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4-05-12 17:06吴兵兵李艳芳
新课程·上旬 2024年4期
关键词:情深慈母父爱

吴兵兵 李艳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下面以《慈母情深》为例,引导学生挖掘深层次的主题和寓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主题阅读中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对阅读和探索的热情。

一、教材简析

《慈母情深》是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的动人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贫穷而辛劳的母亲为了满足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毫不犹豫地给“我”钱买书,体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与牺牲精神。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还能学会感恩和珍惜。同时,故事中的情节转折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如对家庭与个人需要的权衡、对母爱的理解与回应等。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舐犊情深”为主题开展阅读活动,并将其与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父爱之舟》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进行整合教学,再推荐其他课外读物,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父母对子女的爱,体会这种爱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丰富的滋养。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并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主题和情感。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引发对自身家庭关系的思考。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家庭和社会背景对人物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文章的主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文章。

三、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识、学习并掌握“魄”“抑”“颓”等10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辞”“抑”“碌”等15个字,并熟練使用“连续”“广播”“铁路”等20个词语,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升他们在实际语境中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品质。通过默读课文、想象场景和细节,深入理解“慈母情深”的内涵,以此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促进思维发展。

3.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念,从而在文化传承和理解方面取得进步。

4.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提高语言审美能力,并扩展到生活中的各种体验中。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描绘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深刻体会“慈母情深”这一主题所传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特殊表达效果,敏锐地捕捉语言的细微差别,并理解这些差别如何增强文本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深度,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五、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入

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母爱的理解,你们是怎么看待母爱的呢?”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还为接下来的讨论做了铺垫。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与母亲之间的亲密经历或对母爱的感受。

例如,教师可以说:“现在,让我们听听大家与妈妈之间的一些特别时刻吧。也许妈妈为你做的一件小事,却让你感动不已。”学生依次分享,这不仅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分享后,教师可以简要总结并引入课文:“看来,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母爱都是温暖而伟大的。现在,让我们通过《慈母情深》这篇文章,一起去感受和理解作家梁晓声眼中的母爱。”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有效地将学生的个人经历与课文内容相联系,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具有实践性,可以让接下来的主题阅读活动更有意义。

(二)预测与探索

教学中,预测与探索环节是关键的一步,可以通过简洁且互动的方式进行。首先,教师展示课文的标题,并挑选几个关键词,如“母亲”“牺牲”“情感”,然后邀请学生基于这些信息进行预测和探索。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关键词,你们认为《慈母情深》这篇文章会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呢?

学生:我觉得可能会讲述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做出很多牺牲的故事。

学生: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关于家庭和情感的温馨故事。

教师:很好的想法!这些预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留意这些关键词,看看它们是如何在故事中展现的。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还未开始阅读之前,就已经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期待。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为深入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实用,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也重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预先思考。

(三)深入阅读与理解

在深入阅读和理解阶段,教师可采取一种更集中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进行细致的阅读,辅以必要的解释和引导,将“舐犊情深”的主题与单元内的其他课文和推荐阅读材料相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细读这篇文章,关注作者是如何细腻描绘母爱的。我希望大家思考,这些生动的细节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舐犊情深”这一主题的?同时,想想这与我们阅读的《父爱之舟》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什么联系,以及你们的生活体验。

学生开始阅读。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阅读进度和表情。

教师:当你们阅读到描写母亲细致入微的爱时,有没有发现作者使用了哪些独特的表达?

学生:我注意到作者用“细腻”“温暖”等词汇来描绘母亲的爱,让人感受到那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教师:很好的发现!这些描述又是如何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舐犊情深”的呢?它与我们之前讨论的父爱有什么相似与区别呢?

学生:通过对比,我发现无论是父爱还是母爱,都有着深沉而不同形式的表达。这些细节不仅让我理解了文章的深层意义,还让我联想到自己家庭中的情景,感受到父母爱的力量。

教师:这正是我们通过整合不同文本进行主题阅读的目的——不仅理解文本本身,还要将这些情感和理解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在情感上获得共鸣和成长。

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不仅能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将文本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相联系,深化对父爱、母爱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还能促进学生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发展。

(四)主题深化与讨论

在对文章内容有深入了解后,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中母爱表现的理解,并将这些讨论扩展到《父爱之舟》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课文的阅读中。

教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你们是如何理解课文中的母爱的?

学生:我觉得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在故事中,母亲想尽一切办法支持孩子的学习,这让我感动。

教师:很好的理解。那么,大家认为《慈母情深》与《父爱之舟》有什么相似或不同之处呢?

学生:我觉得两篇文章都表达了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但方式不同。《慈母情深》中的母爱更多是温暖和细腻的,而《父爱之舟》则显示了父亲的坚强和支持。

教师:非常好的对比。那么,关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你们认为这篇文章中的情感表達和我们今天讨论的母爱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我觉得这些故事都在表达家庭中的爱和理解。无论是母爱、父爱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情感。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慈母情深》的主题,还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类似文本的分析中。

(五)实际应用与创作

本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如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或描述“鼻子一酸”的个人经历。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探讨了《慈母情深》中的母爱,现在我想邀请大家进行一个写作活动。你们可以选择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或者描述让你“鼻子一酸”的个人经历。这是一个展示你们对母爱理解和感受的机会。

学生:老师,我们可以写关于自己妈妈的事情吗?比如,她为我做过的一些特别的事?

教师:当然可以,实际上,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写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描述与妈妈的互动,你可以更真实地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

学生:老师,如果我写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能表达母爱的感觉,这样可以吗?

教师:可以!创造性写作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你可以通过想象力来创造一个故事,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记住,写作是自由的,重要的是能传达你的情感和思想。

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写作来巩固和深化对《慈母情深》主题的理解,不仅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还能激发创造热情。这样的教学活动符合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应用,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反思

(一)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慈母情深》的阅读教学中,我采用了互动讨论、个人分享和创造性写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让学生分享个人经历,我成功地将学生的个人情感与课文内容连接起来,增强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可能是因为话题对他们而言太过抽象。未来,我将设计多元化的讨论话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思

整体来看,学生在理解《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不仅理解了文中的主要情节,而且能够从母爱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在创造性写作环节,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融入作品中,显示出良好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显得有些拘谨。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更好地表达自己。

综上所述,在《慈母情深》的阅读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母爱这一主题,而且将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了起来。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促进了他们在情感和认知层面的全面发展,展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1.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桐川镇中心小学;2.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驿马小学)

编辑:常超波

作者简介:吴兵兵(1987—),男,汉族,甘肃庆阳人,硕士研究生,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乡村教育和教育基本理论。

李艳芳(1989—),女,汉族,甘肃庆阳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情深慈母父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慈母心
父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浓浓慈母爱,暖暖寸草心
我的情深你若懂
父爱如山
『慈母手中线』——我们可能没读懂的一句诗
峡谷情深
从来缘浅,奈何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