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朝,朱菁菁,谷立霞,唐雨欣,李丽莹
(1.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石家庄 050031;2.河北省科协智库地学旅游与乡村振兴研究基地,石家庄 050031;3.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 050031)
河北省各城市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城市基础与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居民对外出旅游和本地休闲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何留住居民的消费,并借助消费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成为新时期省内城市发展的新命题。正是在城市经济转型和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开发旅游休闲街区成为政府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因此,近些年各城市对旅游休闲街区投资与建设方兴未艾,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文化与旅游融合程度不足的现象,制约了街区品质的提升。
2021 年4 月1 日,文旅部颁布实施了LB/T 082—2021《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在该标准中定义了旅游休闲街区的含义,是指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能够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游览、休闲等需求的城镇内街区。在该定义里明确了旅游休闲街区规划建设应具有文化元素,并具备对外来游客的旅游功能和本地居民的休闲功能。
由于各街区所处城市的地域位置、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和地域文化背景不同,决定了它们所可展示的文化元素、服务对象主体和发展路径并不相同。面对这种现象,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引导工作。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21-2023 年分3 批认定42 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和旅游部认定6 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共计48 家,见表1 和表2。这些街区的成功经验对于引导河北省旅游休闲街区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表1 河北省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列表(共6 家)
表2 河北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列表(共42 家)
依据旅游休闲街区塑造所采用的文化属性(文化存在的时代和地域)和功能属性(对外旅游接待和对本地休闲服务)对全省48 个国家级、省级街区进行分类,见图1。其中文化属性可分为5 个大类:古代与传统民俗文化、工业文化、民国城市文化、现代城市文化、西方文化。
图1 河北省旅游休闲街区 “文化- 功能” 分类图
第一,河北省旅游休闲街区开发中以选择古代与传统民俗文化开发为主,共计32 家,占比66.67%。同时,该类街区区域分布比较普遍,各城市中心城区和县级城市都有分布。这与河北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有关。河北省有周朝的燕赵国文化和中山国文化、南北朝的东魏文化、唐宋文化、明清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元素可用来挖掘,如承德的国家级金龙旅游休闲街区就是挖掘清朝文化进行塑造的成功范例。
第二,对于省内工业城市而言,深度挖掘工业文化是街区开发最具潜力的发展模式。近代,唐山就成为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废弃旧工厂比较多;石家庄成为铁路枢纽,铁路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为塑造工业历史主题街区提供了基础。建国后,河北省工业得到更快地发展,特别是县级城市特色轻工业发展较快,如清河羊绒小镇就是依托本地羊绒纺织工业文化塑造旅游休闲街区。但全省工业文化类街区数量整体较小,共计5 家,占比10.42%,仍有待开发。
第三,民国时期,相对于京津、南方以及东北地区,河北省除了唐山等少数城市发展较快外,其他城市发展都较缓慢,城市文化沉淀较薄弱。因此,各城市很少挖掘民国城市文化作为街区的主题文化。目前,只有唐山培仁历史文化街区依托培仁女子中学旧址建立具有民国文化风格的街区,占比2.08%。
第四,改革开放后,河北各城市都得到快速发展,形成现代城市文化并成为街区建设的文化依托。特别是对于新兴城市或城区,由于缺乏历史文化沉淀和资金,依托城市现代建筑、现代商业业态(如小商品批发市场)来塑造旅游休闲街区是一个较好的捷径,共计4 家,占8.33%。同时这类街区对外地游客吸引力较弱,主要是满足本地居民休闲需求。
第五,为了满足国内游客体验西方文化和方便国外游客度假的需求,一些城市建设仿造西方购物、酒吧、度假的街区,共计6 家,占12.5%。这类街区一方面集中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如冬奥举办城市张家口崇礼区的富龙·风铃乐谷休闲街区、翠云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环湖步行街和滨海度假城市秦皇岛北戴河区的渔田·七里海休闲度假街区;另一方面集中于经济实力较强和人口较多的城市,这些地区消费能力较强,如石家庄的北国奥特莱斯休闲街区已经成为本市居民购物的重要场所。
尽管河北省旅游休闲街区发展迅速,但从旅游角度出发街区开发仍存在很多不足。旅游功能更强调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由于游客出游受到资金、距离和时间限制,而会对街区文化展示的全面性、深度性、真实性以及传播组织形式等要求都更加高。具体问题如下。
