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内涵与使命:引领教育适应新常态

2024-05-17 11:24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24年3期

[摘   要] 以2020年春季为分水岭,教育领域正在从线下教学常态向混合教学新常态转型,为了探索转型后的教学样态,我国加强了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网络名师工作室就是在网络学习空间与实体学习空间共同存在的背景下,为适应教学变革的现实需求,由具有独特的空间思维与空间应用专长的教学名师领衔所建立的、率先开展新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通过梳理当前的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窘境,并结合对江苏地区已经建立的网络名师工作室的调研分析,研究提出,网络名师工作室应当率先思考如何顺应混合教学的现实存在,如何形成基于数据的教学决策,如何组织适应个性的教学活动,并将信息化教学变革作为关键任务。工作室不同于一般的基层教学组织,需要更加强调事务的“实”、问题的“真”、过程的“活”,文章还就如何发挥工作室的三大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關键词] 网络名师工作室; 信息化教学变革; 混合教学; 基层教学组织; 新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沈书生(1968—),男,江苏海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研究。E-mail:ssshen_nj@163.com。

一、引   言

2020年春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公共卫生危机以后,国内外许多学校不得不选择以在线方式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尽管在此过程中也多次出现在线教学与面对面教学的交替,在线教学甚至一度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对于广大教师准确理解在线教学的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在公共卫生危机尚未完全解除之前,在线教学与面对面教学的“混合”,几乎构成了教育领域的阶段性“常态”。2023年初,许多国家都已经顺利度过了这一轮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许多学校的教学秩序也逐渐步入了正轨,此时,具有强大交互功能的ChatGPT类产品[1]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富技术家族成员的持续增加,三年多的混合实践经验,加上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持续影响,使得教育领域一直处在转型与自我迭代的进程中。科技革命的持续创新,推动了对于新型教育的持续创变,并催生了对于新质教育的要求。所谓新质教育,就是支持全体个体能够适应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的认知系统,以不断形成符合社会恒常性创变所需关键素养的教育。

祝智庭教授认为,增强教育系统的韧性[2],是建立新的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要建立具有韧性的教育系统,需要进行多层次的不同研究与实践,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国教育部门通过设立虚拟教研室、网络名师工作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率先行动,构建了大量研究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网络名师工作室,就是促进教师思考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场,也是探索新质教育具体样式的行动示范场。

二、名师工作室的现实存在与问题剖析

名师,顾名思义,是指在特定地区、特定领域或学科、特定时间范围内,由于某些特定的表现或才能,在同行中具有一定“名气”的教师。利用“名师”带动教师成长,是实践领域中的常见方式。2000年,上海卢湾出台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文件[3],2002年,上海宝山也推出了若干名师工作室[4],在我国较早地以“名师工作室”的方式开展了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建设与探索实践活动。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目前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名师工作室”正在以多样化方式开展工作,以名师特有的教学或学术气质,为教师的研修与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共同体属性

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方式,但教师培训常常会面临着资源供给与流程等方面的挑战[5],向名师借力,不失为一种巧妙方式。名师通常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高绩效的教师,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新技术的教育应用、适应在线教学等,而且心理状态也会相对较好,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教学实践的灵活性,并且能够提供更加合适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6]。

名师工作室的设计与实践,就是要让具有高绩效和影响力的名师担任工作室的领衔人,团结周边甚至更大范围的教师,构建教师成长与发展共同体,可以从学科、课程、教学、教研等不同层面,探索教学变革的新模式与新路径,形成以工作室为母体的专业共同体。名师工作室既可以为名师提供一个舞台,便于名师发挥区域或群体影响力,推动周边教师的共同发展,也可以给广大教师树立标杆,激活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活力。

设计名师工作室,其关键价值在于发挥专业共同体的属性。“名师”作为领衔人,对于其他教师的感召力往往来自名师的魅力而非外部强制力量。因此,名师工作室建立以后,能否出现“共同体属性”,主要依赖于名师自我主体责任的意识与维护,并可能因此影响到工作室的品质。工作室的特定文化和行事逻辑,将会影响到工作室的行为品质,影响到工作室的活力,进而让工作室表现出不同的存在价值。

工作室主持人对于工作室价值的认知及其个人的行为品质,是决定工作室成员构成、活跃程度与特色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譬如,江苏常州的一位高中生物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吴举宏结合工作室的运行经历,认为志趣比专业更重要,共同愿景是工作室的方向,需要坚持植根课堂,注重成员的自我约束[7]。朱广清在研究了常州的六个名师工作室后认为,个人魅力与理解感召、工作室活动中的智力激发、对于成员的个性关怀等,是优秀领衔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行为特征[8]。

