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
摘 要:我国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棉花主产区之一,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被广泛种植于全国各个地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棉花的栽培模式也正在不断升级,农户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结合实际详细探讨棉花高产种植技术以及相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能对我国棉花产业的长远发展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棉花;高产种植;病虫害防治
棉花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种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要想实现棉花的高产、高效种植,农户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棉花栽培方案,合理选择棉花品种和种植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此外,有关部门也要协助种植户建立并完善棉花栽培体系,逐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
1棉花高产种植技术
1.1品种选择
菏泽市位于我国华北平原,隶属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属于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夏天较为炎热,冬季较为寒冷,四季分明,降雨量较大,并且光照充足,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棉花种植业也较为发达。在山东省国民经济中,棉花种植、纺织加工以及综合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菏泽市正在积极调整传统的棉花种植模式,以更加迅速地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确保菏泽市的棉花种植业能够站稳脚跟。例如,鲁棉361、鲁棉1165、鲁棉321、鲁棉1161均具有广泛的种植前景。在选择棉花品种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最大程度地提升经济效益。棉花种子需要具备产量高、抗逆性强、抗倒伏、抗旱抗寒以及抗病虫害等优点。此外,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病虫害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选择优质的棉花品种有以下好处:第一,不易受病虫害的影响,减少病虫害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二,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第三,降低防治虫害的成本,增加收入,同时节省管理成本。第四,优化培育了适应性强、抗虫能力稳定的棉花品种,在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下也能保证高产稳产。为了选择出理想的棉花种子,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智能化选种系统,将当地的土壤水分含量、肥力、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常见病虫害输入到系统之中,利用其功能选择最适合在当地种植的棉花品种,最大化确保农户的经济效益。
1.2种子处理
在选择棉花品种结束后,农户应从正规厂家购买棉花种子,且质量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净度接近百分之百,生产用种纯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发芽率不低于百分之八十,含水率不超过百分之十。如果是需要单粒精播的品种,要求发芽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在正式播种前,应对棉花种子进行脱绒包衣处理,并提前十至十五天在光照较强处晾晒种子,使其停止休眠,促进种子发芽率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晾晒时间不宜超过三天,切忌直接铺放在地面或者塑料布上,避免种子被阳光直射而晒伤。通常情况下,摊晒厚度不超过十厘米,每日翻动数次,確保其均匀地吸收光照。此外,还可选择温汤浸种的方法来处理棉花种子,适用于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区,有利于高产。这种方法也可能会加重病虫害威胁,需要谨慎使用。浸种的关键点在于切忌吸水过多。在正常温度条件下,浸种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六个小时,之后控干水分,使用药剂进行拌种,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促进发芽率的提高,并规避出苗期的病虫害。拌种的药剂通常是杀菌剂、杀虫剂、生长调节剂等,药剂的配比如下:浓度为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相同浓度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再加上适量的新高脂膜。在完成上述操作后,种植户即可开展下一步工作[1]。
1.3合理选地与整地处理
棉花具有较强的喜光属性,因此在种植棉花过程中,应确保种植区域面向太阳,为棉花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光照,并且要保证四周没有遮挡物。对于棉花的生长发育而言,充足的水分以及养分是必要条件,土壤肥力充足、透气性好的砂性土地最适合种植棉花,并且土壤的酸碱度适中,含盐量越低越好。在选择土地完毕后,需要进行整地处理。