街区文化展示手段主要包括静态要素(如特色建筑物)和动态要素(如各类服务业态)两个方面。目前,各国家和省级街区在静态要素规划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但在动态要素方面,大部分街区服务业态呈现“多而散”的发展局面,“吃”和“购”业态类型为主,而“娱”和“住”业态较少。同时,“吃”是各街区占比最高的业态,美食文化成为各街区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但美食种类多为全国常见小吃,缺乏河北特色,本地小吃开发从类型和制作工艺丰富度上都不足;“购”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商品已占一定比例,形成一些“加工销售一体”的特色店面,通过工艺品加工演示与销售融合在一起来提升游客体验品质,但高品质文创商品的设计与开发不足,缺乏系列化、多档次开发,缺少品牌塑造;“娱”方面,传统娱乐性活动较少,游客参与性活动仍然较少;“住”方面,没有住宿或缺少好的住宿服务造成游客在街区停留时间短,既不利于游客体验街区夜间文化,也不利于旅游消费的提升。
街区魅力之一是向游客展示真实的、异地风格的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文化,游客注重街区文化体验“真实性”。目前街区建设类型分为3 种:一是对旧有街区进行改造,如石家庄市土门关驿站旅游休闲街区;二是完全仿造古建筑或西方建筑,如石家庄市古栾水镇商业街;三是新建现代建筑,如廊坊市富地文体商旅街区。除第一类街区外,后两者缺乏本地居民长期生活沉淀下的“真实性”文化。同时存在街区盲目迎合本地居民和游客的“吃”“玩”等刚性需求,商家过度推动商业文化,硬件设计忽视历史文化考究,节事活动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创业就业忽视本地居民参与等问题,造成街区旅游客体环境缺乏“真实性”。可以说,街区只塑造了“形”,缺少“魂”,街区长期吸引力不足。
省内各街区从事文化类服务的业态绝大部分为商业业态,少有公益性文化业态。这些商业业态往往是小型或微型商业项目(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销售商店),松散的特征形成3 个劣势:一是投资能力限制。商家投资能力普遍较低,店面租赁的面积有限,制约了文化展示规模,难以系统地展示文化发展脉络。二是组织能力限制。虽然商家组织或联合举办文化活动,但往往规模较小,持续性不强,文化主题多为某商业文化而不是街区主题文化。三是过于强调营利性。商家展示文化的目的往往是销售商品或收取门票,提高了游客旅游成本。总之,仅靠商业业态不可能更加系统、规模地展示街区主题文化。
目前虽然各街区普遍建成导览标识系统,但功能主要局限在道路指示、服务引导等功能,未建成文化解说系统,如缺少古建筑的解说牌、街区历史演变的VR 演示、街区历史文物展示等,更缺少街区文化研究的书籍、画册。这造成街区文化只是依托建筑物、构筑物、文化活动和店员的介绍与服务行为等进行展示,不利于文化的深度、系统展示和游客自主选择文化体验。
街区的游客以自由行为主,来源地集中于周边地区,出游目的多出于观光、娱乐等浅层文化体验,对文化知识诉求不强。同时,自由行游客在街区中往往是自由流动,文化体验线路组织缺乏系统性,文化体验途径主要靠游客自主探寻和店家介绍,体验组织形式非常松散。若街区对游客提供更系统化的文化传播和提升文化体验层次,就应丰富旅游组织形式和推出针对性的精品文化体验路线。
挖掘服务业态中的文化元素要从以下开展:一方面优化服务业态比例。相对于“吃”“购”业态,“娱”“住”业态能够提高游客文化体验深度和延长体验时间,但二者投资金额较大、管理组织能力要求高,因此需要吸引有实力的资本和发挥街区管理者的组织能力,扩大“娱”“住”业态比例。另一方面挖掘各业态文化深度。一是在“吃”“购”方面,街区应与省内厨艺、艺术类院校和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展对产品创新开发、传统工艺改进和品牌塑造,提升本土产品的文化品质;二是街区管理者要积极组织各店商、文艺演艺公司合作,在节庆日举办文化活动,如元宵灯节、地方戏曲、传统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等;三是吸引知名民宿经营企业进驻街区,通过特色装修和服务来打造文化精品民宿,提供高品质文化住宿体验。
街区客观环境中静态与动态要素“真实性”塑造都需要当地居民的参与支持。在静态要素建设方面,本地民居建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要有意愿服从街区管理者规划建设方案。在动态要素建设方面,本地居民就业活动、休闲活动应与外地游客旅游活动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街区成为本地居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集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休闲活动,如街边篮球运动、广场舞活动、春节庙会等。街区管理者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本地居民在街区就业,鼓励其从事本土特色餐饮、非遗商品生产与销售等工作;另一方面组织他们举办节事活动,设置公共游憩空间为其提供日常文化活动场所。他们的行为将街区以更生活化的方式展示给游客,有效提升街区“真实性”。
公益性文化业态是指由政府或街区管理部门提供的,免费向游客开放的文化场所,如文化博物馆、影视厅等解说设施和大型节事活动等。街区的商业业态和公益性文化业态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关系,二者共同构成街区文化资源的供给方。政府或管理部门应积极增加公益性文化业态占比,通过建设博物馆、组织公共文化活动等形式,提升文化展示的持续性和规模性。同时采取免费或低收费来降低游客文化体验成本,从经济上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
旅游解说系统包括导向式(导游)和自导式两大类。在导向式解说系统建设方面,一是对于团队游客较多的街区,可招聘专门导游为研学团队游客提供文化研学服务;二是对于散客占比高的街区,可通过培训各商店服务员、街区管理人员的方式提升导游能力,保证其能向散客解答部分文化知识。在自导式解说系统建设方面,一是完善传统解说牌,对重要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文字说明;二是建设中小型文化博物馆,收集街区发展历史中的文物、图片、文字等材料,使其成为街区文化系统展示的核心;三是采用新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VR)、人工智能(AI)技术等,建设现代化文化博物馆、影视厅等,实现街区文化沉浸式展示。
对于文化塑造品位高、文化资源和设施基础好的街区,应打造文化研学基地和引入文化研学旅游形式,促进更加系统地传播街区文化,使街区成为文化教学的新场所。研学内容可根据街区文化主题深度挖掘青少年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如石家庄火车头步行街可展示火车技术演化历史、石家庄火车站发展历史和老式火车结构等知识;再如清河羊绒小镇旅游休闲街区可展示羊绒生产工艺、羊绒市场发展历史、市场交易流程等知识。这些研学方式可反向推动街区更系统地梳理文化脉络和提升文化资源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