大量关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和实践,都将其视作是一个专业学习共同体,并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工作室的核心建设目标[3,9]。倡导通过工作室中的“名师”示范,从师德、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教材理解、课例研发等方面,将名师的成功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学科教师[10],通过从名师分享的个人成长经历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领会教学中的关键要素,形成个人的成长路径。

(二)名师工作室的创生性实践窘境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共同体,自从它存在的那一刻起,就主动担负起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某种责任。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工作室的命名部门、设计意图、管理方式与存在方式之间具有诸多差异,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形成争创过程积极踊跃但建设运行消极应对的现象[11]。

第一,多源性的工作室产生背景容易导致共性缺失。名师工作室的命名,既有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的,如浙江省目前拥有225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2],也有地市级或区县级主导的,还有学校层面主导的[11],甚至还有部分是由一些学科教师自发组织的,在实践中往往会存在多层次“名师工作室”并存的现象。主管部门不一致、设置意图不同,容易导致实践中缺乏运行引导,仅凭工作室领衔人自行设计、各行其是的窘境。

第二,随性化的工作室运营机制容易引起行动失衡。建立名师工作室的初衷,在于让具有特定才能的名师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既注重对已有成就的系统梳理,也有对个人成长的深刻反思,还有对未来发展的持续思考,进而为更多的教师提供示范与榜样作用。名师的成长之路都具有特殊性,而对于教师专业共同体往往需要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成长指导,这就需要名师工作室不能够过分随性,还需要适当体现行为规范。许多工作室领衔人往往身兼多重头衔,光环效应下容易顾此失彼,甚至让工作室陷入沉寂。

第三,杂多式的工作室任务设计容易出现目标偏移。名师工作室设置主管部门往往期待领衔人能够发挥名师优势,形成体现区域教育特点的名师示范作用;参与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往往期待能够学习与自身内在需求相一致的先进经验,帮助自己快速成长;名师自身通常也会期待借助于工作室的平台,推广个人的教育理念,等等。不同主体对于工作室的期待尽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具体的表现形式却存在较多差异,容易导致工作室在设计建设和发展目标时大包大揽,甚至可能存在目标迷失的现象。

第四,朝拜式的工作室行为方式容易形成思维固化。工作室的领衔人,大多数是特定领域中的率先行动者,他们因为个人成就和为人处世之道而赢得教育同行的认可。许多一线教师都将加盟名师工作室或者参与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视作一种荣誉,对于工作室组织的一些活动也常常会踊跃参与。以工作室形式构成的学术共同体具有非强制性、非组织化等特征,工作室与广大教师之间,既不可能形成过分刚性的制度约束机制,也不可能赋予成员过多的支持条件,如果工作室成员关系仅仅依赖教师对于名师的敬仰与崇拜,就会日渐疏松。

上述窘境,容易导致工作室慢慢弱化成一个小型教研室,并使得疏松型的成员关系转变为松散型关系。实践中,一些工作室的建设过程呈现出震荡性,其活跃度与管理部门的检查呈正相关,平时则基本处于静默状态。缺少对时代发展的关注,忽视教育中的真问题,缺少对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与深度性思考,工作室就难以吸引和凝聚更多教师,就难以培养核心成员,而没有核心成员的支撑,工作室势必会流于形式并趋于消亡。

三、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内涵与价值诉求

技术的革命推动了教育生态的变化,也需要有适应教育新生态的新型名师工作室,一些地区在名师工作室中增加了“网络”这一修饰语,或者称为“名师网络工作室”[13-14],或者称为“网络名师工作室”[15],如江苏省就推动了“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在工作室的名称中增加“网络”等体现信息化的元素,赋予了名师工作室更加丰富的内涵:或者是改变了工作室的载体,或者是强调了工作室的研究内容。通过“网络”这一特定修饰语,彰显了实践领域对于名师工作室的时代诉求。

(一) 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内涵

在工作室的名称中冠以“网络”,主要存在两类意图:其一,借助于网络空间,扩大名师及其工作室的影响效果;其二,引导名师在实践过程中率先探索网络等新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方式,思考在现代技术融合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效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富技术的发展,都与“网络”产生了强相依关系。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网络”是教育新基建的基础,为了保持工作室名称的相对稳定性,也充分兼顾设计该类型名师工作室的主要意图,并尽量与当前实践领域中已经建立的使用习惯保持一致,本文建议在后续的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可以逐步将名称统一为“网络名师工作室”。

