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识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除了保证农业种植面积外,还应保证种植技术不断丰富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使得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农业种植需求。因此,唯有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农机水平,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机械化优势,才能推动农业更好发展。基于农业种植技术和农机发展角度,探索二者之间的融合机制以及相关性,结合现阶段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促进种植技术与农机化结合,找出有助于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化农业机械融合的有效路径,助力农业转型发展。
关键词:农业种植技术;现代农业机械化;农业转型
农机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农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能够为农业带来更多效益,保障农业经济收益的同时,对农业机械进一步开发,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农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农业经济长效发展,也能够提升种植技术、收割技术等,强化对现代化农机的研究,促进农机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加大技术推广,使得农业机械化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1农业机械化概述
1.1农机化概念
现代农业机械化是利用各种农机设备和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种植各环节进行机械化处理。以自动化的形式代替人工操作,减轻农户的种植压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农机化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据不同的途径和使用要求,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农机的使用会受到时间因素影响。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化农业主要是根据生产条件、技术等不断优化,助力农业产业升级优化。农业现代化呈现出高效率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农机化覆盖范围的扩大能够保证农业生产产量,农业种植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加强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节省人力,提高农民对科技的认识,促进各地区的农业产业转型发展。
1.2农业种植技术与农机化的发展历程
现代化农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历了传统农业、半自动化农业,农业设备未能得到全面普及。较多的工作还需要人工操作,这也导致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势难以突显。20世纪70年代,国家开始对农业机械重点研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机化水平大大提升,但是现阶段的农业机械设备还处于有待研发的阶段,为了进一步满足农业需求,需要提高农业机械应用水平,推动农业实现新发展。不断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明确农业种植需求,满足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需求,推动农机化发展。现代农机化与农业种植技术是相互促进和依存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都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了使其发挥更大作用,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设备升级、改进,从而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提供动力,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1.3农业种植技术与农机化的相关性
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都是推动农业种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数字化技术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农业生产提出更高要求。农机化的发展在更多领域发挥着作用。农业种植技术与农机化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因此,想要保证农业种植技術和生产效率,需要将农业种植与农机化相结合。农机化发展是推动农业传统化向现代化过渡的主要途径。现阶段的传统农业生产存在局限性,需要相关部门将技术与农机化相结合,在促进二者融合的同时,发挥二者的作用,助力农业生产转型。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机械化相结合能够推动农业创新发展。相关人员也应充分意识到问题所在,并积极探索新的改进措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 农业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义
2.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想要保证国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农业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条件[1]。随着现代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有所发展,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和设备在科技的支撑下,其功能日渐完善,能够高效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往的农业种植依靠人力和半机械设备,生产效率低下,并未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农业生产还需要农民操作,农民无法从繁重的生产活动中解脱出来。广大农民未能意识到农业技术、机械化设备的重要性,这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农业机械化设备与现代化技术的融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与设备的融合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农民生产压力。想要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需要以效益为中心,生产高质量产品,不断发展现代化种植技术,加强机械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2.2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在国内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部分农业生产区域的农民意识到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化农机带给农业的发展契机与效益。尤其在规模化种植区域,如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都能通过自动化机械设备,完成大规模的农作物种植和收割工作,减轻农民的劳作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机设备的推广与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推动了农业从传统劳作模式向机械化劳动模式的转变,减轻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解放了农民的双手,节约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推动了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2.3强化农民的科技意识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引进农业机械化设备。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农作物播种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量化耕作方案,引进适合的播种机,保证播种效果。人工播种会导致播种不到位、资源浪费等。农业机械化能够开拓更大的耕作面积,保证种子间距合理,有助于后期农作物生长。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速。农业机械化助力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帮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保障农业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2]。
3农业种植技术与农机化融合存在的困境
当前,区域发展不均衡造成了资源浪费。受气候、地理因素影响,不同区域的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的种植技术相差较大,这导致农业生产水平和技术不在统一标准线上。不同的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代表其设备性能和质量也不同。设备的价格会影响农民作出选择,加之部分地区的农户对农机的熟知程度不够,难以保证各区域都能应用农机收割播种,这导致农机作业质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
