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顶流马面裙

2024-05-12 11:34柳青黄
中国新时代 2024年5期
关键词:马面汉服服饰

柳青黄

马面裙的出圈,揭示了文化流传的新密码。传统文化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可以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

若论2024年最火的服饰单品,那肯定非马面裙莫属。

春节期间,在河南省洛阳市的天街,新春盛会正在精彩上演,在演出现场,随处可见身穿马面裙等汉服的表演者和游客;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场场华美大气的汉服表演再现千年风华;在广东、福建等地街头大大小小的春節“花市”上,马面裙与五彩斑斓的鲜花相互映衬……

自进入2024年以来,马面裙便以迅雷之势一跃成为社交媒体中的顶流,被年轻人亲切地称为“开春第一裙”“新年战袍”“新春战袍”,一时间圈粉无数。

龙年春节期间,无论是杭州的西湖、北京的故宫,还是西安的城墙,抑或是苏州的园林,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法国、澳大利亚等地,纷纷涌现出头戴发簪、身着马面裙的年轻人,端庄大气的国风无不体现出中式服饰的绝美。

清明假期,无论是在青山绿水间,抑或红墙金瓦下,无论是在享受自然之美时,还是身处遗址古迹中,马面裙都成了拍照打卡的标配,风吹裙动,远远望去,是天地山水间最亮眼的风景。

年轻人的热情不仅让马面裙成为现象级的“战袍”,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传统服饰热潮,也推动着汉服产业迅猛爆发。

百褶动色如月华

一件马面裙,又把中式服装带到了人们面前。今年在时尚圈刮起了一股国风的潮流,马面裙成为当下的热门款式,从红毯到秀场,明星把马面裙当成活动“战袍”;社交平台上,穿搭博主纷纷测评推荐;热门景区里,许多人穿着马面裙拍照打卡……

临近高校研究生毕业季,摄影工作室预约拍摄订单爆满。一家摄影工作室的负责人王先生称,在爆满的订单中,很多同学选择购买或租赁马面裙等汉服拍摄毕业照留念。海外留学生薛同学也特地选择穿着马面裙参加毕业典礼。“我当时已经回国,又专程去伦敦参加了毕业典礼,觉得自己是来自中国的毕业生,就很想穿自己民族的衣服,于是选择了马面裙。当时学校在毕业典礼通知上说,可以穿自己民族的衣服或者个人民族文化中重要的衣服,所以我希望让毕业这个本来就有意义的事情更加值得纪念。”

这一波马面裙带来的“新中式穿搭”热,不同于以往只存在于一些小众群体,或是仅仅作为礼服而走红,而是走上街头,作为日常穿搭真正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2023年12月,作为汉服标配之一的马面裙被评为淘宝年度十大商品,也在2024年春节里成为火爆的“新年战袍”“拜年战袍”,成为很多人出门游玩、拜年的穿搭首选。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数据显示,今年春节,以马面裙为主的龙年拜年服饰销售额超过3亿元。

春节过后,马面裙热度依然不减,成为不少人日常逛街、通勤的时尚单品。00后赵雨上班后总能看到有同事穿着马面裙,“和传统汉服不同,马面裙能同时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班等场景,加上国风元素带来的高级感,自然成为更多女性穿着的选择”。

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夏思琦可以说是云埔四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到早晚通勤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她身穿汉服、手提公文包的身影。夏思琦出门前半个小时,先要用簪子把头发束起来,从10多件唐、宋、明等不同朝代及形制的上装中选出今日最佳,衬上最为搭配的马面裙,最后穿上登云履或翘头履。整个过程中,最慢的是做发型,最快的是挑选马面裙,只要花纹、图案好看就能穿出精致感。她买了5条马面裙,一周5天,刚好够用。

“今年春天,长沙街上穿马面裙的人越来越多了。”肖文从去年到今年已入手10条马面裙了,“每个月都要为此花费千元左右,搭配毛衣、衬衣,再配上一些汉元素,也可以穿上全套传统的上袄来搭配”。她说,现在可以穿搭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了。

国潮之下,马面裙势不可挡。在小红书上,马面裙的话题浏览量已经高达12.8亿次,抖音相关话题和短视频播放量超198亿次。京东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以来,马面裙等汉服品类京东成交额同比增长已超300%,其中儿童马面裙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0倍。