所谓“网络名师工作室”,是在网络学习空间与实体学习空间共同存在的过程中,为适应混合教学变革的现实需求,由具有独特的空间思维与空间应用专长的教学名师领衔所建立的、率先开展新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网络名师工作室既要注重研究如何在不同学习空间中进行教学实践,也要注重利用网络等新型空间组织开展工作室活动,聚焦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真问题,以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学习者为使命,积极探索并找准教育变革的合理路径,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角度进行切入,减少非必要的学业负担,激活学生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习个体都能够健康成长。

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技术的持续出现,使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从研究走向了实践。2023年前后,以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催生了许多AIGC产品,如ChatGPT、文心一言等[1],这些新产品指向了与用户的交互,必然会不断改变学习关系,并推动教育领域发生变化。创建网络名师工作室,不仅仅在于为名师创建网络空间,还应当让名师能够主动担负起教学与教研转型的研究任务,是教育领域主动顺应教育新常态[16]的自觉担当,也是提升教学品质的自然要求。

(二) 网络名师工作室的价值

当前的“名师”主要是伴随线下教学样态成长起来的,他们精熟于面对面的教学,比一般教师更懂得如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准确判断,更懂得如何设计出适切的教学活动与活动序列,更懂得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行为调整教学策略。他们之所以能够“更懂得”,就在于他们更懂得发现存在于学习者之间的不同行为数据及其差异,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当技术与教育已经相互渗透且变得密不可分时,名师也自然应当更懂得实现新质教育的可能性與价值,更懂得如何适应置身于富技术背景下的教育新常态。

第一,率先思考如何顺应混合教学的现实存在。混合教学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由线上和线下两种主要样态通过适当的比例进行组合所形成的“连续统”,当其中的某一种样态的比例趋近于零时,则形成了“纯线下教学”或“纯线上教学”的形态,前者就是人们普遍习惯的需要依赖于实体学习空间组织开展的教学,后者则是依赖于网络学习空间组织开展的教学。由网络名师工作室率先开展混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真问题,容易找到问题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第二,率先探讨如何形成基于数据的教学决策。在以往的认知中,我们会简单地将“教学名师”的特有素质理解为“经验”。经验是教师综合各种输入条件进行教学决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关系,教师处理输入条件的能力越强,所形成的教学决策就越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教学实践中,输入条件涉及学生的不同学习行为表现,包括他们的问题解决方法、过程与结果等方面,在线下教学中,这些行为表现通常是以“零散性数据”的形式作用于教师,教师处理输入条件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处理“零散性数据”的能力。名师的“经验”在于其对数据的敏锐性、捕捉力与处理力,但是如果仅仅依赖于对零散性数据的处理,这样的经验就难以推广,难以被教师模仿。

网络的教育价值,并非可以让教学活动从线下简单地转移到线上,而是它提供了许多依赖线下方式无法实现的功能。譬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搭建虚实结合的学习场景、可以利用网络为学习者提供跨时空的协同学习、可以利用网络记录学生的行为过程、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行为数据的快速分析与处理,等等。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师生活动过程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并以“数据”的形式存在。由于技术自身所具有的算法特征,使得网络学习空间中所产生的数据大多是“结构化数据”。相较于零散性数据,结构化数据更加易于被记录和处理,工作室可以率先探索如何综合处理“零散性数据”和“结构化数据”,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准确判断,形成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决策,提供更加适切的外部教学支持。

第三,率先实践如何组织适应个性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等问题,几乎成了每一次教学改革时最重要的研究话题。在实体学习空间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通常采用的是“交集”的思维方式,教师会从学生的行为表现数据中,对学生在认知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判断,这就难免会出现部分学生的认知负担或过重或过轻的现象。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同时存在多样化的资源表征与呈现形式,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多对多”的关系,从而启迪教师可以采用“并集”的思维方式,设计体现差异化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17]。

以并集思维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实现体现差异化、满足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当AIGC产品出现以后,个体与技术的关系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简单的分离关系,而可能会转化为复合关系,借助于AIGC的强大功能,可以让每一个个体的大脑与其构成“复合脑”[1],复合脑本质上依然依赖于个体差异,既受制于个体的内脑所拥有的知能与心智结构,也可以促进个体的内脑知能与心智结构的再发展。领衔人在交集思维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具有变化性和多样性,且容易实现迁移,他们还需要率先探索和实践并集思维,结合网络等载体所提供的丰富数据集,借助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符合数字化转型之义的实践样式。

