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中渡古镇营建智慧探析

2024-05-11 10:12李子涵褚兴彪
美与时代·上 2024年3期

李子涵 褚兴彪

摘  要:鹿寨中渡古镇是广西历史文化古镇的典型代表。文章以中渡古镇为对象,通过调研、数据分析、符号分解等研究方法,对中渡古镇构成系统中的非遗文化、建筑特质、民俗信仰三个要素进行分析,认为中渡古镇营建在整体布局及单体建筑上注重儒道互补,但整体布局因适宜于地势所需而形成不规则形,其营建智慧体现在对人地关系的适度性处理。

关键词:文化古镇;中渡古镇;营建智慧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高校艺术设计领域少数民族文化创意成果转化论坛”(YCLT2023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镇是人类早期聚居形式的保留与传承,能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内居民的生活面貌、民俗文化和建筑特色等特点,是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1]。历史文化古镇作为我国的传统聚落形式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共同组织评选,是能够比较完整体现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落[2]。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截止至2022年12月,广西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38个。鹿寨中渡古镇是柳州市唯一入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在古镇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凝聚着广大先民们独特的人居理念和营建智慧。就鹿寨中渡而言,其营建智慧是先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岭南文化背景下由村民共同参与。通过对鹿寨中渡古镇营建智慧的探析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对广西地区营建智慧的认知,对现代生土建筑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一、古镇概况

(一)区位

中渡古镇始建于三国时期,是在地理位置的加持下逐渐由军事向商贸转移的古镇。古镇位于广西鹿寨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4°68′,东经109°70′。处在洛江的水路交通要道上,水路上接桂林、下通柳江入柳州。境内四通八达,东与黄冕乡接壤,西通平山镇,北达桂林永福县,南接鹿寨县城。

(二)历史渊源

“中渡”的名称来源于渡口。《雒容县志》上记载:“清初设巡检司,后升置中渡厅……因地处洛江之畔,上有旧县渡,下有新县渡,中有平乐镇三个横水渡,故名中渡。”[3]中渡凭借地理优势成为连接两岸、沟通上下的重要区域,也由此引出了交通网络和商贸经济发展。

公元265年,三国东吴在今鹿寨中渡镇建县,鹿寨慢慢形成了民居点[4]。到唐贞观初年,象县一分为二,南半部为象县,北半部设为洛容县,洛容县为今天的中渡镇镇区。清末时期,中渡正式成为这里的官方行政名称。民国时期,依托发达的洛江水运,在中渡定居谋生的人逐渐增多,商贾云集造就中渡成为上通湘漓,下达梧粤的发达重镇。正因民居群体增多,中渡民众不断发挥智慧以构建适宜的居住环境,达到人地关系和谐。

二、中渡古镇的地域性特色基因

(一)何以聚: 区域内山体和河流的良性结合

宏观的聚落环境由聚落的自然景观和生产性景观共同组成[5]。人们选择符合需求的自然景观环境建成适宜的聚落,并通过自然条件获得一系列生活所需的生产物资。中渡古镇筑于鹰山山脚,洛江环绕镇前。冬天,鹰山為古镇阻挡西北寒风,古镇达到保暖的目的;夏季,东南凉风无遮挡入镇,为古镇达到降温通风的目的。居民还可以利用洛江作为便捷的船运交通工具。河流不仅为中渡居民提供生活水源,亦与人造的护城河一起构成古镇的城建防御体系。中渡先民将自然和村落融为一体进行构思和营建,背山面水的聚落安全稳定、环境优美,首先为古镇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聚落环境,其次体现了中渡居民利用自然创造舒适环境的生态智慧。

(二)何以居: 天地参合、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

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居住实践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天”指的是人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自然”,而“天人合一”是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其根本意蕴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6]。在中渡,民居首先利用渡口进行水路运输(自然物质条件)进行通商贸易活动,贸易扩大后贾商云集(社会经济条件),最后在文化的加持下不断实现和谐发展达成优良的居住环境(文化精神条件)。“城隍信仰”是中渡先民创造的本族群独有的文化内涵:城隍雏形像早期的山神、水神、风神、雨神一样,属自然神[7]。分析其内涵除了在农林方面需要自然保佑,更是自然风雨等因素在顺利发展渡口贸易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随后村民自发地在信仰的基础上立庙祭祀城隍、祈福风调雨顺,奉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城隍信仰”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当地居民和自然和谐相处,暗含了中渡古人深层次的生态意识和价值取向。古镇在物质社会与文化的不断融合与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居民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