有别于汉服的繁复和旗袍的妩媚,马面裙设计更加简约,版型更加利落,清新中带有雅致,简约又不失华丽,穿起来会更加百搭洋气。“不同于一些汉服由3件套、4件套组成,穿起来有点繁琐,马面裙穿起来简单又百搭,比较容易融入现代生活。”2024年刚“入坑”的大三学生唐玲说,马面裙作为一种半身裙,能兼容多种身材和体型,可以说是“老祖宗的顶级审美”,谁穿谁美。“基本不挑胖瘦,配合一定的妆造,穿起来都很好看。”

马面裙究竟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每个人的记忆不同。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以马面裙为代表的传统服饰还仅局限在汉服社、漫展等小圈子里。几年前,汉服还与JK制服、Lolita洋装被并称为“破产三姐妹”,主要原因在于其小众、价格偏贵,入坑后容易“破产”。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新汉服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新汉服行业市场规模为101亿元,仅占服装市场的0.8%,尚属小众。

不少消费者对马面裙的最初认知,可能来自于2022年的“马面裙事件”。这事件不仅让马面裙成为热议话题,也引发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深入思考,在众多声音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穿出去”。

2023年,马面裙开始一路走红。根据魔镜洞察统计,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马面裙的线上市场规模达到了23.5亿元,同比增长503.1%;抖音电商发布的《2024抖音女性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显示,女性购买新中式服饰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95%,其中马面裙同比增长841%。

看似一夜爆火,但绝非一日之功。文化底蕴深厚,漂亮又时尚,马面裙大热的背后是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文化自信,是一场传统与时尚的双向奔赴。

马面裙摇曳的不是裙摆,而是我们的自信。

假如服饰会说话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服饰中的马面裙,无疑是这条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假如马面裙会说话,那它一定会讲一个悠久而美丽的故事。

马面裙,由马面和褶裥组成,又名“马面褶裙”,是中国古代裙式的主要代表之一。“马面裙”这个称呼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与骑马有关。其实,马面裙的“马面”并非马的面部,而是原指古代城墙中探出的一种长方形结构,又称敌台、墩台或墙台,因其形似马的面部而在宋代以后被称为“马面”。

马面裙因前面的裙门在两侧的裙褶映衬下形成一个酷似马面的造型而得名。黄能馥在《中国服饰通史》一书中对“马面裙”下了定义,即“前后有平幅裙门,后腰有平幅裙背,两侧有褶,裙門和裙背加纹饰,上有裙腰与系带”。

马面裙最大的特点就是前裙门上的马面褶,而马面褶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男性服装“曳撒”上。“马面”一词作为服装出现,最早是在《明宫史》中:“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

马面裙则最早起源于宋代的旋裙。旋裙是宋代女子为方便骑驴而设计的一种功能性的“开胯之裙”。孟晖在《开衩之裙》中写道:“此类宋裙乃是由两片面积相等,彼此独立的裙裾合成,做裙时,两扇裙片被部分地叠合在一起,再缝连到裙腰上。”

宋代的旋裙发展至明代时,因中央的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平整光滑,两边带有对称的裙褶,形似古代城墙中的防御性建筑“马面”,因此被称作“马面裙”。“马面裙”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清代方志学家黄钊编修的《石窟一征》中:“妇人所着裙,围桶而多褶,如古时裳制,谓之马面裙。”

但实际上,明代马面裙就已经流行了。明代,马面裙逐渐定型,其设计和工艺已非常独特,采用丝绸、棉布等面料制作,常常以红色为主色调,寓意吉祥如意,且裙摆宽松,可以随风飘动,色如月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清晰地绘有许多身穿马面裙的后妃。

清代则是马面裙盛行的时期。此时的马面裙褶裥更加细而密,故也称为“百褶裙”。到了清末,马面裙制作技艺趋于顶峰,诞生了另外两种变化的样式,即凤尾侧裥式和凤尾襕干式。

马面裙作为明清两代汉族妇女的主要服饰,在今天依然受到欢迎。对此,北京民俗学会会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高巍认为:“马面裙到了今天仍然成为女孩子们喜欢的一件服饰,它代表了一种民族风格,是中华文化的结晶。马面裙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调整、丰富,以适应各个历史时期、各类职业女性的实际生活需要和审美,从而超越时间和空间概念,具有持久的文化与美学魅力。”正是因为马面裙具有这样一种永恒的魅力,所以到了今天,即使经济发展、文化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种美依旧被我们所认可、所向往。当下年轻人对马面裙创新性地搭配和展示,也体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向往,同时进一步激发大家去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

