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策略

2024-05-12 07:11康小文李璐陈美迟雨欣孔亚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危重症人文思政

康小文 李璐 陈美 迟雨欣 孔亚娟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科学文化知识为教育载体的一种完善道德人格的育人活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承载着知识传授、正确价值观塑造的历史使命。医学教师既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知识,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发学生的价值共鸣[2],挖掘专业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实现思政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是值得积极探讨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文章探索呼吸与危重症学的思政元素挖掘以及实施策略,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

1 呼吸与危重症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呼吸道疾病也是常见病、多发病,如气流阻塞性疾病、肺癌、感染性疾病、间质性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已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呼吸疾病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对立德树人的教育培养目标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缺乏必要的思政元素,专业知识教学便会失去灵魂,就会导致学生正确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分离,从而影响教学育人的效果。思政元素有助于学生心智启迪与理性发展,能够彰显课程育人价值,所以,通过有意识地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才能赋予专业课程人文色彩,从而使专业课程体系更趋科学化、合理化[4]。呼吸与危重症学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培养未来医生高度的责任心、勇挑重担,具备家国情怀等,做好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塑造具有深远影响,并为构建中国精神、价值和力量做出更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2 呼吸与危重症学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呼吸与危重症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理论教学是踏入临床的第一课,在此过程中将政治素养融入课程是非常好的契机,需要充分发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课程融思政,思政寓课程,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的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个层面,要注意知识传授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注重育人与教学的有机统一。其次,知识传授、课程思政与临床案例相结合进行讲授。将思政元素无缝融合到专业课堂中[5]。将大健康理念、国家政策、核心价值观等融入临床理论知识体系中,加深对“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理解[6]。根据呼吸专业特点,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本领,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合理地融入各项正面价值元素,润物无声地进行价值熏陶,帮助青年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的职业行为。同时,以临床实际病例为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课程与思政相融合实现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从专业视角帮助医学生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精神动力,培养出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临床医生,使其成为推进健康中国的执行人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守护人。

3 呼吸与危重症学课程思政元素

2017 年12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7],要“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医学课程思政包括政治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精神、科研精神、道德伦理、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元素[8-10]。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蕴藏在知识理论深处,由不同知识点生发而来且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8-10]。根据呼吸与危重症学内容的特点,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分别从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大健康理念、科研探索精神、严肃慎重、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思政元素的挖掘,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 思政元素一:人文情怀与职业素养

孟子说:“医者,是乃仁术”,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写道:“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些都说明了临床医学离不开人文关怀[11]。恰当的人文关怀不但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而且能够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12-13]。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仍然有很多难以治愈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间质性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这时人文关怀尤为重要[14]。即使是可治愈的疾病人文关怀在治疗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医生的一句安慰,可能使患者信心大增。学习呼吸科操作如胸腔穿刺、支气管镜、肺活检等,每位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与不解,甚至是恐惧,需要医生的关注和心理疏导。所以,每一节专业知识教学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理念,让医学生用关心与爱心去治疗疾病。

3.2 思政元素二:健康理念与社会责任

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都与环境密切相关,如肺癌、阻塞性肺病、肺结核以及病毒肺炎,因此,知晓并宣传大健康理念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义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健康生活。医学在宣传健康理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5],如何将大健康理念融入专业知识值得思考。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烟草依赖、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当学习肺癌、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肺结核、肺栓塞等疾病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等内容时,会提到烟草依赖、环境污染等所带来的危害,向同学传递大健康理念-远离烟草,减少环境污染和建设生态文明是所有人的社会责任。早在2005 年,习近平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一健康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大计[16]。这一理念的引入,强调保护环境重要性,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在讲解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时如肺炎时,列举相关事件,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医学使命感。在学习肺结核时,列举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5 年终结肺结核的目标,唤醒医学生共同努力遏制肺结核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3.3 思政元素三: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医学的进步也开科学家不断的求知探索。如发现青霉素的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目睹了伤员感染死亡,开始寻找杀死病菌的药物,开启人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划时代的篇章[17]。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心病防治离不开翁心植教授专研[18],还取得了率先应用肝素治疗肺心病和肺动脉高压等成果[19]。特殊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离不开试剂的发明人吴玉章教授的努力、特殊肺炎的精准诊断与治疗离不开相关组织液的基因二代测序[20],危重症肺炎的治疗离不开抢救设施进步与新药问世、早期肺癌诊断离不开影像学和气管镜的发展、肺癌患者生命得到延长离不开抗癌药物的研发与问世。这些与医学科学家研发创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密不可分。每一种疾病的诊治、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每一种新药的问世都凝聚了无数医学科学家辛勤的汗水、专研、创新与责任担当。通过这些新的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