四、网络名师工作室的主要任务与要领

江苏是我国比较系统地对网络名师工作室进行设计与布局的省份之一,目前已经确立了三个批次的省级工作室。通过对江苏全省第一批和第二批网络名师工作室所进行的系统调研,整体来看,各工作室都能够围绕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并取得了比较令人欣慰的建设成果。结合实践中的许多具体做法和经验,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网络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基层教学研究组织,它们的工作任务与学校或区域教研室存在哪些不同?对于每一个具体工作室而言,如何建立体现工作室特点的核心任务与工作机制?

跨区域性是网络名师工作室区别于其他教学基层组织的典型特征,吸引一线教师参与工作室活动的主要动力,不仅在于领衔人所具有的独特教学名气与人格魅力,还在于参与者自身对于个人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如果领衔人与参与者之间无法建立同频共振,就有可能让工作室流于形式。因此,工作室需要建立有助于激发参与者内在动机的工作机制,并确立工作室的核心任务。

(一) 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关键任务

设立网络名师工作室制度,是教育系统适应数字化转型所做出的重要举措。设置工作室不仅应当重视领衔人的学科素养,还应当重视领衔人的信息化素养,重视领衔人对现代教育的理解、专业发展的精神以及未来教育的情怀等,引导工作室关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样式,明确工作室的关键任务,以彰显工作室的建设目标。

第一,聚焦信息化教学变革,以区别于学校或其他组织的日常事务。以2020年春季为分水岭,混合教学有可能会成为教育实践领域的新常态。但是,许多学校和教师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从“线下教学常态”进入了“混合教学常态”,并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两种常态之间的认知冲突与实践反复。在将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排除会存在部分学校试图回归“线下教学常态”,但必然也会有许多学校将持续坚守“混合教学常态”,工作室如果能够聚焦于探析适应新常态的教育理念,才能发挥名师工作室的时代价值。

工作室的主持人既是引领者,又是探索者。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科技将会持续改变教育教学的生态,主持人需要主动参与,自觉担负起深度思考的主体责任,成为适应变革的探索者。适应数字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信息化教学变革的不同维度进行系统思考,应当成为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关键任务。

第二,明确工作室的核心内涵构建,塑造核心文化与实现成果辐射。面对信息化教学变革过程中所涉及的若干领域,任何独立的个体或组织都无法承担所有的研究任务,教育系统在设计网络名师工作室时,需要形成目标导向的工作室发展方向引领,增进工作室的信息化变革意识,促进不同工作室聚焦于特定的专题开展深度研究,提升工作室的文化意蕴。建立区域网络名师工作室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多形式的成果建設与分享活动,适当引导,帮助领衔人确立工作室的任务重心。

工作室的主持人既是攻关的先行者,也是成果的提炼者与总结者。主持人需要具备敏锐的眼光,能够对现代技术可能引发的教育新变革更加敏感。要发挥领衔作用,主持人就要做到既抬头走路,也低头看路,能够结合重点任务不断捕捉问题点,实现重点攻关与持续建构,通过行动促进思考,借助活动形成思想,逐步营造出既能够体现学科特点又能够彰显信息化应用特色的工作室文化,推动工作室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

第三,重视工作室活动与师生成长的关系研究,突显教育教学变革。倡导工作室率先开展体现新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既包括工作室成员的教学行为,也包括工作室的常规活动,皆指向数字时代的教育关键问题。通过建立混合型教学实践与研修路径,让参与的教师在成长体验中,领会如何通过混合教学促进学生成长。

工作室的主持人既是学科专家,又是推进新教育的践行者。教育是一个非良构的领域,既存在需要解决的老问题,也会不断产生新问题。主持人将会不断面对充满现代技术元素的新场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习惯、机遇等方面将会面临变化。工作室不是学科教学专家的聚会场所,工作室活动也不是名师的宣讲会,而是关于教学问题的深度研讨会,既是名师的智慧输出场所,也是名师的智慧输入场所,是培养新生代的实践场。

(二) 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要领

网络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其关键任务在于解决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学科教学变革问题,因此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不应当过分拘泥于形式,而应当重视工作室的内涵建设,重视工作室全体参与者的共同成长。