在翻耕过程中,每平方千米的土地需要施加三吨农家肥、二十千克磷肥、五千克钾肥。通过耙耢使得棉花种植地更加平整,土壤细碎化有利于其通风透气。在正式播种之前,需要灌足水分,为后续棉花种子的出苗创造有利条件。通常情况而言,灌水工作应在播种前二十天左右进行,每平方千米需要灌水九十立方米。在种植大蒜或者小麦后,需立即进行整地。由于深耕后秋季应储存土壤水分,春季应减少土壤水分,因此可以采用耙压等措施来确保土壤水分合适。在进行翻耕过程中,深度应充分考虑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能耗,翻耕深度过浅或过深,不利于棉花后期的生长,同时及时铺膜,可以起到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整地要选择适宜的耕地机械工具,如犁、耙等,进行深耕、翻耕、找平、耙松作业,以改善土壤条件。同时,要根据具体地区和土壤条件,适当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保证土壤肥力和水分状况。此外,还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和种植技术,规划操作方法和田间管理措施,确保田间整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
1.4正式播种
影响棉花产量以及品质最为关键的外部因素就是种植条件,复杂多变的气候会给棉花种植的时间节点带来不确定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棉花的高产栽培,农户应充分考虑本地的种植影响因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棉花播种方案。通常情况而言,在山东地区,种植棉花的时间可以选在每年的四月初。在栽培棉花过程中,农户需要时刻关注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以便于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经济损失。如果选择在春季种植棉花,最好在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播种工作,切忌气温过低时播种,土壤温度不达标会冻死或冻伤棉花种子,并且这种温度条件下播种的棉花存在先天不足,例如发芽率低、抗病虫害能力弱等。如果遭遇极端天气,种植户应根据实际状况适当调整棉花种子的播种时间节点。如果到了月份温度条件仍然不合适,可以通过适当地浇灌土地,以确保棉花种植时间不被耽搁。为了满足当地的生产需要,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统一种植,使得棉花的质量不受影响,根据农业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种植时间,播种前一天将种子分发到每家手上,农户提前做好播种准备,按时播种,切忌延误。植株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确保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阳光、水分以及肥料充足。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3]。
在播种过程中,农户应确保沿直线种植,且行间距相等,深度适中,数量平均,避免出现重播或漏播问题。夏季应选择播种和施肥共同进行的劳作模式,等到棉花完全进入生长发育期后,将化肥注入到土层十厘米深的位置。种植户可以采用精量穴播的方式,每个穴内播种两粒棉花种子,深三厘米左右,每平方千米播种六千穴左右。如果种植的棉花种子属于杂交品种,行距应为一百厘米,每平方千米播种四千五百穴左右。使用农用机械收割的棉花地应设置适当的行距,每平方千米播种九千株左右。
1.5推广机械化种植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种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棉花产业之中。棉花这类经济作物适合种植在丘陵山地区域。推广农业机械技术可以降低农民工作量的作用,避免其压力过大,促进棉花种植生产效率的提升。虽然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在客观上加大了生产成本,但是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合适的扶持政策,以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例如农业机械保险等优惠政策。通过上述政策的落实,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费用支持,不仅降低了劳作成本,还提高了经济收入。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棉花机械化种植的效果,相关人员应制定有效的推广方案,组织棉农开展技术培训,并且制定奖励制度来嘉奖学习态度认真的农户,最终实现基层棉花种植全面机械化的目标。对于技术方面而言,政府相关部门应与专业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邀请棉花种植领域的专家来为棉农讲解如何正确运用机械设备,以提升其农机设备使用熟练度。
为了更好地建立区域性棉花种植生产网络,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为农户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得棉花生产信息与机械设备信息相互对应,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种植计划。例如,政府相关部门鼓励农民大力采购农业机械设备,确保本地的棉花机械化覆盖率,加快先进机械化技术的共享速度,棉农能够在后续的劳作过程中更加从容地操作农用机械,将该项技术充分融合进现代农业生产之中,最终达到棉花种植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并完善农用机械安全监管制度,通过“以点带面”来推广棉花机械相关技术。对于技术升级而言,采购国内外先进的机械设备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现如今,我国农业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仍是人力与机械相互结合。要想最大化提升基层农业机械的应用力度,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推广方案,提升技术研发速度,制造出更多实用性强的农机设备。为了将自动化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为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应用,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机械化精确操作规程,例如精确地播种、施工以及施肥等,以提高水资源、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的使用效果[4]。