3.4 思政元素四:医者仁心精神和严肃慎重工作态度

疾病明确诊断影响着患者预后,诊断不准确可能影响患者这个治疗结果,耽误病情甚至生命。肺癌及时准确的诊断能够减少患者转移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阻塞性肺病的准确诊断能过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哮喘及时诊断准确的治疗可以挽救急性发作患者生命,肺间质疾病的准确诊断能够防止延缓疾病进展。当学习这些内容及时向学生传递医者仁心精神和严肃慎重工作态度。以肺栓塞为例,肺栓塞属于急危重症,及时诊断非常关键。其诊断过程首先根据临床情况疑诊;此步要给予充分了解病史及疾病发病过程,给予初步诊断,充分传递临床医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要注意培养学生防患于未然及认真负责的精神,医者多一份关爱,患者少一分痛苦,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其次就是合理安排进一步检查确诊、最后就是寻找肺栓塞的成因和危险因素。同时传递作为临床医生要具有严肃慎重、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启发学生时刻保持严肃慎重的工作态度,珍爱生命和敬佑生命。

4 呼吸与危重症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在专业课程中,教师时刻都要融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发扬医学奉献精神。围绕呼吸课程,将思政融入每节课的课程内容中,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教书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临床医学教学可采用多模式多手段结合,如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模式隐性地渗透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堂的专业及德育育人功能。临床医学比较特殊,在教学任务结束之后,临床教师会组织学生参与普及健康宣教,宣扬大健康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患者、敬畏生命。下面以肺栓塞为例,进行呼吸疾病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举例。

4.1 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通过典型临床病例将基础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临床诊疗过程,活跃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1]。作为临床医生都有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病例。这些病例都蕴涵很多人文关怀和思政元素。慢性阻塞性肺病蕴涵大健康理念元素、肺癌病例包涵人文关怀及专研探索精神、肺血管疾病病例传递更多责任心和严肃慎重的工作太多等。下面以“肺栓塞”为例,“患者男性,56 岁,胸痛3 h,既往体健,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伴呼吸困难,无发热,含服硝酸甘油症状缓解不明显”。究竟是心源性疾病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激发学生思考,传递作为医生认真负责和严肃慎重工作态度。在分析该病例及相关检查,最终给出肺栓塞诊断,在无形中告知学生,作为医生一定专研探索,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解一些临床真实案例如经济舱症候群、警惕神秘杀手——术后肺栓塞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临床抢救的紧迫感,产生敬畏生命和感恩生命之情,从而更加深刻理解作为医务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4.2 翻转课堂

在课堂中让学生角色转变,提前备课,以教师身份进行内容讲解,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体会教师在授课之前所做的工作,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劳动。课堂中临床诊疗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不同角色,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22]。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写道:“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在病例演绎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及家属心理状况,在治疗过程中要不断沟通、关心及安慰患者及家属,给予人文关怀,减少或是遏制医患矛盾。如果课堂中单纯传授知识而缺乏必要的德育元素,便会失去教书育人的灵魂,课堂教学中要从多方位塑造,培养德艺双馨的医生。

4.3 问题式教学

问题教学是一种以提出问题为教学切入点,然后展开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引申引出相关问题的教学方法。以肺栓塞为例,其临床可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休克、烦躁不安、惊恐,濒死感等。课堂教师不但要告知其表现,同时讲解每一种症状的可能病因,如呼吸困难,要提问哪些疾病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让学生发散思维,肺栓塞为什么会出现呼吸困难,让学生深入学习其病理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作为临床医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面对生命,向学生传递一丝不苟和严肃慎重的工作精神。

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社会学科,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对患者的关怀精神,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以及奉献精神。医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不仅会看病而且重责任、有大爱的医学人才。该文章探索如何将呼吸与危重症学思政元素、思政与专业知识相互融合的方式,强调传授专业知识同时做好课程思政。这也要求教师要以更高站位、更广阔的视野整合教学资源,挖掘专业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的设计中将人文精神和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与课堂教学融合,将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融为一体,协同育人。

猜你喜欢
危重症人文思政
人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人文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