马面裙的出圈,揭示了文化流传的新密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能够最大程度唤起人们的情感、赢得人们的认同。传统文化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可以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因为喜爱,所以了解;愈加了解,愈加喜爱。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一代人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激荡起深沉的家国情怀。

汉服经济再扩圈

有人因为颜值爱上它,有人因为喜爱去了解它,也有人把设计它当成自己的事业和梦想。文化底蕴深厚,漂亮又时尚,马面裙已经逐渐从小众爱好,走进大众审美。这让很多马面裙的设计和生产者感受到前所未有地欣喜。

刘雯悦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先是在老家房子的阁楼里搭起工作室设计汉服,后来,为了离产业更近,她又把工作室换到了全国最大的提花面料生产基地——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许村镇。让她没想到的是,很快就迎来了马面裙走红的浪潮。在具体设计中,除了融入花草、小鱼等日常元素,刘雯悦还加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她设计的马面裙每一条都编织着“中国创造马面裙”几个字。一袭马面裙,千载中国美,裙角飞扬间,中国的传统味道正以崭新的面貌,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从2023年12月开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的汉服品牌“织造司”展示空间内机杼声就不绝于耳,长桌上堆满待裁剪的丝绸面料和各色初样图纸。从裙头系带到裙尾缀饰,在设计师们的巧手下,一件件融合现代潮流元素的马面裙在这里诞生。“我们设计的第一款马面裙叫‘舞法天女,原型是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女神。”“织造司”创始人之一的谢凌龙介绍,该款汉服在2020年6月上架后,曾有不少声音质疑在马面裙上绘制人像的做法,但月销量超过5万条的数据给了他信心。2024年1月,该品牌的线上成交订单数较早期翻了8倍,超过40万笔。

“这款马面裙颜色选取了非常贵气的紫黑色,上面绣有花鸟、玉树等图案。款式是经典的五米摆六对褶,上紧下宽的设计更显得飘逸和优雅。喜欢的姐妹可以直接下单。”深夜11点,浙江省杭州市一家汉服直播间里,女主播正拿着一款马面裙对着镜头热情地介绍。几分钟后,这款有着3000条库存的马面裙宣告售罄。

马面裙如此之火,和它的物美价廉不无关系。和人们对汉服持有的厚重、昂贵、复古等普遍印象不同,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马面裙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质地轻盈且颜色艳丽,这得益于产业上下游的打通以及制作工艺的提升。

“最近每天都忙着做马面裙,晚上睡觉梦里都是加班赶工的场景。”在山东省经营着一家服装厂的魏青说,马面裙的爆红让他和同行们早早进入忙碌模式,春节都没有休息,如今更是忙着为五一假期做准备。“每天上千条马面裙上线就售罄,订单如雪花般飘来。谁都不愿意错过这波‘泼天富贵。”

“缝纫机都踩‘冒烟了!”“2023年订单蜂拥而至,直接就把货卖断了。” 山东曹县某企业负责人刘申锋说,2023年是该公司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汉服的销量相较于2022年翻了10倍。

曹县是汉服工厂的大本营之一,这次也随着马面裙一同出圈了。其汉服销售额也在短短几年内几近翻倍,2021年汉服销售额达到40亿元,2023年则达到70亿元。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曹县共有汉服企业2282家,近10万名汉服从业人员。其中,马面裙生产企业约有1500家,从业人数6万人左右。

“时尚的尽头是马面裙,马面裙的尽头是窗帘布。”这不是一句戏言,在马面裙产业链上游工厂,如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的家纺产业基地,原本用来生产窗帘和沙发布的机器,因其特殊的织锦工艺可用于马面裙生产,2024年都被用来赶制马面裙面料。事实上,2022年就已有窗帘布制造厂家转型改做马面裙布料了。前几年传统窗帘布料销售不佳,2022年由于马面裙开始流行,提花制造机派上了新用场,不少原先生产窗帘布的厂家利用现有的提花机,顺利转型生产马面裙面料。目前,当地已有100多家企业转型生产马面裙面料,日产量达3万多米,可制成近7000条马面裙。

2023年,整个汉服市场大约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马面裙。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学院院长李杰看来,这并不是偶然现象,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结果。汉服文化也逐渐走出小众圈子,开始走向大众。“商业化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传统文化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具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马面汉服服饰
马面裙,“褶”真有意思
何为马面裙
农牧交错地带视角下史前马面研究
动物“闯”入服饰界
汉服新“江湖”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不懂松手求生的马面猴
雪人的服饰
上台说汉服
汉服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