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

2024-05-13 12:45李若辰黄荣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9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李若辰 黄荣

摘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将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育人功能。羽毛球作为大学体育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育专业的必修课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不仅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还能发挥体育课程独有的育人价值。在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学融合的背景下,发挥羽毛球课程的育人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羽毛球课程的思政价值、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等方面浅析高校羽毛球运动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路径,以期更好的开发羽毛球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羽毛球课程;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aths of college badminton course

Li Ruochen,Huang Rong

( d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anxi,HanZhong,723001)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epartment has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ideolog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placed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to maximize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Badminton,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 required course for sports majors, is loved by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By imparting sports knowledge and skills, we can not on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ety for the basic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give play to the unique education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arry out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educating people to play the role of badminton cours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bination path of badmint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value of badminton cours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badminton course, so as to better develop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badminton course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Badminton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people;Path research

近年來,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主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1,2]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上,确保当代大学生有正确的精神引领,在学习的过程中传递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2020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之中,融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要深入挖掘不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羽毛球课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践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3]高校羽毛球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思政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思政教育融入高校羽毛球课程具有深远意义。

1 羽毛球课程思政概述

羽毛球运动是一种以技能为主导的综合性隔网对抗运动,它的技术细腻且多变,步伐迅速而灵巧,击球时刚柔并济,且速度极快。虽然没有身体对抗,但羽毛球项目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还需要参与者有着顽强拼搏、沉着冷静、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在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之中教师普遍注重技术的学习而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只关注考试成绩、体测成绩是否达标而忽视体育运动所包含的体育精神,从而导致体育教学失去隐性的教育意义。

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羽毛球课程思政的开展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羽毛球课程之中,发挥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从而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将羽毛球课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体育精神加以利用,提炼出羽毛球课程的思政要素,可以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不仅能提高羽毛球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在羽毛球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而且促成了思想政治要素与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2羽毛球课程的思政价值

2.1拼搏精神的培养

羽毛球技战术的练习是目前高校羽毛球课程的主要内容,而技战术的练习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支撑。所以羽毛球基础技术的学习贯穿整个羽毛球学习生涯,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对一个技术动作,一种步伐通过反复的打磨来做到精益求精。羽毛球基础技术的训练必须通过大量的多球练习才能从最初的动作僵硬不协调过渡到动作熟练轻松。例如学生在初学羽毛球挥拍动作时,通过老师一节课的讲解示范很难掌握其要领,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不断纠正自己的动作,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这个过程须承受大量的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才能实现,也是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长期的磨砺。

此外,羽毛球是一项运动强度很大、竞争性强的球类运动,在教学中组织羽毛球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坚韧不拔、永不言败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一场单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通过全场快速移动击球来寻找最佳得分时机,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且往往每一个进攻机会的出现都需要通过几十拍的反复调动来创造。1997年世锦赛男单决赛,中国运动员孙俊VS丹麦运动员拉斯姆森,全场比赛耗时2小时6分钟,是世界羽联历史上耗时较长的比赛之一。在前两局双方各胜一局、双方队员体能达到极限时,决胜局比拼的是体力和意志力,孙俊在一条腿受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了最后。

每一个回合里都要经历全神贯注的相持阶段,然后通过连续几拍的主动提速来创造得分。例如在2017年世锦赛女子单打决赛上,日本选手奥原希望与印度选手辛度在一个回合里惊现73回合的超级多拍,是目前为止羽毛球比赛中最长的回合。[4]一个回合的对抗可能就让运动员出现极点,要承受如此大的负荷完成每一分的争夺。在肌肉超负荷工作,精神出现懈怠时就必須要有一种毅力,一种永不言败的信念来支撑他们完成比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或观看高水平对抗视频,让学生体会出比赛时每一分的获胜都来之不易。球不落地,永不言弃。在教学和比赛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在竞争中培养出面对强敌,面对困难应该抱有的拼搏精神。

2.2审美情趣的培养

在教学中,羽毛球也蕴含着许多美育元素,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重要作用。首先,羽毛球蕴含着素质美。羽毛球是所有球类项目中球速最快的运动,具有很高的观赏性。羽毛球运动中快速的移动突击,大力的腾空杀球,奋力的扑球等都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好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及耐力素质。运动员通过各种运动技能将其身体素质充分的展现出来。并创造了羽毛球赛场上的速度美、力量美、柔韧美、灵敏美、耐力美。

其次,羽毛球还蕴含着技术美。当运动员在场上自如的运用各种技术时,他们的每一次挥拍、每一次的移动击球,动作都很流畅舒展,无不展示了运动的美感,给观看者以视觉盛宴。一名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在合理有效的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时还能保持身体的协调,展示优美的形象。例如,马来西亚选手李梓嘉以暴力进攻技术闻名羽坛,他的比赛往往能呈现出一场精彩的攻防大战,每当他高高的腾空跃起,双臂如拉弓一样划出优美的弧线,将球重重扣杀在地总能引起观众们的呐喊惊叹。