此外,农业地区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也相对落后,小农经济思想浓重,这使得农户认为机械化生产不合理,更愿意选择自给自足的耕种模式,加上各地区的土地面积差异,农机难以大范围应用,农机化发展受阻。人才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在农业种植技术和设备研发过程中,如果缺少人才,就难以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想要实现农业发展,还需要促进种植技术和农机化的融合,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还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加强农机化建设以及农业生产实践,推动农机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与应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融合路径
4.1转变农民传统种植思想
转变农民的思想,大力推广新型农业种植技术,传统的人工农业种植不具有高效性。在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下,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民的种植观念发生转变。在种植过程中,农业设备的应用效果看得见,这能够进一步保障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用种子播种器,按照一定距离和棵数进行种植,这能够解决种子播种数量不好把控的问题,提升农业种植的规范性,减少农业种植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实现区域规模化种植,更精准地进行农业生产。坚持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种植思想在农户心中生根。充分重视不同区域的气候、地质和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农业种植技术,才能使种植技术与农机化高效结合,夯实当地农业生产效率。如果不考虑地方差异,就容易造成种植技术与当地的需求不符,严重影响地区收成,这不仅降低农业经济效益,还会加剧农业环保负担。选择农业种植技术,需要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侧重于与设备联合,满足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后,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环保化、高效化发展提供动力[3]。
4.2加强现代农机具应用人才的培养
关于现代农业机械设备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对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经济水平达标的农户进行培训,使其更快地接受农业机械化发展思想。二是政府加强干预,采用政策优惠、下发补助、基层帮扶等方式,吸引专业人才,对农业机械化使用和种植技术等进行专业指导。农业种植机械化融合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工作必不可少。充分保障人才质量,才能更好地拓展农业产业生产规模,保障设备、资源充足,深入开展农业技术发展。培养人才需要尽可能选择相关行业的人才,保证其经验和技术水平,能够为其他农民传授经验,推动农机化设备使用工作顺利开展。掌握相关注意事项,明确设备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掌握设备类型,更好地转化科研技术成果,引导当地农民机械化生产种植,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强化整个村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政府需要积极引进机械化种植人才,在人才选拔过程中,重视其农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政府职能的扩展与优化,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出台相关的政策,在招聘过程中,普及人才需要的常识,将其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农民进行科学指导,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安全化。
4.3完善农机应用系统,加速农机应用进程
农村农业生产能否实现自动化播种和生产,是衡量农业产业水平以及农机应用是否全面的关键。农机应用系统的完善并不是单纯地指功能提升,还需要对服务体系完善,建设一系列的服务,保证农户在使用过程中更适应新的技术和设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是农业生态建设的关键内容。借助于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与农机化的融合,大力推动绿色种植。将传统种植模式转变为绿色农业种植模式,在转变过程中,基于试验田、实验基地情况,结合政府政策,组织人员参与,深入解决设备与技术融合问题。根据种植量较大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建立项目标准,科学选择设备和技术,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获得设备、技术资金方面的支持,重点进行机械化播种,保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收成后,对使用成本、经营效益进行计算,保证农民充分了解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的价值及优势,使农民更好地接受农业机械化设备,促进农业种植集约化发展。利用农业机械化作业,节省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起垄、打穴、移栽一体化作业,聚焦“机艺”融合发力,将生产与农业机械化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探索,明确各类农机适用环境,打造高标准农机农艺示范区。努力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助力农村增产增收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有效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现代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4]。
4.4加强农机推广模式,搭建农机学习平台
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化农机化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农机化建设水平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才能在政策引导下,更好地将创新思想根植于农村群众的脑海中。想要深入发展农业种植技术,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农户对现代化农业机械形成正确认识,使其意识到机械化生产对于农业高产高收成的重要性。为农民提供农机设备补贴政策,加大农机应用宣传推广力度,培养农机运维人才,增强农民的设备保养意识,降低农民在使用机械化设备过程中的损失,使农民看到农机化在种植中的优势,不断强化新技术和农机设备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相关政府部门同样需要引进人才,保证关键技术由专业人才把握,将技术讲解给农民。做好乡村“走出去”,与城市技术比较,培养新时期农民的意识和思想[5]。唯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过程。人才与技术和设备的适配性,加强技术与农机化的联合,为农户更生动地展示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加强网络宣传、平台推广,重点向农民说明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优势。采取下乡教学的方式,保证农民都能掌握平台发布的农机知识,保证农户对设备进行科学判断,确保农户正确使用农业机械。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种植技术需要与农机化充分融合,保证与农民生产、消费习惯相适应,根据农民经济水平,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业机械,在农户不断加深对农机认识的同时,激发人才对于农机的科研意识,不断研发新的农机,将其应用于农业种植中。
综上所述,国家现代化机械的研发与应用水平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其也是衡量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对于农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融合,需要重视技术推广、人才引进,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通过加强政策扶持,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创造条件,促进农机在农业中的应用,助力农业机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阮冬燕,周晶,王娟.“创造性毁灭”:农机装备升级引发的维修服务体系重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4,29(01):240-257.
[2]依斯麻.西藏昌都市卡若區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2023,45(04):95-98.
[3]姜龙腾,迟瑞娟,马悦琦,等.基于栅格法的农业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24,46(06):19-24.
[4]崔家兴,靳涵,罗滢渊,等.县域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与乡村人口空心化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OL].生态学报,2024(05):1-15[2023-12-15].
[5]张昊.基于现代种植技术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相关农业机械化推广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J].当代农机,2023(0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