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
(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在民航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还要加强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结合实际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措施。我国对民航相关的生产经营单位有严格的要求,并且结合实际构建了安全管理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该体系逐步成熟和完善,促进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民航生产运行的安全性。但随着运输规模扩大,安全隐患不断增多,安全要求也日益提升。传统粗放型、人工型的管理模式逐渐无法满足要求,应该逐步向智慧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要坚持数字化转型赋能的理念,发挥5G、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优势,全面提升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在空管领域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包括跑道入侵、人为影响、管制带新、军民航碰撞四类,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危险源防控着手,全面确保飞行安全,切实履行空管职责。近年来,空管设备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知识和技术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安全问题也更加严重,呈现出交叉重叠的特点。所以,空管人员需要掌握各个专业、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但航空行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具有知识封闭的特点,很多先进的设备从国外进口,搜索平台普遍不具备规模较大、系统性较强的应用本体,所以存在交流困难、知识闭塞的问题。如果在实际管理中遇到问题,很难通过网络搜索平台获取资源或线上求助,只能通过查询手册或咨询技术人员或者有经验的从业者。在数字化发展趋势下,应该积极建设数字化平台,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丰富其实践经验,扎实人员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人员的操作水平,为完善安全管理奠定人才与技术基础。数字化平台中聚集了航空领域中不同专业的人才,可以满足各类专业需求,同时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采用数字技术,可以满足智能预判、集成共享、融合互通等需求,汇集各个专业知识,同时提供具体的案例、视频等资源,建立完善、统一且规范的知识搜索引擎,满足知识内容在各个层级用户中共享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更加便捷地集成信息、获取信息。在平台应用下,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可以促进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我国民航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不仅在运行保障和维修管理领域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在风险防控方面,也加强了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使安全治理逻辑和方法更加完善,构建了更加科学、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积极建设全链条智慧运行保障体系,综合运用各类新技术,实现高精度飞行,有效提升空地协调能力。例如,应用HUD(平时显示器)可以满足低能见度情况下的航空安全需求。数字化维修水平与安全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国内航空公司根据需求,运用空地数据一体化技术,研发了飞机健康管理平台,已经实现部分飞机、发动机的故障预测和保养性维修。各类安全技术不断完善,包括电子工卡、随机检查等等,逐步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化维修体系,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同时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构建全新风险防控体系,将大数据、地空数据链通信等技术作为系统核心技术,在国内民航公司中广泛应用,有效提升风险动态评估能力,实现数据驱动风险防控。
建设空管系统,对民航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根据要求日益完善技术。将空管局“三中心”、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等工程作为代表,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发展目标。促进新技术推广与应用,使安全运行效率提升。将飞行数据交换作为基础,制定管制电子移交协议并且全面推进,实现航班快速电子屏幕移交。采用多措并举的方式,全面提升各个终端区的运行效率。促进智慧技术应用创新,使安全管理更加全面、运行水平不断提升。促进智慧技术创新,推广空管数字化放行系统,出台各类技术标准,搭建系统的塔台,采用数据融合的方式,使场面运行更加安全,同时通过集成联动提升运行效率。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明确的转型目标,坚持“安全第一”的核心理念,同时转变领导层的观念,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促进一把手工程的建设,为数字化转型奠定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转变员工观念,构建专业化的项目团队,确保团队掌握技术并具备执行能力。促进全员参与数字化建设,提升所有员工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员工知识结构改善,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人力保障。应该对数字化赋能的渠道与技术有充分的认识,也就是说,不仅要促进技术推广与应用,还要加强机制、流程的建设,实现全面变革与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管理创新相互融合,为民航安全管理发展提供双驱动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人关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忽略了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实际上,应该在运用数字化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使技术可以真正发挥价值。