羽毛球运动中还蕴含着精神美,在羽毛球赛场上,竞争对手之间奋勇的厮杀,抓住一切机会战胜对方,但当比赛结束,双方隔网握手的那一刻,却展现出了胜者的谦逊,输者对战胜自己的那个人中的赞许。羽毛球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所表现出的顽强拼搏、不屈不挠 、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意志品质也充分的展现了运动员所具有的精神美。

2.3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羽毛球技术的学习与训练中通常需要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来掌握一个技术要领,而往往在经过了一定的练习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所感悟,这时候有的学生会产生挫败感,自暴自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基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情况看来,大多数学生由于面临学业、情感、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而教师在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可以结合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向学生树立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等精神来进行开导启发。

在羽毛球比赛的参与中也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巨大的考验,在一局21分的比赛中,两名选手的竞技状态往往是此起彼伏,交替攀升的。有的学生开局比较慢热,有的学生却能一上来就占据比赛的主导,这就要求学生根据比赛的发展变化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当对手连续得分时,要求我们不能急躁,如果急于盲目进攻反而会增加自己的失误加剧比分差距。一个沉着冷静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不受比分上的差距带来的干扰,冷静的分析场上局势,从而找出解决办法,一分一分的追赶然后实现反超。当我们的比分取得领先时,也容易出现被对手逐渐追平或反超的情况,焦虑的情绪会导致我们在场上的回球变得毫无章法,心理素质较差的选手甚至会出现自暴自弃,消极比赛的情况。这也提醒我们当比分领先时不应出现懈怠,要保持思维的敏捷进一步扩大优势。心理素质在羽毛球赛比赛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也是左右比赛的关键因素,在高水平对局中更是如此。例如有“无冕之王”之称的马来西亚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他连续三界奥运会进入男子单打的决赛,却三次与冠军失之交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单打的决胜局中,他曾一度领先对手拿到赛点,最终没能顶住对手连续得分的势头,在心态的提前动摇下输掉了比赛。

2.4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技术的练习往往需要学生分组练习,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团队的分工配合中。此外,相较于需要孤军奋战的单打项目,羽毛球还有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三个多人项目。与搭档的默契配合就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培养出来,个人技战术的发挥固然重要但双打更需要的是与搭档之间优势互补。例如两个人都能接到的球谁接更合适,什么时候应该将机会让给对方,只有两人都明确各自分工,在合作中才能相得益彰形成合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固定搭档进行练习和比赛,在赛场多沟通交流赛,后共同总结,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输球不相互埋怨,互相鼓励,在比赛中形成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5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我国羽毛球事业起步较晚,1920年羽毛球传入我国时由于社会发展的落后与世界顶尖水平有着巨大差距。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爱国的运动员,为了报效祖国,纷纷回到了中国,将世界上先进的羽毛球技术带回了新中国。与此同时,他们也建立了全国的羽毛球队和训练营,并且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大城市里,建立了以爱国华侨为骨干的羽毛球队伍。例如王文教先生在1954年不顾印尼方面和家人的反对,与搭档陈福寿等华侨青年一起归国,为祖国羽毛球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5]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我国羽毛球事业发展的艰辛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現如今,我国羽毛球运动已步入世界羽坛前列,在奥运会、世锦赛、亚洲杯、汤姆斯杯、尤伯杯和苏迪曼杯连续的争冠,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选手经过艰苦鏖战为祖国争夺荣誉,运动员夺冠后身披国旗,在颁奖台面对徐徐升起的国旗来渲染民族自豪感。

中国羽毛球的发展过程在不同阶段也经历了相应的社会制度和体育制度,也是在制度的框架内才能够得到蓬勃发展,大到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小到学校体育制度,都在为羽毛球发展“保驾护航”。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羽毛球在不同时期制度下的发展情况,介绍当今羽毛球事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先进的体系和科技在助力,来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3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3.1确立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学科特点,恰当融入思政元素,在达成体育目标的同时实现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目标。思政内容和羽毛球课程教学内容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要在整体上保持思政与知识技能传授的关联度,要立足于羽毛球课程的具体章节内容。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贯彻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紧紧围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二是根据羽毛球项目的特点精准定位,例如在双打轮转跑位训练中需要两人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精益求精的信念和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又如羽毛球礼仪中比赛结束后不管输赢双方运动员都要握手致谢,培养了学生理性看待胜负的心态。三是在研定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时,需要学校思政课教师和羽毛球课程教师结合本校羽毛球课程的开展状况和特点,梳理羽毛球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形成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的总目标框架。

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整个教学设计具有引导作用,目前来看,思政内容在羽毛球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还存在许多漏洞。在教学大纲的设置上,大多表现为通过规范学生的意志品质、意识形态,形成正确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根据羽毛球专项运动特点,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竞争合作、集体精神”。[5]在教学大纲的设置上,较少设置了思想品德内容,思政教育的要求不明确甚至没有提及。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确定教育体系。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只有更精细化、具体化才能让教学目标更好的落实到教学体系中,从而做好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引领。