(三)何以续: 乡贤周济、邻里关系的相互交融

在传统的熟人社会,空间的“近”使居民之间存在客观的实际利益需求,从而产生出一种超过“亲缘”的亲密关系,即“远亲不如近邻”[8]。这种高度信任来源于中国传统聚落地缘、血缘、亲缘三位一体的社会结构特征,没有血缘关系但生活在同乡的居民可以通过友好互助,把对亲缘关系的信任转移到非血缘关系的群体上,把地缘关系变为亲缘关系,最后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由渡口贸易而发达起来的商业望族在中渡修建粤东会馆,对外来广东籍人士无路费返家者,主动提供经济支持或提供食宿或给予劳动工作帮助困难者减轻生活上的负担。中渡和家宴也能反映出民居关系相互交融:发达的民间商会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八城隍庙会这天召集邻里,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称为“吃和饭”。通过抚恤相助与邻里的亲近,先民们加强了群体归属感。友好互助的和谐关系聚集着乡村的社会生态智慧,映射出凝聚人心构建和谐乡村的社会意义。由此可见,中渡古镇兴盛的缘由,首先是天然的地域优势,其次是乡贤周济让邻里关系融入亲情因素,彼此信任以亲情相待,居民群体遂逐渐安家于此。

三、中渡古镇的村落形态与特色建筑

(一)中渡古镇布局形态

中渡古镇整体上是以建筑群体与自然地形相结合的原则为指导,形成相对自由灵活的布局形式。街巷地形北高南低,南窄北宽,房屋建筑等多聚集于北,自北至南减少。对内,古镇街巷以树枝型组织串联生活单元,以南街为中心街道连接其余三条主街并在主街与巷道的交接处布置公共空间。对外,古镇河流是村落商贸的主要交通途径,中渡的榕荫古渡口既是商贸停放船只的码头,也是人们日常取水的主要场所。夏季村民们依靠河流利用其降低周边温度的特点,以码头为中心在区域内形成小广场使其成为日常交流的公共场所,加强了村民间的情感维系。同时在码头周围种植榕树,榕树不仅是很好的观赏树且树冠广大,能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这些方法都表达了当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统一。中渡码头的空间虽然不大,但是具有属水、陆的双重属性,是中渡人民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智慧结晶。

(二)中渡古镇特色建筑

1.渡口古镇的特色建筑

(1)选址与功能

粤东会馆作为村落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风水堪舆和精神寄托双重含义。对应古镇布局,粤东会馆位于古镇东南方,暗示会馆为主,蕴含中渡“来者为客,交者为友”的待客礼节,是中渡古人天下大和、共同发展的心理价值诉求,也蕴藏着会馆兴旺发达的精神内涵。在风水学上,“东”方也寓意吉祥。两种理念都包含了中渡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粤东会馆作为公共场所既要拥有解决温饱居住的室内空间,也要拥有社交来往的开放场所。粤东会馆在布局上满足基本的商居结合,划分开放公共区域、组织公用半开放区及居用私密区,既考虑到议事办公等实用功能又兼顾住宿等隐私功能。从主观方面看,中国古代注重礼制思想,讲究“中正仁和”,这一思想在建筑上得到发展和传承[9]。会馆整体布局上主次分明,沿中轴线中心对称布局。从客观来看,粤东会馆的空间布局是以功能需求为导向,联系乡友、经商沟通交流亦或是维持情感是中渡粤东会馆独有的空间实际意义(如图1)。

(2)艺术技巧:木雕

中渡粤东会馆的建筑艺术技巧大多集中体现于室内外木雕上,在厅堂、廊、梁各处的装饰几乎都运用到了木雕技艺。就木雕装饰的范围和实用性而言,花鸟题材起到烘托气氛的重要作用,并在象征吉祥寓意的主题装饰中占据核心位置[10]。中渡木雕的题材内容多选取岭南地区的花卉草木,鸟兽虫鱼和祥云神兽的组合纹样。粤东会馆外部檐廊的檐板木雕上刻有麒麟、凤凰、花鸟这类神兽图案并配以祥云,构成吉祥如意纹以此期望荣华富贵,商人出入吉祥平安。又在檐板木雕上配以荷叶纹样,荷叶又称莲叶,“莲”和“连”同音,寓意连年发财。卷草纹表现了植物生機勃勃的形态,在会馆正厅内的梁架上用花草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的卷草纹,寓意会馆人才济济连续不断。这些图案的背后是中渡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保持良性生态环境循环的心理。将自身情感寄托于建筑本身不仅展示了中渡的建筑文化特色,更充分发挥了古建筑精神功能的重要意义,传达出人与自然、自然育人的哲学观念(如图2)。

2.渡口古镇的居民建筑

(1)布局及形式探析

中渡古镇的居民建筑沿街道的主要道路分布。居民建筑多以细长型坐落于村落北部,以武圣宫范围的居民建筑为典型代表,内部结构以堂屋加天井加外屋为系列组合,房屋内部多以类似的“二屋一井”组合分布。天井四周上有四水归一引水,下有青石板四方形空隙作为排水系统,将雨水排除屋外避免屋内雨水堆积造成潮湿(如图3)。四水归一取水聚天心,汇聚八方财气之意。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中渡古镇建筑在构造上深受商贸经济风气的影响,反映了特定时空中人群的社会文化。