一要强调事务“实”。在具体的工作室实践中,工作室领衔人需要结合特色文化,充分关注成员需求,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参与指导,提升工作室的整体格局与境界,强化工作室的实效,既要注重讲座的实用性,也要注重研究主题的实践性,还要注重工作室活动的实在性。工作室需要以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引,基于学科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这一命题,在研究课题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价变革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专题化与系列化活動,建立运行规范,形成适合新质教育实践需求的内容设计、资源设计和资源建设。

二要强调问题“真”。工作室既要注重教育中的真实问题,也要关注教师成长的真实需求,还要关注实践过程中的真情投入。譬如, AIGC产品可能会引发教育领域出现什么变化?学校如何适应这些变化重组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并调整教学策略?学校的管理与治理需要产生什么改变?工作室需要围绕实践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探讨建立不同策略,避免出现趋同性与单一性,不断探讨借助于技术变革教育教学的新方法。

三要强调过程“活”。工作室成员在教学经验与感悟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如果他们对工作室活动形成认知性代沟,就有可能会畏缩并退却。工作室要注重丰富活动形式,注重成员的活跃度,注重机制的灵活性。以充满灵活的过程强化工作室的活力,引导参与者探讨技术赋能学科教学项目化、问题化、生活化、情境化等模式创新,建立数据思维,推动教学变革的必然之义。

五、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效应发挥与思考

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建设需要依赖各工作室的智慧,但是如果仅仅依赖于工作室各自行动,独立思考,就有可能会导致工作室陷入文化的自我封闭与独立行为,难以实现突破。因此,在发挥工作室创造力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区域的整体变革需求,既要注重工作室的个性化与特色,也要注重区域信息化教育文化塑造,探索符合区域实际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路径。

(一)发挥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效应

工作室建设,需要适应区域工作室发展的整体目标,建立跨界思维,加强不同学科领域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形成跨学科与跨文化意识,逐步开展以网络名师工作室为基本单元的共同体建设。

一是要发挥磁场效应,实现“共构”。教育的变革,往往会呈现出多样性,但同样也需要形成统一性,为更加广泛的应用实践提供基本范式。工作室从来就不是一个依赖型组织,而是一个共构型组织。借助于虚实相结合的区域工作室活动形式,可以让更多教师形成主体责任,主动参与工作室的主题讨论,通过思维碰撞,促进思维创生。通过区域工作室共同体的磁场效应,可以聚合区域优势,实现多样式实践的归并与整合,促进体现区域特点的模式创新。

二是要发挥辐射效应,实现“共享”。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工作室所建立的实践成果,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共享,惠及更多的一线教师。在区域层面上,每一个工作室都是一个小型共同体,而由不同的工作室所构建的区域工作室共同体是一个更大层面的共同体,借助于不同层次的共同体作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成果辐射,从本区域扩大到本土或省内外的更大区域,逐步形成中心开花的建设效果,扩大成果的共享面。

三是要发挥回波效应,实现“共长”。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双减”政策,并在系统规划教育新基建的建设,这一系列举措,都以师生健康成长为导向。对于教育实践者而言,摆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个需要解决的新命题。发挥回波效应,就是要在重视输出的同时,合理输入,不断反哺和加大名师工作室的持续成长,形成体现区域教育特点的本土教育生态建设,进而形成体现区域教育生态的教育样本,实现师生的持续健康成长。

(二)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思考

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创建,为教师成长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当前工作室的发展还不均衡,大多数工作室活动丰富且具有明确定位,但也有一些相对沉寂,甚至有的还处于摸索状态。为了强化工作室特色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化。

第一,定位要有宽度,也要体现高度。许多工作室建设内容关注的领域比较宽泛,涉及目标、工作方案与行动计划、工作室管理机制、培训学习活动、过程记录与管理、资源与课程、课题研究与论文、教师竞赛与成果等方面。工作室需要确立重点事务,而不必面面俱到,加强工作室的特色观点与特色文化的提炼,形成领头雁的作用,做到“既不放弃细节,又不平均发力”。

第二,思考要有廣度,也要体现深度。许多工作室都已经取得了高质量建设成果,以江苏省为例,有的工作室以“积件思维”形成了可用于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的知识胶囊,有的以“场景思维”形成了基于实境的直播模式,有的以“主题思维”形成了基于真实世界的教学内容再构等,建设成果覆盖范围广泛。工作室还需要以“网络名师”的视角,强化关键问题与关键事务的研究,形成工作室的研究主命题与研究子命题立项,建立工作室“特征关键词”,实现工作室话语体系建构,做到“既有主题牵引,又有系统思考”。

