而降低小麦感染各类病虫害的概率,配合深耕掩埋,可以提高小麦抗病能力,让植株生长得更健壮。

其次,在小麦播种和培育过程中,要强化适宜本地栽种的品种选择,要根据本地区土壤墒情、气候条件特点和麦田管理要素进行优化播种。例如合理调整播种量,避免播种过密、播种量过大而引发植株密集,增大感染概率。小麦的播种时间也要坚持适宜性原则,过早或过晚均会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周期和发育期,可以结合每年的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播种周期,若突发阴雨天气,则要及时规避,避免出现赤霉病病菌间接侵染和其他次生危害。小麦播种深度应保持在3~5cm,播种过深或过浅会造成小麦植株细弱,抗病能力下降,同样也会延长小麦幼苗的发育时间。

第三,可积极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手段,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很多地区广泛应用,同样也是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手段之一。可以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协调性原则,既保障均衡施肥,也要确保磷钾肥料的充足,避免过多施加氮肥。早春时节可根据小麦植株的长势情况进行追肥,速效肥可提早播撒,看麥苗生长趋势适当增加微量肥料,以提高植株的正常肥力水平。

最后,全面强化田间管理水平,如果小麦生长区域杂草过多、麦田排水不畅,就会严重增加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概率。可以对以往产生过小麦赤霉病的地块,进行病株残体和杂草的及时去除,并将土壤中的过大石块清理出去,避免病菌栖身于其中,来年影响小麦植株正常生长。与此同时,需要合理改善农田排水,可适当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农用排灌水系统,避免产生洪涝灾害和湿害,也可以优化控制小麦田间湿度,合理调节田间小气候,为小麦植株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和充足空间。

4.3 小麦赤霉病药物防治技术

4.3.1 合理控制药物用量

很多农户在农作物用药方面存在盲目情况,既错失了最佳防治时机,也难以达到更好水平的药物防治效果。在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时,要坚持农药药量的精准度,尽可能交替应用不同类型的药物,避免病菌出现耐药性,同时增强药物的运用效果。例如在小麦播种之前,可以提前应用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避免外来病菌造成赤霉病的传播。拌种药剂可以选择苯醚甲环唑等,应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mL,兑水700mL,可以拌种10kg左右。另一方面,一部分农户不论发生何种病症均会应用多菌灵,但是很多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已经对多菌灵产生了一定抗药性,对此可以尽量降低或避免应用多菌灵而选择其他类型的药剂。如果在小麦后期生长阶段暴发赤霉病,可应用无人机进行药剂辅助喷洒,此类喷洒技术能够保证药剂的均匀性,另外也可以进行药物叶喷,如应用戊唑醇溶液配合清水对灌浆期小麦进行喷洒。

4.3.2 合理确定防治时期

小麦赤霉病的最佳防治阶段为小麦扬花期和抽穗期,可以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手段。但是这一时期很多地区会出现持续性降雨天气,因此在进行药物喷施时,尽可能选择降雨之前并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变化合理开展二次喷施。一般情况下,第二次进行药物喷洒可以选择前次喷洒的5天之后,若在小麦进入扬花期阶段后仍旧出现较多降雨问题,则可以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如延长至8天左右进行药剂的二次喷洒。

4.3.3 提升一喷多防水平

在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中,不仅需要重视赤霉病的病害,更要兼顾其他病虫害问题,要提高一喷多防防治水平,小麦在抽穗期之后容易出现蚜虫、白粉病、小麦锈病等病症,更有可能出现多种病虫害的混合发病,因此可以坚持一喷多防,结合小麦发病因素合理选择药剂,配置混合溶液进行喷施。

4.4 优化小麦收获管理和发病预警

小麦结穗、步入收获期阶段后,需要合理确定收获时间,完成收获后需及时晾晒小麦籽粒,确保能够去除小麦籽粒中的赤霉病病原菌,同时也可以降低小麦籽粒含水量,让小麦储藏安全性更高,减少霉菌的大规模传播和影响。除此之外,要建立更为健全完善的小麦赤霉病发病预警机制,结合本地区以往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流行特点等,进行专项监督与预警,重点围绕发病因素、小麦赤霉病的动态防控手段等,强化跟踪监测水平,避免小麦赤霉病过度蔓延,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南北方地区小麦植株生长的重要病害,此类病害危害范围广、暴发性强,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小麦均有可能被感染并造成生长受限,小麦茎秆叶腐烂、植株干枯,降低小麦产量,影响作物品质。本文首先分析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为真菌感染和空气湿度过高,随后重点探究了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特点,如麦穗腐败、幼苗干枯、茎基和茎秆腐烂等,全面分析了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发病影响因素,如霉菌菌原基数偏高,栽培品种抗病性相对较差,不良气候条件影响。要进一步强化小麦优质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力度,加强小麦赤霉病农业防治落实,提高田间管理水平,优化药物防治技术,合理控制药物用量,合理确定防治时期,提升一喷多防水平,优化小麦收获管理和发病预警。

参考文献:

[1]戴艳丽.浅谈小麦赤霉病流行特点及防控对策[J].河北农业,2023(1):74-75.

[2]夏先全,叶慧丽,肖万婷,等.四川小麦赤霉病流行预测及防控技术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2023(6):33-35.

[3]曹俊霞.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9):0134-0136.

[4]杜雪花,肖孟,张翔宇.川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及绿色防控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22(5):41-44.

猜你喜欢
赤霉病小麦防控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哭娃小麦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