1.6田间管理
在播种工作完成七至十五天后,棉花种子就会出苗,在出苗完成后,农户需要及时开展查缺补漏工作,在缺苗的穴中补上原来的品种。棉花幼苗的叶片长至三片时,去除病害苗,留下健康苗。在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中耕划锄,深度在六厘米左右,避免幼苗的根系被损害。除草工作也可以同时进行,以免养分被抢进而导致棉花生长发育不全。尤其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方式,简言之,使用除草剂或土壤翻耕来有效清除杂草。棉花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尤其在幼苗期和成熟期,棉花对于养分的需求量最大。因此,种植者需要对棉花的生长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肥料栽培和供水计划,尽可能避免各种人为因素对棉花产量以及品质造成影响。在棉花生长的各个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浇水量,并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既要保证供水充足,又要避免水分过多,保证棉花得到良好发育。
2棉花病虫害防治措施
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极易感染病虫害,为了降低经济损失,农户应做好相关防治工作。在充分了解病虫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最大程度地保障棉花的产量以及品质。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例如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棉蚜、棉铃虫等,如果防治方法不当,严重时棉花减产甚至绝收,这会给种植户带来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通过运用有效手段进行防治,以便于快速发现病虫害。除此之外,合适的防治手法不仅能够进行提前预警,还可以根据病虫害的不同类型为棉农提供科学参考,避免因缺少病虫害防治意识而导致棉花减产,确保其经济效益免受损失。
2.1立枯病
通常情况下,该病常见于棉花的幼苗时期。在正式破土前,棉花幼苗极易感染立枯病,种子发生腐烂,且流出黄褐色黏稠液体。在出土后,患病幼苗的茎基会发烂坏死,但是不会立即倒伏。在棉花大面积感染立枯病后,应将地块进行轮作,期限为二至三年,可以起到降低病虫害威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田间管理水平,增强棉花的抗病能力。如果棉花已经大面积染病,在刚刚发病时,可以使用浓度为百分之七十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六百倍液喷雾,连续喷洒二至三次,每次间隔十天,或使用浓度为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六百倍液灌根,连续进行二至三次,每次间隔十天左右。农户需要立即拔除已经病死的棉花植株,并将其集中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销毁。
2.2炭疽病
在出苗时期,棉花容易感染该病,棉铃期也会出现。在正式出土之前,感染此病会导致其烂芽,田间缺苗。如果在出土后感染,靠近地面的部分会出现红褐色病斑,极易折断。在叶子受到损害后,叶缘也会出现椭圆形病斑,之后逐渐扩大,呈现出暗褐色。在发病后,可以使用浓度为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八百倍液或浓度为百分之七十的甲基托布津一千倍液喷雾,每次间隔十天喷洒一次。若棉花在铃期发生炭疽病,可以使用浓度为百分之七十的代森锌八百倍液或浓度为百分之五十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六百倍液,连续使用二至三次,每十天喷洒一次[5]。
2.3枯萎病
枯萎病的病症表现较为复杂,主要有皱缩型、黄色网纹型、黄化型、青枯型及紫红型五种类型。皱缩型枯萎病多发生在植株长出五片真叶之后,病株上部叶片发生皱缩、畸形、变厚,叶片不枯死且颜色呈深绿色;病株节间缩短,整体矮化。
发生枯萎病的田块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减少田间病菌积累。
綜上所述,在我国山东省,棉花是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山东省的棉花种植业遭遇了些许困难,主要与栽培技术落后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当有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重振产业信心,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先进的棉花高产种植技术,并向农户传授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彻底贯彻落实高产、经济、高效的栽培理念。
参考文献:
[1]王玉珍.发挥高产栽培技术实效性,提升棉花种植效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0):179-181.
[2]宋凤玲,宋国华.菏泽市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3,17(18):119-121.
[3]裴娟,裴珺慧.发挥高产栽培技术实效性提升棉花种植效益[J].黑龙江粮食,2023(04):53-55.
[4]韩晓军,吴蔚,刘艳珍,等.高产抗病棉花品种辽棉46号在北疆棉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1(09):269-270.
[5]孟艳.河北地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