第三,活动要有凝度,也要体现温度。许多工作室积极探索运行机制,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核心成员与团队参与者得到了显著成长。工作室活动需要区别于学校日常工作,探索现代工作室管理制度,既要能够凝聚广大教师,又要能够以“温度”温暖教师,让更多的教师想参与、愿意参与、期待参与,充分关注教师的真实想法,做到“围绕需求组织活动,聚焦价值开展行动”。

第四,成果要有效度,也要体现响度。工作室的建设成效很不均衡,有的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了较高的赞誉度,影响力度波及全国甚至国外,但有的在本地区都未能产生影响。工作室能不能吸引并影响他人,依赖的是信誉,工作室需要不断探索适合模仿的行为方式,以帮助更多的教师受益,做到“创工作室品牌,立工作室信誉”。

六、结   语

网络名师工作室,是一种特殊的基层教学组织,它和虚拟教研室一样,着力探索如何推动新质教育、新质人才[18]的培养。借助于这些新型组织,不断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具体问题或专题,可以用更加开放的视角,探索现代学习空间的新样态,推动教学与学习的范式变革,为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发展提供研究和实践的示范性支持。现代技术与教育正在以双向赋能的方式,从资源和过程等层面,不断推进教育朝向更加公平与健康的方向转变。当前,正面临着教育基建的升级换代,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方法与效能等也将会不断产生新变化,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先行者进行开拓创新,并建立更多的创新型专业研究与实践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沈书生,祝智庭.ChatGPT类产品:内在机制及其对学习评价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4):8-15.

[2] 祝智庭,彭红超.技术赋能的韧性教育系统:后疫情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向[J].开放教育研究,2020,26(5):40-50.

[3] 郭志明,蔡可,刘立峰.首个全国名师工作室发展报告[N].中国教师报,2015-10-07(8).

[4] 全力.名师工作室环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一种专业共同体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9(13):31-34.

[5] 任友群,冯晓英,何春.数字时代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22(8):1-8,78.

[6] 朱彩兰,温昕,沈书生.中小学在线教学高绩效教师的特征分析——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4):43-60.

[7] 吴举宏.我是如何领衔名师工作室的?[J].中小学管理,2007(4):22-23.

[8] 朱广清.名师工作室效能优化:以江苏省常州市名师工作室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 2013(7):81-84.

[9] 许昌良.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以无锡市“许昌良语文名师工作室”成长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3):63-66.

[10] 王爱珍.名师工作室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效能研究:以数学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为例[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3(5):94-98.

[11] 肖林元.区域提升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效性研究:以南京地区名师工作室建设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75-78.

[12] 童富勇,李东欣,杜燕萍.名师工作室与教师专业成长实证研究:基于225个名师工作室的调查与访谈[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 43(3): 66-73.

[13] 林策. 名师网络工作室运行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14] 姚亮发,杨振忠,戴圣蓉. 福建省名师网络工作室运行与开展成效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5):107-110.

[15] 沈蝴蝶.网络名师工作室在线交流促进机制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8.

[16] 沈书生.顺应新常态:构建适应性学习空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6(5):88-96.

[17] 沈书生.学习新生态:构建信息化学习力[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1):1-8.

[18] 祝智庭,戴岭,赵晓伟,沈书生.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1):52-60.

Connotation and Mission of Network Distinguished Teacher Studio:

Leading Education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SHEN Shushe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 With the spring of 2020 as the watershed, the education field is transforming from the normal of offline instruction to the new normal of blended instruc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structional pattern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China has strengthened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instructional organization. Network distinguished teacher studio is a community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stablished by the distinguished teacher with unique spatial thinking and application expertise and taking the lead in carrying out novel-qualit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eal needs of teaching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currence of network learning space and physical learning spac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network distinguished teacher studios should take the lead in thinking about how to comply with the blended instruction, how to form data-based instructional decisions and how to organize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and taking the informationized instructional reform as a key task by analyzing the dilemma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tudio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stablished network distinguished studios in Jiangsu.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basic instructional organizations, studio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of affairs, the "truth" of problems, and the "vitality" of the process.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three major effects of the studio, and reflect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 Network Distinguished Teacher Studio; Informationized Instructional Reform; Blended Instruction; Basic Instructional Organization; Novel-qual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