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类基因组中,仍保留着远古人类的基因变异。此前的研究表明,許多古人类的基因在演化过程中被淘汰,而残留的基因变异有助于人类适应环境。近日,一篇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的论文称,来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可能导致部分现代人更倾向于早起。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数十万人的基因数据后发现,来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会增加早起倾向,这与生物钟周期缩短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对于我们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祖先而言,这种倾向有助于他们与环境的外部时钟对齐,在演化上具有优势,因而被保留了下来。
在中层大气中,会发生一种非常罕见的短暂绿色发光事件,其被称为中层大气灵异事件,然而这种绿光的成因一直无法确定。此前的研究认为,受激的原子氧可能是绿光产生的原因,但由于缺乏光谱学观测证据,无法确定有哪些金属参与其中。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篇论文称,铁、镍、原子氧和氮可能是中层大气中的灵异绿光的发光来源。研究团队在西班牙卡斯特利加利开展了高光谱分辨率的光谱学研究,对人类可见波长范围内的中层大气灵异事件进行了光谱学测量。他们确定了因高速进入地球大气的行星际尘埃颗粒的迅速消融而导致的金属痕迹,并发现了绿光的主要来源,还探测到了其他颜色的光,如黄色光和橘黄色光。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居住在土壤中,只有果蝇大小的蠕虫,它们一旦遭受饥饿压力,就会变得“疯狂”——不仅会长出一张巨大的嘴巴,发育出具有可塑性的“小齿”,还会不加思考地吞噬同类。科学家认为,这种蠕虫可能是唯一一种经常会有这种行为的动物。它们还是少数自体受精的雌雄同体生物,体长是近缘蠕虫的2倍。
七鳃鳗属于无颌类脊椎动物,其化石记录可追溯到3.6亿年前。它们拥有三个阶段的生命周期和独特的摄食行为,会利用有齿的口吸盘附着在猎物身上。但由于相关化石较少,所以七鳃鳗究竟是何时演化出更复杂的摄食牙齿的,仍有待阐明。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中国北方的侏罗世陆生生物化石群(燕辽生物群)发现了两个大小超出预期的七鳃鳗化石样本。它们属于两个可追溯至1.6亿年前的新物种,体长为最原始七鳃鳗的10倍以上——古生代最原始的七鳃鳗体型很小,只有几厘米长。研究人员将尺寸更大的物种命名为杀手燕辽鳗,另一个命名为巨齿燕辽鳗。在这两个化石样本中,七鳃鳗的口吸盘和“咬”结构保存良好,这证明其已经演化出高级的摄食结构,在侏罗纪时期已经是捕食者。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七鳃鳗可能已演化出三个阶段的生命周期,且现代七鳃鳗很有可能源自南半球而不是北半球。这两个保存完好的化石样本填补了该种群化石记录的一个重要空白,为我们了解七鳃鳗的摄食演化史、生命周期以及地理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