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留乡愁

2024-05-14 09:20熊梅静
龙门阵 2024年4期
关键词:金兰桂香广播站

熊梅静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袁志成是古蔺县金兰街道桂香村原支部书记,一位载誉满满的老书记,曾获全省百佳村党支部书记、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泸州好人等荣誉称号。

1994年,袁志成自筹资金,创办了古蔺县第一个山村广播站,夫妻俩共同运作,“夫妻广播站”29年来一万多个傍晚,持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向善向上向好。袁志成带领群众联电网、兴水利、架桥梁、修公路、建学校、脱贫困,多年来,他通过多种途径招商引资60万元投入家乡的建设。2019年,袁志成从任职25年的村支书岗位上退休,他离任离岗不离党,引导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发展特色产业,积极筹建乡贤会,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继续发挥余热。2021年,他自筹资金10余万元,将30余年到处收集的1万多件文物投入,建立“桂香文化博物馆”和“国学家风讲堂”,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实践场地,为文化传承提供载体,用红色文化、家风家教文化、农耕文化指引未成年人成长。

党的“信使”  乡亲们的“眼睛”

“大家好,熟悉的‘老袁广播又来了,我还是有问必答的袁志成,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用好政策、科技、品牌的力量,来为我们村的富硒大米加把劲儿……”这样的广播声音每个傍晚都会在泸州市古蔺县金兰街道桂香村响起,那“土味”十足的声音伴随着山间流淌的云雾,飘到村子里的角角落落。“老袁广播站”的“前身”是“夫妻广播站”。29年前,37岁的袁志成发现农村消息闭塞,很多党的好政策、外界发生的好事情村里群众都不清楚,一个新奇的想法从他的脑海诞生,他要当党的方针政策的“信使”,要当乡亲们的“眼睛”。当机立断,他立马开办了村里的第一个广播站——“夫妻广播站”。每天他会通过新闻联播、报纸等途径收集了解最新的时事热点,并将其转化成乡亲们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语言播出去,这一播就是29年。29年里,他的广播如春风化雨给无数乡亲们带来好的变化!村里有一个小伙子,以前喜欢搞些小偷小摸的,袁志成想要对其进行教导,但又担心太直接会适得其反,因此特意编了一段加了反面案例的顺口溜进行广播,小伙子听了之后,便开始每天收听袁志成的广播,逐渐心态也发生了转变,最终走上正道。这样的情况很多,乡亲们的这些变化也是袁志成坚持播广播至今的重要原因。现在袁志成广播站被人们习惯性地叫作“老袁广播站”。“播大家想听的,听大家想播的”“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共建者”是袁志成笃定的办站理念。“老袁广播站”不仅仅是袁志成一人的广播,更是桂香村所有父老乡亲们的广播,大伙儿一直以来的支持便是袁志成不遗余力办好广播站最大的底气。

创建乡村博物馆  留住乡愁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这是袁志成在收集广播素材时读到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这类讲话,他总是反复琢磨领会,也总在思考怎样用适合乡村的方式、用乡亲们喜欢的方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何不创建一个能让更多人认识乡村的博物馆、一个乡亲们能“触碰”的博物馆呢?在萌生这个想法后,袁志成开始谋划、创建……

2021年腊月,袁志成到贵州省金沙县清池镇中普村走亲戚,了解到当地一个80多岁的老人有一个书箱,里面有老版本的“四书”,他翻山越岭登门拜访,苦口婆心地说动主人,最后,抱回了一套20世纪40年代印刷的图书。30多年来,这样到处“化缘”的事情在袁志成的生活中数不胜数。创建博物馆过程中各类难题也接踵而至。随着收集文物展品数量增多,文物存放和展示成了一个大问题,这可真是把袁志成难住了。2021年,教育部门整合教学资源,金兰街道桂香建华小学学生全部合并到原护家中心小学(行政区划调整,护家镇合并到金兰街道),留下的校产全部闲置。桂香建华小学是2007年5月袁志成参加四川省第九次党代表期间,联系泸州老窖经销商曹建华先生捐赠30万元,他组织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建成的。来之不易,愈加珍惜,校舍不能荒废了。此时,他灵光乍现——博物馆有着落了!校舍有大用处了!于是,他找到学校领导汇报,将学校闲置的11间教室盘活,创建“桂香文化博物馆”,学校领导被袁志成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当即表态非常支持。于是,袁志成自筹资金10多万元,根据文物保存需求,對校舍进行改造,将他收藏的一万多件文物重新归类陈设,“桂香文化博物馆”诞生了。馆内设有红色文化馆、家风家教馆、教育发展馆、农耕文化馆、生活用具馆、通信工具馆、广电器材馆、实践体验馆等八个展馆和一个“国学家风讲堂”。桂香文化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金兰街道桂香村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为乡亲们留住那珍贵的乡愁记忆。

独特的实践基地  助力未成年人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是袁志成在为大家播广播时反复提到的,袁志成也在用实际行动关爱着青少年。担任村支书期间,他发现很多贫困学子因家庭困难学业受阻,这是他的一块心病,工作范围内,他会通过低保等给予支持。工作之外,他也在想方设法,寻求更多的救助渠道。2017年,一次机缘,他联系到了成都爱心人士沈丹,对接沟通,请求资助,沈丹被其打动,委托其成立“可漪助学金”,“可漪助学金”捐助金额达30余万元,资助了25名大学生以及数名中小学生就读。

桂香文化博物馆的运作越来越成熟,展示的文物越来越丰富,袁志成又在思考:怎样才能使其作用最大化?他想到了学生们。桂香文化博物馆留住了乡亲们的乡愁记忆,也可以作为学生们独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于是,他开始和相关学校、相关部门联系,邀请中小学生到桂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除了让学生们参观他的馆藏展品外,他还给他们讲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组织他们参加乡村劳动和体验农家生活。2022年暑假,深圳市龙岗区几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在桂香文化博物馆住了20多天,袁志成带着他们参观博物馆,学习农耕文化;给他们讲红军长征故事,感悟四渡赤水精神;带他们下地劳动,感受物力维艰。学生们在桂香村学到了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看到了教科书上看不到的历史,离开时依依不舍。桂香文化博物馆自建成以来,从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达1000余人,给未成年人提供了独特的实践基地,引导未成年人在点滴积累中弘扬美德,打好人生的精神底色。

乌蒙山深处,从田间到广播间,那通达的公路,弯弯的田坎,袁志成不知走了多少次;那或大或小的按钮,开开关关,表面已磨去了颜色。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在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岁月里,袁志成像一位拼图人,执着地收集着群众关于发展、关于未来的思想“碎片”,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推动家乡发展的美丽蓝图贡献着力量。

猜你喜欢
金兰桂香广播站
星球广播站
星球广播站
星球广播站
满院桂花香
星球广播站
桂香,在月色里飘
如期月下桂香飘(轱辘体,选一)
万有引力定律
腊月风波
完美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