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靖,胡琦,陆嘉惠,刘敏,邓剑青,江雯雯,鲍计章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上海 200040)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以血细胞生成异常、髓外多种器官组织发生浸润等为关键临床特点[1]。AML多发于老年人,2019年该病发生的中位年龄约为69岁,其中年龄≥75岁的患者占比近1/3[2]。目前,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阿糖胞苷(aclacinomycin/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ytarabine,CAG)方案为老年人AML的主要化疗方案[3]。接受该方案治疗的患者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然而由于老年AML患者免疫功能较差,细胞遗传学、基因学变化的风险性高,且并发症较多、身体素质差、耐受性差、不良反应较多[4]。沙利度胺作为免疫调节剂用于AML患者的疗效显著,其可通过降低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及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来发挥协同刺激作用[5―6]。研究发现,沙利度胺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人AML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7―8]。但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临床证据比较分散。因此,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了沙利度胺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及用药指导。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Sino 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文检索词包括“沙利度胺”“CAG”“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英文检索词包括“thalidomide”“CAG”“acute mye- loid leukemia”“AML”。利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检索时限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8月27日。
1.2.1 纳入标准
(1)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符合WHO(2016)髓系肿瘤和急性白血病分类修订中关于AML的诊断标准[9],年龄≥60岁;(2)文献类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语种为英文和中文;(3)干预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CAG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CAG方案治疗;(4)结局指标:疗效指标包括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血小板计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水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
1.2.2 排除标准
本研究的排除标准包括:(1)综述类文献;(2)内容重复的文献;(3)临床个案报道;(4)研究数据不完整或不可获取原文的文献。
由2名评审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的工作,若产生分歧,可与第3名研究者讨论解决。提取资料主要包括研究者姓名、发表时间、患者性别与年龄、样本量、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
根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的风险偏倚评估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10]。评价内容主要为:(1)随机分组方法;(2)分组隐藏;(3)研究对象及研究者盲法;(4)结果测量盲法;(5)结果数据的完整性;(6)选择性报告;(7)其他偏倚来源。
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比值比(odds ratio,OR)或危险比(risk ratio,RR)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各效应量均以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研究结果通过χ2检验,若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则以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若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则以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检验水准α=0.05。
依据上述检索策略,共检索得到相关文献71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并通过逐级剔除,最终纳入7项RCT[11―17]。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本次所纳入的RCT共有7个[11―17],总计患者601例,其中试验组307例、对照组294例。纳入研究的试验组、对照组均有具体的治疗措施、疗程等信息。纳入研究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本研究中有2篇未采用随机分组方法[11,15],判定为高风险;5篇采用随机分组,其中2篇提及应用随机数字表法[14,17],判定为低风险,其余为风险情况不确定[12―13,16]。所有研究均未说明分配方案隐藏以及盲法使用情况,判定为风险情况不确定。所有研究结果资料均具有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均未见偏倚情况,判定为低风险。并且均未见其他偏倚情况,判定为低风险。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见图2、图3。
图2 偏倚风险评价图
图3 偏倚风险评价总图
2.4.1 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共纳入6项研究[11―15,17],异质性检验显示,χ2=4.15,P=0.53,I2=0,各研究间存在同质性,故应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Z=4.75,P<0.000 01,OR=2.80,95%CI(1.83,4.28),表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图4。
图4 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2.4.2 完全缓解率
完全缓解率共纳入7项研究[11―17],异质性检验显示,χ2=7.36,P=0.29,I2=18%,各研究间存在同质性,故应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Z=2.82,P=0.005,OR=1.61,95%CI(1.16,2.25),表明试验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图5。
图5 完全缓解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2.4.3 实验室检测指标
(1)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共纳入2项研究[11,13],异质性检验显示,χ2=352.68,P<0.000 01,I2=100%,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故应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Z=2.70,P=0.007,MD=64.02,95%CI(17.53,110.51),表明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见图6。
