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动力

2024-05-12 00:00:00吴梦舟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4年5期
关键词:克己家风三农

成长在一个“和美孝善”五世同堂大家族的我,深感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更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我的爷爷今年84岁,退休后,完成了个人回忆录《往事犹新》,后又撰写了《吴氏家训》,将最核心的家风篇章浓缩成四句话“读书明理,行善积德。自强不息,忠孝传家。礼义廉耻,克己省身。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期家族成员正心修身,克己复礼。

读书明理"行善积德

爷爷常说在他小时候,不识字的太奶奶就常把“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挂在嘴边,对他影响颇深。在工作的39年间,爷爷基本上是与“三农”打交道,他善学踏实、处世朴实、一心为农的工作作风让他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更得到农民朋友的认可。

爷爷热爱学习,以前工作时坚持从书本、文件中学,从群众、实践中学,退休后也不断学习新鲜事物,从看短视频了解国内时政,和“小爱同学”对话了解番茄炒蛋的做法,到报名老年大学电脑班学习网络知识,再到跟着网红博主学习太极拳八段锦,请教孙辈们怎么打微信电话,用支付宝买菜等等,真正把“活到老,学到老”的善学善思精神传给了家里每个人。如今子孙都已长大,出色的学习、工作成绩,成为爷爷和邻里亲朋“炫耀”的谈资。

我和父亲也继承衣钵,在“三农”领域持续发光发热。爷爷的起步在村里,父亲的起步在县里,我的起步在省里,每每提起这种传承,爷爷总是眼含热泪感叹着: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好啊。

新闻传播学出身的我研究生毕业后,也从事“三农”工作。在省级“三农”栏目《乡村振兴看江苏》担任出镜记者期间,常因为不熟悉“三农”选题感到束手无策。爷爷便鼓励我辅修农学专业,他说:“既然选择当一名‘三农’记者,就不可以内行人做外行事,不能连小麦、水稻都分不清,说出去是要闹笑话的。”

我记着爷爷的话,认真学习农学相关知识,努力用脚力丈量“三农”沃土,用脑力引导主流价值导向,用笔力忠实记录新农村面貌。三代“三农”战线人传承家风,将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融会贯通到为民服务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去。

自强不息"忠孝传家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百岁的太奶奶忠厚纯朴,心地善良,待人真诚,在远近乡邻中口碑甚佳。她是我们家庭的主心骨,名副其实的当家人,也是我们整个家族捧在手心的“大宝贝”。老少五代的大家庭就靠她操劳主事,她用睿智、毅力和精神,把家庭操持得井井有条。

太奶奶要求我们一定要平等待人,不能另眼看人,还常跟我们讲,“不求升官发财,只求一生平安”。这些寓意深刻、朴实无华的话语,成为我们后辈行为规范的座右铭。

太奶奶九十寿辰时,爷爷精心编写了一首“春晖颂”:“慈母今逢九十辰,深恩历历记儿心。和丸教子明荣辱,奚惜背薪向晓昏。细雨无声滋长幼,和风有意沐乡邻。朝晖缕缕情难报,唯愿康宁享百春。”太奶奶病重期间,医院的陪护床前总是络绎不绝的家人,常引来隔壁床老爷爷老奶奶的羡慕,都夸她“是个有福气的老太太”。那段时间,爷爷每天顶着酷暑骑着电瓶车穿梭在医院和家之间,那时候他已年过70,可哪怕每天只待在母亲身边半小时,也觉得心安。太奶奶爱看《西游记》《熊出没》,儿孙们为了逗她开心便买来了“熊大熊二”图案的气球挂在病床前,给老太太解闷。

也正是因为“大宝贝”的存在,才让儿孙们回家的引力更强。有老人在的家,才叫家。孝敬老人,就是为根脉培土,涵养水源。几代人的智慧合力,家族的力量才会愈发强大,子女们也会更有归属感。

礼义廉耻"克己省身

我的太爷爷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在县公路站工作时,常常一连几个月不回家。在他主持公路站工作期间,盱眙公路建设几乎年年获得省市表彰。他对子孙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儿孙礼义廉耻记心间,克己省身方成才。

1984年,有个人找到家里想通过爷爷安排工作。当时太爷爷接待了这个小青年,小青年拿出500元,太爷爷当即拒绝,并对他进行了认真严肃的批评教育。回家后他与爷爷讲了事情的经过,并告诫爷爷,今后任何人的钱物都不能收。这个故事像警钟一样在爷爷心中长鸣,他也一直教诲我们以长辈们为榜样,不贪不占不搞特殊。

太爷爷病逝后,爷爷在墓碑上题:“以礼义廉耻教子,清正为公律己;用温良恭谦待人,勤劳节俭传家。”孝当先,诚立身,善为乐,知廉耻,方省身,这股家风一直温润着老吴家一代又一代人。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爷爷说他出身农民,深知农民的疾苦,所以任何时候都以平等之心对待农民,下乡路上碰到熟悉的农民朋友,他都会上前问候一番,或顺路带上一程。有些农民为了私事找来家里,爷爷也都耐心解释,尽心为其解难,有时还在家中设宴相待,常使得他们感动不已。

爷爷在盱眙县黄花塘镇、古桑镇工作时,将所有特困户的名字都记在本子上,下队时一定上门看望,并尽一切可能帮助排忧解难。他的言行举止始终反映着一名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殷殷之情。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于长辈的良好熏陶、积淀,也在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坚守、实践。根不摇则枝繁叶茂,我们这个大家族现在有五十多人,五世同堂,和和美美,其乐融融。这份无形的道德传承,将在我们家一代代传下去。

编辑"东篱"623358414@qq.com

猜你喜欢
克己家风三农
克己杀妻
长江文艺(2023年4期)2023-05-16 10:02:42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46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8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10
勤劳节俭传家风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2
家风伴我成长
无声列车
青春(2018年4期)2018-11-15 02:28:20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