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六和塔

2024-05-15 04:21姚懿宸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春游江水牡丹

姚懿宸

乘着和煦的春风,我与父母一同晨游六和塔。

步入景区,迎面袭来的是花香,扑入眼帘的是热烈、浓郁的花丛,让我油然生出刘禹锡笔下“唯有牡丹真国色”之感。定睛一看,果真是牡丹。每一朵都大如绣球,开得明媚,自信大方地在风中舞动,点缀在承载着岁月斑驳的红墙黑瓦下。

进入塔内,开始登上一段高陡的楼梯。扶手上、屋檐下,有各式各样的雕刻,虽然多半因时光流逝而磨损甚至看不清楚了,但风韵仍存。如老人额头的皱纹,沉淀着的是抹不去的岁月韵味。

我本是不喜欢登塔的。少年狂放的心还不曾发现沧桑之下宁静的美好,但随着年岁渐长,我越发感受到它的魅力,爱上了它的古朴。无须言语,只须凝望古塔下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心跳便会随之慢下来,呼吸愈加舒缓,心中的杂念早已随风消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一步步往上爬。登至最高处,还没来得及回过神,灵魂已经被眼前那无垠的蔚蓝所征服。壮阔——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这个词。我丝毫未夸张,眼前的江景是真正的恢宏:江天一色,湛蓝与浅绛,流动的江水与迷蒙的云朵,都是一样地广袤无际。塔的背后巍然屹立的山,更衬托出钱塘江蓬勃的生命力。我看着那本该硕大无比的桥与轮船,在眼前却犹如“沧海一粟”。因为那江水,着实浩渺且流淌不息。

江水是活的,它永不停息地流动着。塔是静止的,但与水流一起构成的图画又是无比协调,浑然天成。动与静在此刻,相得益彰。

我沉浸在敬畏之中,眼睛无法离开那流动的蓝色与身旁凝视着我的深棕。“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也许真的是这样。尽管我现在无须“经纶世务”,可毕竟从尘世中来,难免存有俗情,但在这个早晨,幸运地体验到大自然的幽静与和谐,我的灵魂也随之平和、自在起来。所以我将这次晨游称为“洗心之行”——掸除心灵积灰,洗涤灵魂杂质。

春游六和塔,让我狂躁的心灵获得平和与安宁。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三(4)班

老师评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可娱人耳目,亦可点悟人心。

作者伴着春天的和风来到六和塔,移步换景,俯仰之间,将沿途的风景酝酿成文,清丽而雅致、秀美而圆润。游走在这文字里,我仿佛闻到了牡丹宜人的花香,我仿佛看到了古朴的木纹雕饰和滚滚而來的滔滔江水……在这文字里,我见证了作者和六和塔的双向奔赴。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美丽风光所赠予的这颗超然的闲者之心被作者稳稳接住,于是这篇小文洋溢着“拨云见日”后的宁静与“风和日丽”的美好。

(指导教师:王守洪)

猜你喜欢
春游江水牡丹
唱不尽心中的春江水
春游
春游曲(其一)
“三不够”牡丹节
那年的江水
共饮一江水 亲如一家人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牡丹”情
春江水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