图6 血小板计数的Meta分析森林图
(2)VEGF水平。VEGF水平共纳入2项研究[11,15],异质性检验显示,χ2=0.65,P=0.42,I2=0,各研究间存在同质性,故应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Z=13.63,P<0.000 01,MD=-65.17,95%CI(-74.54,-55.80),表明试验组患者的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见图7。
图7 VEGF水平的Meta分析森林图
(3)VEGFR水平。VEGFR水平共纳入2项研究[11,15],异质性检验显示,χ2=3.79,P=0.05,I2=74%,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故应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Z=12.03,P<0.000 01,MD=-499.01,95%CI(-580.31,-417.71),表明试验组患者的VEGF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见图8。
图8 VEGFR水平的Meta分析森林图
(4)BFGF水平。BFGF水平共纳入2项研究[11,15],异质性检验显示,χ2=0.01,P=0.93,I2=0,各研究间存在同质性,故应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Z=4.17,P<0.000 1,MD=-0.23,95%CI(-0.35,-0.12),表明试验组患者的BF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见图9。
图9 BFGF水平的Meta分析森林图
2.4.4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共纳入4项研究[12―13,15,17],异质性检验显示,χ2=15.81,P=0.001,I2=81%,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故应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Z=0.99,P=0.32,OR=0.52,95%CI(0.14,1.89),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图10。
图10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嗜睡及骨髓抑制等,故对此分别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提示恶心呕吐发生率(χ2=9.99,P=0.08,I2=50%)研究存在异质性,需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便秘或腹泻发生率(χ2=0.73,P=0.39,I2=0)、嗜睡发生率(χ2=1.34,P=0.25,I2=25%)及骨髓抑制发生率(χ2=0.08,P=0.78,I2=0)研究均存在同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经过Meta分析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Z=1.06,P=0.29,OR=0.66,95%CI(0.30,1.43)]、便秘或腹泻发生率[Z=0.92,P=0.36,OR=0.65,95%CI(0.26,1.63)]、嗜睡发生率[Z=1.38,P=0.17,OR=0.57,95%CI(0.26,1.27)]及骨髓抑制发生率[Z=0.88,P=0.38,OR=0.68,95%CI(0.28,1.6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图11~图14。
图11 恶心呕吐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图12 便秘或腹泻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图13 嗜睡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AML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老年人AML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老年患者体质差,并发症较多且病死率较高。据统计,2022年该病的5年总生存率约为21%,仅略高于肺癌、肝癌等高致命性的实体恶性肿瘤(19%)[18]。AML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突变基因与畸变染色体致使患者体内细胞异常增殖、分化以及凋亡为根本病机。研究发现,有30%~35%的AML患者FLT3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基因异常激活诱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进而致使细胞异常增殖与分化[19]。CAG方案是老年AML患者常用的化疗方案之一,其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转录程序、抑制mRNA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20]。但对于部分老年AML患者,CAG方案的缓解率较低,因此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抑炎、抗肿瘤等特性,多用于血液系统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治疗,能够通过阻断白血病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生长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亦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来发挥抗AML的作用[21]。此外,沙利度胺为血管生成抑制药,可通过阻止血管生成致使肿瘤细胞丧失养分,抑制肿瘤生长而抗AML[22]。研究表明,联合沙利度胺方案治疗AML患者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23]。
本研究结果发现,老年AML患者经过沙利度胺联合CAG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包括血小板计数、VEGF水平、VEGFR水平、BFGF水平在内的多种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单用CAG方案患者,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主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嗜睡及骨髓抑制等也未见明显增多。VEGF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及血管生成,为肿瘤细胞提供养分支持,诱导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参与AML发展[24]。BFGF通过其自身的促分裂与趋化机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加快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与AML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25]。因此沙利度胺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能够显著增加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
本项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有2篇文献未采用随机分组方法,而采用随机分组的5篇中有3篇未提及随机分组生成的方法,同时所有文献均未说明分配方案隐藏以及盲法使用情况,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影响;(2)经分析,血小板计数、VEGFR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异质性较高,可能与研究的用药方案剂量、频次、疗程等存在差异有关,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3)本研究仅检索了中英文文献,可能会有局限性;(4)由于本研究的对象为老年AML患者,符合条件的文献相对较少,研究规模受限;(5)纳入文献数量有限,未进行发表偏倚分析。故本研究所得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