(2)适应性探析

细长型建筑形式是依据地势所建,以武圣宫范围的居民建筑为代表,附近地势较高,整体是岭坡态势,中间高四边低,加上人多地少,为了不占用横向面积,附近的居民建筑多取细长型分布。冷空气来临时,细长型狭窄空间会使内部风速增加,屋中与冷空气连接的热空气能更快地被带出,同时冷空气进入可以实现通风,以提高整个居住空间空气的流通度。这一特性非常适用于地处亚热带的中渡,能产生更好的散热效果,是一组生态节能建筑。互通的细长型也是民居包容互助的体现,当遇到劫匪等危险时并不是某一户独自面对,而是整体互相帮忙击退外敌或安全逃生。

(3)墙体材料探析

中渡古镇居民建筑墙体采用顺砌错缝的方法砌筑墙体,墙体外单侧加抺水泥砂浆。古镇墙体选用火砖和青土砖两种材料的砖石结构。在居民房屋的二层墙体上选用火砖材料,达到保暖的目的。因此在中渡当地居民有“寒暑不登楼”的说法。在一层墙体则多选用青砖混合夯土方式,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用夯土垒筑,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青砖垒筑,泥砖隔热性能好,能保证室内处于凉爽状态。土为金,青为银,这样的筑造方式被居民们称为“金包银”。当地泥瓦匠人们选用这样的建筑材料以此来保证民居室内的冬暖夏凉(如图4)。

四、中渡古镇的营建智慧——材料的物尽其用

(一)如何而用:本土材料的智慧彰显

目前中渡古镇的建筑大部分保存尚为完好且村落在建设中表达了对材料的物尽其用,具体体现在建筑营建方面。

建筑方面体现在建筑路面、屋顶、墙体等部分对于本土石、砖的物尽其用。由于古镇经商路面长期承担走车马、走牲畜的角色,所以古镇采用结实平整的石铺路面。古镇用青砖、红砖覆盖在墙体外侧抵御雨水对建筑的损害,屋顶则用片状小青瓦整齐覆盖,防止雨水渗透、保护屋顶。在装饰部分采用青砖砌花格窗等多种造型美化墙面。杉木则多用在屋架、门窗等部分,杉木在门窗上的应用仅限于涂刷清漆或直接保留其原始材质的色彩(如图5)。

(二)内涵所在: 生态意识的延续

所选用的材料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同时能够与周围环境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彰显了对自然资源物尽其用的生态智慧。在传统民居中大量使用砖瓦和杉木富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使得古镇建筑展现出丰富的表现力。

五、中渡古镇营建智慧的特征及当代启示

(一)特征

广西中渡古镇的建筑和邻里关系所暗含的哲理,在于将天人合一、相互交融的理念融入其中,而这种和谐是古村营建智慧的主要特征。它包括物质形态上和精神层面上的和谐。物质性体现在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互动;精神性体现在邻里关系的和谐融洽。将自然、村落、居民融为一体进行构思和营建最终达到和谐统一。

因为中渡古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独具特色,所以古村落的营建智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地域性特点体现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材料、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创新。中渡古镇深受自然大环境的影响,其民居呈现出细长型、金包银等地方特色;独特的城隍信仰体现中渡文化的因地制宜、和而不同。

中渡古镇营建中所蕴含的公共性,折射出古人们对于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点的深刻思考。古镇在公共空间的营造和设计中注重自然和人文精神的融合,通过建筑装饰艺术将对自然环境的珍视之情融入公共空间,从而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通过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将情感维系和公共场所紧密结合,场所在生产生活的同时成为聚落精神交流的情感媒介。

(二)启示

中渡古镇的规划、建筑和信仰等方面均体现了因势附形、共生共存的营建智慧,这一智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一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而且还具备现实指导意义。在现代化为目标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受限于科技,长此下去,对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未来生存构成威胁。因此,我们要努力寻求傳统营建智慧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智慧与经验进行传承与发扬,以达到社会、生态与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菲菲,胡宇橙.北方历史文化古镇的旅游市场发展研究——以天津杨柳青古镇为例[J].城市,2021(9):71-79.

[2]王培家,章锦河,孙枫,曹姗姗,阚越,王昶,徐冬.中国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理[J].经济地理,2021(9):204-213.

[3]赵亮,连旭.鹰山洛水 清幽古镇——广西省中渡镇[J].小城镇建设,2013(4):22-23.

[4]赵逵,邢寓.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J].城市规划,2022(3):127-128.

[5]黄家平,肖大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环境层次探析[J].中国园林,2012(2):58-62.

[6]张涛.《周易》与儒释道的“天人合一”思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44-152.

[7]郑土有,王贤淼.中国城隍信仰[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

[8]陈丛兰,王泽应.论传统里坊伦理及其现代传承[J].道德与文明,2018(1):35-41.

[9]李仙娥,马晶.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古村的生态智慧探析[J].生态经济,2013(4):178-180.

[10]卓莎.花鸟题材潮州木雕构图渊源考释[J].大众文艺,2021(23):27-29.

作者简介:李子涵,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通讯作者:褚兴彪,博士,广西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设计文化研究。