在实际转型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重新构建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手段、优化信息系统,从多个方面入手,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获取阶段性的发展成果。从长效视角出发,通过数字化赋能的手段,全面提升民航安全管理水平。在实际转型的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就要围绕数据进行改造,将数据作为关键资产,为数字化转型提供驱动力。为实现行业数据融合,需要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和规划设计方法,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对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同时结合国际发展趋势,设计符合国内国情的发展框架。重点从有效数据、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字化平台搭建等几个方面着手,不仅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还要采取有效的调整手段,不断推进升级转型。我国十分重视航空业的发展,不仅强调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关注所有乘客安全。为此,需要强化空管服务,确保飞机可以安全起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空管行业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但这些知识分布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中,具有离散的特点,难以构建全面统一的知识经验体系。在数字化赋能的背景下,需要充分整合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对各个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管理。基于数字化平台,对数据价值进行充分挖掘,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延伸拓展,使功能更加丰富,构建与发展要求相符的数字化转型应用架构,为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利用平台分析各项数据,同时提供实时监控和资源共享功能,使各部门的决策有更多依据,为业务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在满足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数字化平台对不同层级、岗位的员工开放不同的权限。在外界环境、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需要不断创新平台功能模块,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避免出现使用寿命短、功能单一等问题,充分满足数字赋能的要求。
为推进数字化赋能民航安全管理,应该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更加完善的组织体系,坚持统筹推进的原则。一方面,制定建设规划并且统筹实施。从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入手,根据系统运行要求,搭建长效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落实,为平安机场、智慧机场的建设提供更多技术与策略支持。同时强化战略意识,引导所有成员参与数字化转型,使员工在战略层面达成认识统一。根据各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具体的转型目标与发展方向,构建详细的数字化赋能发展蓝图;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促进关键岗位和流程重塑,对实践应用、流程设置的科学性进行排查与梳理,同时对机制的健全性进行复核,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关键流程进行优化,使安全管理漏洞得到修补。将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最终目标,结合数字时代发展趋势,制定详细的转型方案,并且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合理规划和安排各个岗位与部门的工作任务,同时采取动态跟踪的方式,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进行调整。在实践管理方面,采用闭环管理的方式,既可以提升管理效果,也能降低管理成本。
在民航安全管理工作中,导航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诸多隐性知识,对专业资料的要求较高,有时需要咨询专家才能获得答案。在数字化赋能的背景下,可以自己利用系统平台进行知识库导航,为知识传播与交流提供条件。为此,必须构建导航知识库。将数据库搭建技术作为基础,采用模式分解的方式解构本体数据,然后进行知识数据分类。具体来说,需要先构建知识模型,然后分类知识库内容,每个模型中的相同类型都应该单独创设表格。在知识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知识结构不断变更,在类继承功能的作用下,每个底层类别都可以对应的各个属性,可以获得更加详细、具体的知识概念。在数据关系处理的过程中,为了更加详细与灵活,各建立Resource表,针对不同类别的知识分配不同的ID,确保知识来源具有唯一性特征,为知识查询奠定基础。
在实际转型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动态调整,使民航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可以针对各岗位和部门在实际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重点讨论,组织专项课题研究活动,讨论真实的安全管理案例,分析实践中的痛点问题,然后结合实际进行调整,使安全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对机场安全信息化手段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整,有效提升数字化赋能效果。例如,针对信息安全问题,可以采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加密传输、智能分析、分布式存储等,有效提升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然后基于海量数据构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结合实际问题,重点提升可视化程度,可以采用VR、AR、5G等技术,仿真运行过程、监控运行品质,同时进行情景模拟等,全面提升可视化程度,使安全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有效提升风险识别、联动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强化民航安全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民航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可以采用数字化赋能的手段,利用数字化技术完善安全管理系统,使安全管理有更多知识、技术和设备支撑。在实际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安全第一”的核心理念以及持续改进的思路,从顶层设计入手,在制定规划、重塑流程的基础上,实现闭环管理,提升管理效果。此外,还要搭建知识库,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原则,为民航安全管理创新提供更多知识支持,并且结合实际不断调整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