3.2丰富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手段

羽毛球课程思政的建设不是羽毛球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简单相加,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探索,以适应其教学理念的变化。[6]它需要羽毛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在遵循羽毛球课程知识技能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前提下,找到羽毛球课程思政实施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羽毛球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育人内容有机结合,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在提升学生羽毛球动作技能领悟能力的同时增加对思想政治育人内容的体会与感悟,进而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的最优化。

就现如今的形式来看,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传授方式相对单一,仍然停留在“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方案。[7]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体育项目有了新的要求,需要老师在课堂中采取更为轻松愉快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知识内容,如: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发现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现代多样的教学方式。[8]如:多媒体教学、游戏和比赛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并在课堂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表现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等。

以合作学习法为例,在羽毛球专项课技术课中,安排团体比赛对抗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结成相应的小组形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使用投影仪设备,让专项课学生观看中国羽毛球队第十二次勇夺苏迪曼杯冠军的比赛视频,并提出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各小组成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赏析中国队员比分落后时,队员自身、搭档之间以及团队的其他成员是如何相互鼓励和调整心态的,对此进行学习交流和分享成果。这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当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相互合作和沟通的能力,而且更能深刻的体会比赛中中国队员之间的团队凝聚力、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9]也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要在接下来的团体比赛对抗内容中做到互相鼓励、团结友爱和积极拼搏。

3.3确立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当下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仅局限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体育技能和知识,而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体育教学评价更应将培养正确的体育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体育品德等思政元素纳入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体育课程评价的人文性、思想性和教育性。[10]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很好的反馈羽毛球专项课课程思政的现状,目前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从而达到以教促评,以评促教的目的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

高校体育教学虽然在积极的推动课程思政的融入,但是在考核制度上还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措施。思政有关的精神品质与价值观等考核标准仍然占比较少,评价体系融入的思政元素仍然不多。在如何评价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如在学生综合成绩评价中将技能和学习态度、精神品质等作为课程总成绩,缺少对体育学科德育和思政成效的过程性评价。虽然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总目标中设置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但学生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的量化评估难以操作,对于科学有效的定量评价存在较大难度。

首先应完善评价体系中思政元素的指标,不仅要从量上增加,更要做到精细化反映具体的育人目标。在学习成绩评价上,改变以往以期末羽毛球技能掌握情况考核为主的成绩评价模式,采用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加强对社会实践能力和运动参与过程的记录与评价。结合学生课堂情意表现、交流合作以及技能实践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情况,突出对学生价值观等思政动态的评价。[11]

其次,还应该扩展评价方式,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中要坚持教师评价为主,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为辅的综合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更好实现知识目标和思政目标。例如: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在课堂表现部分可以增加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的方式,可以及时获取学生个人课堂表现信息,记录自己在羽毛球专项课中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控,并能够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此外,还可以对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其中不仅包含了老师的教育方法以及对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评价老师课堂上进行思政教育的情况,以及思政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占比。[12]

四、结语

课程思政融入各专业课教学是当前高校育人理念变革的一个大方向,将思政教育理念运用到羽毛球课的教学活动当中,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羽毛球课程的思政育人资源丰富,对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和不可比拟的价值体现,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面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命题,融合课程思政,促进体德互融、身思同频共振。深挖羽毛球思政教学内容与路径,正好切合了羽毛球课育人功能不足的短板,可从根本上改变羽毛球课重实践轻德育的现状,能够有力地促进羽毛球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着眼于目前羽毛球课程思政的建设,高校需不断拓展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途径,在已有的教学经验基础上积累育人素材,充分发挥羽毛球课程的育人价值。探索一套完整的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将羽毛球技术学习的显性教育与思政育人的隐性教育有效结合,进一步细化羽毛球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更好的践行羽毛球课程的思政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招晓菊,谭飞刚.融合课程思政的高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城轨运营安全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09):206-209.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9.069.

[2] 肖英.高職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22,21(11):23-25.

[3] 王守文,刘振涛.高校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3,14(05):85-87.

[4] 陈莉琳,黄妍,杨雪红等.羽毛球课堂教学融合思政元素的研究——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羽毛球课程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20,24(05):73-76+81.DOI:10.19715/j.tiyukexueyanjiu.2020.05.013.

[5] 蒋东云,冯富生,王安洪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羽毛球专修课教学设计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10):111-113+249.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22.10.032.

[6] 叶子童. 广东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羽毛球专项课“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实施路径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22.DOI:10.27042/d.cnki.ggztc.2022.000154.

[7] 郝志鹏. 高校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开发与实践研究[D].山西大学,2023.DOI:10.27284/d.cnki.gsxiu.2023.000650.

[8] 卢德文.高校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实施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33):161-163.

[9] 张芝宁. 广州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23.DOI:10.27040/d.cnki.ggzdu.2023.001348.

[10] 刘锋.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难点及应对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02):136-142.DOI: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23.02.003.

[11] 孙学朋. 课程思政融入南宁市高校羽毛球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22.DOI:10.27035/d.cnki.ggxmc.2022.000647.

[12] 向丽萍.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体育羽毛球课程教学研究[J].体育视野,2022(22):53-55.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高校校企合作中构建第三方平台的路径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